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文言文6(请把人教版八下的语文六单元的所有文言文加上古诗发给我!)

1.请把人教版八下的语文六单元的所有文言文加上古诗发给我!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téng)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yǐ)。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yín)雨霏霏(fēi),连月不开,阴风怒号(háo),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qián)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暮冥(míng)冥,虎啸(xiào)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qǐng);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qīng)。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xié)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y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 醉翁亭记 北宋 欧阳修 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ǔ)偻(lǚ)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gōng)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满井游记 袁宏道 燕 (yān) 地寒,花朝 (zhāo) 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lì)。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zhé)返。 廿 (niàn)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hú)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xiá)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yán)明媚,如倩(qiàn)女之靧(huì)面而髻鬟(huán)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麦田浅鬣 (liè) 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léi)而歌者,红装而蹇 (jiǎn) 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 (jìng) ,然徒步则汗出浃 (jiā) 背。凡曝 (pù) 沙之鸟,呷(xiā)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 (liè) 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fú)能不 以游堕 (huī) 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wū)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八下文言文全部,八下文言文有几篇,八下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2.求八下文言文的一词多义要第五第六单元的

(一)之 1。

或置酒而招之 代词 2。其言兹若人之俦乎?的 3。

无怀氏之民欤?的 4。马之千里者也 无义 5。

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 6。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音节助词 7。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代这件事 8。益慕圣贤之道 的 9。

当余之从师也 无义 10。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的 11。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无义 12。如鸣佩环,心乐之 代词 13。

先天下之忧而忧 的 14。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代词 15。

名之者谁 代亭 16。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的/代词 17。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无义 18。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无义 (二)备 1。

前人之述备矣 周全、详尽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具备 3。

犹得备晨炊 准备 (三)策 1。执策而临之 马鞭 2。

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驱使 3。策勋十二传 记录 4。

成语“束手无策” 计谋 (四)夫 1。 予观夫巴陵胜状 那 2。

夫环而攻之 fú,句首发语词 3。夫齁声起 丈夫 (五)观 1。

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景色,景象 (六)号 1。

啸阴风怒号 háo 大叫,呼 2。故自号日醉翁也 hào,别号 (七)患 1。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担忧、忧虑 2。 无冻馁之患 忧患 (八)或 1。

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有时 2。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 (九)极 1。

此乐何极 尽头、穷尽 2。南极潇湘 尽、到 (十)寂 1。

视端容寂 平静 2。寂寥无人 寂静 (十一)借 1。

每假借于人 借 2。愿借子杀之 依靠 (十二)开 1。

日出而林霏开 散开 2。连月不开 放晴 (十三)乐 1。

以……为乐 太守之乐其乐 2。乐趣 而不知人之乐 3。

欢乐、快乐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十四)临 1。面对、对着、当着 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 2。

来到,在 临溪而渔/临池学书 3。靠近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十五)鳞 1。

像鱼鳞一样 鳞浪层层 2。鱼 呷浪之鳞 (十六)名 1。

命名、起名 名之者谁 2。说出 不能名其一处 (十七)清 1。

清澈 水尤清冽/回清倒影 2。凄清、冷清清 以其境过清 (十八)穷 1。

穷尽,动词 欲穷其林 2。穷尽,形容词 乐亦无穷 3。

深 穷冬烈风 (十九)阙 1。宫殿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

同“缺”,中断 略无阙处 (二十)少 1。shǎo一会儿 少时 2。

稍微 意少舒 3。不多 饮少辄醉 (二十一)胜 1。

取胜,胜出、超过 此时无声胜有声 2。优美、美好 予观夫巴陵胜状 3。

忍受,能承受 高处不胜寒 (二十二)食 1。shí,吃 食不饱,力不足 2。

si“饲”喂养 食之而不能尽其材 (二十三)谓 1。是 太守谓谁2。

为(予谓莲 3。名(太守自谓也 下 1。

下(日光下澈) 2。下走(下见小潭) (二十四)艳 1。

艳、艳丽(艳装骑驴) 2。 羡(略无慕艳意) (二十五)异 1。

异、特殊、不同(奇山异水) 2。为……奇怪(渔人甚异之) (二十六)意 1。

情(意少舒) 2。情、态度(意暇甚) 3。

趣(醉翁之意不在酒) 4。图,想要(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二十七)余 1。

下的、留下的(余寒犹厉) 2。 一人称,我(余幼时即嗜学) (二十八)至 1。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2。到(礼愈至) (二十九)诸 1。

些(其西南诸峰) 2。位,众位(今诸生学于太学) (三十)属 1。

hǔ 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同,同类。

(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 3。 hǔ,通“嘱”,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三十一)自 1。

己(并自为其名) 2。、从(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3。

由(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4。果(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文言文,八下

3.谁有语文人教版(八下)第六单元文言文的整理资料

一、通假字 1、外连衡而斗诸侯 衡—横 2、合从缔交 从—纵 3、约从离衡 从—纵 4、于是从散约败 从—纵 5、而倔起阡陌之中 倔—崛 6、赢粮而景从 景—影 7、距关 距—拒 8、毋内诸侯 内—纳 9、要项伯 要—邀 10、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背 11、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隙 1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否 13、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内—纳 14、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坐—座 1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早 16、虽趣舍万殊 趣—取 17、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何—呵(有的参考书作该解) 18、百有余年矣 有—又 二、古今异义词 1、于是废先王之道 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今:连词,表示后一事由前一件事引起。

2、然后践华为城 古:这样之后;今:连词,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3、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古:城墙,黄河;今:城市,泛指所 有河流。

4、以为固 古:把……作为……;今:认为 5、以致天下之士 古:用来招致;今:导致 6、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崤山以东地区;今:省份名 7、沛公奉卮酒,约为婚姻 古: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由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8、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意外的事故;今:副词,很 9、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古:现在别人(指沛公);今:现代的人,当代的人,与“古人”相对 10、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省份名 11、而听细说 古:谗言;今:详细说来 12、夫人之相与 古:夫为发语词;今:妻子 13、列坐其次 古:它(曲水)旁边;今:次第较后,第二,次要的地位 14、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这些诗文;今:文雅 15、问征夫以前路 古:以为连词,前为前面的;今:从前 16、悦亲戚之情话 古:亲人戚属,包括父母兄弟在内; 今: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及其成员 17、既窈窕以寻壑 古:幽深曲折的样子;今:女子文静而美好,或装饰仪容美好 三、词类活用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名作状 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布袋一样,都有并吞之意 2、内立法度 名作状,在内部,对内 3、外连衡而斗诸侯 名作状 在外面,对外 4、外连衡而斗诸侯 使动,使……相斗 5、会盟而谋弱秦 使动 使……弱小 6、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名作状,在南边,在北边,在西边,在东边 7、约从离衡 使动,使……离散 8、追亡逐北 动作名 逃走的人 9、吞二周而亡诸侯 使动,使……灭亡 10、履至尊而制六合 名作动,登上 11、南取百越之地 名作状,在南边 12、乃是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名作状,在北边 13、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使……退却 14、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名作状, 15、以愚黔首 使动,使……愚昧 16、以弱天下之民 使动,使……弱 17、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名作动,用破瓮作,用绳子系 18、天下云集响应 名作状,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19、赢粮而景从 名作状,像影子一样 20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使……灭亡 2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作动,变小,变弱 22、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作动,招致 23、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动,使……朝拜 24、沛公军霸上 名作动,驻扎 25、沛公欲王关中 名作动,称王 26、此其志不在小 形作名,小处,小的方面 27、素善留侯张良 形作动,与……交好 28、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名作状,连夜 29、臣活之 使动,使……活 30、吾得兄事之 名作状,用对待兄长的礼节 31、秋毫不敢有所近 形作动,接触 32、籍吏民 名作动,登记造册 33、于是项伯复夜去 名作状,连夜 34、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使动,使……跟从 35、范增数目项王 名作动,用眼睛示意 36、常以身翼蔽沛公 名作动,像鸟一样用翅膀…… 37、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使动,使……停止 38、头发上指 名作状,向上 39、刑人如恐不胜 名作动,以刀割刺 40、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使动,使之为王。

4.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词语解释,句子翻译,还有简

25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一、词语解释1. 水尤清冽 尤:格外。

2.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道:道路。见:出现。

3. 为坻,为屿,为嵁 坻:水中高地。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4. 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大约。

5. 佁然不动 佁然:呆呆的样子。6.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清:凄清。

居:停留。7. 隶而从者 隶:跟从。

8.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向西。9. 下见小潭 下:在下面。

10. 日光下澈 下:往下。11. 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在空中。

12.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那样。

13. 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14. 似与游者相乐 乐:逗乐。

15.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凄:使-----凄凉。寒:使-----寒冷。

16. 记之而去 去:离开。二、句子翻译。

1.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 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 心里很是高兴。

2.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 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

3.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 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4.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 么依靠似的。

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5.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 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

6.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势象犬牙般交错参差,无法看到水的源头。

7.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 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

8.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 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三、问答题1. 课文按什么顺序写? 游览顺序。2. 课文抓住了小石潭什么特点? 幽静。

3. 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幽深冷寂,孤苦凄凉。悲哀深沉。

5. 本文通过写景,把感情寓于景中。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从不同角度描绘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了自己有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怆的情感。

5.文中的“对比”和“烘托” 点拨:①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②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

26、岳阳楼记 范仲淹 一、词语解释1)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封建官员降职或远调2) 越明年 越:到了3)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乃:于是。制:规模。

4)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于:在;其:它的。5)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我;以:来。

6) 予观夫巴陵胜状 夫:那。胜状:胜景。

7) 衔远山,吞长江 衔:衔接。8)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涯:边。

晖:日光。9)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大观:雄伟景象。

10) 前人之述备矣 述:描述。备:详尽11)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极:尽。12) 迁客骚人 迁客: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

13) 霪雨霏霏 霪雨:连绵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14) 连月不开 开:放晴。国:京城。

15) 薄暮冥冥;去国怀乡 薄:迫近。去:离开。

16) 春和景明;沙鸥翔集 景:日光。集:栖止。

17) 岸芷汀兰;此乐何极 芷: 小草;汀:小洲。极:穷尽。

18) 宠辱偕忘 宠:荣耀。偕:一起。

19) 把酒临风 把:持。20)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探求。

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21) 或异两者之为 或:或许。

为:指两种心情。22) 庙堂:在朝廷上做官。

江湖:不在朝廷上做官。2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在……之前。

后:在……之后24) 微斯人(登斯楼也),吾谁与归 微:没有;斯:这。归:归依。

25) 若夫:像那。 至若:至于。

嗟乎:唉。26) 不以物喜 以:因为。

心旷神怡 怡:愉快。二、句子翻译1)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2)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3)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被降职外调的官员和不得志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4)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横生而十分悲伤的了。5)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6)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两者之为,何哉? 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

5.八年级语文下册五、六单元的所有文言文译文

《与朱元思书》原文与译文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净尽,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流荡漾,任凭船儿东西漂泊。

从富阳县到桐庐县(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江水清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

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无障碍。(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冷冷的清响;好鸟儿相向和鸣,唱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

(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不断地叫,(山中的)猿猴也一声一声不住地啼。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五柳先生转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

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为号。性情闲静,说话不多,不羡慕名利。

好读书,不钻牛角尖;每有会意之处,便高兴得忘了吃饭。好喝酒,可惜家境贫穷不能常常得到。

亲戚或老朋友知道他这样,有时就准备了酒邀请他来喝。他只要一去总是喝光,约定必醉方休,要去就去要留就留,从不掩饰自己的感情。

家里四壁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缝缀补绽着;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心里很坦然。

常写文章娱乐自己,显示了自己的志趣。得失完全忘怀了,并坚守这原则直到死去。

赞曰:黔娄的妻子有这样的话: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她就是说这一类人吧!醉酒赋诗,以娱乐自己的心志。

是无怀氏之民吗?是葛天氏之民吗?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为号。

性情闲静,说话不多,不羡慕名利。好读书,不钻牛角尖;每有会意之处,便高兴得忘了吃饭。

好喝酒,可惜家境贫穷不能常常得到。亲戚或老朋友知道他这样,有时就准备了酒邀请他来喝。

他只要一去总是喝光,约定必醉方休,要去就去要留就留,从不掩饰自己的感情。家里四壁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

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缝缀补绽着;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心里很坦然。常写文章娱乐自己,显示了自己的志趣。

得失完全忘怀了,并坚守这原则直到死去。 赞曰:黔娄的妻子有这样的话: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她就是说这一类人吧!醉酒赋诗,以娱乐自己的心志。是无怀氏之民吗?是葛天氏之民吗? 马说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是雄健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会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赤壁折断的画戟沉没在泥沙中尚未销融,拾起磨洗一番,仍可隐约看见历史的刀光剑影。倘若东风不来,周瑜怎么能借东风火烧曹操八十万水军而大获全胜呢?三国大局不定,想必曹操两年后在邺都(今河北临漳县)建造铜雀台广罗天下名姬的时候,东吴美人大乔(孙策夫人)和小乔(周瑜夫人)可能就深锁铜雀,春恨无限了。

过零丁洋遭遇苦难的原因是我精通经书而获官职所致, 使我在荒凉冷落的战场上度过了四个春秋。 山河破碎得像被风吹散的柳絮, 一生动荡如同被雨打的浮萍。

在惶恐滩头诉说惶恐, 在零丁洋上慨叹孤苦零丁。 自古以来谁能永远不死, 死后我也要留下这颗精忠报国的红心,让它永照史册。

水调歌头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传说神仙世界里只过几天,地下已是几千年,故此设问。)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

八下文言文6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