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关于考场的诗句(【历史大考场】诗词作者)
1.【历史大考场】诗词作者
A、《登楼赋》——王粲 登楼赋 (汉)王粲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
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丘。
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
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
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
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
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
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
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
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憯恻。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
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B、《于易水送人》——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C、《出塞》——王昌龄or马戴or徐锡麟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唐)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出塞 (清)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D、《回乡偶书》——贺知章 回乡偶书二首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E、《春江花月夜》——张若虚or杨广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 隋世祖——杨广 【其一】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其二】 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
F、《终南山》——王维 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G、《征妇怨》——张籍or孟郊 征 妇 怨 (唐)张籍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征妇怨 (唐)孟郊 良人昨日去,明月又不圆。别时各有泪,零落青楼前。
君泪濡罗巾,妾泪满路尘。罗巾长在手,今得随妾身。
路尘如得风,得上君车轮。渔阳千里道,近如中门限。
中门逾有时,渔阳长在眼。生在绿罗下,不识渔阳道。
良人自戍来,夜夜梦中到。H、《寻隐者不遇》——贾岛or魏野 寻隐者不遇寻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 (宋)魏野 寻真误入蓬莱岛, 香风不动松花老;采芝何处未归来, 白云遍地无人扫。
I、《九日齐山登高》——杜牧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J、《村居初夏》——陆游 村 居 初 夏 (宋)陆游 天遣为农老故乡,山园三亩镜湖旁。嫩莎经雨如秧绿,小蝶穿花似茧黄。
斗酒只鸡人笑乐,十风五雨岁丰穰。相逢但喜桑麻长,欲话穷通已两忘。
2.诗歌有几种类别
一.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1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古体诗的诗体可分为乐府、杂言、四言、五言、七言等。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诗体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
3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4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5 新诗(或称白话诗)
二. 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1 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2 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3 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4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5 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