辄文言文呢意思是什么意思(辄,在古文中有哪几种意思)

1.辄,在古文中有哪几种意思

辄,在古文中的意思有:

1、形声。本义:车箱左右板上端向外翻出的部分,亦称“车耳”。

2、姓;

3、专擅,独断专行,专权;

4、立即;就;

5、总是,每次;

6、则。

拼音:zhé

繁体字:辄

汉字结构:左中右结构

造字法:形声

简体部首:车

辄的部首笔画:4

总笔画:11

扩展资料:

辄的成语:

浅尝辄止:

【解释】: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出处】清·鼓养鸥《黑籍冤魂》:“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性陶情;有何不可?”

译文:这东西不是不可以品尝;如果文人墨客;小曾就停止了;用以愉悦性情愉悦;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示例】:做事情不能浅尝辄止,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成功。

【语法】:联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寻文言文意思是什么意思,课的文言文意思是什么意思,徇文言文意思是什么意思

2.辄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作副词表示多次重复。

“总是”、“往往”的意思。例句:魏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或置酒而招之,造次辄尽,期在必醉。”

译文: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2、作副词表示后面的行为是在前一行为之后紧接着发生的,根据文意可译为“马上”、“于是”、“就”。例:清代蒲松龄《促织》:“一鸣辄跃去,行且速。”

译文:那蟋蟀叫了一声就跳走了,跳得非常快。辄拼音:zhé,部首:车,笔画:11,繁体:辄,五笔:LBNN。

释义:文言副词。就;总是。

组词:动辄、专辄、辄便、辄入、灵辄、辄试、微辄、辄囊、辄代、辄沐、辄肆、辄与。笔顺扩展资料:1、动辄 [ dòng zhé ] 释义:动不动就。

2、专辄 [ zhuān zhé ] 释义:专断,专擅。3、辄便 [ zhé biàn ] 释义:随即。

4、辄入 [ zhé rù ] 释义:擅入;随便进去。5、辄试 [ zhé shì ] 释义:及时考试。

文言文

3.辄,在古文中有哪几种意思

辄,在古文中的意思有:1、形声。

本义:车箱左右板上端向外翻出的部分,亦称“车耳”。2、姓;3、专擅,独断专行,专权;4、立即;就;5、总是,每次;6、则。

拼音:zhé繁体字:辄汉字结构:左中右结构造字法:形声简体部首:车辄的部首笔画:4总笔画:11扩展资料:辄的成语:浅尝辄止:【解释】: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

指不深入钻研。【出处】清·鼓养鸥《黑籍冤魂》:“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性陶情;有何不可?”译文:这东西不是不可以品尝;如果文人墨客;小曾就停止了;用以愉悦性情愉悦;又有什么不可以呢?【示例】:做事情不能浅尝辄止,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成功。

【语法】:联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4.文言文词语”辄”什么意思

辄 写法:辄、輙 读法:zhé 用法: 1<名> (形声。

本义:车箱左右板上端向外翻出的部分,亦称“车耳”) 同本义 [sides of a chariot,etc.,that point downward at the front] 2姓 3<动> 专擅,独断专行,专权 [act personally in all affairs; decide and ac alone] 辄,专辄也。——《广韵》 辄,遇事既然也。

皆倚恃妄作之意。——《韵会》 臣辄敕主者及黄门令罢爽羲训吏兵,以就第。

——《三国志》 甘受专辄之罪。——《晋书·刘弘传》 又如:辄代(擅自替代);辄行(辄自行使);辄尔(任意);辄悔(擅自反悔;随便反悔) 4<副> 立即;就 [immediately] 饮少辄醉。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王勃传》 故有所览辄省记。(因为迫切的要读书,又得不到书,所以有看过的就记在心里。

所览,所看过的书。辄,副词,立即,就。

省记,用心记住。省,深思。)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又如:辄议蠲除(马上商议取消或废除);辄造(就来造访;贸然造访);辄斩(就杀;立即斩杀) 便溺回 辄净手——清·李毓秀《弟子规》 总是,每次 [always]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又如:动辄得咎 则 [then] 地方百里之增减,辄为粟百八十万石。

——《汉书·食货志》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本义:车箱左右板上端向外翻出的部分,亦称“车耳”) 2. 同本义 [sides of a chariot,etc.,that point downward at the front] 3. 姓 〈动〉 1. 专擅,独断专行,专权 [act personally in all affairs; decide and act alone] 辄,专辄也。

——《广韵》 辄,遇事既然也。皆倚恃妄作之意。

——《韵会》 臣辄敕主者及黄门令罢爽羲训吏兵,以就第。——《三国志》 甘受专辄之罪。

——《晋书·刘弘传》 2. 又如:辄代(擅自替代);辄行(辄自行使);辄尔(任意);辄悔(擅自反悔;随便反悔) 〈副〉 1. 立即;就 [immediately] 饮少辄醉。——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故有所览辄省记。

(因为迫切的要读书,又得不到书,所以有看过的就记在心里。所览,所看过的书。

辄,副词,立即,就。省记,用心记住。

省,深思。)——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2. 又如:辄议蠲除(马上商议取消或废除);辄造(就来造访;冒然造访);辄斩(就杀;立即斩杀) 3. 总是,每次 [always]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迨试而辄困。——《温病条辨》叙 4. 又如:动辄得咎 5. 则 [then] 地方百里之增减,辄为粟百八十万石。

——《汉书·食货志》。

5.古文中,辄有什么意思

意思: 1、专擅,独断专行,专权。

《广韵》:辄,专辄也。 2、立即,就。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饮少辄醉(少喝点酒杯立即就醉倒)。 3、总是,每次。

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每次冒着风雪快速疾行,从来没有半途而废)。 扩展资料成语: 1、浅尝辄止 [ qiǎn cháng zhé zhǐ ] 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作深入研究。

出 处:清·鼓养鸥《黑籍冤魂》:“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性陶情;有何不可?” 2、动辄得咎 [ dòng zhé dé jiù ] 动不动就遭到责怪或受到处分。动辄(zhé):往往,动不动就。

咎(jiù):罪过。 出 处:唐·韩愈《进学解》。

3、欲吐辄止 [ yù tǔ zhé zhǐ ] 想把话说出又感有不便把话又咽回。 出 处:宋·陈亮《与章德茂侍郎四首》 4、辄作数日恶 [ zhé zuò shù rì è ] 形容因受外界刺激而感到难受。

出 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辄文言文呢意思是什么意思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