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学期语文文言文(人教版初三上册都有哪些文言文?)

1.人教版初三上册都有哪些文言文?

陈涉世家,唐锥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 陈涉世家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jiǎ)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hónghú)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shù)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zēng)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huì )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chī)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qí)。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zhì)、酂(cuó)、苦、柘、谯(qiáo)皆下之。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jì),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22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3 隆中对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 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

初三上学期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初三上学期语文文言文有哪些,初三上学期语文文言文和翻译

2.初三上 文言文

《岳阳楼记》一、解释加点字:1、谪守巴陵郡:封建官员降职或远调 2、越明年:到了3、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增其旧制:规模。 4、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在;其:它的。

5、属予作文:我;属同“嘱”,嘱托。 以记之:来。

6、予观夫:那。巴陵胜状:胜景。

7、衔远山:衔接。 8、横无际涯:边。

9、朝夕晖阴:日光。10、大观:雄伟景象。

11、前人之述备矣:描述。详尽12、然则北通巫峡:既然这样,那么…… 13、南极潇湘:尽。

14、迁客骚人: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15、霪雨霏霏:连绵的雨。

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16、连月不开:放晴。

国:京城。 17、薄暮冥冥:迫近。

18、去国怀乡:离开。19、春和景明:日光。

20、沙鸥翔集:栖止。21、岸芷汀兰: 小草;汀:小洲。

22、此乐何极:穷尽。23、宠辱偕忘:荣耀。

:一起。 24、把酒临风:持。

2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26、或异两者之为:或许。指两种心情。

27、庙堂:在朝廷上做官。 28、江湖:不在朝廷上做官。

30、先天下之忧而忧:在……之前。 31、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之后32、微斯人:没有。

这。 33、吾谁与归:归依。

33、若夫:像那。 34、至若:至于。

35嗟乎:唉。36、不以物喜:因为。

二、翻译句子: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3、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被降职外调的官员和不得志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4、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横生而十分悲伤的了。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两者之为,何哉?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这是什么缘故呢?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退处江湖就替君主担忧。9、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大概人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三、理解:1、中心思想: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2、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原因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3、作者写本文的原因是:属予作文以记之。

4、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5、前人之述备矣中“前人之述”指:唐贤今人诗赋。

6、“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有两种:悲和喜;作者认为览物之情应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7、登斯楼也中的“斯楼”是指“岳阳楼”。

8、在句子“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是指: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9、在句子“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之为”是指: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10、在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11、在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亦忧”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退亦忧”指: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2、本文中能表现作者阔大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3、本文中能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4、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是指:古仁人。15、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6、《岳阳楼记》中最能表达作者政治见解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7、“迁客骚人”抒发“览物之情”的句子有: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捕蛇者说》实词总结 为:①制成。“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②做,干。“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③写。“故为之说”。

已:①止,治愈。“可以已大风”。

②已经。“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赋:①征收。“岁赋其二”。

②赋税。“孰知赋敛之毒……” 入:①交纳。

“当其租人”。②收入。

“竭其庐之入”。 岁:①每年。

“岁赋其二”。 ②年。

“积于今六十岁矣”。 甚:①很。

“貌若甚戚者”。②厉害。

“末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③超过,胜过。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若:①好像。“貌若甚戚者”。

②你。“若毒之乎?” 得: ① 捕得。

“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② 。

文言文,上学期,语文

3.初三语文上学期文言文整理

陋室铭

爱莲说

橘逾淮为枳

伤仲永

周处

生于忧患

卖油翁

核舟记

黔之驴

黠鼠赋

王顾左右而言他

公输

庄子钓鱼普谁

曹贵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

小石潭记

孔孟论学

潍县蜀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黄生借书说

问说

卖柑者言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记承天寺也有

陈涉世家

答司马建议书

桃花源记

捕蛇者说

登泰山及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望岳

饮湖上初晴后雨

黄鹤楼

山居秋暝

送友人

登高

卖炭翁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题破山寺后禅院

江城子密州出猎

如梦令

一剪梅

诉衷情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青玉案

四块玉别情

天净沙秋

天净沙秋思

水仙子用江南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书湖阴先生壁

已亥杂诗

凉州词

书愤

过零丁洋

观书有感

观猎

生查子元夕

4.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整理

.:<孟子两章>:拂(fu)违背 例如:行拂乱其所为。

.拂(bi)同“弼”,辅佐 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 发 (fa) 起,被任用 例如: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 (fa) 表现 例如:征于色,发于声。域民不以(凭)封疆之界 以(用)天下之所顺三里 之(的) 城 环而攻 之(代词,它) 而不胜 多助之(到)至,天下顺之 地利(有利 不如人和 兵革非不坚利(锐利)也 鱼我所欲也:由是则可以群患而有不为也——而(但是) 万钟则不辩义而爱之——而(就,表示承递关系的连词) 今为所识穷者得我而为之——而(却,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通过某种方法)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

则凡可以辟患者——凡(一切) 凡三往——凡(一共,总共) 人之所欲——之(的,组词) 得之则生——之(它们,代指:一箪食,一豆羹) 此之得失其有心——之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在意义)公输见:胡不见我于王(见,引荐,介绍。) 于是见公输盘(见,召见。)

类:不可谓知类(类,类推事理。) 为与此同类(类,种类。)

出师表遗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 (给予 ) (2)深追先帝遗(yí)诏 (遗留 ) 效 (1)恐托付不效。

(奏效 ) (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任务 ) (成功完成 )岳阳楼记 1.以 来:属予作文以记之 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观 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景色: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一 数字“一”的意思:一碧万顷 全:长烟一空 4.开 放晴:连月不开 打开:开我东阁门 开设,设置:旁开小窗 5.则 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 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6.极 极点:感极而悲者矣 尽:此乐何极 7.或 有时候:而或长烟一空 或许,也许:或异二者之为 8.为 行为,活动:或异二者之为 做,为:全石以为底 9.空 天空:浊浪排空 消散:长烟一空 10.通 顺利:政通人和 通向:北通巫峡 11.和 和乐:政通人和 和煦:至若春和景明 12.极 尽:南极潇湘 十分:感极而悲者矣醉翁亭记1)之:①山之僧智仙也 ②名之者谁 ③得之心 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⑤悍吏之来吾乡(2)于:①行者休于树 ②告之于帝 ③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④三顾臣于草庐之中(3)为:①酿泉为酒 ②山峦为晴雪所洗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4)胜:①弈者胜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 ③高处不胜寒(5)绝:①往来而不绝者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6)临:①把酒临风 ②临溪而渔。

5.初三上学期要背的文言文都有那些

九上: 1、沁园春 雪 2 、望江南(温庭筠) 3、渔家傲 秋思 4、江城子 密州出猎 5、武陵春(李清照) 6、破阵子(辛弃疾) 7、观刈麦 8、月夜 9、商山早行 10、卜算子 咏梅 11、破阵子(晏殊) 12、浣溪沙(苏轼) 13、醉花阴 14、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5、山坡羊 骊山怀古 16、朝天子 咏喇叭 文言文:出师表(诸葛亮) 九下: 1、关雎 2、蒹葭 3、从军行(杨炯) 4、月下独酌 5、羌村三首(之三) 6、登楼(杜甫) 7、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8、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9、望月有感 10、雁门太守行 11、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12、别云间(夏完淳) 下面是文言文: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鱼我所欲也 4、曹刿论辅单滇竿鄄放殿虱东僵战 5、邹忌讽齐王纳谏。

初三上学期语文文言文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