唐太宗说天子者文言文(唐太宗教子文言文)
1.唐太宗教子 文言文
贞观十八年,太宗谓侍臣曰:“古有胎教世子,朕则不暇。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诲谕,见其临食将饭,谓曰:‘汝知饭乎?’对曰:‘不知。’曰:‘凡稼穑艰难,皆出人力,不夺其时,常有此饭。’见其乘马,又谓曰:‘汝知马乎?’对曰:‘不知。’曰:‘能代人劳苦者也,以时消息,不尽其力,则可以常有马也。’见其乘舟,又谓曰:‘汝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见其休於曲木之下,又谓曰:‘汝知此树乎?’对曰:‘不知。’曰:‘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此傅说所言,可以自鉴。
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古时候有胎教世子的说法,我却没有时间考虑这事。但最近自建立太子以来,遇到事物都要对他教诲晓谕。见他对着饭菜准备吃饭时,便问他:‘你知道饭是怎样来的?’回答说:‘不知道。’我说:‘凡是播种、收获的农事都很艰难辛苦,全靠农民努力务农,不去占用他们劳作的时间,才常有这样的饭吃。’看到他骑马,又问他:‘你知道马是怎样来的吗?’回答说:‘不知道。’我说:‘这是能够替人代劳的东西,要使他既劳作又得到休息,不耗尽气力,这样就可以常有马骑。’看到他乘船,又问他:‘你知道船是怎样运行的吗?’回答说:‘不知道。’我说:‘船好比君主,水好比是百姓,水能浮载船,也能推翻船,你不久将做君主了,怎能不畏惧!’看到他在弯曲的树下休息,又问他:‘你知道弯曲的树如何能正直吗?’回答说:‘不知道。’我说:‘这树虽然弯曲,打上墨线就可以正直成材。做君主的虽然有时做出一些荒唐的事,但是虚心接受谏诤就可以圣明,这是傅说讲的道理,可以对照自己作为鉴戒。’”
2.《唐俭止太宗逞能》译文
吏部尚书唐俭与太宗棋,争道①,上②大怒,出为潭州。蓄怒未泄,谓尉迟敬德③曰:“唐俭轻我,我欲杀之,卿为我证验有怨言指斥。”敬德唯唯④。明日对仗,敬德顿首曰:“臣实不闻。”频问,确定不移。上怒,碎玉珽⑤于地。奋衣入。良久索食,引三品以上皆入宴,上曰:“敬德今日利益者各有三:唐俭免枉死,朕免枉杀,敬德免曲从,三利也;朕有怒过之美,俭有再生之幸,敬德有忠直之誉,三益也。”赏敬德一千段,群臣皆称万岁。
[注]①争道:下围棋时抢占有利的位置。 ②上:指唐太宗。 ③尉(yù)迟敬德:唐初大将。④唯唯:谦卑地答应。⑤玉珽(tǐng):天子所持的玉板。
译文:
吏部尚书唐俭,有次与唐太宗下围棋,布局时,抢先占据了有利位置。这使得太宗大为生气,随即将唐俭贬为潭州的地方官。在余怒未息的情形下,又对尉迟敬德说:「唐俭不够尊重我,我想杀了他,你要替我作证,说外间对他有所指控。」敬德唯唯诺诺地答应著。到了次日当面对质时,敬德叩头说:「我实在没有听到外间对他的指控。」太宗连问了好几次,敬德都不改原先的说法。这让太宗非常恼火,气得将手中的玉板摔碎在地上,拍拍衣服进去了。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太宗命开席用餐,将三品以上的官员都请入座,席间太宗说:「敬德今天所为,有利、有益者各计三项:使得唐俭免於枉死,我免於枉杀,敬德免於曲从,这是三利;又使得我有改过的美名,唐俭有再生的幸运,敬德有忠直的声誉,这是三益。」讲完话后,并赏赐敬德一千缎〈布匹〉,群臣都高呼万岁。
3.有一篇文言文是这样的,关于唐太宗的,大家帮忙找找
《前事不远吾属之师》
戊子,上谓侍臣曰:"朕现《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徵对曰:"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
释文:贞观二年三月戊子这天,唐太宗对侍臣们说:“我阅读了《隋炀帝集》这部书,文辞深奥知识渊博。隋炀帝也是肯定尧、舜而否定夏桀、商纣的,可是,他所做的事情,为什麽恰恰是相反的呢?”魏征回答说:“作为一国之主,虽然明哲智慧,通达理事,还应当不自满而能接受别人的意见。这样,有才干的人就能为你出谋划策,有勇决的人就能为你使尽力量。隋炀帝凭著他的胜人的才智,傲慢妄动,自以为是。因此,满嘴讲的是尧、舜的仁义道德,却做著桀、纣那样祸害人民的坏事,居然一点都不自觉,招致被推翻灭亡。”太宗说:“隋炀帝的事迹离现在还不远,恰好作了我们的反面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