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字文言文翻译(转字的文言文翻译)

1.转字的文言文翻译

转字的文言文翻译:

[ zhuǎn ]

1.迁徙;流亡:老弱~乎沟壑。

2.不直接的,中间再经过别人或别的地方:~送。~达。~发。~运。周~。

3.改换方向:~弯。向左~。

4.改变位置:~移。

5.改变形势、情况:~败为胜。天气~睛。病情好~。

[ zhuàn ]

1.旋转:车轮飞~。

2.使旋转:~动地球仪。

3.围绕着一个中心运动:越陷越深绕着太阳~。

4.量词,旋转一圈为一转:绕了几十~。

5.量词,古代勋位每升一级称“一转”:“策勋十二~,赏赐百千强。”

[ zhuǎi ]

[转文]指说话或写文章时有意不用通俗易懂的词句,而使用文言文词语以显高雅。

蝜蝂转文言文翻译,中文转文言文翻译,白话文转文言文翻译

2.转字的文言文翻译

转字的文言文翻译:[ zhuǎn ]1.迁徙;流亡:老弱~乎沟壑。

2.不直接的,中间再经过别人或别的地方:~送。~达。

~发。~运。

周~。3.改换方向:~弯。

向左~。4.改变位置:~移。

5.改变形势、情况:~败为胜。天气~睛。

病情好~。[ zhuàn ]1.旋转:车轮飞~。

2.使旋转:~动地球仪。3.围绕着一个中心运动:越陷越深绕着太阳~。

4.量词,旋转一圈为一转:绕了几十~。5.量词,古代勋位每升一级称“一转”:“策勋十二~,赏赐百千强。”

[ zhuǎi ][转文]指说话或写文章时有意不用通俗易懂的词句,而使用文言文词语以显高雅。

文言文,翻译

3.李安世转文言文翻译有吗

1.李安世传翻译:李祥的儿子李安世,幼年时期就非常聪颖。

兴安二年(453年),高宗拓跋濬提拔侍郎、博士之子为官,将官员子弟中的秀俊者提升为中书学生。当年李安世才不过十一岁,高宗看到李安世年龄太小,叫去询问他。

李安世向高宗陈说自己祖父和父亲一辈的事迹,说的井井有条,文成帝就提拔他为中书学生。高宗每次去巡查国子学的情况,李安世常常被文成帝叫出询问。

文成帝赞赏他说:“你能坚持够这样,长大了就不用担心不富贵。”在为父守丧期间,李安世以仁孝博得名声。

献文帝天安元年(466年),李安世被拜为中散。因为他性格温顺,而且做事谨慎,文成帝十分喜爱他。

不久被提升为主客令。齐武帝萧赜派遣使臣刘缵前往北魏通问修好(南齐武帝永明元年(北魏孝文帝太和七年)十月丙寅廿一,483年12月6日)。

见李安世容貌甚美,而且举止言行十分得体,刘缵等私下里议论说:“没有君子,这个国家能发展的好吗?”刘缵等引李安世为典客。李安世说:“夏商周三代都有不同的礼仪,五帝的乐礼也都不尽相同。

修建足以灭亡秦朝的宫殿,这能称之为上国吗?”刘缵接着回答:“主客令的名称世代以来都有变化,一共有多少种称呼呢?”李安世说:“周朝的时候称之为掌客,秦朝统一之后改称为典客,汉朝时改名鸿胪,如今的名称是主客。君等不欲影响文武,而殷勤亡秦。”

刘缵又指着方山说:“这座山距离燕然有多远呢?”李安世说:“差不多是建康(今江苏南京)和番禺(今广州)的距离。” 当时因为江南的使者前来北魏朝贡,把内宫收藏的珠宝拿出来,让都下富室好容服者在市肆中出售,令使任情交易。

使至金玉肆问价,缵曰:“魏国的金银珠玉价格极低,这恐怕是由于北魏本土出产这些东西吧?”李安世曰:“我朝并不看重金银珠玉,所以它们的价格贱得如同瓦砾。而且,我们皇上盛德通于神明,使得山川也不爱自己的宝贝,因此,所有的山上都出产玉石,所有的大河都出产金子。”

刘缵原来准备多买一些北魏的珠宝,听到李安世这一席话以后,深感惭愧,便不再买了。迁主客给事中(通鉴云:“缵屡奉使至魏,冯太后遂私幸之(刘缵屡次奉命出使,前往北魏,北魏冯太后于是与他私通)。”

史言冯后淫纵)。当时每次遇到灾荒,老百姓就四处逃散,良田也大多为豪门大族强占。

李安世乃上疏曰:“臣闻量地画野,经国大式;邑地相参,致治之本。井税之兴,其来日久;田莱之数,制之以限。

盖欲使土不旷功,民罔游力。雄擅之家,不独膏腴之美;单陋之夫,亦有顷亩之分。

所以恤彼贫微,抑兹贪欲,同富约之不均,一齐民于编户。窃见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

三长既立,始返旧墟,庐井荒毁,桑榆改植。事已历远,易生假冒。

强宗豪族,肆其侵凌,远认魏晋之家,近引亲旧之验。又年载稍久,乡老所惑,群证虽多,莫可取据。

各附亲知,互有长短,两证徒具,听者犹疑,争讼迁延,连纪不判。良畴委而不开,柔桑枯而不采,侥幸之徒兴,繁多之狱作。

欲令家丰岁储,人给资用,其可得乎!我认为古代的井田制度难以恢复(桑井,谓古者井田之制,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也),朝廷应该使土地平均些,审其径术;令分艺有准,使农夫耕种土地的面积和人口数量相当,细民获资生之利,豪右靡余地之盈。则无私之泽,乃播均于兆庶;如阜如山,可有积于比户矣。

对发生争执的田产,应该限定日期裁断。官司拖得太久又难以明断的田产,一律归现在使用的人。

然后虚妄之民,绝望于觊觎;守分之士,永免于凌夺矣。”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太和九年冬十月丁未十三,485年11月6日)。

李安世出为安平将军、相州刺史、假节、赵郡公。敦劝农桑,禁断淫祀。

西门豹、史起,有功于民者,为之修饰庙堂。表荐广平宋翻、阳平路恃庆,皆为朝廷善士。

初,广平人李波,宗族强盛,残掠生民。前刺史薛道扌剽亲往讨之,李波率其宗族拒战,大破薛道扌剽军。

遂为逋逃之薮,公私成患。百姓为之语曰:“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妇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李安世设方略诱波及诸子侄三十余人,斩于邺市,境内肃然。以病免。

太和十七年(493年),李安世卒于家。李安世妻博陵崔氏,生一子瑒。

崔氏以妒悍被休妻,送回娘家,李安世又迎娶了沧水公主,生二子:李谥、李郁。)2.李安世简介。

李安世(443~493),北魏大臣,赵郡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北魏前期名臣李孝伯兄祥之子。美容貌,善举止,首倡均田制。

李安世以贵胄子弟出仕。11岁即为文成帝招为中书学生。

献文帝时,迁主客令,奉诏接待齐使刘缵,应对自如,迁主客给事中。太和九年(485),感于豪强广占田土,百姓无立锥之地,贫富不均,上疏建议实行均田制,限制士族多占田产民户,分配土地给无地农民,以增加政府收入,为孝文帝采纳。

后出为相州刺史,封赵郡公。劝课农桑,选拔人才,为西门豹、史起等有功的地方官立庙,又设计铲除李波等地方豪强,为百姓所称道。

4.现代转文言文

难了点,但可以答出。

关于我,用“余”一个字可以代表。其它如:吾、予、我,这几个词都可以。实际运用中,“我'这个词一直用了几千年.古人在称呼自己时,一般不用吾、予等词,而是用谦称。如;臣、愚、仆、不才、在下、鄙人等词。如果是君王,则用不谷、孤、寡人等词。

资料,可用“表”来代表。在古时都属于“文”的范畴。用“文”较正统些。

作品,建议也用“文”。古时,与文章有关的文字,都叫作文。皇帝给臣下的文书叫诏,臣下给皇帝的文书叫章、表。古时文字写在竹子上,叫做简,编在一起叫册,现在都不用这些词了。古时的诗、赋等文体都算在“文”的范畴内。

联系方式,可用一个“电”字来代表。

我的回答满意吗?

转字文言文翻译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