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不谄文言文翻译(敬德不谄译文)

1.敬德不谄 译文

译文:吏部尚书唐俭与唐太宗下棋,唐俭争着把棋子布于有利位置。唐太宗大怒,把他贬为潭州刺史。皇上蓄积的怒气并未发泄完,对尉迟敬德说:“唐俭轻慢于我,我想杀他,你为我证实唐俭有(对皇上的)怨言和指责。”敬德恭敬地答应了。

第二天在当堂对证时,敬德叩头说:“臣实在没有听说。”多次问他,依旧确定不变。唐太宗发怒,把玉珽砸碎在地上,拂袖进入内室。

过了很久,唐太宗吃饭,招来三品以上的官员都赴宴,皇上说:“敬德现今这样做的利处和益处各有三样,唐俭避免冤枉而死,我避免错杀大臣,敬德避免委曲顺从,这是三大利处;我有了改过的美德,唐俭有了再生的侥幸,敬德有了忠直的名誉,这是三大益处。”赏给尉迟敬德绸缎一千匹。群臣一齐高呼“万岁”。

原文:吏部尚书唐俭与太宗棋,争道。上大怒,出为潭州。蓄怒未泄,谓尉迟敬德曰:“唐俭轻我,我欲杀之,卿为我证验有怨言指斥。”敬德唯唯。明日对云,敬德顿首曰:“臣实不闻。”频问,确定不移。上怒,碎玉珽于地,奋衣入。

良久索食,引三品以上皆入宴,上曰:“敬德今日利益者各有三,唐俭免枉死,朕免枉杀,敬德免曲从,三利也;朕有怒过之美,俭有再生之幸,敬德有忠直之誉,三益也。”赏敬德一千段,群臣皆称万岁。

此文是讲尉迟敬德(尉迟恭)不为唐太宗谎言作证,问之再三,坚定不移,持节有度。这是故事的关键。由此引出唐太宗知过改错,免去唐俭死罪的情节。尉迟敬德刚正不阿的品德,实在难能可贵。

扩展资料

敬德不谄——尉迟敬德(尉迟恭)不为唐太宗谎言作证,问之再三,坚定不移,持节有度。这是故事的关键。由此引出唐太宗知过改错,免去唐俭死罪的情节。尉迟敬德刚正不阿的品德,实在难能可贵。

尉迟敬德(585年-658年12月26日),名融(后世误载名“恭”),字敬德,以字行,朔州善阳(今山西省神池县)人。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迟敬德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时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官至右武侯大将军,封鄂国公。晚年谢宾客不与通,于显庆三年(658年)去世,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忠武”,陪葬昭陵。

传说敬德面如黑炭,擅使铁鞭,骑乌骓马,据《西游记》一书,尉迟恭与秦琼因保护唐太宗李世民免于龙王鬼魂之犯,成为两位道教传统门神,尉迟恭年少时曾为铁匠,后世铁匠常奉之为职业守护神。

参考资料:敬德不谄-百度百科参考资料:尉迟恭-百度百科

2.敬德不谄的翻译

吏部尚书唐俭与唐太宗下棋,唐俭争着把棋子布于有利位置。唐太宗大怒,把他贬为潭州刺史。皇上蓄积的怒气并未发泄完,对尉迟敬德说:“唐俭轻慢于我,我想杀他,你为我证实唐俭有(对皇上的)怨言和指责。”敬德恭敬地答应了。第二天在当堂对证时,敬德叩头说:“臣实在没有听说。”多次问他,依旧确定不变。唐太宗发怒,把玉珽砸碎在地上,拂袖进入内室。过了很久,唐太宗吃饭,招来三品以上的官员都赴宴,皇上说:“敬德现今这样做的利处和益处各有三样,唐俭避免冤枉而死,我避免错杀大臣,敬德避免委曲顺从,这是三大利处;我有了改过的美德,唐俭有了再生的侥幸,敬德有了忠直的名誉,这是三大益处。”赏给尉迟敬德绸缎一千匹。群臣一齐高呼“万岁”。

文言文,翻译,敬德

3.敬德不谄的翻译

吏部尚书唐俭与唐太宗下棋,唐俭争着把棋子布于有利位置。唐太宗大怒,把他贬为潭州刺史。皇上蓄积的怒气并未发泄完,对尉迟敬德说:“唐俭轻慢于我,我想杀他,你为我证实唐俭有(对皇上的)怨言和指责。”敬德恭敬地答应了。第二天在当堂对证时,敬德叩头说:“臣实在没有听说。”多次问他,依旧确定不变。唐太宗发怒,把玉珽砸碎在地上,拂袖进入内室。过了很久,唐太宗吃饭,招来三品以上的官员都赴宴,皇上说:“敬德现今这样做的利处和益处各有三样,唐俭避免冤枉而死,我避免错杀大臣,敬德避免委曲顺从,这是三大利处;我有了改过的美德,唐俭有了再生的侥幸,敬德有了忠直的名誉,这是三大益处。”赏给尉迟敬德绸缎一千匹。群臣一齐高呼“万岁”。

4.敬徳不谗的注释及白话文翻译

1 原文

吏部尚书唐俭与太宗棋①,争道②。上③大怒,出为潭州④。蓄怒未泄⑤,谓尉迟敬德⑥曰:“唐俭轻我,我欲杀之,卿为我证验有怨言指斥。”敬德唯唯⑦。明日对云⑧,敬德顿首曰:“臣实不闻。”频问,确定不移。上怒,碎玉珽于地,奋⑨衣入。良久索食,引三品以上皆入敬德不谄

敬德不谄

宴,上曰:“敬德今日利益者⑩各有三,唐俭免枉死,朕免枉杀,敬德免曲从,三利也;朕有怒过⑾之美,俭有再生之幸,敬德有忠直之誉,三益(14)也。”赏敬德一千段,群臣皆称万岁。

2 翻译

吏部尚书唐俭与唐太宗下棋,唐俭争着把棋子布于有利位置。唐太宗大怒,把他贬为潭州刺史。皇上蓄积的怒气并未发泄完,对尉迟敬德说:“唐俭轻慢于我,我想杀他,你为我证实唐俭有(对皇上的)怨言和指责。”敬德恭敬地答应了。第二天在当堂对证时,敬德叩头说:“臣实在没有听说。”多次问他,依旧确定不变。唐太宗发怒,把玉珽砸碎在地上,拂袖进入内室。过了很久,唐太宗吃饭,招来三品以上的官员都赴宴,皇上说:“敬德现今这样做的利处和益处各有三样,唐俭避免冤枉而死,我避免错杀大臣,敬德避免委曲顺从,这是三大利处;我有了改过的美德,唐俭有了再生的侥幸,敬德有了忠直的名誉,这是三大益处。”赏给尉迟恭绸缎一千匹。群臣一齐高呼“万岁”。

3 注释

⑴:用作动词,下棋

⑵:争道指下围棋时抢先占据有利位置

⑶:皇上,即唐太宗

⑷:把唐俭贬为潭州刺史

⑸:积怒没有消尽

⑹:复姓尉迟,名恭,字敬德,唐初大将

⑺:谦卑地答应

⑻:这里指当面对证。云:语助词

⑼:抖动

⑽:使各方面得利益的事

⑾:改过。怒:谴责,此指自谴

⑿ 玉珽:天子所持的玉版。

(13)段:通“缎”

(14)益:益处

5.敬德不谄的注释

(1)棋:用作动词,下棋

(2)争道:指下围棋时抢先占据有利位置

(3)太宗:皇上,即唐太宗

(4)出为潭州:把唐俭贬为潭州刺史

(5)蓄怒未泄:积怒没有消尽

(6)尉迟敬德:复姓尉迟,名恭,字敬德,唐初大将

(7)唯唯:谦卑地答应

(8)对云:这里指当面对证。云:语助词

(9)奋:抖动

(10)利益者:使各方面得利益的事

(11)怒过:改过。怒:谴责,此指自谴

(12) 玉珽:天子所持的玉版。

(13)段:通“缎”

(14)上:皇上,即唐太宗

本文选自《朝野金载》

6.敬德不谄的原文

吏部尚书唐俭与太宗棋①,争道②。上③大怒,出为潭州④。蓄怒未泄⑤,谓尉迟敬德⑥曰:“唐俭轻我,我欲杀之,卿为我证验有怨言指斥。”敬德唯唯⑦。明日对云⑧,敬德顿首曰:“臣实不闻。”频问,确定不移。上怒,碎玉珽⑿于地,奋⑨衣入。良久索食,引三品以上皆入宴,上曰:“敬德今日利益者⑩各有三,唐俭免枉死,朕免枉杀,敬德免曲从,三利也;朕有怒过⑾之美,俭有再生之幸,敬德有忠直之誉,三益也。”赏敬德一千段⒀,群臣皆称万岁。

7.敬德不谄的注释

(1)棋:用作动词,下棋

(2)争道:指下围棋时抢先占据有利位置

(3)太宗:皇上,即唐太宗

(4)出为潭州:把唐俭贬为潭州刺史

(5)蓄怒未泄:积怒没有消尽

(6)尉迟敬德:复姓尉迟,名恭,字敬德,唐初大将

(7)唯唯:谦卑地答应

(8)对云:这里指当面对证。云:语助词

(9)奋:抖动

(10)利益者:使各方面得利益的事

(11)怒过:改过。怒:谴责,此指自谴

(12) 玉珽:天子所持的玉版。

(13)段:通“缎”

(14)上:皇上,即唐太宗

本文选自《朝野金载》

8.敬德不谄 阅读答案

敬德不谄

[唐]张 鷟

吏部尚书唐俭与太宗下棋,发生争执。唐太宗大怒,把他贬出京城到潭州去当官。仍然怒气未消,对尉迟敬德说:“唐俭轻慢我,我想杀他,你为我去找一些别人对他的怨言或者是指责(作为借口)。”敬德答应了。第二天回禀唐太宗的时候,敬德叩头说:“臣实在没有听到。”再三问他,仍旧不改口。唐太宗生气了,把玉珽砸碎在地上,一挥衣袖走了。过了很长一会唐太宗请大臣吃饭,三品以上的官员都来了,唐太宗说:“敬德今天所做的有三大好处,唐俭避免枉死,我避免枉杀,敬德避免委曲求全,这是三大好处;我有勇于改过的美德,唐俭有再生的幸运,敬德有忠直的美誉,这是三大益处。”于是赏赐敬德一千贯,群臣都称赞唐太宗。

--《朝野佥载》

敬德不谄文言文翻译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