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用文言文(文言文中,那些可以指代持续不断的意思?)
1.文言文中,那些可以指代持续不断的意思?
文言文中,可以指代持续不断的意思:不辍.不已.不绝。
【词目】不辍
【读音】bù chuò
【释义】形容:事物永不休止的一种发展状态。不停;不止;不绝。
【出处】《论语·微子》:“耰而不辍。”。”《庄子·秋水》:“孔子游於匡,宋人围之数帀,而弦歌不辍。”《文选·张衡》:“咸用纪宗存主,飨祀不辍。” 薛综注:“各四时祭祀,无止绝时。”
【示例】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九回:“孔子绝粮三日,而弦歌不辍。”
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有何喜,笑辄不辍?”
2.古文中一直 怎么说
有很多,比如:恒、久矣、仍、辄 、固、向 、本等。
这些词都有一直的意思,不过用哪个还是要结合语境。比如孟子写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人恒过,然后能改。意思是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这里用的就是恒字。
扩展资料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指的是“五四“运动以前历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
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经过历代文人修饰越显浮华,唐代起大文学家韩愈等发起“古文运动”,主张回归通俗古文。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文言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