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文明出行的古诗句
1.关于“文明出行”的诗有哪些?
1.《题天回驿》
年代: 唐 作者: 徐氏
翠驿红亭近玉京,梦魂犹是在青城。
比来出看江山景,却被江山看出行。
2.《过唐校书书斋》
年代: 唐 作者: 贾岛
池满风吹竹,时时得爽神。声齐雏鸟语,画卷老僧真。
月出行几步,花开到四邻。江湖心自切,未可挂头巾。
3.《樊川寒食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卢延让
寒食权豪尽出行,一川如画雨初晴。
谁家络络游春盛,担入花间轧轧声。
鞍马和花总是尘,歌声处处有佳人。
五陵年少粗于事,栲栳量金买断春。
4.《雨中作》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雨声一滴不肯住,客梦欲成还自惊。
白水陂边破茅屋,乱书堆里老儒生。
出行岂复有流辈,未死尚能躬钓耕。
十日无鱼亦何叹,新菰幸可配吴粳。
5.《书怀》
年代: 宋 作者: 盛明远
溪出行自得,松竹最相知。
避世逢天宝,编年问义熙。
鸟驯时傍户,婢小亦吟诗。
薇蕨秋来少,香生芋熟时。
2.有哪些描写文明的古诗只要古诗!短一点的.有哪些描写文明的古诗b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5、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潼关怀古》) 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唐《浪淘沙》。
3.描写出游感悟的古诗(整首)
寒食日出游
作者:韩愈
李花初发君始病,我往看君花转盛。走马城西惆怅归,
不忍千株雪相映。迩来又见桃与梨,交开红白如争竞。
可怜物色阻携手,空展霜缣吟九咏。纷纷落尽泥与尘,
不共新妆比端正。桐华最晚今已繁,君不强起时难更。
关山远别固其理,寸步难见始知命。忆昔与君同贬官,
夜渡洞庭看斗柄。岂料生还得一处,引袖拭泪悲且庆。
各言生死两追随,直置心亲无貌敬。念君又署南荒吏,
路指鬼门幽且夐。三公尽是知音人,曷不荐贤陛下圣。
囊空甑倒谁救之,我今一食日还并。自然忧气损天和,
安得康强保天性。断鹤两翅鸣何哀,絷骥四足气空横。
今朝寒食行野外,绿杨匝岸蒲生迸。宋玉庭边不见人,
轻浪参差鱼动镜。自嗟孤贱足瑕疵,特见放纵荷宽政。
饮酒宁嫌盏底深,题诗尚倚笔锋劲。明宵故欲相就醉,
有月莫愁当火令。
4.关于“吃穿住行”的诗句有哪些
吃喝——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穿——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行——亲朋无一字,病老有孤舟。
吃穿住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衣食住行”。
衣:穿着,服饰。
食:食物,饮食习惯。
住:住房,居住条件。
行:出行,交通。
行:包括交通工具,交通习惯,交通设施。实在是海阔天空 。
交通工具:中国素有自行车大国之称,在改革开放之前,咱中国人出行主要靠自行车和公共汽车,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收入提高,助动车,电动车,摩托车,小轿车。渐渐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城市公共交通也从单一的公共汽车渐渐向出租车,轻轨,地铁,磁悬浮.等多元化发展,中国人民的出行越来越借助于机械化,高科技。而西方,其个人和公共交通本来就发展的比中国早,比中国快,但,无车日,公共交通日的兴起,在城市道路上开辟专门的自行车道。他们在出行工具的使用上却在向环保靠拢。
交通习惯:除了和英联邦国家右侧行车(绝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都是左侧行车)的行车概念差异之外,中西方交通习惯的差异就是在“文明”上了,对交通法规的遵守,对交通礼貌(简单的例子:自动扶梯上站列的惯例,进出电梯时礼节,十字路口相交车辆的让行。)的体现。之间的差异,我想大家都能看的见,这里我就不烦琐了。
交通设施:咱就说说高速公路的建设,到2004年底,中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84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45%是最近15(1990-2004)年内修通的。
虽然高速公路的里程数,中国已经位列世界第二,但在单位面积上的高速公路里程比例,中国就不知道排到第几位了,(偶想查欧洲高速公路相关数据,可是没查到)更不用说高速公路的国内联网,国际联网的状态,建设的质量,相关的服务设施,使用状况等等.当然,我们建设起步晚,但我们发展的比较快。相信有一天,我们高速公路的建设在整体上,在综合利用上都会赶超西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