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文言文改革(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2021年新高考实施以后还有)

1.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2021年新高考实施以后还有

1、2021年如果江苏省实行新的高考改革方案,预计语文试卷肯定会取消附加题的。

2、江苏省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主要模式是“3+1+2”。这是与全国各省份调整后的高考改革方案相同的。其中“3”是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1”是指考生在物理、历史两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1个科目;“2”是指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2个科目。

3、江苏省从2021年起,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将采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而全国统一命题试卷语文是没有附加题的。

江苏高考文言文王云飞,江苏高考文言文作文满分,2020江苏高考文言文

2.江苏2021年实施高考新方案是什么?

江苏省教育厅日前召开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明确该省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将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启用、在2021年普通高考中正式实施。

改革后的江苏高考方案为“3+3”模式。该省普通高考统考科目仍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保持不变;选考科目由现行的“6选2”调整为“6选3”,即由学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选考科目,并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这一调整,进一步扩大了考生和高校的双向自主选择权。至于今后高考的总分,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院长鞠勤介绍,具体分值正在听取各方面意见,但肯定比现行的480分高。

英语学科分值将有所提高,已经确定英语的听力和口语将实行一年两考,英语笔试还要听取各方意见,并参考先行试点的省份改革方案作调整。 在考试形式和内容方面,和现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相比,江苏省将开齐开足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13门科目均列入必考科目范围,考生在高中期间可以享受同一必考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

高考,文言文,江苏,改革

3.听说江苏高考方案出来了?

是的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从2005年秋季开始,江苏省进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

为了与高中新课程相配套,江苏省教育厅组织专门力量,研制了2008年普通高考方案。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考模式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

一、指导思想 高考方案的制定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从江苏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实际出发。 高考方案的实施要有利于中学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择优选拔人才。

二、科目设置 (一) 统考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三门。 (二) 学业水平测试科目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七门。

其中选修测试科目两门,必修测试科目五门。选修测试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中选择一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选择一门。

七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中,考生选定的两门选修测试科目之外的五门为必修测试科目。艺术类、体育类考生选修测试科目为艺术或体育专业;如不兼报普通类专业,可选择七门必修测试科目。

(三) 综合素质评价普通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 三、考试安排及成绩处理 (一)、语文、数学、外语考试 1。

考试日程和时间 语文:6月7日上午,150分钟。 数学:6月8日上午,120分钟。

外语:6月8日下午,120分钟。 语文、数学设附加题,加试附加题的考生考试时间增加30分钟。

选修测试历史的考生加试语文附加题,选修测试物理的考生加试数学附加题。不兼报普通类专业的艺术类、体育类考生不考附加题。

外语考试包含听力测试,外语专业的口语测试另行安排。 2。

成绩处理 每门150分,总分450分。 另外,语文、数学附加题各设30分。

(二) 学业水平测试 日程和时间 必修科目测试:高二下学期、高三下学期,每年的4月8日全天和9日上午,每科75分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报考两次。

选修科目测试:高三下学期,每年的4月7日,每科100分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只可报考一次。

技术科目的测试另行安排。 2。

成绩处理 实行等级计分,分成4个等级,用A、B、C、D表示。必须测试科目等级:各科满分100分。

100分~90分为A级,89分~75分为B级,74分~60分为C级,59分及其以下为D级。 参加两次测试的,取较高等级计算成绩。

选修测试科目等级:各科满分120分。按考生成绩分布划出等级。

A级为前20%(含20%)的考生,B级为前20%至50%(含50%)的考生,C级为前50%至前90%(含90%)的考生,D级为90%以后的考生。 四、命题工作 (一) 命题原则命题坚持科学性、创新性和公平性的原则。

1。 科学性。

语文、数学、外语科目测试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要求命题;学业水平测试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命题。力求做到试题设计与课程评价目标相一致,分别体现语文、数学、外语科目测试和学业水平测试的功能和特点。

2。 创新性。

试题设计突出新情境、新材料、新设计,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力求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3。

公平性。实现试题素材和解答要求对于所有考生的公平性,避免偏题、怪题,认真考虑城市和农村不同教学条件和能力,避免需要特殊背景知识和特殊解答方式的题目。

(二) 试卷结构与内容 1。 语文、数学考试含高中新课程规定的该学科必修与选修的内容。

数学必做题考察必修和选修系列1内容,附加题主要考察选修系列2和系列4内容。语言附加题的题型和考察要求在《考试说明》中公布。

外语为中学英语八级考试。 2。

必修科目测试考察高中新课程规定的该科目必修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选修科目测试考察该科目必修学分与选修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 3。

凡需考察不同选修内容的试卷,均设计相对应的选做题。选做部分按不同选修系列或选修模块命题,考生根据本人的选修情况选择答题。

五、招生录取工作 (一) 招生制度在全国统一招生政策的指导下,统一组织全国在江苏招生高校的录取工作。 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特点高校的要求,分层次、分类别、按批次组织招生录取工作。

各高等院校必须依据考生志愿,按统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择优录取。不断扩大自主招生高校的数量和录取新生比例,逐步健全高校自主录取机制。

(二) 招生章程各高等院校应根据国家和省定招生政策制定招生章程,并在考生填报志愿前向社会公布。 招生章程中应明确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的等级要求和录取办法。

有面试要求的高校,招生章程中应明确考核范围和规则等。 (三) 划线办法 1。

按照不同录取批次高校对生源质量的基本要求,分别对考生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提出相应的等级规定。 2。

根据不同录取批次院校招生计划总数,并放宽一定比例,按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考成绩(不含附加题分)规定省最低控制分数线。艺术、体育专业成绩划线办法另定。

3。 对第一次参加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测试,六门科目成绩均达到A级且技术测试合格的考生,在划线前加10分计入统考成绩。

(四) 志愿填报 。

4.江苏省的高考,从明年开始,是改成什么样的考核形式了呢

明年江苏高考将继续实行“3+2”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省招生主管部门拟于明年1月上旬向考生公布在江苏招生的高校各专业的选考科目。

从今年开始,江苏高考实施“3+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2”为考生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学科中选择的两个考试科目,其中一门必须符合本人拟报高校对考生选考科目的要求,另一门由考生根据自身的特长、爱好自主选择。院校对考生的科目要求如为一门,则该门课程为考生报考该校或该专业的必考科目;如确定为2~5门,则考生的选考科目只要符合院校要求的2~5门中的一门,即可报考该校或该专业;如确定为6门,则视为高校对考生的选考科目不作限制,选考任何科目的考生均可报考该校或该专业。“3+2”每门科目分值为150分。

明年江苏高考的所有考试科目仍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学科的考试范围除政治为必修内容外,其余5门均包括选修内容。

此外,明年参加高考的考生还必须参加江苏省高中会考部门统一命题和组织的文、理综合科目考试,其成绩记入学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据悉,各高校已在近期将本校明年在江苏招生专业的限科方案送交江苏省招办。省招办计划于下月上旬汇编后向社会公布。

5.江苏高考制度改了几次

截止至2019年有五次高考改革,具体如下:

1、2000-2001年:实行“3+小综合”模式。

在原来全国统一高考实行的“3+2”模式(1994年-1999年实行)基础上,2000年,江苏高考变成“3+小综合”。“3”指所有考生都要考语文、数学、英语,“小综合”指文科生考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生考物理、化学、生物,3门科目1张试卷。文理分科仍然实行。

2、2002年:“3+大综合”模式。

“3+大综合”模式在江苏只实行了1年,除了语文、数学、英语3门科目外,所谓“大综合”,考生要做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科的大综合试卷。

3、2003-2007年:“3+1+1”模式。

这个模式在保留语文、数学、英语3门必考科目的前提下,另外2门由考生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6门课中自由选择,其中的“1”是报考高校指定的选考科目,另一个“1”,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选。这样的模式打破了文理分科,学生可以跨文理课界限选择考试科目。

4、2008-2018年:“3+学业考+综合素质评价”。

2005年秋季开始的这套高考模式,“3”指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语文、数学有附加题,“学业水平测试”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

其中必选测试科目2门(物理、历史),必修测试科目5门,成绩实行等级计分,“综合素质评价”包括普通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6个方面。

5、2019年采用“3+1+2”模式。

新的高考模式中,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考试采取“3+1+2”模式。其中“3”是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1”是指考生在物理、历史两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1个科目,“2”是指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2个科目。

根据时间安排,江苏省自2018年启动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即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启用,在2021年普通高考中正式实施。

扩展资料

改革背景: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高考综合改革是教育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江苏省作为全国第三批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8个省市之一,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

改革方案:

总分升为750分,采用“3+1+2”模式

新的高考模式中,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考试采取“3+1+2”模式。其中“3”是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1”是指考生在物理、历史两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1个科目,“2”是指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2个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每门150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100分。其中,物理、历史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以等级分计入总分。学生所选的选择性考试科目,其所选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是高中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重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组成部分,其成绩纳入统高考总分。

合格性考试每年1次,安排在1月份,考试成绩长期有效。学生在高二第一学期末可首次参加合格性考试,考试科目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7门中选择;学生在高三第一学期末可参加语文、数学、外语以及上述7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

选择性考试每年1次,安排在6月份,与统一高考科目同期进行,考试成绩当年有效。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选择性考试成绩以分数呈现。

参考资料:人民网-江苏省高考政策变化大追踪 本世纪已变四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江苏高考新方案

6.江苏的新高考制度的具体内容到底是什么

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方案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从2005年秋季开始,江苏省进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

为了使高考与高中新课程相衔接,江苏省教育厅组织专门力量,研制了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方案。 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考模式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

一、指导思想 高考方案的制定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从江苏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实际出发。 高考方案的实施要有利于中学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择优选拔人才。

二、科目设置 (一)统考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三门。 (二)学业水平测试科目 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七门。

其中选修测试科目两门,必修测试科目五门。 选修测试科目由考生在历丈、物理中选择一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申选择一门。

七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中,考生选定的两门选修测试科目之外的五门为必修测试科目。 艺术类、体育类考生除参加七门学业水平测试外,还需参加艺术或体育专业测试。

如不兼报普通类专业,七门学业水平测试可均选择必修测试科目;如兼报普通类专业,应按普通类考生要求确定学业水平测试科目。 (三)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

三、考试安排及成绩处理 (一)语文、数学、外语考试 1.考试日程和时间 语文:6月7日上午,150分钟。 数学:6月8日上午,120分钟。

外语:6月8日下午,120分钟。 语文、数学设附加题,加试附加题的考生考试时间增加30分钟。

选修测试历史的考生加试语文附加题,选修测试物理的考生加试数学附加题。不兼报普通类专业的艺术类、体育类考生不加试附加题。

外语考试包含听力测试。外语口语测试另行安排。

2.分值设定 语文,160分;数学,160分;外语,120分。总分440分。

另外,语文、数学附加题备设40分。 (二)学业水平测试 1.测试日程和时间 必修科目测试:高二下学期、高三下学期,每年的4月8日全天和4月9日上午,每科75分钟。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报考两次。 选修科目测试:在高三下学期,每年6月9日,每科100分钟。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报考一次。 艺术、体育和技术科目的测试时间另行安排。

2.计分办法 学业水平测试实行等级计分,分成4个等级,用A、B、C、D表示。 必修测试科目等级:备科满分100分。

100分-90分为A级,89分-75分为B级,74分-60分为C级,59分及其以下为D级。参加两次测试的,取较高等级计算成绩。

选修测试科目等级:备科满分120分。按考生成绩分布划出等级。

A级为前20%(含20%)的考生,其中前5%(含5%)的考生为A+。B级为前20%至前50%(含50%)的考生,其中前20%-30%(含30%)的考生为B+。

C级为前50%至前90%(含90%)的考生。D级为90%以后的考生。

(三)综合素质评价 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三方面的评定,凡符合标准者,可评为合格。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三方面评定等第,分A、B、C、D四级。

四、命题工作 (一)命题原则 1.科学性。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试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要求命题,学业水平测试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命题。

命题工作力求做到试题设计与课程评价目标相一致,分别体现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试和学业水平测试的功能和特点。 2.创新性。

试题设计突出新情境、新材料、新设计,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力求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3.公平性。

实现试题素材和解答要求对于所有考生的公平性,避免偏题、怪题,认真考虑城市和农村不同教学条件和能力,避免需要特殊背景知识和特殊解答方式的题目。 (二)试卷结构与内容 1.语文、数学考试含高申新课程规定的该学科必修与选修的内容。

数学必做题考查必修和选修系列1内容,附加题主要考查选修系列2和系列4内容。语文附加题的题型和考查要求在《考试说明》中公布。

外语为中学英语八级考试。 2.必修科目测试考查高中新课程规定的该科目必修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选修科目测试考查该科目必修学分与选修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

3.凡需考查不同选修内容的试卷,均设计相对应的选做题。选做部分按不同选修系列或选修模块命题,考生根据本人的选修情况选择答题。

五、高校招生工作 (一)招生原则 1.在全国统一招生政策的指导下,由省教育考试院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特点高校的要求,分层次、分类别、按批次统一组织招生工作。 2.招生高校必须依据考生志愿,按统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择优录取。

3.不断扩大自主招生高校的数量和录取新生比例,逐步健全高校自主招生机制。 (二)招生章程 招生高校应根据国家和省定招生政策制定招生章程,并在考生填报志愿前向社会公布。

招生章程中应明确对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的等级要求和录取办法。有面试要求的高校,招生章程中应明确考核范围和规则等。

(三)划线办法 1.招生高。

江苏高考文言文改革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