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进一步的文言文怎么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是由什么故事得来的)
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是由什么故事得来的
宋朝时,长沙城内的招贤寺很有名。
当时,寺 中有一位精通佛法的高僧,人称招贤大师。因为 他有极高的道行,所以附近的寺庙僧侣经常邀请 他去讲经。
他讲解佛经非常生动,让众多信徒深 受感化。 有一次,在他讲经的时候,一个信徒问他:“请 问招贤大师你觉得佛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 招贤大师取出一张偈帖来,面向众人,朗声念 道:“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人未为真,百尺竿头 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意思是:如果道行的修 养到了百尺竿头那样的境地,却不再前进,那么, 虽然成就了得,但却还不算是纯真;道行修到百足 竿头的顶端,也不能松懈自满,要继续再进一步, 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后人自此便经常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来 表示一个人对当下取得的成绩不该满足,应该继 续努力地追求上进。
2.请问"表示更进一步的意思"的词语是什么
“表示更进一步的意思”大意是:学问、成绩等达到一定高度后继续努力提高。
相关成语有:更进一竿,百尺竿头,一日千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等。
更进一竿 gèng jìn yī gān
解释:更:再,又;竿:竹竿。又前进了一步。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百尺竿头 bǎi chǐ gān tóu
解释: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出处:唐·吴融《商人》诗:“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
例句:功名百尺竿头,自古及今,有几个干休。 ◎元·张养浩《折桂令》曲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很高的境界。
3.翻译为更加的文言字词
愈益弥尤加滋1)益,表示更进一步。
可译为:更加。例如: ○《韩非子·喻老》:君之疾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孟子》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唐·柳宗元《三戒》:益狎。
○宋·周敦颐《爱莲说》:香远益清。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行益还。
又如:精益求精;益用伤悼(更加悲伤);益复(更加;越发);益发(更加,越发)。 2)愈(俞),表示更进一步。
可译为:更加;越发。例如: ○《诗·小雅·小明》:政事愈蹙。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愈束缚牢甚。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闻而愈悲。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雪愈甚。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入之愈深。
又如:愈更(更加);愈扇(更加发扬);愈愈(益甚);愈出愈奇(越来越奇异) 3)弥,表示更进一步。可译为:更加;越发。
例如: ○宋玉《对楚王问》:是以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柳宗元《封建论》:垂二百祀,大业弥固。
○宋·苏洵《六国论》:奉之弥繁。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弥觉其甘。
又如:弥至(更甚;倍至);弥事(愈加从事于) 4)加,表示更进一步。可译为:更加,愈加。
例如: ○《列子·汤问》:山不加增。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至又加少。
又如:加丰(更加丰富);加损(愈加减少);加顺灵祗(更加顺应神灵的意思) 5)滋(兹),表示更进一步。可译为:更加,愈益。
例如: ○魏源《默觚上》:去人滋久,思人滋生。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滋可痛已。
(更加使人悲痛。可,值得。
已,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