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实词手册(中考需掌握的145个文言实词)

1.中考需掌握的145个文言实词

01、比:①并列,靠近 ②及,等到(……的时候)02、鄙:①边疆,边远的地方 ②浅陋无知,见识短浅03、兵:①兵器,武器 ②军队 ③战争04、病:①生病 ②毛病 ③辱,耻辱05、乘:坐、架(车)06、持:①拿着,握着 ②掌握 ③保持 ④一只手从下托扶 ⑤控制,挟制 ⑥对立,对峙07、从:①跟从,跟随(求学于) ②听从,顺从 ③采取某一种办法 ④自,由08、达:①通 ②豁达,心怀宽阔 ③表达,传达 ④得志,显贵 ⑤通行的,共同的09、当:①在(某时,某处) ②应当,应该 ③将要,就要 ④占着,挡着,阻挡 ⑤对着,面对 ⑥掌管,主持10、道:①路,途 ②道理,规律 ③道义 ④说,讲11、得:①得到,收获 (看到,看见)(领会)(找到)②能够,可以 ③同“德”,感恩12、尔:①第二人称代词,你(们),你(们)的 ②指示代词,这,那 ③近 ④形容词或副词词尾 ⑤语气词,通“耳”,相当于“而已”13、伐:①砍伐 ②攻打,讨伐14、犯:①侵害,危害 ②触犯,违犯15、方:①方圆,周围 ②区域,地方 ③将,将要16、负:背,以背载物17、赋:一种文体18、更:①交替,轮换,更换 ②又,另,还 ③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19、苟:①苟且,不严肃 ②姑且,暂且 ③连词,如果,假设。

20、故:①过去,原来,照旧 ②原因,缘故 ③所以,因此 ④特意21、顾:①回头看,看,看见(环顾,四顾) ②拜访 ③还,反而22、观:①仔细看,看 (观赏) ②景象23、归:①归来,返回 ②归还 ③归属,归依(归到一处)24、过:①经过 ②次,回,遍 ③过去,过后 ④过失,过错 ⑤犯过失,犯错 ⑥过分,过于 ⑦超过,过了25、好:喜欢,爱好26、号:①大叫,呼啸 ②称号,别号27、还:①返回 ②交还,归还28、会:①会合,聚会,集会 ②盟会,宴会 ③适逢,正好,恰巧29、惠:①恩惠,(给人以)好处 ②同“慧”,聪明30、及:①到,至 ②等到……时 ③比得上 ④以及,和,与。

中考文言文实词150个2020版,中考文言文150个实词6个虚词表,中考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整理

2.初中掌握的文言实词有哪些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四是通假字。

在文言文中,推敲常见的实词的含义有几种方法。 (1)文本迁移法 这一方法需要学习好所学的文言文,能在适合的时候迁移 (2)事理检验法 通过常识或所学知识推断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若不能切合常理和事理,就要考虑是否有通假现象。

(3)语境推断法 看实词在文言文中是否符合上下文,切合语境,常见的。是实词的褒贬异议。

(4)语法推断法 借助语法知识分析特殊实词的含义。 (5)互文见义法 同义对应和反义对应 结构句式相同,可利用上下文的对照来推断 (6)成语推断法 我们可以在所知道的成语中推断出文言文中实词的含义,看迁入是否顺畅。

实词,文言文,中考,手册

3.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总结,整理人教版的,按字、词什么的弄

1。

居①停留②在某种地位③居住④坐2。亡①失去②通无③死亡④逃3。

绝①极点②停止③非常④隔绝4。故①特地②久③所以④原因5。

诚①诚心②果真③确实6。易①容易②交换③改变7。

顾①看②拜访③反而8。 举①举起②发动③全④提出⑤推荐9。

去①离开②距离10。 当①抵挡②距离11。

益①增加②更加③渐渐④好处12。会①会合②时机③恰好13。

兵①兵器②军队③战争14。度①揣度②越过15。

方①方圆②刚16。 极①极点②尽17。

达①到②得志18。业①事业②职业③学业19。

意①心意②神情20。道①道义②说③道路④方法具体例句:(只想到这么多)2。

亡①失去---大道以多岐亡羊(中山狼传)②通无---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丷丷)③死亡---馁不得食,亦终必亡而已(丷丷)④逃---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3。 绝①极点---以为妙绝(口技)②停止---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③非常---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④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4。

故①特地--公子往,请数之,朱亥故不复谢(信陵君窃符救赵)②久③所以---故木受绳则直④原因---既克,公文其故(曹刿论战)5。诚①诚心---帝感其诚,命夸娥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②果真---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③确实---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6。易①容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滕王阁记)②交换---使人遣赵王书,愿以十五城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③改变--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察今)7。

顾①看---君臣相顾,泣下沾襟②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③反而---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8。举①举起---肩举驴上,引避道左(中山狼传)②发动---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③全④提出---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⑤推荐---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先写到这里,555。

翻书翻死了呢这样回答是对的吧,不然,我白翻书了!!!9。去①离开---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②距离---去村四里有森林(冯婉贞)10。

当①抵挡---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壁之战)②距离13。兵①兵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伦)②军队---可汗大点兵(木兰诗)③战争---兵旱相乘(乘:交加),天下大屈(论积贮疏)14。

度①揣度---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②越过---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20。道①道义---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②说---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③道路---会天下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④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有些真的找不到,帮不上了哈哈,这两天被我翻出来了!!!1。

居①停留---不可久居(至小丘西小石潭记)②在某种地位---佛印居右(核舟记)③居住---自吾氏三世居是乡(捕蛇者说)④坐---令女居其上(西门豹治邺)10。 当①抵挡---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②距离11。

益①增加---有所广益《出师表》②更加---君之疾在肌肤,不治将益深||香远益清《爱莲说》③渐渐---益习其怕,又近出前后(习:熟悉,习惯)④好处---满招损,谦得益15。 方①方圆---今齐地方千里,有二十城(地方:古今异意)②刚---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16。

极①极点---屋极有窗以达气②尽---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孟子·梁惠王上)17。 达①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列子·汤问)②得志18。

业①事业---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②职业---捕鱼为业(桃花源记)||以是为业(卖柑者言)③学业---术业有专攻(师说)19。 意①心意---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②神情---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聊斋志异·狼三则)。

4.初中文言实词归纳 188个

把 ①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②把酒临风(a动词:端,持b动词:端起、端着) 白 ①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往来无白丁(a动词:使露出白色b形容词:白色c白丁:指没有学问的人) 悲 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②余悲之(a动词:悲伤b动词:同情) 备 ①众妙毕备 ②前人之述备矣③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a动词:具备b形容词:详尽、完备、周全c动词:准备d防备) 比 ①其两膝相比者 ②比肩继踵而在 ③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a动词:*,挨着b动词:比较,比起c动词:等到) 鄙 ①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②肉食者鄙③先帝不以臣卑鄙(a名词:边远地区b形容词:鄙陋、庸俗、浅陋c形容词:粗俗、知识浅陋) 毕 ①此印者才毕②众妙毕备③吾与汝毕力平险(a副词:全部、都b动词:完成、完) 兵 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②轻兵锐卒 ③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④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⑤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⑥田忌欲引兵之赵 ⑦世传其兵法(a名词:士兵b名词:兵器c名词:军队d名词:军事) 策 ①策之不以其道②执策而临之(a动词:驱使,鞭打b名词:马鞭) 病 ①病入膏肓②寡人反取病焉③未果,寻病终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a动词:生病b名词:疾病c形容词:困苦不堪d名词:耻辱) 薄 ①薄如钱唇②薄暮冥冥(a动词:迫近b形容词:与“厚”相对) 称 ①先帝称之曰能②不以千里称也(a动词:著称b动词:称赞) 重 ①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②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a.音chóng,副词:重新、再次b音zhòng,形容词:重新,再次。

严格地说不是一词多义。) 处 ①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②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a 辞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②齐之习辞者也(a动词:告别、离开b言辞、交际场合应酬的言语) 赐 ①楚王赐晏子酒②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a动词:赏赐b动词:给予,上给下谓赐) 从 ①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②小惠未遍,民弗从也③可以一战。战者请从(a动词:听从b动词:跟随) 当 ①当世无双②当春乃发生③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④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⑤今臣使楚,不当此门入⑥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a介词:可译作“在”、“正当”、“到”等b介词:对着,面对c副词:一定,必定d动词:应当e音dàng,动词:两者相抵,对、当) 道 ①是非君子之道②傧者更道从大门入(a名词:作为、行为。

B通“导”,引导) 得 ①卖炭得钱何所营?②卒得五千金③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④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⑤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⑥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a.动词:得到。b.动词:适合,中意。

c.动词:能够) 点 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②沙场秋点兵(a.动词:征。b.检阅。)

毒 ①若毒之乎②呼嘘毒疠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a动词:怨恨。B名词:毒物,有毒的c名词:危害、毒害) 度 ①春风不度玉门关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③孙子度其行(a动词:度过、越过。

B音dúo,动词:估计。) 法 ①世传其兵法 ②则以法刑断其两足(a名词:法律、制度、法令、刑法。

b名词:谋略、策略) 方 ①方七百里,高万仞②今方来,吾欲辱之(a名词:方圆。b副词:正(好)、正要) 复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③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④更若役,复若赋(a副词:再、又。

b恢复。) 赋 ①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②岁赋其二③更若役,复若赋④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a动词:抒发。

B动词:征收、敛取。C名词:赋税。)

负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②负其异与众也(a动词:背、以背载物b动词:依仗) 更 ①三更半夜 ②子能更鸣 ③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④更若役,复若赋 ⑤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a动词:改变,更换。b名词:夜里计时单位c副词:因gèng,更加) 顾 ①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a动词:回头看b动词:拜访,探望c副词:难道,反而) 故 ①鸠曰:“何故?” ②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③故直使楚矣 ④公问其故 ⑤故自号曰醉翁⑥故为之说⑥彼竭我盈,故克之⑦故逐之⑧西出阳关无故人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a名词:缘故,原因b形容词:老、旧c连词:所以,因此) 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③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④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⑤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⑥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a动词:看b名词:景观,景色c动词:考察) 归 ①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③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a动词:回,返回b归依) 规 ①圆规 ②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a名词:原形b动词:计划) 国 ①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②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③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a名词:都城、京城b名词:诸侯国) 果 ①魏果去邯郸 ②未果,寻病终(a副词:果然、果真b动词:实现c名词:果实) 号 ①故自号曰醉翁 ②阴风怒号 ③齐号为怯(a动词:取别号b动词:呼啸c动词:称) 和 ①若到江南赶上春,千。

5.初中140个文言文实词解释 要全的

常用虚词例表 序号 名称 词性 语法意义及用法 实在意义 例句1 之 代词 第三人称 它(他、她)、们 指示代词 这、那、这些、那些 助词 结构助词 的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调整音节 宾语前置的标志 定语后置的标志 动词 到、往、去 2 其 代词 第三人称 它(他、她)、们 指示代词 这、那、其中的 语气词 反问 难道、岂 推测 大概、也许 祈使 必须、一定 3 而 代词 你、你的 连词 并列 和、跟、与(可不译) 承接 然后、接着 递进 并且、而且 转折 但是、可是、却 假设 如果、假如 修饰 地、的(可不译) 目的 来 因果 所以 结果 以致 动词 像、如 4 以 介词 表凭借或依靠 用、把、拿、凭借、依据 表原因 因为 表时间或地点起止 ……以上(下) 连词 同“而” 同“而”的各种意义 动词 常与“为”连用 认为 5 于 介词 表动作涉及对象 给、对于 表动作处所、时间 在 表比较对象 比 6 则 连词 承接 于是、就 假设 如果 转折 但是、却 并列 与、和 语气副词 强调语气 就、简直 动词 表判断 是 7 或 代词 有的人 有时 连词 假设 如果 副词 推测语气 也许 8 乃 连词 承接 于是、就 代词 第二人称 你、你的 副词 表时间 才 表强调语气 竟、竟然、却、反而 动词 表判断 是 9 虽 连词 假设 即使 转折 虽然 与“然”连用 即使这样,虽然这样 10 因 连词 承接 于是,就 介词 表凭借 凭借、依靠 表方式 趁着、趁机 表原因 因为 动词 沿袭、继续 11 盖 语气副词 推测、反问 大概、难道、岂 连词 承接上文 原来…… 助词 发语词 不译 12 安 副词 表反问语气 怎么 代词 表疑问 那里 13 何 副词 表反问 为什么 副词 表强调 多么 代词 表疑问 什么、哪里 14 故 名词 原因、原故 本来、原来 旧的、老的 事、灾祸 形容词 特意、故意 连词 表因果 所以 15 且 连词 表并列 一边……一边…… 表递进 并且、而且、还 表假设 如果、那么 副词 时态 将要 时间 暂时、暂且 助词 发语词 同“夫” 16 莫 副词 表否定 不、不要、不能 没有谁、没有什么 名词 同“暮” 17 哉 语气助词 表感叹 啊 表疑问 呢 表反问 吗 18 矣 语气助词 表肯定 了 表感叹 啊 表祈使 吧 表疑问 呢 19 乎 语气助词 表疑问 呢 表推测 吧 表感叹 啊 表停顿 不译 介词 同“于” 同“于”的各种意义 20 已 副词 表时间 已经 与“而”连用 不久、一会儿 表程度 太、很 动词 停止 连词 表起止 通“以” 语气助词 表肯定、感叹 了、啊 21 夫 代词 指示 这、那 助词 发语词 不译 语气助词 表感叹 啊、了 名词 丈夫 成年男子 22 耳 语气助词 表陈述 罢了 表疑问 吗 表感叹 啊 23 然 连词 表转折 但、却 与“而”连用 这样之后 与“则”连用 这样那么 助词 形容词、动词词尾 ……样子、……地 名词词尾 ……一般、……那样 代词 指示代词 这样、那样 24 若 代词 第二人称 你、你们 指示 这样 连词 假设 假如、如果 选择 或者 副词 表情态 好像、仿佛 25 为 介词 wèi所有功能 介词所有意义 动词 wéi任何动作 动词所有意义 语尾助词 何……为 呢 26 所 助词 所字结构 所……的事(人、情况) 与“以”连用 用来 ……原因 表因果 所以 与“为”连用 表被动“被” 27 者 代词 人或事物 的人、的事、的原因 助词 形容词词尾 ……样子 句中表停顿或判断 不译 语气助词 表陈述或疑问 了、吗 28 也 语气助词 表判断 是 表陈述 了 表停顿 不译 表疑问或反问 吗、呢 表感叹或祈使 啊、吧 29 尔 语气助词 用于句尾 罢了 代词 第二人称 你、你的 指示 那、这样、如此 助词 时态 着 30 焉 代词 同“之” “之”作代词的所有意义 表疑问 那里 助词 语尾表陈述或停顿 了 形容词词尾 ……样子 兼词 “于之” 相当“介词+代词” 31 即 动词 具体动作 靠近 表判断 是、就是 连词 表假设 即使、假如 副词 立即、马上 32 既 副词 表时间 已经 连词 表并列 既……又…… 表因果 既然 动词 具体动作 尽、完 33 诸 代词 指示代词 众、各 人称代词 他、她、它(们) 兼词 “之乎” “之于” [语法] 词语间常见逻辑关系1、并列关系:前后词义是同一时空发生的动作或一个事物几个方面。

2、承接关系:按时空顺序发生的动作或事情。3、修饰关系:以后一个词义为中心,前一个词义对后一个词义进行修饰或限定。

4、转折关系:后一词义没有承顺前一个词义,而是词义转折。5、递进关系:后一词义在前一词义基础上词义加深。

6、目的关系:后一词义是前一个词义的目的。7、因果关系:前后词义是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8、假设关系:前一词义是假定的前提,后一词义是假定前提下产生的结果。学法指导1、学会辨析古今词义的变化。

2、学会归纳虚词、一词多义、通假字的用法。3、学会积累古今词义变化的词汇。

知识要点:1、了解古今词义有哪些变化2、重点虚词“为”3、重点实词“恒”“诣”“辞” [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 现代汉语和古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古今词义相同,但很多词义已发生了变化,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情况:(1)词义扩大。是指由古义单指某事物,扩大到兼指某类或整体事物。

例:①“雏”古义单指小鸡,现泛指幼小动物或幼儿。②“皮”古义指“兽皮”,现指动植物表面组织。

③“甘”古义指“甜”,现除“甜”外,还有心里乐意的意思。

6.初中语文140个常见文言实词用法示例

初中文言文实词用法2007年10月25日 星期四 19:141、人不知而不愠(怨恨)《论语十则》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迷惑)(疑惑)(同上)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导)(同上) 4、择其善者而从之(长处;优点)(同上) 5、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渐渐地)《扁鹊见蔡桓公》 6、醒侯故使人问之(特意)(同上) 7、使人索扁鹊(寻找)(同上) 8、桓侯遂死(于是就)(同上) 9、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胁迫,攻击)《狼》 10、顾野有麦场(回头看,看见)《同上》 11、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放松,这里指卸下)(同上) 12、蜀之鄙有二僧(边境)《为学》 13、吾欲之南海,何如(往,到)(同上) 14、富者曰:“子何持而往?”(凭借,依靠)(同上) 15、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得(还,尚且)(同上) 16、西蜀之去南海(距离)(同上) 17、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同上) 18、旦辞爷娘去(早晨)《木兰诗》 19、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只)(水流的声音)(同上) 20、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桃花源记》 21、阡陌交通(交错相通)(同上) 2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同上) 23、后遂无问津者(探访)(同上) 24、芳草鲜美(鲜嫩美丽)(同上) 25、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同上) 26、会宾客大宴(适逢)《口技》 27、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同上) 28、妇抚儿乳(喂奶)(同上) 29、一时齐发(同一时候)(同上) 30、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同上) 31、宾客意少舒(稍稍)(同上) 32、虽人有百手(即使)(同上) 33、方七百里(面积)(愚公移山) 34、年且九十(将近)(同上) 35、杂然相许(赞成)(同上) 36、寒暑易节(交换)(同上) 37、虽我之死(即使)(同上) 38、惧其不已也(停止)(同上) 39、斯是陋室(这)《短文两篇.陋室铭》 40、惟吾德馨(指品德高尚) 41、可爱者甚蕃(多)《短文篇.爱莲说》 42、亭亭净植(树立)(同上) 4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同上) 4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跑)《短文两篇.三峡》 45、良多趣味(真、实在)(同上) 46、林寒涧肃(寂静)(同上) 47、遂至承天寺(于是)《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48、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明察秋毫:形容视力好。

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闲 情记趣》 49、夏蚊成雷,私拟作群舞空(自己把它比作)(同上) 50、果如鹤唳去端,怡然称快(愉悦)(同上) 51、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祸害)(更加厉害)《周处》 52、而年已蹉跎(过时)(同上) 53、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体会书上的意旨)《五柳先生传》 54、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就)(同上) 55、环指萧然,不蔽风日(冷清的样子)(同上) 56、简箪飘屡空,晏如也(安然自若的样子)(同上) 5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忧愁的样子)(心情急切的样子)(同上) 58、水尤清洌(清凉)《小潭石记》 59、怡然不动(愣往的样子)(同上) 60、叔尔远逝(忽然)(同上) 61、往来翕忽(轻快敏捷)(同上) 62、犬牙差互(互相交错)(同上) 63、悄怆幽遂(深)(同上) 64、不可久居(停留)(同上) 65、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当……时)《观潮》 66、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去、往)(同上) 67、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急隐忽现)(同上) 68、起于齐(出发,动身)《公输》 69、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明白事理) (同上) 70、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虽是这样)(同上) 7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入侵)(同上) 7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无不,都)《核舟记》 73、其两膝相比者(挨着)(同上) 74、神情与苏,黄不属(相类似)(同上) 75、细若蚊足,钩画了了(清清楚楚)(同上) 76、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道歉)《唐睢不辱使命》 77、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 (忙碌的样子)(有时)《短文两篇.山市》 78、又间令足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去,往)《陈涉世家》 79、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同上) 80、虽有千里之能(即使)《马说》 8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驱策,用马鞭子打)(依据,按照,顺着) (规律,此处指马的习性、特征) 82、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曾)《始得西山宴游记》 83、攒蹙累积(重叠)(同上) 84、游于是乎始(从此)(同上) 85、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醉翁亭记》 86、云归而岩穴暝(昏暗)(同上) 87、至于负者歌于途(背着东西)(同上) 88、杂然而前陈者(摆列)(同上) 89、若脱笼之鹄(天鹅)《满井游记》 90、麦田浅 寸许(曾颈上的长毛,这里形容不高的麦苗)(同上) 91、委而去之(放弃)(离开)《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92、或民不民封疆之界(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同上) 93、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被起用)(被举用)(同上) 9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征验)(了解)(同上) 9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于是。

7.人教版初中文言文实词归纳,至少有130个,好的再追加

初中文言文实词归类 1、安 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 衣食所安。

(养) 2、卑 非天质之卑( 低下 ) 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 ) 3、备 前人之述备矣(周全、详尽 )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具备) 犹得备晨炊( 准备) 4、被 被于来世( 影响) 皆被绮绣( 通“披”,穿) 5、鄙 蜀之鄙有二僧( 边境) 肉食者鄙( 目光短浅) 6、毕 毕力平险( 尽) 群响毕绝( 全部) 7、薄 薄暮冥冥( 迫近,接近) 不宜妄自菲薄( 轻视) 狐裘不暧锦衾薄( 厚度小) 8、策 执策而临之( 马鞭) 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驱使) 策勋十二传( 记录) 束手无策( 计谋) 9、长 cháng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长度) 北市买长鞭( 与“短”相对) 但愿人长久( 长久,健康) 死者长已矣( 长远) Zhàng木兰无长兄( 排行最大)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头领) 10、称 称其气之小大( 相当,配合)chèn 不能称前时之闻( 相当,配合) 先帝称之曰能chēng(称赞) 11、诚 帝感其诚(诚心) 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的确、实在) 今诚以吾众诈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果真) 12、惩 惩山北之塞也(苦于) 惩善扬恶(惩罚) 13、驰 愿驰千里足(骑) 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14、出 皆出酒食(拿出)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外面)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来到) 计将安出(产生) 15、辞 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辞) 未尝稍降辞色(语言) 16、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又间令之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17、箪 百姓谁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用箪装着) 一箪食,一豆羹(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 18、当 当之无愧(承当、承受) 当奖率三军(应当) 今当远离(将要) 木兰当户织(对着,向着)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值,正在) 19、道 会在大雨,道不通(道路) 伐无道,诸暴秦(道义) 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讲) 20、得 二者不可得兼(能够) 故不为苟得也(得到,获得) 所识贫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 21、等 等死,死国可乎(同样)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同样) 公等遇雨(诸位,表多数) 22、敌 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盖以诱敌(敌人) 23、吊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凭吊) 人皆吊之(慰问) 24、度 孤不度德量力(duó估计,推测) 关山度若飞(过,越过) 25、端 左手执卷端(画幅的右端) 其人视端容寂(正,端正) 26、恶 恶能无纪(怎么) 所恶有甚于死者(厌恶) 27、发 有时朝发白帝(出发)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发射) 舜发于畎亩之中(起,被任用) 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征发)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fà头发) 28、凡 则凡是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凡是) 凡三往(总共) 29、方 方七百里(见方) 有朋自远方来(地方) 长方形(方正) 30、分 今天下三分(划分,分开) 必以分人(分配,分给) 长约八分有奇(长度单位) 忠陛下之职分也(职分,本分) 31、奉 为妻妾之奉(通“俸”,侍俸) 奉命于危难之间(接受,奉行)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供奉) 32、否 尚能饭否(fòu用在句末表询问,相当于“不”“没有”“吗”) 陟罚臧否(恶、坏pǐ) 33、夫 予观夫巴陵胜状(fú,发语词,那) 夫环而攻之(fú,发语词,那) 夫鼾声起(丈夫) 罗敷自有夫(丈夫) 荷担者三夫(成年男子的通称) 34、扶 便扶向路(沿着,顺着) 出郭相扶将(挽扶) 35、拂 行拂乱其所为(违背、阻碍) 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弼”bì辅佐) 以手拂之(轻轻擦过) 36、福 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此何遽不为福乎(好事、有福之事) 37、富 与仓禀府库池苑囿之富且大(富丽) 家富良马(富有,充足,有许多) 38、更 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醉则更相枕以卧(进而) 更相庆(互相) 更上一层楼(再、又) 举杯消愁愁更愁(更加) 39、苟 苟富贵(如果) 故不为苟得(苟且) 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 苟无饥渴(且,或许,希望) 40、固 固以怪之矣(本来) 当汝心之固(顽固,固执)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一定,必定)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君子固穷(安守,固守) 41、故 温故而知新(旧有的,原来的) 两狼之并驱如故(旧有的,原来的) 桓侯故使人问之(特意) 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故余虽愚(所以,因此) 42、顾 顾野有麦场(回头看) 无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看望,拜访) 43、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色,景象) 44、冠 以才略冠天下(居第一位)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帽子) 既加冠(男子成人礼) 45、光 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仿佛若有光(光线) 46、归 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家) 47、过 过秦汉之故都(经过) 及鲁肃过寻阳(到) 人恒过(犯过失)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超过) 48、好 秦氏有好女(美) 好鸟相鸣(美) 好收吾骨瘴江边(以便,能够) 好为梁父呤(喜欢) 好读书,不求甚解(喜欢) 49、号 阴风怒号(háo大叫,呼啸) 故自号曰醉翁也(hào别号) 号为张楚(国号) 号令召三老(号令) 50、还 飞鸟相与还(回家) 扁鹊望桓公而还走(同“。

中考文言文实词手册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