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属对领导说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A.幼时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 奇)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A.幼时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 奇
1。
B2。B3。
D4。B5。
①郡守忌妒他的才能,多次申斥指责他,陆云便辞去官职。[3分。
“害”:忌妒,1分;“去”:辞去,1分;大意1分]②(陆云)现在果真被杀,罪行没有明确的证据,将会让众人心里疑虑,我私下替您遗憾。 [4分。
“见杀”:被动句,1分;“彰验”:明确的证据,1分;“窃”:私下,1分;大意1分]6。①陆云在浚仪县令任上严肃恭敬,下属不能欺骗他,市场没有两样价格。
②司马颖晚年政事衰废,陆云屡次以直言违背司马颖旨意。 ③孟玖想让他父亲当邯郸县令,陆云执意不肯。
[3分。答对一点2分,两点3分。
找出的事例能体现陆云的“清正”即可给分。]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和用法。 可以代入原文,也可以联系课内文言文或熟知的成语。
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本文是人物传记,可以抓住人物形象,联系上下文来推断。
B.“云录其妻,而无所问”中的“录”可以联系下面的句子“而无所问。十许日遣出,密令人随后”以及后面的内容“见到男子和她说话”“即缚之”可以推测出,此处的“录”应解释为“逮捕”。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
虚词的用法常常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一在句中的位置,位置不同其用法往往不同,二与前后词的词性有关。 本题是选填虚词,所以应看前后内容的关系。
第①句“少与兄机齐名”和“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这两句之间是明显的转折关系,只有“虽”可以解释为“虽然”,表转折;“因”无此用法。 第②句“有男子候”中“候”是动词,后面应跟宾语,“之”,代词,她。
第③句“为使持节、大都督、前锋将军”“讨昌”之间是目的关系,“以”,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故选B项。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试题分析:文言断句有其规律可循。
一是句末语气词,比如“也、耶、乎……”;二是句首发语词,比如“若夫、至若、盖……”;三是名词或代词,一般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四是排偶的句式;五是顶真的修辞。 先浏览选段,了解大意;然后先易后难。
本题主要根据名词和意思来断。名词有“四十二”“二女”“男”“门生故吏”“清河”“四时”,由此可以断为“时年四十二。
有二女,无男。门生故吏迎丧葬清河,修墓立碑,四时祠祭”,意思是:陆云死时四十二岁。
他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 门生和旧官吏迎丧并安葬于清河,修墓立碑,四时祭祀。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4。试题分析:本题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
首先要浏览选项,确定其在文中的位置(最好将文中的句子划下来,便于比较,也便于理解),然后将选项与文中原句进行比较以发现问题。 此类题目的误区有:事件张冠李戴、时间地点迁移、曲解实虚词等。
B项“吴尚书广陵闵鸿很赏识陆云,他举荐陆云为贤良、召为从事”错误,“召为从事”的不是闵鸿;“并认为陆云‘若非龙驹,当是凤雏’”时间上有误,认为陆云“若非龙驹,当是凤雏”的事情在前。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5。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文言翻译。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第一句中“害”,忌妒;“去”,辞去。 第二句中“见杀”,被动句,被杀;“彰验”,明确的证据;“窃”,私下。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6。试题分析:这一道题主要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首先要注意审题,抓住题干中的陆云性格“清正”这一点,然后到文中圈出事例,最后进行归纳。第二节写其在浚仪县令任上“到官肃然,下不能欺,市无二价”,第三节“颖晚节政衰,云屡以正言忤旨”,第三节“孟玖欲用其父为邯郸令,左长史卢志等并阿意从之,而云固执不许”。
依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参考译文:陆云字士龙,六岁就能写文章,性格清正,很有才思文理。
少时与哥哥陆机齐名,虽然文章不如陆机,但持论超过陆机,人称“双陆”。 年幼时,吴国尚书广陵的闵鸿见后认为他是奇才,说:“这个小孩若不是龙驹,也当是凤雏。”
后来推举为贤良,才十六岁。吴国被平定后,来到洛阳。
刺史周浚召陆云为从事,并对人说:“陆士龙是当今的颜回。”不久以公府掾的身份当太子舍人,出京补任浚仪县令。
该县居于都会要冲,实在难以治理。陆云到任后严肃恭敬,下属不能欺骗他,市场没有两样价格。
有个人被杀,主犯的罪名不成立,陆云拘留死者的妻子,却不审问。十多天后放出去,暗地里让人跟随其后,并对跟随的人说:“她离开不出十里,如有男子等着跟她说话,便把他们捆缚来见。
”而后果真如此。一审问这人就服罪,于是一县称颂他神明。
郡守忌妒他的才能,多次申斥指责他,陆云便辞去官职。百姓追念他,绘出他的像,与县里的灶神相配享受祭祀。
入朝任尚书郎、侍御史、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