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价十倍的文言文解释(古文《马价十倍》的译文)

1.古文《马价十倍》的译文

原文: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有个要出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理睬。这人就去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来过问,希望你给帮帮忙,去看看我的马,绕着我的马转几个圈儿,临走时再回过头去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给你一天的花费。”

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就去绕着马儿转几圈,看了一看,临走时又回过头去再看了一眼,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暴涨了十倍。 。。。

【说明】这则寓言说明,有的人确有真才实学,但不一定能得到赏识和重用,因而需要有像伯乐这样的人来发现和举荐。骏马待伯乐至而增价,说明权威的重要,但又不可盲目地崇拜和迷信别人,更要提防有的庸才借助或冒用权威之名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马价十倍文言文注释,马价十倍文言文启示,马价十倍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2.文言文《马价十倍》的翻译

有个人要出卖骏马,接连三天站在马市上,却没有人知道他的马是骏马。

这人找到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接连三天呆在市上,没有人来问过。希望您给帮帮忙,去围着我的马转个圈儿看看它,临走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给您一天的花费。"

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就走过去围着那匹马转圈儿看了一看,临走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一眼。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暴涨了十倍。

寓意:

名家的赏识很重要。真正好的东西,又得到名家赏识,它的身价就会加倍增长。

原文: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文言文,解释

3.马价十倍的翻译

翻译:

有个要出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待在集市上,没有人理睬。

这人就去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来过问,希望你帮帮忙,去看看我的马,绕着我的马转几个圈儿,临走时再回过头去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给你一天的花费。”

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于是就去绕着马儿转几圈,看了一看,临走时又回过头去再看了一眼,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涨了十倍。

原文: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子:代词,代指伯乐。一朝之贾:一天的价值;贾:通“价”,这里指报酬;朝:早晨,也指一天;之:的。之:代词,这里指千里马。

出自:汉 刘向《战国策·燕策》

扩展资料

寓意:

就个人的影响力而言,有的人确有真才实学,但不一定能得到赏识和重用,因而需要有像伯乐这样的权威来发现和举荐,权威的赏识认可能很大地提高个人影响力。

作为权威人士而言,说话做事都要凭良心,实事求是,要爱惜自己的名誉,不能被贪欲蒙蔽,随便收别人好处而办事。总之,真正好的东西,又得到真正的权威赏识,它的身价就会加倍增长。

人物成就:

孙阳(伯乐)在秦国富国强兵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以其卓著成绩得到秦穆公信赖,被秦穆公封为“伯乐将军”,随后以监军少宰之职随军征战南北。

伯乐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在做好相马、荐马工作外,还为秦国举荐了九方皋这样的能人贤士,传为历史佳话。

伯乐经过多年的实践、长期的潜心研究,取得丰富的相马经验后,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整理。他搜求资料,反复推敲,终于写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伯乐相马经》。书中有图有文,图文并茂。

《伯乐相马经》长期被相马者奉为经典,在隋唐时代影响较大。后虽失传,但蛛丝马迹在诸多有关文献中仍隐隐可见:《新唐书·艺文志》载有《伯乐相马经》一卷;唐中叶张鷟写的《朝野佥载》、明人张鼎思著《琅琊代醉编·伯乐子》和杨升庵著《艺林伐山》中均有大致相同的记载。

4.马价十倍翻译

标题:马价十倍(或人有卖骏马者)原文 人有卖骏马者,比(1)三旦立市,人莫(2)知(3)之。

往见伯乐曰:“臣(4)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5)立(6)于市,人莫与言(7)。愿(8)子还(9)而视之,去(10)而顾(11)之,臣请献一朝(13)之贾(12)。”

伯乐乃(13)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 燕策二》译文 有卖千里马的人,连续三天站在集市上卖马,人们不知道他卖的是千里马。这个人就去拜见伯乐,说:“我有骏马想要卖,连续三天站在集市上,没有人和我谈生意。

希望您环绕着马看它,离开的时候再回头看看它,我会付你一天的价钱。” 伯乐就环绕着马看它,离开的时候回头看它。

一天之内马价涨了十倍。词译 1比:连续、接连 2、莫:没有 3、知:了解 4、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谦称自己为“臣”。

5、三旦:三天 6、立:站立 7、于:在 8、言:交谈 9、愿:希望 10、还:通假字,通“旋”围绕,绕圈子。 11、顾:回头看 12、一朝之贾:一天的价值;贾:通“价”,这里指报酬;朝:早晨,也指一天;之:的。

13、乃:就 ,于是 14、去:离开 15、顾:回头看。 16、之:代词,这里指千里马。

17、一旦:这里是“一会儿”的意思。句译 1)人莫之知:人们不知道那是(匹千里马)。

2)人莫与言:人们不跟他交谈。 3) 臣请献一朝之贾:我愿意奉送给你一天的花费。

4)愿子还而视之:希望您环绕着马看它 5)人有卖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之知:有卖骏马的人,连续三天站在集市上卖马,人们也不知道他卖的是好马 6)去而顾之,:离开的时候再回头看看它。

5.文言文<马价十倍>(<战国策>)的译文

原文: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有个要出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理睬。

这人就去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来过问,希望你给帮帮忙,去看看我的马,绕着我的马转几个圈儿,临走时再回过头去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给你一天的花费。”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就去绕着马儿转几圈,看了一看,临走时又回过头去再看了一眼,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暴涨了十倍。

【说明】这则寓言说明,有的人确有真才实学,但不一定能得到赏识和重用,因而需要有像伯乐这样的人来发现和举荐。

骏马待伯乐至而增价,说明权威的重要,但又不可盲目地崇拜和迷信别人,更要提防有的庸才借助或冒用权威之名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6.古文马价十倍的翻译

有个人要出卖骏马,接连三天站在马市上,却没有人知道他的马是骏马。

这人找到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接连三天呆在市上,没有人来问过。希望您给帮帮忙,去围着我的马转个圈儿看看它,临走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给您一天的花费。

"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就走过去围着那匹马转圈儿看了一看,临走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一眼。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暴涨了十倍。

《战国策·燕策二》寓意:名家的赏识很重要。真正好的东西,又得到名家赏识,它的身价就会加倍增长。

原文: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马价十倍的文言文解释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