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竞赛题(求(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知识竞赛题?)
1.求(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知识竞赛题?
一、。
给下面这些诗句补上相应的地名:(1)、不识()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遥望()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边野草花,()口夕阳斜。(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
二。写出古诗词的题目跟作者。
(1)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6)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9)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10)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三。读诗句,猜猜谜:(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猜一建筑材料()(2)、“一朵芙蓉顶上栽,彩衣不用剪刀裁。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唱千门万户开。”猜一动物()四、请与古人对诗句。
1、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飞入寻常百姓家。
3、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5、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____。6、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没在石棱中。
8、______________,北风吹雁雪纷纷。 9、______________,树阴照水爱晴柔。
10、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五、解释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渭城朝雨浥轻尘,()(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七、常识、诗文理解填空:1、唐代诗人______在诗《乐游原》中以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和惋惜,极具人生哲理,堪称千古绝唱。
2、唐代三大诗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初唐四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仙是__________,诗圣是__________。7、大李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小李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出思念家乡的诗一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写出珍惜时间的诗一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岁寒四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 分别写出描写这四友的古诗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体现爱国情感的古诗文(一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句(各一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描写花草的古诗句(一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描写山水的古诗句(一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古人常睹物吟诗,盛赞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
像这样的咏物诗你能写出多少呢?请任选下面这些景物中的3样赋诗,注意把诗名和作者写清楚:柳树、月亮、梅花、荷花、瀑布、雪、枫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西湖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引得多少人吟诗赞美。
请默写一首赞美西湖的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泊船瓜洲》是______代诗人______写的,这首诗表达诗人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八、引用古诗名句,往往能起到很好的劝诫效果。当遇到下列情景,用上哪一句诗最为恰当呢?1、教育人要积极向上,好上加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生命力顽强,用来礼赞百折不挠、蓬勃向上、积极有为的顽强精神和人生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育节约粮食,珍惜农民劳动成果: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学古诗词选择题50道(附答案)
②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开篇即写春望所见,突出写山河破碎、满城荒芜,写长安沦陷后的残败景象。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触景生情:因感时恨别,见到了本为娱人之物的花鸟反而流泪惊心;一种是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
两种解释都符合诗意。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自安史叛乱以来,战火不断,企盼亲人消息,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家书抵万金”是说一万两金才能得到一封家信。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句中,“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 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之伤痛之外,诗人又叹息衰老,更增了一层悲哀。
20、读下面诗歌,选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过零丁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首联追述往事,说自己参加科举考试而入仕做官,在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度过四年。 B、颔联形象地抒发其关于世事人生的深沉慨叹,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也如雨中浮萍漂泊不定,对世事人生失去信心。
C、颈联叙写往日抗元遭遇的挫折和被囚押的孤苦处境。这两句抒情与叙事融为一体,感染力极强。
D、尾联笔锋陡转,表达作者身陷绝境时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2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游山西村 宋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A、这首诗描绘山西村美丽富饶,村民淳朴好客,表现出诗人对田园之乐的向往。
B、三、四两句,隐含诗人受挫不馁的精神,有不断进取的意趣。 C、“箫鼓追随春社近”的意思是:农民击着鼓,奏着乐一队一队地走过,原来是在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社日盛会。
D、这首诗写于诗人因坚持抗金复国的主张而被罢官回乡时,所以诗中含有悲观失意的情调。 22、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这首诗表现了作者长期遭贬谪的悲凉、愤懑的心情,同时又袒露出作者豁达豪放的襟怀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B、一、二句写出了作者被贬谪置于巴楚这荒远凄凉的地方,已有二十三年了。 C、三、四句写作者借吹笛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回到家乡后衣着破烂的落魄情景。
D、五、六句作者虽以“沉舟”、“病树”自比,但不消沉,写出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参考答案1、A 2、C 3、A 4、C 5、C 6、A 7、C 8、D 9、C 10、A 11、B 12、C 13、C 14、A 15、B 16、A 17、D 18、D 19、D,C 20、B 21、D 22、C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一句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还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三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
18、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示儿》,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我还知道其他的爱国诗,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句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要说古人赞颂梅的诗句,就更是数不胜数了。小学语文古诗归纳MouseHappy小学语文古诗归纳。
美图。7。
送别诗。8。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9。描写鸟的诗:10。
托物言志的诗:10。寓理的诗:11。
描写太阳的诗: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3。
描写风的诗:14。描写花的诗:15。
描写雨的诗:16。描写树的诗: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 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来。
小学语文素养竞赛试题(二)杨宇桐小学语文素养竞赛试题(二)小学语文素养竞赛试题(二)七、选择题1。白居易《琵琶行》的诗眼(核心诗句)是。
五、按要求写诗句。 (8分)1、送别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边塞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4、体现爱国思想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诗趣味填空。
古诗里的夏天tnj660630古诗里的夏天。“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这是诗人秦观在《三月晦日偶题》中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是诗人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两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这两句诗是赵师秀的《约客》里面的诗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这句诗出自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望湖楼醉书五绝》。夏天在诗人的诗句里显得多么有韵味,多么优美啊!小升初古诗总复习NICO的图书馆。
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句诗来。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望洞庭(刘禹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忆江南(白居易)。
3.小学文言文大全(有题目,译文,简短)最佳答案
《杨氏之子》 选自人教版语文书五年级下册10课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就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伯牙绝弦》选自人教版语文书六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课文: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课文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澎湃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 伯牙心中的想法,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中所想的。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 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断绝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初中要学文言文,如果从小接触,打好基础以后会学的很好很轻松。
4.小学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 及答案
1、不知细叶谁裁出,( )2、洛阳亲友如相问,( ) 3、劝君更尽一杯酒,( )4、( ),孤帆一片日边来。
5、莫愁前路无知己,( )6、春种一粒粟,( )。 7、( ),牧童遥指杏花村。
8、夕阳无限好,( )。 9、路人借问遥招手,( )10、松下问童子,( )。
11、( ),春江水暖鸭先知。12、君看一叶舟,( )。
13、( ),西湖歌舞几时休。14、意欲捕鸣蝉,( )。
15、黄沙百战穿金甲,( )。16、愿君多采撷,( )。
二、有的诗就像一个谜语,你能猜出下面诗句写的是什么吗?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 )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 ) 三、找数字,找找下面的古诗中藏有哪些数字。 《出塞》——( ) 《芙蓉楼送辛渐》——(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山行》——( ) 《乌衣巷》——(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陶者》——( )《春日》——( )《村居》——( ) 四、古诗中有许多对仗,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下面古诗中的词语,你能写出与哪些词对仗吗? 苍山远——( ) 窗含西岭——( ) 泥融——( ) 三万里——( ) 千山——( ) 五、请把下面表示气象的词填入诗句中。
风、雪、霜、雷、云、雾、雨 1、朝辞白帝彩( )间 2、北风吹雁( )纷纷 3、月落乌啼( )满天 4、斜风细( )不须归 5、日照澄州江( )开 6、水村山郭酒旗( ) 7、九州生气恃风( ) 六、连线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描写山水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歌颂情谊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蕴含哲理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热爱祖国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思念故乡 七、在括号内填上古诗的作者。 孟浩然 杨万里 白居易 杜牧 贺知章 李白 《咏柳》—( )《春晓》—( )《望庐山瀑布》—( ) 《山行》—( )《小池》—( )《忆江南》—( )一、补充诗句。
(共16分,每小题1分)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8、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9、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10、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1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2、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14、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6、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二、有的诗就像一个谜语,你能猜出下面诗句写的是什么吗?(每小题3分)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 梅花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石灰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竹子 )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蜂 )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 风 )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 花影 ) 三、找数字,找找下面的古诗中藏有哪些数字。
(共12分) 《出塞》——( 万 ) 《芙蓉楼送辛渐》——( 一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三 ) 《山行》——( 二 ) 《乌衣巷》——( 百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六、四 ) 《陶者》——( 十 )《春日》——( 一、万、千 )《村居》——( 二 ) 四、古诗中有许多对仗,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下面古诗中的词语,你能写出与哪些词对仗吗?(共15分) 苍山远——(白屋贫) 窗含西岭——(门泊东吴) 泥融——(沙暖) 三万里——(五千仞) 千山——( 万径 ) 五、请把下面表示气象的词填入诗句中。(共14分,每小题2分) 风、雪、霜、雷、云、雾、雨 1、朝辞白帝彩( 去 )间 2、北风吹雁( 雪 )纷纷 3、月落乌啼( 霜 )满天 4、斜风细( 雨 )不须归 5、日照澄州江( 雾 )开 6、水村山郭酒旗( 风 ) 7、九州生气恃风( 雷 ) 六、连线题 (共10分)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描写山水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歌颂情谊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蕴含哲理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热爱祖国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思念故乡 七、在括号内填上古诗的作者。(共12分) 孟浩然 杨万里 白居易 杜牧 贺知章 李白 《咏柳》—(贺知章)《春晓》—( 孟浩然 )《望庐山瀑布》—(李白) 《山行》—( 杜牧 )《小池》—( 杨万里 )《忆江南》—( 白居易 )。
5.寻找一篇小学生的文言文试题
杨氏之子
原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清平乐.村居
【译词】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
溪边长满绿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
听起来温柔面又美好--
那满头白发是谁家的公婆父老?
大儿,豆地锄草身在河东,
二儿,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欢喜是小儿的调皮神态,
横卧在溪头草丛--
剥食着刚刚摘下的莲蓬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说明】
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闲居达二十年之久。作者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农民也有较多的接触。所以在《稼轩词》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反映农村生活的。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这首《清平乐》,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开篇用素描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南农村的特色,为人物的出现安排下广阔的背景。三、四句写词中出现的老公公和老婆婆,他们讲话的声音带着醉意,愈加显得温柔婉媚,但是等走到他们面前时,才发现说话的已不是什么年轻人,而是白发皤皤的老年人了。从"醉里",可以看出老年人生活的安详,从"媚好",可以看出他们精神的愉快。
下片集中写这一农户的三个儿子,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画面在继续扩展。整劳力在溪东的豆地里锄草,半大的孩子在编织鸡笼。诗人着力于"小儿"的描绘,共用了两句,占全词四分之一篇幅。"溪头卧剥莲蓬"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对此,词人感到由衷的欢喜。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之情,客观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6.小学六年级学生古诗文竞赛笔试试题
小学六年级学生古诗文竞赛笔试试题 一、填空题16分1.填颜色:(1)_________日依山尽,_______河入海流。
(2)日暮_______山远,天寒_______屋贫。(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_______桔_______时。
2.填数字:(1)飞流直下_______尺,疑是银河落_______天。(2)朝辞白帝彩云间,_______里江陵_______日还。
(3)碧玉妆成_______树高,_______条垂下绿丝绦。3.填植物:(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____开。
(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_____村。(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_______少一人。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口_______别样红。二、补充句子10分(1) 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2)江上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飞入寻常百姓家。(4)__________________ ,清风半夜鸣蝉。
(5)千门万户瞳瞳日,__________________。三、古诗文中“游”名胜。
10分(1)不识_________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第1页(共4页)(2)_______瓜洲一水间,________只隔数重山。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_______无故人。(4)朝辞_______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5)________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_______关。
(7)故人西辞_______,烟花三月下_______。(8)欲把_______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四、判断题(在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10'分_______。
_______.1、《诉衷情》的作者是宋朝诗人张志和。( )2、《过故人庄》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
( )3、《枫桥夜泊》真切自然地抒发了作者旅途寂寞的心情。( )4、“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下一句是“牧童遥指杏花村”。
( )5、《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鹿柴》都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 ) 五、填空12分1.《游园不值》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
诗中描写景色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本诗描写了________的美丽景色,广为流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久我们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 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和“劝君更进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李白送别时写了“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友人离别之情。他还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成为借景抒情的名句。
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第2页(共4页) 六、连线10分 《如梦令》 李清照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浣溪沙》 岑 参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望岳》 秦 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逢人京使》 杜 甫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清平乐》 黄庭坚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七、根据意思写出诗句8分(1)说明好上加好,更进一步的。 (2)说明生命力强,比喻烈火是扑不灭的。
(3)表达在节假日对亲人无限思念之情。 (4)常用来教育孩子要珍惜劳动果实。
八、选择题12分1、选出全是宋诗的一组。( ) A《钱塘江春行》、《泊船瓜州》、《蚕妇》B、《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题西林壁》、《元日》C、《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示儿》、《游园不值》D、《枫桥夜泊》、《咏柳》、《宿新市徐公店》、2、瑞安的孙依言、孙诒让父子建造的浙江四大藏书楼之一是( ) A、嘉业堂 B、天一阁 C、玉海楼 D、别下斋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中的梅和( )被世人喻为花中四君子。
A、松、竹、兰 B、菊、竹、兰 C、菊、松、竹 D、兰、竹、荷4、选出李白的作品:( ) A.《古朗月行》B.《登鹤雀楼》C.《送元二使安西》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E.《望天门山》F.《赋得吉原草送别》G.《江南春》第3页(共4页)5、“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 )的词句。A.岳飞 B.辛弃疾 C.陆游6、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 )。
A.红色 B.花 C.树叶7、诗人杜甫人称( )。A、诗仙 B、诗圣 C、诗囚 D、诗鬼8、“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的作者李清照是( )人。A、宋代 B、唐代 C、清代 D、明代9、唐贾岛在“鸟宿池边树,僧( )月下门”这旬诗中最终是选了 A.推 B.敲 C.扣 D、拉10、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这两句词描写的是( ) A、春夜景色 B、夏夜景色 C、秋夜景色 D、冬夜景色1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孟郊《游子吟》,是一首赞美( )的诗。
A、父爱 B、母爱 C、师爱 D、友情1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出自( )的《小池》。
A、杨万里 B、苏轼 C、贺知章 D、陆游1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 )的《无题》。A、李贺 B、李清照 C、李商隐 。
九、写出含有下面字的诗句(12分)1、月:“举头望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花:“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
7.小学语文文言文例题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饮露水,不知螳螂在其后;螳螂偶然而至,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黄雀伸颈想啄蟑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皆因想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有患.
题目:
1.根据这文字所形成的成语是:
2:用____画也文中表示该成语喻义的名子,并理解它的意思.( )
3: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解释句中"其"指什么.
(1)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 )
(2)不知蟑螂在其后. ( )
(3)不知黄雀在其旁. ( )
(4)而不知弹丸在其下. ( )
4.将上文翻译成现代文.
(
)
3: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解释句中"其"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