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长卿的诗句(刘长卿最著名的十首诗)
1.刘长卿最著名的十首诗
刘长卿最著名的十首诗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2《新年作》唐代:刘长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3《送灵澈上人》唐代: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4《听弹琴》唐代: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七弦 一作:七丝)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5《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唐代:刘长卿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6《饯别王十一南游》唐代:刘长卿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7《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唐代:刘长卿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8《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唐代: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9《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唐代: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10《别严士元》唐代:刘长卿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2.唐.刘长卿诗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出境?急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注解】 ①潸(shān)然:流泪的样子. ②居人下:指官人,处于人家下面.客:诗人自指. ③春归句:春已归而自己尚未回去. ④岭:指五岭.作者时贬潘州南巴,过此岭. ⑤长沙傅:指贾谊.曾受谗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这里借以自喻. 【韵译】 新年中思念家乡的心情更为急切,独在天涯海角怎不叫我潸然落泪? 年纪已经老大了却依旧寄人篱下,春天脚步多么轻快比我更早回归. 在岭南早晚只能与猿猴相依作伴,或与江边杨柳共同领受风烟侵吹. 我像西汉的贾谊被贬为长沙太傅,不知今后还要几年才有还乡机会?。
3.关于刘长卿在刘长卿的所有作品中,大家最喜欢哪一首,谢谢指教!!
唐代诗人。
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一作宣城(今属安徽)人。
年轻时在嵩山读书,玄宗天宝中登进士第。肃宗至德年间任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得罪,贬为岭南的南巴尉。
经过江西时,与诗人李白、李嘉□等有诗唱和。 上元二年(761)从南巴返回,旅居江浙。
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刘长卿有诗纪其事:“空庭客至逢摇落,旧邑人稀经乱离。”
(《自江西归至旧任官舍》) 代宗大历五年(770)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
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李嘉□、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 德宗建中二年(781),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
世称“刘随州”。 兴元元年(784)和贞元元年(785)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时离开随州。
刘长卿曾两次遭到贬谪,旅居各地期间多次遭到战乱,因此他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也反映了安史之乱以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如“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鸟雀空城在,榛芜旧路迁”(《送河南元判官赴河南勾当苗税充百官俸禄》),以及《疲兵篇》、《新息道中作》等,笔调苍凉沉郁,内容具有时代特征。
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权德舆《秦征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集序》)。 五律简练浑括,于深密中见清秀。
如《新年作》、《岳阳馆中望洞庭湖》、《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海盐官舍早春》等,都是精工锤炼之作。 七律也多秀句,如“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别严士元》)、“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长沙过贾谊宅》),历来传诵人口。
绝句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中对月》、《送灵澈上人》,则以白描取胜,饶有韵致。 宋张戒《岁寒堂诗话》说:“随州诗韵度不能如韦苏州之高简,意味不能如王摩诘、孟浩然之胜绝,然其笔力豪赡,气格老成……‘长城’之目,盖不徒然。”
但他的大部分诗作内容单薄,境界狭窄,缺少变化,容易使人感到字句雷同。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评他的诗“大抵十首已上,语意稍同,于落句尤甚,思锐才窄也”,大致近似。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他的集子10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同。据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著录有《唐刘随州诗集》11卷,为明翻宋本,诗10卷,文1卷。
现在通行的如《畿辅丛书》本的《刘随州集》,《四部丛刊》本的《刘随州文集》,都为这种11卷本。《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
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作品欣赏 弹琴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送上人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送灵澈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饯别王十一南游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人来少,云峰水隔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复何之。 新年作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乾。 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
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 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生涯岂料承优诏 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 长沙过贾谊宅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自夏口至鹦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戍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
4.诗人刘长卿的详细资料
刘长卿(?~786至791),唐代诗人。
字文房。宣城(今属安徽)人,一作河间(今属河北)人。
年轻时在嵩山读书,玄宗天宝中登进士第。肃宗至德年间任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得罪,贬为岭南的南巴尉。
经过江西时,与诗人李白、李嘉□等有诗往还。上元二年(761)从南巴返回,旅居江浙。
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刘长卿有诗纪其事:“空庭客至逢摇落,旧邑人稀经乱离。”
(《自江西归至旧任官舍》)代宗大历五年(770)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
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李嘉□、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德宗建中二年(781),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
世称“刘随州”。兴元元年(784)和贞元元年(785)间,淮西 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时离开随州。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他的集子10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同。据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著录有《唐刘随州诗集》11卷,为明翻宋本,诗10卷,文 1卷。
现在通行的如《畿辅丛书》本的《刘随州集》,《四部丛刊》本的《刘随州文集》,都为这种11卷本。《全唐诗》编录其诗为 5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