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经验的文言文(介绍一下你学文言文的方法吧,你的经验?)
1.介绍一下你学文言文的方法吧,你的经验?
今观乎文言之现状,仁人志士无一未捶胸顿足者。
此诚华夏文化危急存亡之秋也!每与同僚论之,皆曰然。 某日于网络见一后生问曰:“孰教愚以文言之法,可乎?”其问振聋发聩,余顿感吾国学之复兴指日可待。
文言之法无外乎多查、多记、多阅、多写,此学古文四大境界也。多查者,遇迷惑于典籍中求解也;多记者,得之于典籍存诸胸也;多阅者,西学曰:语言环境。
先阅短小易懂,可从唐宋明清诸家小品文中得之,后游刃有余,阅先秦两汉之典章亦不谓难;多写者,至高之境界,如静安先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言,此时之文言已“运用之妙,存乎于心”也。 文言之法实无法。
何谓无法?因寰宇间万物皆法自然,自然者个体之本性也。他人之法未必合尔之学,故要融会贯通,化无法为有法,化有法为己法。
路漫漫其修远兮。“成长”君勉乎哉! 修改:写错别字了,惭愧呀。
2.文言文学习经验介绍
有不少中学生感叹文言文难学,越学越没劲。
其实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我们今天学习文言文,不是为了写古文,而是为了使我们多掌握一种工具,为了更好地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也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现代汉语。
其次还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以下方法可供同学们参考: 一、熟读成诵法。
诵读是我国传统的学习方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1)要带有明确的目标去读。
查阅工具书,结合注释给生字生词注音,清楚准确地朗读课文;结合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从整体上通读了解课文。(2)要在大声朗读中培养语感。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大声朗读是培养语感,提高语言学习效果的必要手段。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人的各种器官可以相互沟通,相互作用。
在我们开口诵读时,不仅运动了口腔器官,而且读出来的声音又作用于耳朵,当语感信息输入人的视觉、听觉器官时,大脑的感受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时间差大大缩小了,准确率却大大提高了,理解和感悟的效率将会成倍提高。 二、思考提问法。
现在同学手头资料多了,会不可避免地让同学们产生依赖思想,上课不认真听,不注重思考,总认为资料上写着,何苦去白费劲,结果影响了自己学习文言文能力的锻炼。可以通过独立思考,课堂提问来改变这种现状,这就要求同学们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先在自读的基础上,把不理解的词圈出来;其次试找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并将自己理解中的难句梳理出来;再试着准备把课文用故事形式讲出来。
坚持用这种方法来学文言文,既可以培养同学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还有助于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三、语意推断法。
学习文言文,理清文章的大意,扫除文字障碍是关键,同学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寻求隐含信息、推知疑难词句的意思,培养自己的推断能力。(1)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来推断语意。
文言文因汉字特有规律及行文习惯特点,有一定规律可循,养成结合语境来推断语意的习惯,有助于提高翻译文言文能力。(2)联系旧知识来推断语意。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善于联系旧知识,进行综合、比较、归类。如学到“策之不以其道”(《马说》)的“策”可联系“策勋十二转”的“策”(《木兰诗》),这样联系新旧知识进行比较,能举一反三,既巩固了旧知识,获取了新知识,又培养了能力,真所谓“温故而知新”。
四、对应翻译法。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
如保留、删减、调整等等。我认为最基本的方法是采用一一对应的原则,力求将所有能够译出的字词落到实处。
看懂课文下面的注释,借助工具书,用今天的话说出文言文的句子的意思,有不懂的地方,请教师点拨。在此基础上,再用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增补、调配,规范语言。
至于文言中的人名、地名、国号、年号、官名等,则保留就可以了。五、归类积累法。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知识的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文言文知识的积累主要在词汇上的积累。
同学们可以准备一本笔记本,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搜集、归类、整理、积累。例如:(1)古今异义的积累。
古今异义常见有四种情况:①词义的扩大;②词义的缩小;③词义的转移;④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中的“妻子”一词,古义是指“妻子与儿女”,今义则专指“男人的配偶”,属词义的缩小。
此外,还有通假字的积累、虚词的积累等。通过归类、比较、积累,学生不仅能提高文言词语分析能力,还能体会到学会积累所带来的喜悦和益处。
重视文言文的学习,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这对同学们全面扎实地掌握知识,发展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文言字词、句式等方面的知识,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才可能顺利地阅读文言文。
1.重视预习,学会自学 课前一定要借助注释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译,不要坐等老师来讲解。预习时注意找出疑难字句提交课堂讨论,向老师、同学请教。
对重点字词要进行归类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相当多的文言实词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我们要善于记忆、比较、归纳、整理,把“字词”学“活”。
2.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去理解、体会 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积累文言字词不要死记硬背,而应结合“语境”去揣摩。3.要牢牢记住主要文言句式 主要文言句式有五种: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每种又有几种不同形式,记住形式,便于识记和理解。
二、语文教材强调文言文的朗读、背诵,其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多读多背来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培养语言感悟能力。诵读可分四步进行:1.借助注释,粗读课文 预习时完成粗读任务。
粗读的首要任务是疏通文字,然后在此基础上感知课文,从整体上初步地把握课文结构。结合注释,根据上下文读两三遍,再连猜带蒙,对课文内容应该能了解六七成了。
粗读中要画出疑难词句,以备在课堂上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