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孝心之道翻译(《孝心之道》文言文阅读答案)

1.《孝心之道》文言文阅读答案

澄候温甫子植季洪四弟足下:久未遣人回家,家中自唐二维五等到后,亦无信来,想平安也,余于念九日自新提移营,八月初一至嘉鱼县,初五日自坐小舟,至牌洲看阅地势,初七日即将大营移驻牌洲,水师前营左营中营,自闰七月念三日驻扎金口,念七日贼匪水陆上犯,我陆军未以,水军两路堵之,抢贼船二只,杀贼数十人,得一胜仗,罗山于十八念四念六日等日得四胜仗,初四发折,俱详叙之,兹付回。

初三日接上谕廷寄,余得赏三品顶戴,现具折谢恩,寄谕并折寄口,余居母丧,并未在家守制,清夜自思,局促不安,若仗皇上天威,江面渐次肃清,即当奏明回籍,事父祭母,稍尽人子之心,诸弟及儿侄辈,务宜体我寸心,于父亲饮食起居,十分检点,无稍疏忽,于母亲祭品礼仪,必洁必诚,于叔父处敬爱兼至,无稍隔阂,兄弟姒娣①,总不可有半点不和之气;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无有不败,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候戚人家,历历险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诸弟不好收拾洁净,比我尤甚,此是败家气明,嗣后务宜细心收拾,即一纸一缕,竹头木屑,皆宜检拾,以为儿侄之榜样,一代疏懒,二代淫佚,则必有昼睡夜坐,吸食鸦片之渐矣,四弟九弟较勤,六弟季弟较懒;以后勤者愈勤,懒者痛改,莫使子侄学得怠情样子,至要至要!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第一贵兄弟和睦。

去年兄弟不知,以至今冬三河之变,嗣后兄弟当以去年为戒,凡吾有过失,澄沅洪三弟各进箴规之言,余必力为惩改。三弟有过,亦当互相箴规而惩改之。

第二贵体孝道。推祖父母之爱,以爱叔父,推父母之爱。

以爱温弟之妻妾儿女,及兰惠二家。又父母坟域,必须改葬,请沅弟作主,澄弟不必过执。

第三要实行勤俭二字。内间妯娌,不可多讲铺张。

后辈诸儿,须走路,不可坐轿骑马。诸女莫太懒,宜学烧茶煮饭;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气,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有此二字,家运断无不兴之理。余去年在家,未将此二字切实做工夫,至今愧憾,是以谆谆言之。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A.值之遴在坐           值:遇到  

1。

D2。C3。

B4。C5。

(l)① 荆南是个秀气的地方,果然有奇特的人才,(刘之遴)以后做官必当超过我。(得分点:判断句、“仕”“仆”各l 分)② 你母亲年高德重,因此让你穿着锦绣的衣服,回到故乡,尽赡荞母亲的孝心。

(得分点:“年德并高”、“衣”、“荣养”、“理”各l 分)(2)① 善于写作,才思敏捷;② 好学明审,博览群书;③ 多学古体,著述颇丰。【解析】1。

试题分析:忧:父母的丧事。 本题考查对实词的理解。

理解实词含义要依据语境和词性。例如:“杞人忧天”,忧:担忧,忧虑。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

试题分析:(第①句是说沈约、仟防看了刘之遴的对策后很惊异,故该句应填人表顺承关系的连词“而”;第②句是一个被动句,“为”常常与“所”搭配。 故该句应填人与“为”相搭配的助词“所”。

第③句是说刘之遴于是著《 春秋大意》十科。故该句应填人表顺接关系的连词“乃”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3。试题分析:原文标点:肤闻妻子具,孝衰于亲;爵禄具,忠衰于君。

卿既内足,理忘奉公之节。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

断句的前提:多读文段,增强语感。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4。试题分析:C说“高祖… … 亲自写诏书留住了他”错,高祖并没有挽留刘之遴。

而是接着刘之遴被有司上奏免去了职务。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5。 (l)试题分析:翻译句子应以直译为主,关键词语翻译准确,特殊句式要体现,语句要通顺。

注意下列词语和句式:①判断句、“仕”“仆”,②“年德并高”、“衣”、“荣养”、“理”。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本题重点抓住以下几点:① 善于写作,才思敏捷;② 好学明审,博览群书;③ 多学古体,著述颇丰。

解答这类题,①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 ②善于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

读一篇文章时,应当特别关注中心句、关键句,这样便于快速把握文意。中心句、关键句的位置,常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

③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释、文章出处、作者情况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作综合分析,从而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内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附【参考译文】刘之遴字思贞,是南阳涅阳人。

父亲刘虯,在齐国任国子博士,谥号文范先生。刘之遴八岁就会写文章,十五岁举茂才的对策,沈约、任昉看了都很惊异。

从家中征召出来,任宁朔主簿。吏部尚书王瞻曾探望任昉,恰巧遇到刘之遴在座,任昉对王瞻说:“此是南阳人刘之遴,学优而未做官,明鉴的人应当选拔任用他。”

王瞻立即征召他任太学博士。当时张稷新被授任尚书仆射,托任昉写辞让官职的奏章,任昉让刘之遴代作,执笔立即写成。

任昉说:“荆南是个秀气的地方,果然有奇特的人才,(刘之遴)以后做官必当超过我。”御史中丞乐蔼,是刘之遴的舅舅,御史台的奏弹,都是刘之遴起草。

迁任平南行参军,尚书起部郎,延陵令,荆州治中。太宗幸临荆州,便迁任他为宣惠记室。

刘之遴好学明审,博览群书。 当时刘显、韦棱都有很强的记忆力,每次与刘之遴讨论,都不能胜过他。

回到京师授任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通事舍人。迁任正员郎,尚书右丞,荆州大中正。

累经升迁任中书侍郎,鸿胪卿,再兼中书舍人。出任征西鄱阳王长史、南郡太守,高祖对他说:“你母亲年高德重,因此让你穿着锦绣的衣服,回到故乡,尽赡养母亲的孝心。

”后转任西中郎湘东王长史,太守照旧。当初,刘之遴在荆州官府,曾寄居南郡官舍,忽然梦见前任太守袁彖对他说:“你以后当为折臂太守,就居住此地。”

刘之遴后来果然损伤手臂,而且来此郡任职。居母亲丧,服丧期满除服,征入任秘书监,领步兵校尉。

出任郢州行事,刘之遴本意不想出任,便坚决推辞,高祖亲笔诏书说:“朕听说妻与子都在,对亲人的孝心就减退了;爵与禄都有,对君主的忠诚就减退了。 你内心得到满足,理应忘记奉公的操节。”

于是被有司上奏免去了他的职务。很久,才任太府卿,都官尚书,太常卿。

刘之遴喜好写文章,多学古体写法,与河东人裴子野、沛国人刘显常共同讨论书籍,因此彼此友好。当时《周易》、《尚书》、《礼记》、《毛诗》均有高祖的义疏,唯有《左氏传》尚缺,刘之遴于是著《春秋大意》十科,《左氏》十科,《三傅同异》十科,合三十事上奏。

高祖非常高兴。太清二年,侯景叛乱,刘之遴避难返回家乡,还没有到达,就在夏口去世,时年七十二岁。

前后有文集五十卷,流传于世。

文言文,孝心,之道,翻译

3.文言文求翻译,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

天道,就像是把弦绷在弓上射箭一样,弦位高了就要压低一些,弦位低了就抬高一些。

多出来的时候,就要加以减损,不足的时候,就要加以补足。天道,是减损有余的,用来补给不足的。

但人之道却不是这样,总是减损不足的,用来供给有余的。有谁能够把有余的拿来补给天下不足的呢,只有能够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的道者才能做得到。

所以,开悟的道者不会储藏财物,而是把多余的财物用来帮助别人,他们越这样做,反而越是会拥有财物。越是给予别人,自己反而越多。

道的创造总是利于万物,而不是去伤害它们。开悟的道者无无论做什么事都不会去与人相争。

4.李孝子传文言文翻译,速求Thanks

【原文】 李孝子传 袁枚 嘉定之曲江里有孝子李维煌,字裕光。

父岩士,生孝子十年殁,家无旨畜①,母针衽以供孝子出就外塾。泣曰:“【养亲,儿取也。

儿不养母,乃藉母养儿,儿心何安】!”遂弃书史,勤耕作,市珍怪之食,进之母,而已甘食淡焉。母病喉,勺饮,喀喀②不下者三昼夜矣。

孝子呼天求救,母梦神人刺以针曰:“哀而子之孝也。”觉,一汗而愈。

雍正七年秋,海风起,城中生波涛,孝子居故穿漏,夜半屋摇摇然,孝子趋负母,伏几下。俄而前后庐舍崩,所避处独完。

孝子父亡逾年,大父③亦亡。及其莽也,时届严寒,体故赢,手炭土,僵大雪中。

治冢匠数人,蕴火覆之,沦以汤,乃苏,年五十五卒。卒时抱母大恸,嘱其孤某善事大母。

相传其幼时,居父丧,寝苫块中,哀号三年,每出入,邻人指曰:小孝子,小孝子。盖其天性然也。

乾隆三十年,【大吏闻于朝建坊曲江里立祠其旁】。 论曰:《孝经》一书,圣人所以为人子训者至矣。

然世人方读书以求孝,而李孝氏子独因孝以废书,何耶?中庸曰:“率性④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古之人能率其性者,无俟于教也】。

不然,慈乌反哺,羔羊跪乳,使彼所读何书哉?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卷二十七》,有删节) 【注】①旨畜:贮藏的美好食品。②喀喀(kā):呕吐声。

③大父:祖父。④率性:遵循本性。

【问题】 14.解释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⑴母病喉,【勺】饮( ) ⑵嘱其孤某善【事】大母。( ) ⑶盖其天性【然】也。

( )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嘉定之曲江里有孝子李维煌。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B.市珍怪之食,进之母,而已甘食淡焉。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 C.蕴火覆之,沦以汤,乃苏。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

(范仲淹《岳阳楼记》) D.而李孝氏子独因孝以废书。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孟子·公孙丑下》)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⑴养亲,儿取也。儿不养母,乃藉母养儿,儿心何安! ⑵古之人能率其性者,无俟于教也。

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断句,请根据你的理解用“/”断开。(2分) 大吏闻于朝建坊曲江里立祠其旁。

【参考答案】 14.(1)勺:用勺子。 (2)事:侍奉,伺候。

(3)然:这样。 (3分,每小题1分) 15.C(C乃:副词,于是,这才。

A之: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用于主谓短语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

D以:连词,表因果/介词,表凭借)(2分) 16.(1)赡养(供养)父母,是儿女的职责。做儿子的不能供养母亲,却要凭借(依靠)母亲养活儿子,儿子怎么能心安!(3分,“职”“乃”“何”各1分) (2)古代那些能遵循本性做事的人,是不用等待教化(教育)的。

(2分,定语后置、“俟”各1分)(句意不完整,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17.大吏闻于朝/建坊曲江里/立祠其旁(2分,每处1分) 【参考译文】 李孝子传 嘉定的曲江里有个孝子叫李维煌,字是裕光。他的父亲李岩士,在孝子出生十年后就去世了。

家里没有贮藏的食物,母亲靠缝补衣物来供应孝子到外塾读书,(孝子)哭着说:“赡养(供养)父母,是儿女的职责。做儿子的不能供养母亲,却要凭借(依靠)母亲养活儿子,儿子怎么能心安!”于是就舍弃了学业,努力耕种,买珍稀食物,给母亲吃,而自己情愿吃素淡的食物。

母亲的喉咙有疾病,他就用勺子喂食。但是母亲连续三昼夜一喂就吐,食物难以咽下。

孝子呼天求救,他母亲梦见神人用针刺着她说:“我是哀怜你儿子的孝心啊。”一觉醒来,出了一身大汗就好了。

雍正七年秋天,突然刮起了海风,城中洪涛滚滚。孝子家的房子本来就有洞漏雨,半夜里屋就摇晃起来。

孝子赶忙背起母亲,趴到案几下面。不一会儿,前前后后的屋舍全崩塌了,只有他们躲避的地方完好无事。

孝子的父亲去世一年多,祖父也去世了。等到祖父下葬的时候,正值严冬时节,孝子的身体本来就羸弱,手跟炭土一个颜色,冻僵在大雪中。

几个负责修筑坟冢的匠人,点燃麻绳暖和他,再用热水浸泡,他这才苏醒索还。五十五岁那年去世。

死前抱着母亲悲恸大哭,叮嘱他的孩子一定要好好地侍奉祖母。 相传他幼小时,在为父亲服丧期间,在苫块中睡觉,哀哭了三年。

每次出门,邻人指点着他议论说:小孝子,小孝子。大概他的天性就是这样(有孝心)啊。

乾隆三十年,大吏向朝庭禀告了他的孝行,在曲江里建了牌坊,在牌坊旁立了礼堂。 评论:《孝经》这本书,圣人用来教化孩子的内容已经达到了极致了。

不过,世人正用读书来求得孝心,但李家的孩子独因孝心而废弃了读书,这是为什么呢?《中庸》里说:“遵循自然本性叫做道,学习遵循自然本性叫做教。”古代那些能遵循本性做事的人,是不用等待教化(教育)的。

否则,慈鸟反哺母鸟,羔羊跪着吃奶,他们读了什么书呢?。

5.一念孝心文言文翻译

一念孝心

去余家十余里,有瞽者姓卫。戊午除夕,遍诣常呼弹唱家辞岁。各与以食物,自负以归,半途失足堕枯井中,既在旷野僻径,又家家守岁,路无行人,呼号嗌干,无应者。幸井底气温,又有饼饵可食,渴甚则咀水果,竟数日不死。会屠者于以胜驱豕归,距井犹半里许,忽绳断豕逸,狂奔野田中,亦失足堕井。持钩出豕,乃见瞽者,已气息仅属矣。

外不当屠者所行路,殆若或使之也。先兄晴湖问以井中晴状,瞽者曰:“是时万念皆空,心已如死。惟念老母卧病,等瞽子以养,今并瞽子亦不得,计此时恐已饿莩,觉酸彻肝脾,不可忍耳。”先兄曰:“非此一念,王以胜所驱豕,必不断绳。”

【译文】

离我们老家十几里的地方,有位姓卫的盲艺人。乾隆戊午(1738)年除夕之前,他走家串户为各家演唱辞年贺岁的小曲。每家也纷纷赠送给他一些食物,他便用口袋背着这些食物往家走。半路上,他不幸失足坠入一口枯井中。这口枯井地处荒郊旷野,又刚好是除夕,家家团圆守岁,路上几乎没有行人。盲艺人在枯井里喊哑了嗓子,也没人听见:幸亏枯井底下温度暖和,又有口袋里的干粮可吃,渴便细细地嚼几口水果,竟然几天不死。

正赶上有位叫王以胜的屠夫驱赶着一口猪归来。在离枯井半里多的地方,那猪忽然挣断绳索,在田野里狂奔乱跑,结果也掉进了这口枯井里。王以胜用挠钩把猪钩上来时,发现枯井中还有一个人,这样,盲艺人才得救,但已奄奄一息了。

这口枯进原本不在王以胜所要走的路途上,他之所以被引到这里来,大概是有鬼神在暗中指使吧。先兄晴湖曾问过盲艺人身处枯井中的心情状态,盲艺人说:“我当时万念俱空,心如死灰。只惦念家中有老母亲卧病在床,还等着瞎儿子回来赡养呢!如今,她连个瞎儿子也失去了,恐怕此时早巳饿得不行了,想到这里,不由得心潮汹涌,肝胆欲裂,痛不可忍,”

先兄晴湖说:“如果盲艺人当时没有这个念头,想必王以胜拴猪的绳子也不会断了。”

6.关於孝顺的文言文或古文及解释 (有分加喔

东汉陆绩,字公纪。

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

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卧冰求鲤 原文 晋王祥,字休征。

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

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译文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东汉陆绩,字公纪。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

到跪拜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跪着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文言文孝心之道翻译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