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皆字(古文,“皆”字有几种解释)

1.古文,“皆”字有几种解释

(1) (会意。从比,从白。“比”意为“等列”、“个个一样”。“白”意为“空无”。

(2) 同本义 [all; every]

皆,俱词也。——《说文》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 齐。——《战国策·齐策》

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齐策》

(3) 又如:皆悉(尽;全都);皆既(日月亏蚀全尽);这件事情人人皆知

(4) 通“偕”;一同 [together]

皆行至于阶让。——《仪礼·聘礼》。注:“犹并也。

由此可见,四种

文言文皆字的意思,文言文皆字的一词多义,文言文皆字举例

2.文言文中的皆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的皆只有两种意思,分别是:

1、全;都;尽。表示范围。

《论语》:”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养之。”

译文: 犯错了,人们都看得到;把错误改正了,人们都会尊敬他。

2、一起;同时。表示时间。

《尚书·汤誓》:”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译文:那个毒日头啥时候能完蛋,我情愿和你一起灭!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皆,俱词也。从比,从白。

白话版《说文解字》:皆,口径一致。字形采用“比、白”会义。

相关词汇解释:

1、皆悉[jiē

xī]

尽;全都。

2、皆除[jiē

chú]

在一个林区内采伐全部木材。

3、率皆[lǜ

jiē]

犹言都是。

4、尽皆[jìn

jiē]

全都,完全。

5、皆既[jiē

jì]

天文学名词。谓日月亏蚀全尽。

文言文

3.“皆”在古文中,读什么?是现在的一声,还是二声啊

皆 拼音:jiē 注音:ㄐㄧㄝ 部首:白,部外笔画:4,总笔画:9 五笔86&98:XXRF 仓颉:PPHA 郑码:RRRN 笔顺编号:153532511 四角号码:2260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686 基本字义 ● 皆 jiē ㄐㄧㄝˉ ◎ 全,都:~大欢喜。

人人~知。放之四海而~准。

汉英互译 ◎ 皆 all 相关词语 ◎ 皆 都 全 方言集汇 ◎ 粤语:gaai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ai1 [客英字典] gai1 [陆丰腔] gai1 [东莞腔] gai1 [海陆丰腔] gai1 [梅县腔] giai1 [台湾四县腔] gai1 [宝安腔] gai1 [客语拼音字汇] gai1 giai1 gie1 English all, every, everybody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皆 jiē 〈副〉(1) (会意。从比,从白。

从“比”,有“并”的意思。本义:都,全)(2) 同本义 [all;every] 皆,俱词也。

——《说文》百堵皆兴。皆死皆殡。

——《左传·哀公十一年》予及汝皆亡。——《书·汤誓》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 齐。

——《战国策·齐策》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左传·隐公元年》皆以美于徐公。

——《战国策·齐策》皆自于人欤。——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所在皆是。

——宋· 苏轼《石钟山记》皆托忠烈之名。——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环村居者皆猎户。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吾村十里皆平原(3) 又如:皆悉(尽;全都);皆既(日月亏蚀全尽);这件事情人人皆知(4) 通“偕”;一同 [together] 皆行至于阶让。——《仪礼·聘礼》。

注:“犹并也。” 皆陈殿下。

——《战国策·燕策》左右皆流涕。——唐· 李朝威《柳毅传》宫中皆恸哭。

一时皆下。廷中皆大笑。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予及女皆亡。——《书·汤誓》亡国之主不自以为惑。

故与桀、纣、幽、厉皆也。——《吕氏春秋·离谓》常用词组 ◎ 皆除 jiēchú [clear-cut] 在一个林区内采伐全部木材 ◎ 皆大欢喜 jiēdàhuānxǐ [everybody is happy] 大家都欢欢喜喜 康熙字典 【午集中】【白字部】皆 ·康熙笔画:9 ·部外笔画:4 《唐韵》古谐切《集韵》《韵会》《正韵》居谐切,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