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之教学相长文言文原文(教学相长原文及翻译)
1.教学相长原文及翻译
发 音 jiào(第四声) xué xiāng zhǎng(第三声) 释 义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出 处 《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示 例 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懂得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用 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表示教与学相互促进。 《学记》:《礼记》名篇。
主要是讲述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方法,阐述了教学相长,循序渐进,长善救失等教学经验。是古代教育史上比较有价值的教育论著。
教学相长: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学--- 知不足 ---自反 长———促进 嘉———美好 旨———味道 教--- 知 困 ---困惑,不理解 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相互促进。
道理 教学和学习是可以互补的。原文 虽有嘉肴①,弗②食,不知其旨③也;虽④有至道⑤,弗学不知其善⑾也。
是故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⑦。知不足⑧,然后能自反⑨也;知困,然后自强⑩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⑿。[编辑本段]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好的味道;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哪里理解的不透。知道自己有所欠缺,然后才能刻苦地钻研;知道自己有困惑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
所以说教导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编辑本段]注释 1.佳肴:美味的食物。
佳 很好。 肴:熟的鱼肉等,熟食。
2.弗:不 3.旨:味美,好吃。 4.虽:即使。
5.至道:至高无上的道理,最好的道理。 6.是故:因此 7.知困:知道自己在学习中不知道的地方,困:本意为窘迫,在此引申为困惑,不懂。
8.知不足:知道自己有不够之处。 9.自反:反过来要求自己,即反省自己。
10.自强:自己奋发图强。强:使动用法,使……强。
11.善:好处 12.教学相长:教和学互相促进。长:促进 陶行知关于“教学相长”的言论 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
《教学合一》 1919年2月《世界教育新思潮》1号 《陶行知文集》第14页 先生既没有进步,学生也就难有进步了。这是教学分离的流弊。
那好的先生就不是这样,他必是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 《教学合一》 1919年2月《世界教育新思潮》1号 《陶行知文集》第15页 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
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后生可畏,正是此意。
我们极愿意学生能有一天跑在我们前头,这是我们对于后辈应有之希望。学术的进化在此。
但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师道之可敬在此。
所以我们要一面教,一面学。 《南京安徽公学办学旨趣》 1923年《十年来之安徽中学》 《陶行知文集》第60页 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
就地位论,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
换句话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同学也互相感化。好学的同学能引别的同学好学。
《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求学》 原载1926年2月《新教育评论》第2卷第12期 一个不长进的人是不配教人,不能教人,也不高兴教人。……“后生可畏”不是一句客气话,而是一位教师受了大众的蓬蓬勃勃的长进的压迫之后,对于自己及一切教师提的所出警告。
只有不断的追求真理才能免掉这样的恐怖。 《中国大众教育问题》1936年 1943年4月《行知教育论文选集》 《陶地知文集》第540页 只须你甘心情愿跟你的学生做学生,他们便能把你的“思想的青春”留住,他们能为你保险,使你永远不落伍。
《中国大众教育问题》1936年 1943年3月《行知教育论文选集》 《陶行知文集》第541页 我们必须认真办学以求对得住小朋友,对得住国家民族,毁誉之来,可不必计较。横逆之来,以慈爱智慧庄严无畏处之。
我们追求真理,爱护真理,抱着真理为小孩,为国家,为人类服务,社会必有了解之日。 《给肖生的信》1930年3月29日 《陶行知文集》第703页 现在我提出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每天四问》 1951年4月《育才学校》 《陶行知文集》第747页 现在我想到有五个字,可以帮助我们学问易于进步。
哪五个字呢? 第一个,是“一”字。一是“专一”的一。
荀子说:“好一则博”。这句话是很有精义的。
因为有了一个专一的问题做中心,从事研究,便可旁搜广引,自然而然地广博起来了。…… 第二个,是“集”字。
集是“搜集”的集。集照篆字的写法,是这样“”,好像许多钩钩一样。
我们研究学问有了中心题目,便要多多搜集材料,我们便象“集”篆写一样,用许多钩钩到处去钩,上下古今,左右中外的钩,前前后后,四面八方的钩,钩集在一起来,好细细研究。……我们有了丰富的材料,便可以源源本本的彻头彻尾的来研究它一个明明白白,才能够收得“水到渠成”的效力。
所以我希望大。
2.教学相长 的古文原文和译文
“教学相长”原文:
选自《十三经注疏》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吃,不会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不会知道它的高妙。因此,通过学习然后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通过教然后知道自己有困惑不解的地方。
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然后才能够督促自己进一步学习;知道自己有困惑不解的地方,然后才能够自我奋发进取。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兑命》说:教别人也是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扩展资料:
“教学相长”的相关句子: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虽有嘉肴,不尝不知其旨;虽有善道,不学不达其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不究。不足,故自愧而勉;不究,故尽师而熟。由此观之,则教学相长也。
选自《韩诗外传集释》卷三
译文:
剑刃虽然锐利,不磨就不能斩断他物;人的资质虽然聪颖,不认真学习,就不能提高修养。虽然有美酒佳肴,不亲口品尝,就不能知道它们的味美;虽然有正确的道理,不努力学习,就不能通达它们的功用。
所以说,通过学习,然后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传授,然后才知道自己研究不深。发现自己的不足,就会心愧而努力学习,知道自己的研究不深,就会遍天下求师而弄透事理。从这些看来,传授与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教学相长
3.《教学相长》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
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这样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上说:“教人是学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4.礼记·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成语,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翻译:即使有美味的食物,如果不去吃,就不会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不会知道它的高妙。因此,通过学习之后才能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通过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困惑不解的地方。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自己困惑不解的地方,然后才能够自我奋发进取。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
过去意思是指教师自身的发展,现在意思有了进一步的扩展,指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互相学习与进步
5.《礼记·学记》 教学相长
发 音 jiào xué xiāng zhǎng
释 义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出 处 《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示 例 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懂得了~的道理。
用 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表示教与学相互促进。
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知自己理解不透。知道了自己欠缺,然后才能自己刻苦地钻研;知道了不解困惑之处,才能使自己变的更强,更聪明.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阅读训练】
练习1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在( )中注音,在横线上释义。
①弗食不知其旨()②教学相长 ()
③虽有至道()④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 翻译句子。
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 ②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 3.《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 与 的关系问题,说明了 的道理。
4.(用原文填空)本文在论述时先以“ ”作比继而引入“ ”,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 ”这个结论。
5.本文观点( )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 )。
答案:1.①zhī;味美 ②zhǎng;增加,促进 ③虽,suī;即使; 道理,dào;道理 ④kùn;困惑,理解不透 2.①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才知道自己理解得不透。②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道理。3.教;学;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4.嘉肴弗食不知其旨;至道弗学不知其善;教学相长。
原文翻译:即使有美味的煮鱼肉,(但是)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但是)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美好。因此,学习然后知道自己有不够的地方,教人然后知道自己有理解不通的地方。知道自己有不够的地方然后能够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自己有理解不通的地方然后能过督促自己(进一步学习)。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
练习2
一.解释加点字:1,"虽有嘉肴,弗食"的"虽"和"弗食"( )( )2,"弗学,不知其善也"的"善"(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的"是故"( ) 4,"然后自强也"的"自强"( )
二. 翻译句子。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译文:( )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译文:( )
三.解释"教学相长"这个成语的含义.( )
答案:1.①zhī;味美 ②zhǎng;增加,促进 ③虽,suī;即使; 道理,dào;道理 ④kùn;困惑,理解不透 2.①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才知道自己理解得不透。②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道理。3.教;学;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4.嘉肴弗食不知其旨;至道弗学不知其善;教学相长。
原文翻译:即使有美味的煮鱼肉,(但是)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但是)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美好。因此,学习然后知道自己有不够的地方,教人然后知道自己有理解不通的地方。知道自己有不够的地方然后能够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自己有理解不通的地方然后能过督促自己(进一步学习)。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
答案:虽-即使
弗食-不吃
善-好处、有益的
是故-这样固然
自强-自己勉励自己、发挥特长
1、学习以后这样能够知道自己还有不足的地方,交了以后知道自己还有困难
2、知道不足的地方,这样然后能够自己醒悟;知道了前途困难,这样然后能够自我勉励
在教合学的同时得到长进
6.《礼记》教学相长
《礼记》教学相长_节选 既使有美味的佳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既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已的缺欠,教然好知道自已理解的不透彻.知道了自已欠缺,然后才能够反转过来要求自已;知道了自已理解得不透彻,然后才能要求自已刻苦地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说明:本文集中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说明了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是前人教与学的成功经验总结,不失为真灼之见!行文简短,话语不多,却能够把道理说得一清二楚.学习要博采众长,博闻强记;讲究动口,动手,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