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关于蚊虫的诗句
1.描写蚊子的诗句有哪些?
1、《蚊子》——唐代皮日休
隐隐聚若雷,曙肤不知足。
译文:蚊子的声音“隐隐”而响,聚拢来就像雷声一样,叮咬人的皮肤毫不知足。
2、《熏蚊效宛陵先生体》——宋代陆游
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
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块。
译文:多水的地区所以蚊子很多,趁着夜色出来可真奇怪啊。扇子赶不走蚊子,只好用艾草熏之。
3、《聚蚊谣》——唐代刘禹锡
沉沉夏夜兰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
嘈然歘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
喧腾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聪者惑。
露华滴沥月上天,利觜迎人看不得。
译文:夏夜沉沉,清静的堂屋门窗大开,飞蚊趁着黑暗,发出雷鸣般的声响。喧闹声突然而来,起初听了吃惊,像是隆隆的雷声从南山传来一样。蚊子喜欢在昏暗的夜里嗡嗡地鼓翅飞舞,糊涂人分辨不清,聪明人也感到迷惘。在露水下滴、月上中天的夏夜,尖嘴叮人,难于觉察提防。
4、《蚊蟆》——唐代白居易
巴徼炎毒早,二月蚊蟆生。
咂肤拂不去,绕耳薨薨声。
斯物颇微细,中人初甚轻。
如有肤受谮,久则疮痏成。
译文:四川热的早,二月份就有蚊子出现了。蚊子贴在皮肤上赶都赶不走,在耳边嗡嗡作响。这种虫子长的小,声音小,轻轻地贴上你。要是被咬一口,不久就会生出疮来。
5、《咏蚊》——宋代范仲淹
饱去樱桃重,饥来柳絮轻。
译文:蚊子吃饱的时候,肚子里吸满了血,鼓的像樱桃一样大,饿的时候肚子瘪瘪的,身子轻的像柳絮。
2.名的爱国诗人陆游有一首词《诉衷满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其中胡?
金兵【原词】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 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心老沧洲。——(宋)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陆游出生第二年,北宋便为金人所灭。
陆游青壮年时期一心向往中原,收 复失地。四十八岁那年他曾经到西北前线南郑(今陕西汉中),在川陕宣抚使王炎公署 里参与军事活动,主张北伐收复河山,但朝廷主和苟安,所以他的理想和愿望只能变 成满腔忧愤,时常在诗词中表露出来Q这首词便是晚年退居山阴以后抒写上述情怀的名肩。
3.有关春夏秋冬的诗句
描写春天的古诗和描写春天的名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I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 朱熹《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南宋 志南和尚《绝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Y虚《阙题》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Y虚《积雪为小山》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唐 刘?Y虚《阙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唐 钱起《春郊》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唐 戴叔伦《苏溪亭》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唐 韩愈《晚春》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唐 王涯《春游曲》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唐 李商隐《无题四首》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夜月》 落花满春光,疏柳映新塘 唐·储光羲《答王十三维》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唐·李嘉祐《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宋·钱惟演《木兰花》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宋·张来《春日》 春色恼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宋·王安石《春夜》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宋·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宋·李清照懈恋花》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宋·陆游《马上作》 描写夏天的古诗和描写夏天的名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唐·高骈《山亭夏日》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夏日题老将林亭》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有约》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宋·陆游《初夏绝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 王绩《野望》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 范仲淹《苏幕遮》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南朝齐·萧悫《秋思》 落霞与孤骛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李白《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I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
4.描写夏天的诗歌名句,写一两句?“春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岑参《水宁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绿荫生昼静,孤花表春余。(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沈翟〔加右耳刀〕期《夏晚寓直省中》) 残暑蝉催尽,新秋燕带来。(白居易《宴散》)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徽凉。
(杜甫《夏夜叹》)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西凉,开轩卧闲敞。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贾〔合字下一横两竖〕《孟夏》)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荫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有约》) 纷纷红紫己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陆游《初夏绝句》)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王僧儒《侍宴》)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韩愈《送刘师服》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郭熙《山川训》) “春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是无名氏写的:)。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幽居初夏(南宋)陆游湖山胜处放翁
1。
①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
②以动衬幽。“下鹭”以白鹭的悠然、安详不惊衬出环境的清幽。
③以声衬幽。“蛙鸣”处处,以有声衬无声,从侧面渲染幽静。
(3分,每点1分) 2。①前六句写“幽居初夏” 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的闲适之情。
②而尾联“叹息”,一是叹息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息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全诗幽情 之中自有暗恨。
(4分,每点2分)【解析】 1。 本题学生答两点,从诗人住所的位置、环境,并运用衬托【以动衬静、以声衬幽】的手法,可以给2分,若有任何一点的分析说明,再给1分。
2。本题答出开始通过观下鹭、听蛙鸣等透出闲适、愉悦之情,给2分;答出旧友都离开、亡去,从而感到忧伤、寂寞,给2分。
6.描写风筝样子的片段
以下是一些描写风筝样子的片段:
1、天空中飘荡着各式各样的风筝,它们颤颤悠悠,互比高低。都向着蓝天,向着白云,向着未来展翅飞翔。
2、随着呼啦啦一声响,一条大“蜈蚣”飞上了蓝色的天空,它摇头摆尾地扑打着耳旁的“小燕子”。
3、说话间,我们已经到了目的地。她们的老师非常热情,先给我们作了自我介绍:她姓张。老师给我们指定画什么。老师给我们发了一张卡片,我们就要画图片上的图画!只见画上是夏天,有几朵荷花竞相开放,美丽的蝴蝶正在旁边翩翩起舞。我们都分好了工,最后,我在风筝上写下了七个大字:我的风筝我做主。还分别写下了自己的大名。终于该放风筝了!
4、我的风筝是三角形的,颜色都取天彩虹,十分漂亮。我先给风筝放了一些线,然后风筝起了才把风筝往上一抛,逆风跑起来,一边放线,并用另一只手把线往上 送。起来了,起来了,风筝风起来了!它在天空舞一会儿,可是天不从人愿,风逐渐小了,停了,风筝也像落叶一样慢慢下坠。我收了一点线,本以为这样会好些, 可是风筝却不降得更厉害了。风,你怎么还不刮起来呀!眼看着风筝落了,落在地上。
5、开始放风筝了。我左手举着风筝,右手拿着风筝轴,先把风筝往上一抛,接着赶紧往前跑,可是风筝栽了下来,我又急又气,眼泪都快流出来了。总结刚才的j教训,我终于把雄鹰放上了天。刚开始,它有两层楼那么高,我一边小心翼翼的后退,一边放线,忽然一阵风吹来,我的雄鹰飞上了蓝天。
6、今天,天气晴朗,一阵风刮过,我感到非常凉爽。南湖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那里人山人海天上的风筝更是数不清,有蝴蝶老鹰蜻蜓……许多各式各样的风筝最引人注意的是那些滑冰的小伙子。像小鱼一样游来游去.
7、我们家一共有两个风筝,一个是“自动”的,这个大一点而且还好放,另外一个是“手动”的,因为这个要在放的时候自己组装,比较麻烦。我的风筝第一个是凤凰的,第二个是燕子的,我都非常喜欢这两个。我们拿着两个风筝来到了公园,准备开始放飞。
8、我们村的小朋友们看见我在放风筝,来了兴趣,也纷纷拿出他们的风筝来到田野里放,天空中立刻多了许多五颜六色的风筝,有金鱼,蝴蝶,燕子……它们好像在举行一场飞行比赛。特别是那只“大蜻蜓”,它浑身碧绿,东飞飞,西瞧瞧,仿佛在捕食着蚊子。
9、广场上放风筝的人可真多,风筝也各具特色,造型不同。有翩翩起舞的蝴蝶,还有金光闪闪的金龙,我拿的是展翅欲飞的雄鹰。
10、回头一看,我的“蝴蝶”已经稳稳当当地飞上了天空。“蝴蝶”展开两片薄薄的翅膀,在天空中飞翔着,以优美的身形博得了在场孩子的一片欢呼。
11、我放飞的是一只五彩斑斓的大金鱼,我把天空当作蔚蓝的大海,让金鱼连同我的心情自由自在地飞翔……我举着五彩“大金鱼”,默默地祈祷: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老天爷请你帮帮忙,送我一阵风吧。说时迟,那时快,随着“哗啦啦”的风声,我一手拿着轱辘一手拿着线,看准风向,松线放飞,我的“金鱼”就飞上了天空。
12、高空中,一只“老鹰”和一只“燕子”正在比翼高飞。只见“燕子”越飞越高,马上就要超过“老鹰”了。这时,“老鹰”的主人也不甘示弱,不停地放着自己手中的线轴。在它们的旁边,有几只“仙鹤”正在跳着优美的舞蹈,头上的那条“蜈蚣”扭着它长长的尾巴,在空中随风飘动。
13、我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忙着把自己的风筝展示出来,你瞧,哪个“大金鱼”飞得可真高,都快飞到云里去了,它那两条尾巴一上一 下,仿佛在空中翩翩起舞。你快看,西边的哪吒那着乾坤圈,踩着风火轮,威风凛凛地在空中翱翔。“哇!‘哪吒’越飞越高了,好象飞机都没它高呢!”,我们高 兴得一边拍手一边嚷:“‘哪吒’赛过飞机啦!‘哪吒’真棒!”
7.收集关于秋天的故事儿歌和古诗
1、《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2、《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登高》 唐·。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 客有归欤叹。
过江千尺浪。 牧人驱犊返。
银筝夜久殷勤弄。 29,北风江上寒、《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
何日平胡虏,潦倒新停浊酒杯,凄其霜露浓,秋色老梧桐、《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落木更天风。 无边落木萧萧下,寒色五陵松。
我家襄水曲,秋色连波。 莫怪独吟秋思苦,双桥落彩虹、《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野旷天低树。 灞桥烟柳。
贫病远行客、《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五千仞岳上摩天,空水澄鲜一色秋,波上寒烟翠,心随雁飞灭,谁教计会一时秋。 老子平生。
及时且自好,青虫相对吐秋丝、《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去路望中赊。 夕阳依旧垒、《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平海夕漫漫。
3。 何当载酒来。
愁因薄暮起,王孙自可留。 照他几许人肠断。
古道西风瘦马,驱马向秋天。 4,梦魂多在家,山山唯落晖,万户捣衣声、《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
羌管悠悠霜满地,江畔洲如月。 23,隐者自怡悦,家万里,沙行渡头歇。
千嶂里。 还与韶光共憔悴,秋日望乡心?萧萧送雁群,他方掷岁华,孤帆天际看? 宁当念衰落,小楼吹彻玉笙寒、《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
天阶夜色凉如水,此兴悠哉。 明月楼高休独倚、《河西送李十七》 唐·高适 边城多远别。
31,飘零似转蓬、《望秦川》 唐·李颀 秦川朝望迥。 21。
42,特地暮云开,白云红叶两悠悠,日出正东峰。 野寺来人少,比君校近二毛年,黄叶地。
不拟彻双鬓。 明月松间照、《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猎马带禽归,心怯空房不忍归。
雨水夹明镜,银汉无声转玉盘,坐看牵牛织女星。 问礼知才子。
树树皆秋色。 何当载酒来,日暮客愁新,饮罢呼儿课楚词。
雨水夹明镜,登科及少年。 时见归村人,百年多病独登台。
40。 孙郎微笑。
萧飒凉风与衰鬓,又是凉风暮雨天。 17,应待人来、《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为谁偏照醽醁。
人烟寒橘柚。 共倒金荷,霜叶红于二月花,谁便道,酒入愁肠,添愁益恨绕天涯。
随意春芳歇、《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徙倚欲何依。 竹喧归浣女,双桥落彩虹。
28。 愁因薄暮起,倚栏干,云端隔水深,轻罗已薄未更衣。
7。 兽形云不一。
38,沙行渡头歇! 多情谁似南山月? 25,长歌怀采薇。 浊酒一杯家万里。
26。 乡泪客中尽。
细雨梦回鸡塞远。 41。
圣朝无弃物,山晓望晴空,绕张园森木。小桥流水人家、《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夜夜除非,心怯空房不忍归。
隔断红尘三十里,山晓望晴空,阶下丛莎有露光,潭面无风镜未磨。 8,政尔事容光。
19、《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雁思来天北,疏篱照孤芳。
18、《摊破浣溪沙》 五代·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行当早着鞭。 相顾无相识,没蕃老将上楼时、《长安秋望》 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坐来声喷霜竹,驾此一轮玉,气势两相高。
天边树若荠。 炎炎暑退茅斋静、《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兴是清秋发。
晴空一鹤排云上,江南江北、《念奴娇》 宋·黄庭坚 断虹霁雨,好梦留人睡。 日出寒山外,曲江池馆。
22,江清月近人。 37,白云生处有人家,兴是清秋发。
四面边声连角起、《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临风怀谢公、《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秋色老梧桐,玉兔银蟾远不知。 风定小轩无落叶。
40。 16,追旅思、《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更在斜阳外,天气晚来秋,净秋空,共醉重阳节、《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宋·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
10。 山映斜阳天接水。
24。 33。
朝来入庭树、《秋思》 唐·白居易 夕照红于烧。 2,晴空碧胜蓝,我言秋日胜春朝。
寒光零乱,寒磬满空林,良人罢远征,逶迤城阙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渚清沙白鸟飞回,今夕清辉不足、《秋晚江上遣怀》 唐·杜牧 孤舟天际外。
遥望洞庭山水翠。 桂影扶疏,衡阳雁去无留意。
6。 13。
14。 遗民泪尽胡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