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考文言文专题训练(《王浑,字玄冲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1.《王浑,字玄冲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浑,字玄冲,太原晋阳人也。浑沈雅有器量。

袭父爵京陵侯,辟大将军曹爽掾,爽诛,随例免。起为怀令,参文帝安东军事,累迁散骑黄门侍郎、散骑常侍。

咸熙中为越骑校尉。武帝受禅,加扬烈将军,迁徐州刺史。

时年荒岁饥,浑开仓振赡,百姓赖之。泰始初,增封邑千八百户。

久之,迁东中郎将,监淮北诸军事,镇许昌。数陈损益,多见纳用。

转征虏将军、监豫州诸军事、假节,领豫州刺史。浑与吴接境,宣布威信,前后降附甚多。

吴将薛莹、鲁淑众号十万,淑向弋阳,莹向新息。 时州兵并放休息,众裁一旅,浮淮潜济,出其不意,莹等不虞晋师之至。

浑击破之,以功封次子尚为关内侯。迁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镇寿春。

吴人大佃皖城,图为边害。浑遣扬州刺史应绰督淮南诸军攻破之,并破诸别屯,焚其积谷百八十余万斛、稻苗四千余顷、船六百余艘。

浑遂陈兵东疆,视其地形险易,历观敌城,察攻取之势。及大举伐吴,浑率师出横江,遣参军陈慎、都尉张乔攻寻阳濑乡,又击吴牙门将孔忠,皆破之,获吴将周兴等五人。

又遣殄吴护军李纯据高望城,讨吴将俞恭,破之,多所斩获。吴历武将军陈代,平虏将军朱明惧而来降。

吴丞相张悌、大将军孙震等率众数万指城阳,浑遣司马孙畴、扬州刺史周浚击破之,临阵斩二将,及首虏七千八百级,吴人大震。转征东大将军,复镇寿阳。

浑不尚刑名,处断明允。时吴人新附,颇怀畏惧。

浑抚循羁旅,虚怀绥纳,虚无空席,门不停宾。 于是江东之士莫不悦附。

太熙初,迁司徒。惠帝即位,加传中,又京陵置士官,如睢陵比。

及诛杨骏,崇重旧臣,乃加浑兵。浑以司徒文官,主史不持兵,持兵乃吏属绛衣,自以偶因时宠,权得持兵,非是旧典,皆令皂服。

论者美其谦而识体。浑所历之职,前后著称,元康七年薨,时年七十五。

《晋书·王浑传》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州兵并放休息,众裁一旅 裁:通“才”,仅仅B.监淮北诸军事 诸:兼词,相当于“之于”C.吴人大佃皖城 佃:耕作,引申“屯田”D.浑抚循羁旅,虚怀绥纳, 绥:安抚5.以下句子中全部表现王浑恪尽职守的一组是(3分)( )①浑沈雅有器量 ②时年荒岁饥,浑开仓振赡,百姓赖之③宣布威信,前后降附甚多④视其地形险易,历观敌城,察攻取之势⑤自以偶因时宠,权得持兵,非是旧典,皆令皂服 ⑥浑不尚刑名,处断明允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②③⑥6.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王浑深沉儒雅有器量,承袭了父亲爵位。 武帝即位后加封他为扬烈将军,迁任徐州刺史,当时遇上灾荒饥饿,他开仓赈济百姓。

B.王浑的辖区与吴边境相连,他宣布威信,使得吴人纷纷来降。他善于作战,曾以一旅军队偷袭吴军,打败了数量众多的吴军。

C.王浑转任征东大将军,镇守寿阳。 他不崇尚刑法,处事公正,客客气气对待刚刚归附他的吴国人,江东人士心悦诚服地依附他。

D.太熙初年,王浑为文官主掌国史,受惠帝重视,惠帝加授他军职统率军队。他认为皇上因一时的宠幸让文官统军,非常不妥。

7.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袭父爵京陵侯,辟大将军曹爽掾,爽诛,随例免。

(5分)(2)浑抚循羁旅,虚怀绥纳,座无空席,门不停宾。 (5分)。

中考文言文专题训练,文言文专题训练(含答案),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答案

2.09年辽宁的高考文言文阅读各小题的答案是什么

4.答案】D【考点】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

【解析】布,有宣告的意思,但是这里应该解释为“散布、宣传”。

【思路点拨】 解答实词题一定要联系语境,因为这道题重在考查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如果解释“布”为“宣告”,和后面的“恩惠之化”显然不搭配,根据语境 推断和教化搭配的词义相近的词应该为“散布、宣传”。

5、

【答案】A【考点】对文章内容要点归纳的辨别

【解析】这里要表现的是“孙谦为政清廉”要注意筛选出不合这一要求的句子。③是谈治政的方法和效果,⑤再说孙谦的竭尽忠诚。找出这两项后在使用排除法,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思路点拨】 这类题要求考生要对文章的内容要点做到整体上的把握,掌握事件及发生对象,反映的品质特征,或者作品的思想主题。在这个基础上,再结合排除筛选的解题方法,解答起来就容易多了。

6.、【答案】B【考点】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对作者的观点态度、文章思路的分析

【解析】B项所概括分析的“因为他不愿意而被迫放弃这一想法”,此处在原文中是“谦不愿处际会,辄散甲士,帝虽不罪,而弗复任焉”,孙谦不是不愿意作官。而是不愿以这样的方式受到恩宠;明帝不是因为他不愿意而放弃这一想法,而是因为孙谦“辄散甲士”,而气恼,虽然没有处罚他,但却不再任用他了。

【思路点拨】这道题往往是采用述评结合的方式,边叙述边评价,所以考生一定要仔细核对原文,不要草率。

7、【答案】(1)(5分)到任以后,高祖赞赏他清廉,厚礼对待他,认为他很奇特。每次朝见,他仍然请求承担繁忙的工作来证明自己。

(2)(5分)有个彭城人刘融,讨饭病重,无家可归,朋友把他抬送到孙谦家,孙谦打开厅堂来接待他。

高考,文言文,辽宁,训练

3.文言文专题复习之《出师表》答案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诸葛亮,言家事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9.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卑鄙____________ (2)悉10、下列例句中与“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先帝不以臣卑鄙 B. 不别治生,以长尺寸C. 咨臣以当世之事 D. 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2.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有何评价吗?举出一例即可。

(4分)答案:9.(1)身份低微,见识短浅。(2)全部10.D11. 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

12. 围绕“勤俭,清廉”答题即可。评价: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杜甫: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潮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2. 锦州市(09辽宁省)(一)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11--13题。

(10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 “君与俱来。”

庶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11.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

(4分)(1)躬耕于南阳 躬:(2)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3)由是先主遂诣亮 诣:(4)此人可就见 就:12.翻译下列句子。(4分)(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将军宜枉驾顾之。13.根据甲乙两选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对诸葛亮其人作出评价。

(2分)答案:(一)文言文阅读(10分)11.躬:亲自,自身。卑鄙:低微鄙陋。

诣:拜访。就:接近。

(每词1分)12.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将军应该委屈自己亲自去拜访他。

(每句2分)13.出身卑微,少有大志,知恩图报,鞠躬尽瘁。(答出两点即可)。

(2分)3. 南昌市(09江西省)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0—14题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10.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2分)臣 不 胜 受 恩 感 激1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3分)躬( ) 损( ) 零(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2分)(1)遂许先帝以驱驰。(2)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13.下列与“咨臣以当世之事”句子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此三子者,皆布衣之世也C.遂率子孙荷担着三夫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4.结合选文概括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原因。

答案:10、臣/ 不 胜 受 恩 感 激(1分)11、⑴亲自 ⑵ 除去 ⑶落下,降落(3分,每小题1分)12、⑴于是答应先帝奔走效劳;⑵征询治国的好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2分)13、A。

(2分)14、⑴报先帝,忠陛下;⑵南方已定,兵甲以足。(2分)4. 青海省(09) (二)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12~16题。

(14分)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

4.辽宁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在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予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予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肖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予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5.高三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注意事项

做好计划,每日复习

默写中写错的字着重记忆,用荧光笔在书上标记

分析写错的原因:字音,字形还是字义理解没到位?

一定要抓紧细碎的时间,可以一边锻炼、与朋友散步互相背一背,考一考,轻松巩固

注意一些同音异形的古字

举几个例子吧:

孔子语录中,由,诲女(音和义实际上为汝)知之乎

莫(暮)春者

等等有很多哦,平时看的时候要用心记下来

其实到了后期有的越熟练越容易记不清写错

可以问问别人常常会错的字,交流一下,警示自己不能犯同样的错误

最后有一些字句可能容易背错顺序,一定要理解前后的关系,可以用画图的方式,或是利用一些与字义无关的方式硬性记下来,比如前一句的拼音首字母在后一句拼音首字母的前边(按字母表排列顺序),这样也不失为一种提醒自己的好办法。

以上是基础知识的巩固。

文言文的学习一定要系统。

分为词和句。

一个词可能有多种意思,结合例句。

一个词可有多重词性,这点一定要注意。

句子的结构有固定的几种。

除了书籍课本中的语法知识,一定要拓展多做文言文练习,多问老师,增强自己的语感。

高考时文言文最好是要拿到满分的,而通过训练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在这一块也很容易在细节之上拉分。祝你高考考个好成绩吧!

辽宁高考文言文专题训练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