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待来文言文翻译(求孟子.滕文公下从“戴盈之曰:)

1.求孟子.滕文公下 从“戴盈之曰:

戴盈之①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②未能,请轻之,以待 来年,然后已,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③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 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 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注释】

①戴盈之:人名,宋国大夫。②兹:年。③攘;偷。

【译文】

戴盈之说:“税率十分抽一,免除关卡和市场的征税,今年内 还办不到,请让我们先减轻一些,等到明年再彻底实行,怎么样?”

孟子说:“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告诫他 说:‘这不是正派人的行为!’他便说:‘请让我先减少一些,每月 偷一只,等到明年再彻底洗手不干。’——如果知道这种行为不合 于道义,就应该赶快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滕文公,战国时滕国的贤君,名宏,滕定公之子,当时世称元公,他与孟子是同时代人。周显王四十三年(公元前326年),滕文公以太子身份出使楚国,在途经宋国时,两次拜见孟子,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文公受到孟子的教诲。增强了将滕国治理为善国的信心。滕文公做国君后,根据孟子的意见,在国内推行仁政,实行礼制,兴办学校,改革赋税制度等。不久,滕文公名声大震,远近都称文公为“贤君”,自愿来滕定居者络绎不绝。数年后,滕国人丁兴旺,国富、民强、贤君,善国之名远扬。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而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何的文言文翻译,何无贼文言文翻译及答案,何灌传文言文翻译

2.求孟子.滕文公下 从“戴盈之曰:

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又是一个税收问题。

提问题的戴盈之是宋国人,我们在前边刚刚见过一个宋国人,也姓戴,还记得吗,叫戴不胜。有人认为这两位其实是一个人,但是证据不足,我们就当他们是两个人好了,反正这是个小问题,关系不大。

戴盈之请教孟子:“把农业税的税率定在十分之一,对商业免税,取消关税——”

孟子大喜:“好好好!真是太好了!”

戴盈之说:“您先别说好,我的话还没说完呢。我是说,这样的做法现在还实行不了,所以,看能不能先稍微减减税,等明年再全部实行,您看怎么样?”

“啊,这样啊,”孟子不激动了,“有这么一个人,每天都偷邻居一只鸡,有人告诉他说:‘正派人可不应该做这种事!’他说:‘那好吧,我听你的,不过呢,让我一下子全改恐怕不大现实,不如我先减减量,以前不都是每天偷一只鸡么,现在改成每个月偷一只,等明年我再金盆洗手,再也不偷了。’”

戴盈之捉摸:“这个故事很有趣啊,咦,不会是在骂我吧?”

孟子说:“你如果明白现在的做法不对,就应该立刻改正,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孟子和戴盈之这段对话不知有什么上下文没有,如果只是就事论事,孟子这回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这个道理得看应用在什么事上,如果只是一个人有点儿小偷小摸的习惯,当然应该马上就改,可如果是一个国家的税收政策,那可比偷鸡复杂太多了。这道理我们现在谁都明白,可当时的社会情况还比较单纯,人的经济头脑也比较简单直接,孟子又没有实际的施政经验,所以才说出这样的话来。后来戴盈之听没听孟子的,我们也不知道,但根据“天理人情”来揣度一下,估计戴先生能有这番心意就很不错了。

何待来文言文翻译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