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苑丛谈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桂苑丛谈》)
1.文言文翻译《桂苑丛谈》
【译文】《桂苑丛谈》:崔英九岁时,在秦王苻坚的宫中读书。有一次,苻坚在殿上躺着,各位生徒都细步小跑上前,而崔英却慢慢走着。苻坚责怪地问崔英,崔英说:“陛下像慈父一样,而不是夏桀和商纣那样的君王,干吗要害怕呢?”又问:“你读的是什么书?”崔英回答说:“《孝经》”。苻坚问:“有什么含义?”崔英说:“位高在上者不能骄横。”苻坚坐起身子,再问:“还有什么含义?”崔英说:“从天子到庶民的章节,都是天子爱护庶民,庶民敬重天子。”苻坚说:“你耐心地等到十七岁,我一定起用你为大夫。”崔英说:“日月可以重见,而陛下的至高尊容,不能再睹洪大的恩德,士如果能够任用就任用,何必要等到以后呢?”苻坚说:“必须等到十七岁,我一定征召你。”当崔英十七岁时,苻坚果然拜他为谏议大夫。《宋书·沈攸之传》:攸之晚好读书,手不释卷,《史》①、《汉》②事多所谙忆,常叹曰:“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读书。”【注释】①《史》:指《史记》。②《汉》:指《汉书》。③穷达:困窘与显达。【译文】《宋书·沈攸之传》:沈攸之晚年喜好读书,手不释卷,《史记》、《汉书》中记载的事迹大多能够记住。他经常叹息说:“如果早知道困窘和显达是命中注定的,我遗恨没有读十年书。”《南齐书·顾欢传》:欢字景怡,吴郡①盐官②人。欢年六七岁,父使驱田中雀,欢作《黄雀赋》而归,雀食过半。父怒,欲挞③之,见赋乃止。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亡者。八岁,诵《孝经》、《诗》、《论》。及长,笃志好学。母年老,躬耕④读书,夜则然⑤糠自照。同郡顾恺之临县,见而异之,遣诸子与游,及孙宪之,并受经句。【注释】①吴郡:郡名,今江苏苏州市。②盐官:县名,今浙江海宁县。·94·读书纪事
2.《桂苑丛谈》中 《规圆方竹》的译文
太尉(官 职名)朱崖,两次出任浙右(浙江东部地区)的长官。
第一次罢官的时候,去甘露寺游玩,借机拜访并道别司里的老和尚。朱崖说:"我奉朝廷命令到西部去,和你告别。
"老和尚对于接待官人非常熟练,谈话时大多都是佛教里他所擅长的东西,不多说别的事。但是朱崖对他感到欣赏和尊敬。
喝茶完毕,最有就要道别了。朱崖说:"从前我有个客人送给我一条筇竹(一种竹子)杖,姑且送给您表示告别了。
"令人马上取来,一回就拿来了。这条拐杖虽然是竹子做的但是杖身是方的,把手以上,节眼、根须,从四面对称的长出来,天生就很可爱。
这是朱崖所珍惜的宝物,一看就能知道。朱崖离开后没几年,再次到朱方(地名)做官,过了三天,又来到甘露寺,问老和尚从前送给他的拐杖在哪里。
老和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