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对举翻译
1.文言文文举之对的翻译
孔融从小就有奇才。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到京城。当时担任河南尹的李膺以简朴谨慎自居,不盲目接待宾客,族外不是当世名人的以及和他没有交情的人,都不能见到他。孔融打算面见他,所以就到了李膺的门前。告诉看门的人说:“我家和李大人是世交。”看门的人禀报后。李膺请孔融进来,问他说:“你家祖父或父亲和我曾经有交情吗?”孔融说:“当然。我的祖先孔子和您的祖先李老君(老子李耳)品德仁义差不多,相互学习交为朋友,所以我和您是好多代的世交了。”在坐的没有不感叹赞赏的。太中大夫陈炜后来才到,席上的人把这事告诉了陈炜。
陈炜说:“人小的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出众。”孔融应声回答说:“听你这么说,难道小时候很聪明?”李膺大笑着说:“这小孩一定会有大成就。”
2.文言文翻译 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
原文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曰:“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孟子像 曰:“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乎?”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yuè)之音,举疾首蹙頞(è)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注释 ①庄暴:人名,齐国大臣。
②见(xiàn)于王:被齐王召见或朝见齐王。③乐(yuè):《说文》:“五声八音总名。”
《易》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礼记·乐记》:“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天地之和”“德之华也”。
可见,古代的乐是为了身心合德而作。音乐是道德感情的心声,也是回归天地万物和谐境界的途径。
④庶几:差不多。朱熹《集注》云:“近辞也,言近于。”
这里指“差不多治理好了,有希望了”。⑤变乎色:改变了脸色。
朱熹《集注》云:“变色者,惭其好之不正也。”赵注则说是宣王恼怒庄暴把他“好乐”的事告诉孟子。
⑥直:不过、仅仅。⑦独乐乐:独自欣赏音乐的快乐。
前一个“乐(yuè)”,名词用如动词,指欣赏音乐;后一个“乐(lè)”,名词,快乐,乐趣。⑧钟鼓之声,管龠之音:这里泛指音乐。
⑨举:皆、都。⑩疾首蹙頞(cù è):疾,《说文》:“病也。”
蹙,《说文新附》:“迫也。”引申为聚也。
赵注云:“疾首,头痛也;蹙 ,愁貌。”王夫之《四书稗疏》云:“疾首者蓬头不理,低垂丧气,若病之容耳。”
頞,《说文》:“鼻茎也。” ⑾极:《说文》:“栋也。”
《通训定声》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引申为极致,极端。
⑿田猎:在野外打猎。在春秋战国时代,这是一项带有军事训练性质的活动。
由于它要发动百姓驱赶野兽,各级地方官员都要准备物资和亲自参与,所以古人主张应该在农闲时候有节制地举行,以免扰乱正常的主产秩序。⒀旄:旄,《说文》:“幢也。”
通“毛”。古代用牦尾装饰的旗子,这种旗子为前军所持,故曰“前旄”。
⒁诸:相当于“之乎”,“之”是代词,代之前的“王尝语庄子以好乐”。“乎”是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吗” 译文 庄暴来见孟子,(他对孟子)说:“我被齐王召见,齐王把(他)爱好音乐的事告诉我,我没有什么话用可来回答。”
庄暴又问:“爱好音乐,那怎么样呢?”孟子说:“如果齐王(果真)很喜欢音乐,那么齐国治理得大概很不错了吧。” 有一天,孟子被齐宣王接见,(孟子向宣王)说:“君王曾经把(您)爱好音乐的事告诉庄暴,有这回事吗?” 宣王变了脸色说:“我不是能爱好古代圣王的雅乐,只是爱好世俗一般流行的音乐罢了。”
(孟子)说:“只要君王(果真)很爱音乐,那么齐国就(治理得)差不多了。当今的音乐和古代的音乐是一样的。”
(宣王)说:“(这个道理)可以说来听听吗?” (孟子)问道:“一个人单独欣赏音乐快乐,跟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 (宣王)说:“(自己欣赏音乐)不如跟别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 (孟子又)问:“跟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而快乐,跟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宣王)回答:“不如跟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
(于是孟子又)说:“请让我给君王谈谈关于欣赏音乐的事吧。假如现在君王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您的钟、鼓、箫、笛的声音,都觉得头痛,愁眉苦脸地互相转告说:‘我们的君王这样爱好音乐,为什么使我们落到这样坏的地步呢?父子不能见面,兄弟东奔西跑,妻子儿女离散。
’假如现在君王在这里打猎,百姓听到您的车马的声音,看到仪仗的华丽,都觉得头痛,愁眉苦脸地互相转告说:‘我们的君王这样爱好打猎,为什么使我们落到这样坏的地步呢?父子不能相见,兄弟东奔西跑,妻子儿女离散。’这没有别的缘故,(只是您)不肯和百姓同欢乐啊。
假使君王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君王钟、鼓、箫、笛的声音,都兴高采烈地互相转告说:‘我们的君王大概没有疾病吧,不然,怎么能奏乐呢?’假如现在君王在这里打猎,百姓听到君王车马的声音,看到仪仗的华美,都兴高采烈地互相转告说:‘我们的君王大概没有疾病吧,不然,怎么能打猎呢?’这没有别的缘故,(只是因为您能)和百姓同欢乐啊!如果现在君王能和百姓同欢乐,就能统。
3.举在古文中的意思有哪些
举举 #jǔ【释义】 ①向上托;向上伸:举重|举手|举头望明月。
②行动;动作:举止|举动|壮举|一举两得。③发起;兴起:举行|举办。
④提出:列举|举例|举一反三|不胜枚举。⑤推选;推荐:选举|推举|举荐。
⑥全:举国上下|举世闻名。【举办】 #jǔbàn 举行活动;办理事业。
〖例句〗大家都期待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举不胜举】 #jǔ bù shèng jǔ 举也举不完,形容数量非常多。
〖例句〗骄傲自满总会使人止步不前并招致失败,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举动】#jǔdòng 动作;行动。
〖例句〗近来他的举动有些反常,你知道是什么缘故吗?【举行】 #jǔxíng 进行:举行比赛|会议如期举行。〖例句〗每周一上午,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
【举止】 #jǔzhǐ 人的姿态和风度。〖例句〗宋老师学识渊博,举止文雅,言谈亲切,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她。
【举足轻重】 #jǔ zú qīng zhòng 举足移动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比喻地位重要或实力强大,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全局。
〖例句〗北京中关村的高科技产业在我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举 <动>(形声。
小篆字形,从手,举声。本义:双手托物)同本义 举,对举也。
――《说文》举,擎也。――《广韵》其坚不能自举也。
――《庄子·逍遥游》举所佩玉玦。――《史记·项羽本纪》又如:举桉(桉同“案”。
借指夫妻相敬);举案(举起托盘以进奉食品)拿起;提起 举全吴之地。――《资治通鉴》举以予人。
――宋·苏洵《六国论》又如:举白(举杯喝尽。干杯);举踵(举起脚跟。
比喻切望);举纲持领(提起网的总绳,网眼就张开了;提起皮衣领子一抖,衣上的毛就都顺了。比喻办事要抓关键部分)飞,飞起;飘动 举(举、擧)jǔ⒈抬起,向上托:~头。
~手。~枪。
~案齐眉。〈引〉①行动,动作:~动。
创~。一~成名。
②发起,兴办:~义。~办工厂。
⒉提出:~例。列~。
⒊推选,推荐:推~。选~。
⒋全:~国欢腾。~世无双。
⒌揭发:检~。⒍①点火。
②生火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