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江岭意思(“江岭作流人”这句话中的“江岭”是什么意思)
1.“江岭作流人”这句话中的“江岭”是什么意思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作者:孟浩然(唐)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译文
到洛阳是为了和才子袁拾遗相聚,没想到他已成为江岭的流放者。
听说那里的梅花开得早,可是怎么能比得上洛阳的春天更美好呢?
这首诗里包含了相当复杂的情绪,既有不平,也有伤感;感情深沉,却含而不露,是一首精炼而含蓄的小诗。
前两句完全点出题目。“洛阳”指明地点,紧扣题目的“洛中”,“才子”即指袁拾遗;“江岭作流人”,暗点“不遇”,已经作了“流人”,自然无法相遇了。这两句是对偶句。孟浩然是襄阳人,到了洛阳以后,特意来拜访袁拾遗,足见二人感情之厚。称之为“才子”,暗用潘岳《西征赋》“贾谊洛阳之才子”的典故,以袁拾遗与贾谊相比,说明作者对袁拾遗景仰之深。
“江岭”指大庚岭,过此即是岭南地区,唐代罪人往往流放于此。用“江岭”与“洛阳”相对,用“才子”与“流人”相对,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君主的昏庸。“才子”是难得的,本来应该重用,然而却作了“流人”,由“洛阳”而远放“江岭”,这是极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何况这个“流人”又是他的挚友。这两句对比强烈,突现出作者心中的不平。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两句,写得洒脱飘逸,联想自然。大庚岭古时多梅,又因气候温暖,梅花早开。从上句“早”字,见出下句“北地春”中藏一“迟”字。早开的梅花,是特别引人喜爱的。可是流放岭外,比不上留居北地的故乡。此诗由“江岭”而想到早梅,从而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沉怀念。而这种怀念之情,并没有付诸平直的叙述,而是借用岭外早开的梅花娓娓道出。诗人极言岭上早梅之好,而仍不如北地花开之迟,便有波澜,更见感情的深挚。
全诗四句,贯穿着两个对比。用人对比,从而显示不平;用地对比,从而显示伤感。从写法上看,“闻说梅花早”是纵笔,是一扬,从而逗出洛阳之春。那江岭上的早梅,固然逗人喜爱,但洛阳春日的旖旎风光,更使人留恋,因为它是这位好友的故乡。这就达到了由纵而收、由扬而抑的目的。结尾一个诘问句,使得作者的真意更加鲜明,语气更加有力,伤感的情绪也更加浓厚。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2.文言文翻译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好笔翰然恨未能远覩
怀素家住长沙,幼年就笃信佛教,念经参禅之馀暇,颇好书法。
然而遗憾未能亲眼目覩古人奇妙的书迹,所见甚浅。于是担负书箱拄着锡杖,西去游览京师。
进见当代名公,综合各种见闻之事,散佚的典籍,卓绝的书简,皆能时时见到,以致开阔心胸,略无粘滞。鱼子牋和白绢,多有墨迹污点,士大夫不以为奇恠了。
颜刑部,书家者流,精极笔法,水镜之辨,许在末行。 颜刑部乃是书家之辈,笔法精练,明察辨识,在我的墨迹文后题词称许。
又以尚书司勋郎卢象、小宗伯张正言,曾为歌诗,故叙之曰: 又因尚书司勋郎卢象、小宗伯张正言曾为歌诗,因此记述他们的话道: “开士怀素,僧中之英,气槩通疎,性灵豁畅。 精心草圣,积有岁时,江岭之间,其名大着。
“菩萨怀素,僧侣中的英杰,气概爽朗洒脱,性灵宽畅;精心追求草圣,积累了岁月;从长江到五岭之间,他的名声大着。 故吏部侍郎韦公陟,覩其笔力,勖以有成。
过去吏部侍郎韦公陟看到我的书迹笔力勉励我有所成就; 今礼部侍郎张公谓,赏其不羁,引以游处。 现今礼部侍郎张公谓说,他赏识我才行高远,不可拘限,导引以游憩; 兼好事者同作歌以賛之,动盈卷轴。
加上爱好书法的同伴作歌以赞之,不觉盈满卷轴。 夫草稾之作,起于汉代,杜度、崔瑗,始以妙闻。
迨乎伯英,尤擅其美。羲献兹降,虞陆相承,口诀手授。
这草稿书体的写作,起于汉代。杜度、崔瑗,开始以美妙闻名;到了伯英,尤其独揽它的美好。
羲、献父子以下,虞世南、陆柬之相继承,口诀亲手相传授。 以至于吴郡张旭长史,虽姿性颠逸,超绝古今,而(模)楷精法详,特为真正。
直到吴郡张旭长史。他虽纵情任性、颠狂放逸,超绝古今,而书迹楷模周详最为纯正。
真卿早岁常接游居,屡蒙激昂,教以笔法。 真卿早年常交往游览居留、屡蒙振奋激励,教以笔法。
资质劣弱,又婴物务,不能恳习,迄以无成。 我因禀性不佳,又羁绊事务,未能认真学习,因此终至无成。
追思一言,何可复得。忽见师作,纵横不群,迅疾骇人,若还旧观。
回想过去一言,怎可再得!忽见到尊师的书作,纵横不凡,笔势迅疾骇人,若恢复原来的印象观感。 向使师得亲承善诱,函挹规模,则入室之宾,舍子奚适。
嗟叹不足,聊书此以冠诸篇首。” 假使师法得以亲近接受善诱,快速挹取典范,则入室之宾客,除你之外,何人适合!感叹不足,聊写此冠之于篇首。
” 其后继作不绝,溢乎箱箧。 这以后继续作歌诗赞词的,不断的充塞着大小箱箧。
其述形似,则有张礼部云:“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卢员外云:“初疑轻烟澹古松,又似山开万仞峰。”
王永州邕曰:“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拔山伸劲铁。”朱处士遥云:“笔下唯看激电流,字成只畏盘龙走。
” 其中述形似的,就有张礼部说:“行笔有如虺蛇奔走势就座,旋风骤雨声响满屋堂。”卢员外说:“起初疑似轻烟动摇古松,随后又像山开现出万仞峰。”
王永州邕说:“那笔画像是寒猿饮水摇动的枯藤,像是壮士拔山伸出的劲铁。”朱处士遥道:“笔下唯看到激电流逝,字写成只吓得蟠龙走动。
” 叙机格,则有李御史舟云:“昔张旭之作也,时人谓之张颠。今怀素之为也,余实谓之狂僧。
以狂继颠,谁曰不可?”张公又云:“稽山贺老粗知名,吴郡张颠曾不面。”许御史瑶云:“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骊半无墨。
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戴御史叔伦云:“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恠状飜合宜。
人人欲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 述天机风格的,就有李御史舟说:“过去张旭作书,当时的人称他‘张颠’;今日怀素作书,我实在要称他‘狂僧’。
用狂来继承颠,有谁说不可!”张公又说:“稽山贺老〈即贺知章〉只是略知名,吴郡张颠曾北面称臣。”许御史瑶说:“志趣在新奇无一定准则,古瘦的字体似水势流尽一半无墨。
醉来信手书写两三行,醒后再书写却不能获得。”戴御史叔伦说:“手以心为师,笔势转新奇,诡形恠状反而合宜。
人人欲问此中的奥妙,怀素自己也说全不知。” 语疾速,则有窦御史冀云:“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
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戴公又云:“驰豪骤墨列奔驷,满座失声看不及。
” 说快速的,就有窦御史冀说:“白壁长廊数十间,兴致来了稍稍发泄胸中气。然后大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
戴公又说:“挥毫行墨有若列入的奔马,满座的人失声说眼睛跟不上笔。” 目愚劣,则有从父司勋员外郎吴兴钱起诗云:“远鹤(锡)无前侣,孤云寄太虚。
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 称愚蠢拙劣的,就有叔父司勋员外郎吴兴钱起的诗云:“远飞的鹤,没有前行的伴侣。
单独漂浮的云片托付给太虚。发起狂来看轻世界,酒醉里得到真知。”
皆辞旨激切,理识玄奥,固非虚荡之所敢当,徒增愧畏耳。时大历丁巳冬十月廿有八日。
这些都是话语含着激励,见识玄虚奥妙,固然不是漂浮不实之辈之所敢当,只增加我的惭愧畏惧罢了。时大历丁巳冬十月廿八日。
3.请大家帮我文言文翻译啊~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
于是河神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
于是河神方才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对着海神仰首慨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而且我还曾听说过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的话语,开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的浩淼博大、无边无际,我要不是因为来到你的门前,真可就危险了,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海神说:“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乡曲之土,不可能跟他们谈论大道,是因为教养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边出来,看到了大海,方才知道自己的鄙陋,你将可以参与谈论大道了。
天下的水面,没有什么比海更大的,千万条河川流归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歇而大海却从不会满溢;海底的尾闾泄漏海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止而海水却从不曾减少;无论春天还是秋天不见有变化,无论水涝还是干旱不会有知觉。这说明大海远远超过了江河的水流,不能够用数量来计算。
可是我从不曾因此而自满,自认为从天地那里承受到形体并且从阴和阳那里禀承到元气,我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好像一小块石子、一小块木屑存在于大山之中。我正以为自身的存在实在渺小,又哪里会自以为满足而自负呢?想一想,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间,不就像小小的石间孔隙存在于大泽之中吗?再想一想,中原大地存在于四海之内,不就像细碎和米粒存在于大粮仓里吗?号称事物的数字叫做万,人类只是万物中的一种;人们聚集于九州,粮食在这里生长,舟车在这里通行,而每个人只是众多人群中的一员;一个人他比起万物,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于整个马体吗?五帝所续连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患的,贤才所操劳的,全在于这毫末般的天下呢!伯夷辞让它而博取名声,孔丘谈论它而显示渊博,这大概就是他们的自满与自傲;不就像你先前在河水暴涨时的洋洋自得吗?” 涸辙之鲋 庄周家里很穷,去向监河侯借粮食。
监河侯说:“好!我就要收租税了,等我收到以后,借给您三百斤,好吗?” 心不在马 赵襄主向王子期学习驾车的技术,没有多久便与王子期竞赛,换了三次马而三次都落后了。 ?? 襄主说:“你教我驾车,并没有把技术全教给我。”
?? 王子期回答说:“技术已经全教完了,是您使用有过错。凡驾驭马车,关键在于要马安于驾车,人心要集中于调马,然后才可以加快速度,使之到达远方。
现在您落后时想的是要追上我,领先时又恐怕被我追上。驾车赛跑这件事,不是领先就是落后。
而您不论领先还是落后,心思都在我的身上,您还凭什么去调理马呢?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 画鬼最易 有人为齐王作画,齐王问他:“画什么最难?” 他说:“狗、马最难画。”
齐王又问:“画什么最容易?” 他说:“画鬼怪最容易。” 狗、马是人们所熟悉的,早晚都出现在你面前,不可仅仅画得相似而已,所以难画;鬼怪是无形的,不会出现在人们面前,所以容易画。
郢书燕说 郢国有一个人写信给燕国的相国。时值晚上,灯光昏暗,于是对身边举烛的侍从说:“把烛火举高。”
可是不小心把这句话写到信里面去了。其实,“举烛”并非写这封信的意思或目的。
燕国的相国收到信,理解为:举烛的意思乃是,追求光明,也就是要广招天下贤能之人来任命为官,这样国家才有希望。 燕国的相国于是告诉了燕王,燕王大喜,以此来治理国家。
虽然这样得到的效果很好,但是根本就不是原来的意思。现在的学者很多也是这样的。
惊弓之鸟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有名的射箭能手叫更羸。有一天,更羸跟随魏王到郊外去游玩。
玩着玩着看见天上有一群鸟从他们头上飞过,在这群鸟的后面,有一只鸟吃力地在追赶着它的同伴,也向这边飞来。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可以不用箭,只要把弓拉一下,就能把天上飞着的鸟射下来。”
“会有这样的事?”魏王真有点不相信地问。更羸说道:“可以试一试。”
过了一会儿,那只掉了队的鸟飞过来了,它飞的速度比前面几只鸟要慢得多,飞的高度也要低一些。这只鸟飞近了——原来是只掉了队的大雁,只见更羸这时用左手托着弓,用右手拉着弦,弦上也不搭箭。
他面对着这只正飞着的大雁拉满了弓。只听得“当”的一声响,那只掉了队正飞着的大雁便应声从半空中掉了下来。
魏王看到后大吃一惊,连声说:“真有这样的事情!”便问更羸不用箭是凭什么将空中飞着的鸟射下来的。更羸笑着对魏王讲:“没什么,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
“你是怎么知道这只大雁是受过了箭伤的呢?”魏王更加奇怪了,不等更羸说完就问。更羸笑着继续对魏王说:“从这只大雁飞的姿势和叫的声音中知道的。”
更羸接着讲:“这只大雁飞得慢是它身上的。
4.“非勋非旧,滥登宠荣,位高责重,古人所戒,所以忧耳”文言文怎么
原文 岑文本初仕萧铣。
江陵平,授秘书郎,直中书。校省李靖骤称其才,擢拜中书舍人,渐蒙恩遇。
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於文诰,时无逮,冀复用之。太宗曰:"我自举一人,公勿复也。
"乃以文本为中书侍郎,专与枢密。及迁中书令,归家却有忧色。
其母怪而问之,文本对曰:"非勋非旧,滥登宠荣,位高责重,古人所戒,所以忧耳。"有来贺者,辄曰:"今日也,受吊不受贺。
"江东之役,凡所支度,一以委之,神用顿竭。太宗忧之曰:"文本与我同行,恐不与我同反。
"俄病卒矣。译文 岑文本起初在萧铣部下任职。
平定江陵后,任命他为秘书郎、直中书。担任检校中书省(官职名)的李靖很是看中他的才能,提拔他为中书舍人,渐渐得到皇帝的赏识。
当时颜师古对旧例非常熟悉,擅长起草文书,当时没有比得上的,希望重新被起用。唐太宗说:“我亲自推荐一个人,你不要再担当这个职务了。”
于是让岑文本担任中书侍郎,专管机密。后来升任中书令,回到家里脸上却有忧虑的表情。
他的母亲感到奇怪并问他,岑文本回答说:“我没有功勋也跟皇上没有旧交,获得太大的宠幸,职位高责任重,这是古人所忌的,所以感到忧虑。”有来向他庆贺的,他就说:“今天,我只接受吊唁不接受庆贺。”
江东之战,所有筹划辎重运输,都全部委托岑文本来主持,导致他劳累过度,精力耗尽。唐太宗忧虑地说:“岑文本和我一同出征,恐怕不能和我一同回去了。”
不久岑文本就病死了。编辑本段解释: 平:平定; 称:称赞; 谙:熟练; 竭:尽,完全; 反:通“返”,返回; 卒:死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岑文本,字景仁,唐朝宰相,南阳棘阳人,(595~645年)。
祖父名善方,仕萧察,吏部尚书。父名之象,隋末为邯郸令。
曾被人诬陷。岑聪慧敏捷,博通经史。
少年时代即聪颖明理,博览经史。隋时,其父岑之象遭诬入狱,冤不能申。
当时他14岁,到司隶处申冤,辩对哀畅。司隶命作《莲花赋》,他一挥而就,受到赞赏,父冤遂申。
隋末,萧铣在江陵建立割据政权,任他为中书侍郎,专典文书。萧铣于荆州称帝,召岑为中书侍郎。
唐李孝恭定荆州时,岑劝铣出降。及入城,诸将欲掳掠。
岑劝孝恭说:“隋无道,群雄并起,江南人民受苦不堪,王师到此,萧氏君臣,江江陵父老决计归命,实为去危就安。今若纵兵掳掠,不仅士民失望,且江岭以南无复向化了。”
孝恭称善,乃严申军令,禁止杀掠。授岑为荆州别驾。
孝恭进击辅公祏,令岑主管军书,复授行台考功郎中。 贞观元年,授岑为秘书郎,兼直中书省。
唐太宗行藉田(古时帝王春耕前农田,以奉祀宗庙)之礼,岑上《藉田颂》;元日(正月初一),太宗大宗群臣,岑又上《三元颂》,文辞均佳,很有才名。经李靖举荐,擢拜中书舍人。
后又任中书侍郎,曾与令狐德芬撰修《北周书》,其中许多史论出于文本,最后官至中书令。他善于文词,《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文集60卷,已散佚。
《全唐文》录存其文20篇,《全唐诗》录存其诗4首。 当时,颜师古为朝廷重臣,文书巨擘,深通典章文物制度,名重一时。
皇帝诏诰,皆出其手。后颜师古因事失官,当时皆认为无人后继。
可是唐太宗却说:“我有南阳岑文本,才能远在颜师古之上。”太宗以岑为中书侍郎,专管机密。
可见对他器重程度。他不仅富有才华,而且重于操守。
每遇升官,不喜反忧,并非感到才能不足,而是觉得应该多做实事,责任重大,故深受唐太宗赏识。 贞观十一年,岑上书陈述治国之道。
恳乞太宗览古今之事,察安危之机,上以国家为重,下以黎民为念,选贤任能,闻过即改,去奢从俭,不忘武备。是时魏王李泰广修第宅。
岑又上书晋王李治为皇太子,名士多兼领宫官,太宗欲令岑兼摄。岑说:“ 臣才疏学浅,仅此一职,犹恐不称,岂能更添太子宫?臣请一心事陛下还原更求东宫恩泽。”
太宗乃止。不久,拜岑为中书令。
归家面有忧色,其母怪而问之。岑说:“我无功于国家,得此殊荣,责重位高,所以忧惧。”
有亲友来庆贺,岑说:“我愿受吊,还原受贺。”有从劝其营置产业,岑说:“我是南方一平民,徒步入关,我的愿望,只不过秘书郎或一县令即心满意足了。
而无汗马功劳,徙以文墨升任中书令,地位够高了。优厚的俸禄,足以令人惧怕,岂能更言产业?” 在对高句丽的作战中,他曾与唐太宗同行。
在对辽东的战争中,一切后勤事宜,诸如粮草转运、铠甲武器等物资钱财,全部委任于他。因心血损耗,精力枯竭,操劳过度,染病在身。
以致神情言辞异于平常,太宗看到后,为他担忧说:“文本今与我同行,恐不能与我同返。”及至幽州暴病殃于军中,享年51岁。
唐太宗十分悲恸,闻严鼓之声,说:“文本殒逝,令人悲伤,今宵夜警,所不忍闻。”即命停止夜警。
追赠他为侍中、广州都督,赐谥号宪,陪葬于昭陵。自岑文本始,其从子岑长倩、孙岑羲相继为相,一门三相,令人惊叹。
(见《旧唐书》卷七十、《新唐书》卷一0二及《中国历代宰相传略》中)。 萧铣(583-621)隋朝末年地方割据势力首领。
南兰陵人。为后梁(又称西梁)宣帝曾孙。
他年幼时,家境贫寒。少时,曾受雇给人抄书自给,孝母。
隋。
5.文言文翻译
怀素家住长沙,幼年就笃信佛教,念经参禅之馀暇,颇好书法。
然而遗憾未能亲眼目覩古人奇妙的书迹,所见甚浅。于是担负书箱拄着锡杖,西去游览京师。
进见当代名公,综合各种见闻之事,散佚的典籍,卓绝的书简,皆能时时见到,以致开阔心胸,略无粘滞。鱼子牋和白绢,多有墨迹污点,士大夫不以为奇恠了。
颜刑部,书家者流,精极笔法,水镜之辨,许在末行。 颜刑部乃是书家之辈,笔法精练,明察辨识,在我的墨迹文后题词称许。
又以尚书司勋郎卢象、小宗伯张正言,曾为歌诗,故叙之曰: 又因尚书司勋郎卢象、小宗伯张正言曾为歌诗,因此记述他们的话道: “开士怀素,僧中之英,气槩通疎,性灵豁畅。精心草圣,积有岁时,江岭之间,其名大着。
“菩萨怀素,僧侣中的英杰,气概爽朗洒脱,性灵宽畅;精心追求草圣,积累了岁月;从长江到五岭之间,他的名声大着。 故吏部侍郎韦公陟,覩其笔力,勖以有成。
过去吏部侍郎韦公陟看到我的书迹笔力勉励我有所成就; 今礼部侍郎张公谓,赏其不羁,引以游处。 现今礼部侍郎张公谓说,他赏识我才行高远,不可拘限,导引以游憩; 兼好事者同作歌以賛之,动盈卷轴。
加上爱好书法的同伴作歌以赞之,不觉盈满卷轴。 夫草稾之作,起于汉代,杜度、崔瑗,始以妙闻。
迨乎伯英,尤擅其美。羲献兹降,虞陆相承,口诀手授。
这草稿书体的写作,起于汉代。杜度、崔瑗,开始以美妙闻名;到了伯英,尤其独揽它的美好。
羲、献父子以下,虞世南、陆柬之相继承,口诀亲手相传授。 以至于吴郡张旭长史,虽姿性颠逸,超绝古今,而(模)楷精法详,特为真正。
直到吴郡张旭长史。他虽纵情任性、颠狂放逸,超绝古今,而书迹楷模周详最为纯正。
真卿早岁常接游居,屡蒙激昂,教以笔法。 真卿早年常交往游览居留、屡蒙振奋激励,教以笔法。
资质劣弱,又婴物务,不能恳习,迄以无成。 我因禀性不佳,又羁绊事务,未能认真学习,因此终至无成。
追思一言,何可复得。忽见师作,纵横不群,迅疾骇人,若还旧观。
回想过去一言,怎可再得!忽见到尊师的书作,纵横不凡,笔势迅疾骇人,若恢复原来的印象观感。 向使师得亲承善诱,函挹规模,则入室之宾,舍子奚适。
嗟叹不足,聊书此以冠诸篇首。” 假使师法得以亲近接受善诱,快速挹取典范,则入室之宾客,除你之外,何人适合!感叹不足,聊写此冠之于篇首。”
其后继作不绝,溢乎箱箧。 这以后继续作歌诗赞词的,不断的充塞着大小箱箧。
其述形似,则有张礼部云:“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卢员外云:“初疑轻烟澹古松,又似山开万仞峰。”
王永州邕曰:“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拔山伸劲铁。”朱处士遥云:“笔下唯看激电流,字成只畏盘龙走。”
其中述形似的,就有张礼部说:“行笔有如虺蛇奔走势就座,旋风骤雨声响满屋堂。”卢员外说:“起初疑似轻烟动摇古松,随后又像山开现出万仞峰。”
王永州邕说:“那笔画像是寒猿饮水摇动的枯藤,像是壮士拔山伸出的劲铁。”朱处士遥道:“笔下唯看到激电流逝,字写成只吓得蟠龙走动。”
叙机格,则有李御史舟云:“昔张旭之作也,时人谓之张颠。今怀素之为也,余实谓之狂僧。
以狂继颠,谁曰不可?”张公又云:“稽山贺老粗知名,吴郡张颠曾不面。”许御史瑶云:“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骊半无墨。
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戴御史叔伦云:“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恠状飜合宜。
人人欲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 述天机风格的,就有李御史舟说:“过去张旭作书,当时的人称他‘张颠’;今日怀素作书,我实在要称他‘狂僧’。
用狂来继承颠,有谁说不可!”张公又说:“稽山贺老〈即贺知章〉只是略知名,吴郡张颠曾北面称臣。”许御史瑶说:“志趣在新奇无一定准则,古瘦的字体似水势流尽一半无墨。
醉来信手书写两三行,醒后再书写却不能获得。”戴御史叔伦说:“手以心为师,笔势转新奇,诡形恠状反而合宜。
人人欲问此中的奥妙,怀素自己也说全不知。” 语疾速,则有窦御史冀云:“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
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戴公又云:“驰豪骤墨列奔驷,满座失声看不及。”
说快速的,就有窦御史冀说:“白壁长廊数十间,兴致来了稍稍发泄胸中气。然后大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
戴公又说:“挥毫行墨有若列入的奔马,满座的人失声说眼睛跟不上笔。” 目愚劣,则有从父司勋员外郎吴兴钱起诗云:“远鹤(锡)无前侣,孤云寄太虚。
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 称愚蠢拙劣的,就有叔父司勋员外郎吴兴钱起的诗云:“远飞的鹤,没有前行的伴侣。
单独漂浮的云片托付给太虚。发起狂来看轻世界,酒醉里得到真知。”
皆辞旨激切,理识玄奥,固非虚荡之所敢当,徒增愧畏耳。时大历丁巳冬十月廿有八日。
这些都是话语含着激励,见识玄虚奥妙,固然不是漂浮不实之辈之所敢当,只增加我的惭愧畏惧罢了。时大历丁巳冬十月廿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