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腊月的诗句m.fanw8.com

1.关于腊八节的古诗词有哪些

1、《腊八》——(清)夏仁虎

腊八家家煮粥多,

大臣特派到雍和。

对慈亦是当今佛,

进奉熬成第二锅。

2、《腊节》——(北齐)魏收

凝寒迫清祀,

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

藉此慰中情。

3、《腊日》——(唐)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婴下九霄。

4、《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宋)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5、腊八祝福

天寒地冻腊八粥,暖暖亲情涌心头。

电邮动画与健康,获益多多忙稽首。

6、腊八日水草庵即事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2.请你写出一首与腊月有关的诗词.

去年腊月廿八夜与佳人之诗 乙酉腊月廿八日思青所郁歌 是夜心烦乱,君心伤我眠。

常恐悲伤至,岂料是今天。自别无所求,惟望尔能怜。

不知缘何故,总有隔心肝。我心莫能解,彼者木如酣。

尔若嫌我怪,我性自天然。既知我面薄,何为使赧颜?尔心寒似铁,我心何熬煎!曾经一夕话,令我守百年。

朝暮不时择,语动心不安。携手如何约,今别如云端。

我痴情固此,依旧倚孤船。向不期虚命,今日庙中闲。

神子谓我曰:不若隐钟山。我亦有斯苦,但求响文寰。

未想盛年去,迟暮再作仙。今日岁已暮,明日送年关。

天下俱豪饮,我独无管弦。但期江南路,人人皆自欢。

我实心如塞,口若含黄连。展转寒冬夜,开卷熏炉烟。

寒夜正如我,憔容有谁看?。

3.关于梅的唐诗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林村路傍溪桥。

《早梅》张 谓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梅花》 庚 信 墙角树枝梅,凌寒独自开。

《梅花》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 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雨余春涧水争分,野雉双飞过古坟。 眼见人家住深坞,梅花绕屋不开门。

芳草茸茸没屦深,清和天气润园林。 霏微小雨初晴处,暗数青梅立树阴。

疏林晴旭散啼鸦,高阁朱帘 地遮。 为问王孙归也未?玉梅开到北枝花。

4.描写腊月的诗词

“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太平甲子非容易,新历颁来仔细看。”这是清代文人蔡云描写腊月二十四扫尘的风俗;

“一盏清茶一缕烟,灶神老爷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这是晚清诗人罗昭隐描写祭灶的风俗;

“穷冬欲去尚徘徊,独坐频斟守岁杯。一夜腊寒随漏尽,十分春色破朝来。”这是宋代诗人朱淑真描写除夕守岁的风俗.

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地满阶红。纷纷灿烂如星陨, 喧逐似火攻。”这是元代诗人赵孟 描写“岁旦”燃放爆竹焰火于庭前的风俗。

杨巨元的“一片彩霞迎曙日,万条红烛动春天”.

孙一元的“元日狂歌倒竹樽,东风昨夜到柴门”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陆游),

春来更有好花枝”(陈献章)

5.游山西村的意思

游山西村 【原文】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①,丰年留客足鸡豚②。

山重水复疑无路③,柳暗花明又一村④。 箫鼓追随春社近⑤,衣冠简朴古风存⑥。

从今若许闲乘月⑦,拄杖无时夜叩门⑧。 【译文】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从今日起,如果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柴门。 【注释】 ①:腊酒:头一年腊月酿制的酒。

②: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③:山重水复:一重重山,一道道水。 ④:柳暗花明:绿柳繁茂荫浓,鲜花娇艳明丽。

⑤:箫鼓:吹箫打鼓。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做春社日。

⑥: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⑦:若许:如果这样。

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⑧:无时:随时。

叩(kòu)门:敲门。 【赏析】这是一首朴实自然的山村记游诗。

诗人用真挚的感情,明朗的笔调,描绘了山村景物和农家习俗,生活气息十分浓郁。 诗中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家乡的风光和习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诗的头两句,用“莫笑”和“足鸡豚”这些亲切的词语,表现了村民待客忠厚真挚的情态。诗的第三、四两句对山村风光的描绘,是历来为人称颁的名句。

第三句中的“重”、“复”二字同义,再和“疑”字一起,写出了山水重叠回环令人迷惑的景象;第四句中的“暗”、“明”相互陪衬,再和“又”字一起,描绘出绿树荫荫、鲜花灼灼,令人惊喜的景象。诗的第五、六两句,写这里的民风民俗,箫鼓齐鸣,衣冠简朴,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赞美。

诗的最后两句,作者抒发感情。这里的热情招待,优美风光,淳朴民俗,使诗人兴致勃勃,但诗人没有直接叙述这种心情,而是通过另一种形式曲折地表现,说“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足见兴致浓厚而强烈。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

豚,是小猪。足鸡豚,意谓鸡豚足。

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次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读了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

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

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所以钱钟书说“陆游这一联才把它写得‘题无剩义’”(《宋诗选注》)。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何在?于是顿生茫茫之感。

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

人们读后,都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此联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下一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社”为土地神。

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

这个节日来源很古,《周礼》里就有记载。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也说:“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到宋代还很盛行。而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无时,随时。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

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而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6.李贺在《马诗》中抒发自己情怀的诗句是那句

李贺《二十三首马诗》】 (其一)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注释】 ①龙:健壮的马。

②连钱:形容毛色斑点状如连接的铜钱。 ③韂(chàn):也叫障泥,垂覆在马腹两侧以遮挡泥土的布帘。

④金鞭:以金为饰物的马鞭。 【译文】 龙马脊毛图案像连接着的铜钱, 银蹄奔驰白色一片如踏着云烟。

可是没有人为它编织锦绣障泥, 又有谁肯为它铸就饰金的马鞭。 (其二)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注释】 ①腊月:农历十二月。

②天街:京城里的街道。 ③雪似盐:《世说新语·言语》:“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 ④蒺藜:植物名,实有刺。 【译文】 寒冬腊月里,草根也发甜, 京城道路上,白雪撒如盐。

不知自己嘴,是硬还是软, 就是碰蒺藜,也要去吞衔。

关于腊月的诗句m.fanw8.com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