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文言文
1.贾思勰所写的《种树》的文言文的意思
樊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重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其营经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倍,乃至开广田土三百余顷。其所起庐舍,皆重堂高阁,陂渠灌注。又池鱼牧畜,有求必给。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赀至巨万,而赈赡宗族,恩加乡闾。外孙何氏,兄弟争财,重耻之,以田二顷解其忿讼。县中称美,推为三老。年八十余终,其素所假贷人间数百万,遗令焚削文契。债家闻者皆惭,争往偿之。诸子从敕,竟不肯受。
【译文】樊重,字君云。他家世世代代都很擅长耕种庄稼,并且喜欢做生意。
樊重性情温和厚道,做事情很讲究法度。他们家三代没有分家,财物共有,但子孙都相互礼敬,家里常常像官府一样讲究礼仪。樊重经营家里的产业,非常得法,一点损失浪费都没有;他使用仆人、佣工,能够人尽其用。所以家里能够上下同心戮力,财产和利润每年都成倍增长。以至于后来拥有田地三百余顷。樊重家所建造的房舍都是层楼高阁,四周有陂渠灌注。樊重家还养鱼、养牲畜,乡里有穷困紧急的人向他家求助,樊重一般都满足他们。樊重曾经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种植梓材和漆树。
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但是在几年之后,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过去那些耻笑他的人,现在返过来都向他借这些东西。樊重的钱财积累至成千上万,他便经常周济本家同族,施惠于乡里。樊重的外孙何氏,兄弟之间为一些财产而争斗,樊重为他们的行为感到羞耻,索性送给他们两顷田地,来解决他们兄弟之间相互愤恨,相互诉讼。本县的人都称道樊重的行为和品德,将他推为三老。
樊重在八十多岁的时候去世,他平素所借给别人的钱财多达数百万,他在遗嘱中安顿子女们将那些有关借贷的文书契约全部烧掉。向他借贷的那些人听说后都感到很惭愧,争先恐后地前去偿还。樊重的孩子们都谨遵父亲的遗嘱,一概不接受。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此种植之不可已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樊重曾经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种植梓材和漆树。
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但是在几年之后,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过去那些耻笑他的人,现在返过来都向他借这些东西。这说明种植树木是不可以停止的啊!俗谚说:“一年的计划,不如种谷子;十年的计划,不如种树木.”说的就是这件事呀!(做事应从长远考虑)
2.《种树郭橐驼传》文言文翻译?
郭橐驼其人,不知原名什么。
他患有伛偻病,行走时背脊高起,脸朝下,就像骆驼,所以乡里人给他取了个“驼”的外号。橐驼听到后说:“很好啊,给我取这个名字挺恰当。”
于是他索性放弃了原名,也自称橐驼。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
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长安城的富豪人家为了种植花木以供玩赏,还有那些以种植果树出卖水果为生的人,都争着接他到家中供养。大家看到橐驼所种,或者移植的树,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果实结得又早又多。
别的种树人即使暗中观察模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有人问他,他回答说:“我郭橐驼并没有能使树木活得久、生长快的诀窍,只是能顺应树木的天性,让它尽性生长罢了。
大凡种植树木的特点是:树根要舒展,培土要均匀,根上带旧土,筑土要紧密。这样做了之后,就不要再去动它,也不必担心它,种好以后离开时可以头也不回。
栽种时就像抚育子女一样细心,种完后就像丢弃它那样不管。那么它的天性就得到了保全,从而按它的本性生长。
所以我只不过不妨害它的生长罢了,并没有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诀窍,只不过不压制耗损它的果实罢了,也并没有能使果实结得又早又多的诀窍。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种树时树根卷曲,又换上新土;培土不是过分就是不够。
如果有与这做法不同的,又爱得太深,忧得太多,早晨去看了,晚上又去摸摸,离开之后又回头去看看。更过分的做法是抓破树皮来验查它是死是活,摇动树干来观察栽土是松是紧,这样就日益背离它的天性了。
这虽说是爱它,实际上是害它,虽说是担心它,实际上是与他为敌。所以他们都比不上我,其实,我又有什么特殊能耐呢?”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用到作官治民上,可以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而已,作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
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当官的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很怜爱百姓,结果却给百姓带来灾难。早早晚晚那些小吏跑来大喊:‘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地,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割,早些缫你们的丝,早些织你们的布,养好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猪。
’一会儿打鼓招聚大家,一会儿鼓梆召集大家,我们这些小百姓放下饭碗去招待那些小吏都忙不过来,又怎能使我们人丁兴旺,人心安定呢?所以我们既这样困苦,又这样疲劳。如果我说的这些切中事实,它与我的同行种树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 问的人说;“真好啊!这不是很好吗?我问种树,却得到了治民的方法。”
于是,我把这件事记载下来,作为官吏们的鉴戒。
3.《种树郭橐驼传》文言文翻译?
有人问他种树的诀窍,他回答说:“我郭橐驼并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本事能使树木活得久、生长快,只是能顺应树木的天性,来让它的本性尽量发展罢了。
大凡种植树木的方法是:它的根要舒展,给它培土要均匀,它带的土要是旧的,给它筑土要紧密。已经这样做了之后,就不要再去动它,也不必担心它,种好以后离开时可以头也不回。
将它栽种时就像抚育子女一样细心,把它种完后就像丢弃它那样不再去管。那么它的天性就得到了保全,因而它的本性就不会丧失了。
所以我只不过不妨害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什么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诀窍;只不过不抑制耗损它的果实罢了,也并不是有什么能使果实结得又早又多的诀窍。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种树时树根卷曲,又换上新土;培土如果不是过分就是不够。
如果有与这做法不同的,又爱得太深,忧得太多,早晨去看了,晚上又去摸摸,离开之后又回头去看看。更过分的做法是抓破树皮来验查它是死是活,摇动树干来观察栽得是松是紧,这样树的天性就一天比一天远离了。
这虽说是爱它,实际上是害它,虽说是担心它,实际上是仇恨他。所以他们都比不上我啊,其实,我又有能特别做些什么呢?”。
4.种树郭橐驼传文言常识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一、通假字
1、既然已 矣。2、早缫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 尔。
二、古今异义
1、不抑耗其实而已 它的果实。副词,实际上。
2、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小民。品行较差的人。
3、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用它作为。认为。4、既然已 既,已经;然,这样。
三、词类活用
(一)名作动
1、名我固当 名字。命名。 2、驼业种树 职业。以……为业。
3、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手指甲。用手指甲划。4、故乡人号之“驼” 称,叫
5、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长官。治理。 6、而卒以祸 灾祸。造成祸患。
7、其筑欲密 捣土用的杵。捣土。 8、早实以蕃 果实。结果实。
(二)名作状
1、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一天天 2、旦视而暮抚 早上,晚上
3、旦暮吏来而呼曰 早晚
(三)形作动
1、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保全
(四)使动用法
1、遂而鸡豚 使……成长 2、非有能硕茂之也 使……硕大,茂盛
3、非有能蚤而蕃之也 使……蕃盛 4、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 使……蕃,使……安
5、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使……尽,发展
(五)动词作状语
皆争迎娶养 争着
四、文言句式
1、固不我若也 宾语前置 2、移之(于)官理(省略句)
3、好烦(发)其令(省略句)4、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 (宾语前置,以何)
5.文言文《种树》中作者的寓意
樊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重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其营经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倍,乃至开广田土三百余顷.其所起庐舍,皆重堂高阁,陂渠灌注.又池鱼牧畜,有求必给.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赀至巨万,而赈赡宗族,恩加乡闾.外孙何氏,兄弟争财,重耻之,以田二顷解其忿讼.县中称美,推为三老.年八十余终,其素所假贷人间数百万,遗令焚削文契.债家闻者皆惭,争往偿之.诸子从敕,竟不肯受.【译文】樊重,字君云.他家世世代代都很擅长耕种庄稼,并且喜欢做生意.樊重性情温和厚道,做事情很讲究法度.他们家三代没有分家,财物共有,但子孙都相互礼敬,家里常常像官府一样讲究礼仪.樊重经营家里的产业,非常得法,一点损失浪费都没有;他使用仆人、佣工,能够人尽其用.所以家里能够上下同心戮力,财产和利润每年都成倍增长.以至于后来拥有田地三百余顷.樊重家所建造的房舍都是层楼高阁,四周有陂渠灌注.樊重家还养鱼、养牲畜,乡里有穷困紧急的人向他家求助,樊重一般都满足他们.樊重曾经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种植梓材和漆树.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但是在几年之后,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过去那些耻笑他的人,现在返过来都向他借这些东西.樊重的钱财积累至成千上万,他便经常周济本家同族,施惠于乡里.樊重的外孙何氏,兄弟之间为一些财产而争斗,樊重为他们的行为感到羞耻,索性送给他们两顷田地,来解决他们兄弟之间相互愤恨,相互诉讼.本县的人都称道樊重的行为和品德,将他推为三老.樊重在八十多岁的时候去世,他平素所借给别人的钱财多达数百万,他在遗嘱中安顿子女们将那些有关借贷的文书契约全部烧掉.向他借贷的那些人听说后都感到很惭愧,争先恐后地前去偿还.樊重的孩子们都谨遵父亲的遗嘱,一概不接受.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此种植之不可已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樊重曾经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种植梓材和漆树.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但是在几年之后,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过去那些耻笑他的人,现在返过来都向他借这些东西.这说明种植树木是不可以停止的啊!俗谚说:“一年的计划,不如种谷子;十年的计划,不如种树木.”说的就是这件事呀!(做事应从长远考虑)。
6.文言文启蒙读本上的第99篇:樊重种树 原文及译文
楼主好!我先贴原文,再写译文,希望被采纳为答案~~~
原文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曰:“何年以成?”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此种植之不可已(停止)也。谚(谚言)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栽培)木。”此之谓也。
译文
樊重想造家具,(就)先种梓树和漆树,当时的人嘲笑他,说:“用什么日子达到目标呢?”。这样过了些年月,(梓树和漆树)都有了它们的用处。之前笑他的人。都来请求借些木头。这些的种植是不可以停止的啊。谚言说:“一年之计,莫若树谷;十年之计,莫若树木。(计划的是一年,没有比种谷子更好的了;计划的是十年,没有比种树木更好的了)”,就是说这个道理啊。
寓意
做事应从长远考虑;种植树木是十分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