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主领荆州文言文翻译(古文翻译!!!)
1.古文翻译!!!
统,字士元,襄阳人,年轻时没有人知道他。颖川人司马徽人品清正高雅,有善于鉴识人品的才能,庞统20岁时前往拜访司马徽,两人一起从白天直谈到夜晚。司马徽(对庞统的才识)感到十分惊异,说功曹。(庞统)喜欢评判他人的品行高下,每次称赞别人时,往往超过那人的实际才能。当时的人们都觉得奇怪,问他其中的缘故,庞统回答说:“现在天下大乱,好人少而坏人多。(如果)不把他们说得好一点,他们的声名就不能充分受到人们仰慕,不能充分受到人们的仰慕,那么做好事的人就更少了。我现在夸赞的十个人中就算有五个人是谬赞的,也还有一半(是好的),就可以让那些有志做好事的人自我勉励,不也是可以的吗”
益州牧刘璋和刘备在涪城相会,庞统献计说:“趁今天晤会的机会,可以抓住刘璋,这样将军没有用兵的劳苦却可坐稳益州了。”刘备说:“刚进入别国,恩统威信还没有建立,这样做是不行的”。刘璋已经返回成都后,刘备将要替刘璋北上征讨汉中,庞统再次劝说刘备:“暗中挑选精兵,径直袭击成都,您的大军突然赶到,一举便能夺得成都,这是上等的计策。杨怀、高沛,是刘璋的名将,听说(他们曾)多次写信劝谏刘璋,让他打发您回荆州去。将军您(在)还没有到达(杨、高所镇守的关隘之前),先派人去告诉他们,说荆州有紧急情况,打算回军救援,同时令(我军将士)整理行装,表面上装作要撤还(荆州)的样子;杨怀、高沛这二人既钦佩将军的英名,又高兴将军撤离(益州),估计(他们)一定会轻装骑马来见将军,将军可趁此机会捉拿他们,再向成都进军,这是中等的计策。退回白帝城,与荆州力量联合在一起,再慢慢策划进取益州的办法,这是最下等的计策。如果迟疑着不离去,将会陷入严重困境。”刘备认为中策正确,就斩了杨怀、高沛,回军进攻成都,所经过的郡县纷纷被攻克。刘备在涪城召开庆功大会,大摆宴席饮酒奏乐,(在席间他)对庞统说:“今天的宴会,可真叫快乐啊。”庞统说:“攻占别人的国土却认为是件快乐的事,这不是仁义之师所为啊。”当时刘备已喝醉了,因而大怒说:“周武王讨伐殷纣王的时候,前歌后舞,难道不是仁义之师吗?你说的话很不得当,马上给我离席出去!”于是庞统顷刻时起身而退。刘备随后就后悔了,忙派人请庞统回来。庞统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坐,起初对刘备不加理睬,也不道歉,只管像先前那样吃喝。刘备问他:“刚才我们的谈论,究意是谁不对?”庞统回答说:“咱们君主和臣子都有错。”刘备听后大笑,酒宴上热闹欢乐的气氛仍像开始时一样。
刘备进军围攻雒县,庞统率部队攻城,被飞箭射中,死了,享年三十六岁。刘备非常悲痛惋惜,一说起来就流泪
2.《“马超字孟起,右扶风茂陵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马超字孟起,右扶风茂陵人也。父腾,灵帝末与边章、韩遂等俱起事于西州。
初平三年,遂、腾率众诣长安。汉朝以遂为镇西将军,遣还金城,腾为征西将军,遣屯郿。
后腾袭长安,败走,退还凉州。 司隶校尉钟繇镇关中,移书遂、腾,为陈祸福。
腾遣超随繇讨郭援、高干于平阳,为飞矢所中,乃以囊囊其足而战。超将庞德亲斩援首。
后腾与韩遂不和,求还京畿。于是征为卫尉,以超为偏将军,封都亭侯,领腾部曲。
超既统众,遂与韩遂合从,及杨秋、李堪、成宜等相结,进军至潼关。 曹公与遂、超单马会语,超负其多力,阴欲突前捉曹公,曹公左右将许褚瞋目盻之,超乃不敢动。
曹公军在蒲阪,欲西渡,超谓韩遂曰:“宜於渭北拒之,不过二十日,河东谷尽,彼必走矣。”遂曰:“可听令渡,蹙於河中,顾不快耶!”超计不得施。
曹公闻之曰:“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曹公用贾诩谋,离间超、遂,更相猜疑,军以大败。
超走保诸戎,曹公追至安定,会北方有事,引军东还。杨阜说曹公曰:“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
若大军还,不严为其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超果率诸戎发击陇上郡县,陇上郡县皆应之,杀凉州剌史韦康,据冀城,有其众。
超自称征西将军,领并州牧,督凉州军事。康故吏民杨阜、姜叙、梁宽、赵衢等,合谋击超。
阜、叙起于卤城,超出攻之,不能下;宽、衢闭冀城门,超不得入。进退狼狈,乃奔汉中依张鲁。
鲁不足与计事,内怀于邑,闻先主围刘璋于成都,密书请降。先主遣人迎超,超将兵径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以超为平西将军,督临沮,因为前都亭侯。
先主为汉中王,拜超为左将军,假节。章武元年,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犁乡侯,策曰:“朕以不德,获继至尊,奉承宗庙。
曹操父子,世载其罪,朕用惨怛,疢如疾首。海内怨愤,归正反本,暨于氐、羌率服,獯鬻慕义。
以君信著北土,威武并昭,是以委任授君,抗飏虓虎,鉴董万里,求民之瘼。 其明宣朝化,怀保远迩,肃慎赏罚,以笃汉祜,以对于天下。”
二年卒,时年四十七。临没上疏曰:“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
追谥超曰威侯,子承嗣。(选自《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是征为卫尉 征:征召B.领并州牧,督凉州军事 领:兼任 C.蹙於河中,顾不快耶 蹙:困D.因为前都亭侯 因:于是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是表现马超有“勇”的一组是(3分)( )①为飞矢所中,乃以囊囊其足而战 ②超将庞德亲斩援首 ③超负其多力,阴欲突前捉曹公 ④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⑤陇上郡县皆应之 ⑥超将兵径到城下,城中震怖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③④⑥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超统领了马腾的军队以后,与韩遂合作,和杨秋、李堪、成宜等结盟,带兵打到了潼关。
曹操用计离间马超、韩遂二人,使两人相互猜疑对方,才使联军大败。B.马超带兵径直到成都城下,成都城内震惊民吏都很惧怕,刘璋立即行礼,任命马超为平西将军,督管临沮。
C.刘备认为马超在北方很有信誉,威武都得到了彰显,所以委任马超,让他张扬虓虎之勇略,监察广大的区域,解救人民的困难。 D.死前上书皇帝,说自己的家族本有二百多人,被曹操杀得快没了,仅仅留下堂弟马岱,应当继承马家血脉。
除了把堂弟托付给皇帝,便没有其他要说的了。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司隶校尉钟繇镇关中,移书遂、腾,为陈祸福。 (5分)译文:(2)超负其多力,阴欲突前捉曹公,曹公左右将许褚瞋目盻之,超乃不敢动。
(5分) 译文:。
3.三国志 第三十九回的原文与翻译
三国志 卷三十九 蜀书九 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 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也,其先本巴郡江州人。
汉末,和率宗族西迁,益州牧刘璋以为牛鞞、江原长、成都令。蜀土富实,时俗奢移,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
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防遏逾僭,为之轨制,所在皆移风变善,畏而不犯。 然县界豪强惮和严法,说璋转和为巴东属国都尉。
吏民老弱相携乞留和者数千人,璋听留二年,还迁益州太守,其清约如前。与蛮夷从事,务推诚心,南土爱而信之。
先主定蜀,征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献可替否,共为欢交。自和居官食禄,外牧殊域,内干机衡,二十馀年,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
亮后为丞相,教与群下曰:“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
违覆而得中,犹弃弊跷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
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又曰:“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前参事于幼宰,每言则尽,后从事于伟度,数有谏止;虽姿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四子终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也。”
其追思和如此。 刘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也。
少知名,荆州牧刘表连辟,及举茂才,皆不就。表卒,曹公征荆州。
先主奔江南,荆、楚群士从之如云,而巴北诣曹公。曹公辟为掾,使招纳长沙、零陵、桂阳。
会先主略有三郡,巴不得反使,遂远适交址,先主深以为恨。 巴复从交址至蜀。
俄而先主定益州,巴辞谢罪负,先主不责。而诸葛孔明数称荐之,先主辞为左将军西曹掾。
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巴为尚书,后代法正为尚书令。 躬履清俭,不治产业,又自以归附非素,惧见猜嫌,恭默守静,退无私交,非公事不言。
先主称尊号,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祗,凡诸文诰策命,皆巴所作也。章武二年卒。
卒后,魏尚书仆射陈群与丞相诸葛亮书,问巴消息,称曰刘君子初,甚敬重焉。 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
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
先主领荆州,辟为从事。及先主入蜀,诸葛亮亦从后往,良留荆州,与亮书曰:“闻雒城已拔,此天祚也。
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远矣。夫变用雅虑,审贵垂明,于以简才,宜适其时。
若乃和光悦远,迈德天壤,使时闭于听,世服于道,齐高妙之音,正郑、卫之声,并利于事,无相夺伦,此乃管弦之至,牙、旷之调也。虽非钟期,敢不击节!”先主辟良为左将军掾。
后遣使吴,良谓亮曰:“今衔国命,协穆二家,幸为良介于孙将军。”亮曰:“君试自为文。”
良即为草曰:“寡君遣掾马良通聘继好,以绍昆吾、豕韦之助。其人吉士,荆楚之令,鲜于造次之华,而有克终之美,愿降心存纳,以慰将命。”
权敬待之。 先主称尊号,以良为侍中。
及东征吴,遣良入武陵招纳五溪蛮夷,蛮夷渠帅皆受印号,咸如意指。会先主败绩于夷陵,良亦遇害。
先主拜良子秉为骑都尉。 良弟谡,字幼常,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除绵竹成都令,越希太守。
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 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邰战于街亭,为邰所破,士卒离散。
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
良死时年三十六,谡年三十九。 陈震字孝起,南阳人也。
先主领荆州牧,辟为从事,部诸郡,随先主入蜀。蜀既定,为蜀郡北部都尉,因易郡名,为汶山太守,转在犍为。
建兴三年,入拜尚书,迁尚书令,奉命使吴。七年,孙权称尊号,以震为卫尉,贺权践阼,诸葛亮与兄瑾书曰:“孝起忠纯之性,老而益笃,及其赞述东西。
欢乐和合,有可贵者。”震入吴界,移关候曰:“东之与西,驿使往来,冠盖相望,申盟初好,日新其事。
东尊应保圣祚,告燎受符,剖判土宇,天下响应,各有所归。于此时也,以同心讨贼,则何寇不灭哉!西朝君臣,引领欣赖。
震以不才,得充下使,奉聘叙好,践界踊跃,入则如归。献子适鲁,犯其山讳,《春秋》讥之。
望必启告,使行人睦焉。即日张旍诰众,各自约誓。
顺流漂疾,国典异制,惧或有违,幸必斟诲,示其所宜。”震到武昌,孙权与震升坛歃盟,交分天下:以徐、豫、幽、青属吴,并、凉、冀、兖属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关为界。
震还,封城阳亭侯。九年,都护李平坐诬罔启废;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吾以为鳞甲者但不当犯之耳,不图复有苏、张之事出于不意。可使孝起知之。”
十三年,震卒。子济嗣。
董允字休昭,掌军中郎将和之子也。先主立太子,允以选为舍人,徒洗马。
后主袭位,迁黄门侍郎。丞相诸葛亮将北征,住汉中,虑后主富于春秋,朱紫难别,以允秉心公亮,。
4.曹公南征表的翻译
楼上的翻译错误实在是太多了,实在是忍不住只好我翻译一遍:
曹公(指曹操,翻译必须也称曹公,不能直翻名字)麾军南征刘表,正在此时刘表去世,儿子刘琮继任,并派人投降曹操。先主(指刘备)当时正驻扎在樊城,没料到曹操来的这么快,直到曹军已抵达宛城才听说,于是带领手下军民撤退。经过襄阳的时候,诸葛亮劝说先主攻打刘琮,然后占领荆州。先主说:“我不忍心这么做。”于是到城下停住马向刘琮喊话(希望能与他通话),刘琮害怕,不敢出面。刘琮手下官员以及荆州城众百姓很多都出城追随先主而去,一行人走到当阳时,已经多达十多万人、辎重行李几千辆车,每日只能前进十余里。另外又派关羽率数百艘船前去江陵。有人向先主建议:“最好能抓紧时间赶往江陵屯扎,现在我们人数虽多,但能打仗的人(被甲者,指穿着铠甲的人,代之士兵)少,如果曹军赶上,怎能抵抗呢?”先主说:“要想做成大事,必须首先以人为本,如今人民情愿归顺我,我怎么忍心抛弃他们独自逃走呢?”
文言文,尤其是唐宋以前的文字,需要有一定的阅读量才能比较熟练的翻译,不然很多常用词很容易理解错误。楼主可以比较一下我和一楼的翻译就明白了。
5.求《三国志 诸葛亮传》的翻译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
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
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
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刘表长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于琦。
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不?”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字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
会黄祖死,得出,遂为江夏太守。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
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
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先主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
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
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驽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
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
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遣法正迎先主,使击张鲁。
亮与关羽镇荆州。先主自葭萌还攻璋,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
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二十六年,群下劝先主称尊号,先主未许,亮说曰:“昔吴汉、耿掩等初劝世祖即帝位,世祖辞让,前后数四,耿纯进言曰:‘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如不从议者,士大夫各归求主,无为从公也。
’世祖感纯言深至,遂然诺之。今曹氏篡汉,天下无主,大王刘氏苗族,绍世而起,今即帝位,乃其宜也。
士大夫随大王久勤苦者,亦欲望尺寸之功如纯言耳。”先主于是即帝位,策亮为丞相曰:“朕遭家不造,奉承大统,兢兢业业,不取康宁,思靖百姓,惧未能绥。
於戏!丞相亮其悉朕意,无怠辅朕之阙,助宣重光,以照明天下,君其勖哉!”亮以丞相尚书事,假节。张飞卒后,领司隶校尉。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