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走廊的诗句(关于走廊的诗句)

1.关于走廊的诗句

描述河西走廊:

“北风吹地北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分不度玉门关”,“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现代诗:《走廊》作者:小讯

我的一颗心活跃在夏初的走廊,

一条绿茵茵的,

碧波荡漾着的走廊。

北国的草的衣裳,

我穿着的衣裳;

细长的身影凝聚着微微的目光,

发散着一点一滴的幽黄;

流淌着进了幽幽的走廊。

我的半透着凉色的衣裳,

浮动着夕阳的慌张,

像一对略略张着的翅膀,

冷傲、静默,又惆怅。

我漫步,寻着当头的太阳;

走廊堙没了它的温暖,

它却投进我的心房,

投影在已关了一个世纪的门旁,

徘徊、亢奋,又酣畅。

我徘徊,徘徊在这条令人充满期待的走廊;

期待我的狂热的体发触碰到——

篱笆的河旁,爱犬的舌头,美好的“故乡”。

青青的余茵儿泛着小帆的记忆的原叶,

我划着小船进入自己的心房,

一颗心正活跃在心房里的走廊……

还有《十里长廊赋》;《红楼梦》的: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

关于走廊的唯美诗句,关于学校走廊的诗句,描写走廊的诗句

2.形容河西走廊的句子是什么

1、有人说,敦煌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一个精神坐标,一处文化高地。

因为铭刻了太多的民族文化记忆,敦煌几乎成了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2、“很多人向往大海,但是我向往西域,那连绵的群山和流淌在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血脉,经由河西走廊这个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千年走廊,空谷回响。”

3、“相约河西走廊吧,感受最纯净的美。”4、河西走廊,是古时内地通往新疆的重要通道,也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5、河西走廊曾是古代中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厚厚的历史典籍中记载了昔日的荣光。6、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河西走廊》更是如春雷一般,将河西走廊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风光呈现给了观众。

7、关河冷落,大漠孤烟,千百年来,穿过历史的走廊,敦煌在肆虐的狂沙中站出了自己独有的姿态,坚强,神秘,不妩媚奔放,却吸引着无数人想要靠近。8、走近它,依稀能听见辉煌与失落交织的文化音符,窥视到历史与现实叠加的璀璨星空;循着它,便走进了一方灵魂与美学集结的心灵圣地,一处厚重与灵动交融的艺术殿堂,一个欲望与信仰辉映的精神家园,一场醉了千年也不愿醒来的大梦。

9、河西走廊的起点并不在兰州,而是在武威天祝。不过,穿越河西走廊,兰州是重要的出发地。

10、中国兰州以西,过黄河、越乌鞘,那就是本文作者云谷涵梦寻千里的河西走廊。那是一种属于东方情愫的莫名呼唤,一种属于东方情愫的古诗词的莫名的牵引。

11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东西长约1,000公里,主要城市有武威、张掖、嘉峪关、敦煌等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背景:1、河西走廊(Hexi Corridor),古称雍州、凉州,简称“河西”,晋朝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大凉在此建都。

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又称雍凉之地,古凉州、雍州的属地,治所所在地。2、河西走廊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与第一站、丝路西去的咽喉;这里汉时即设四郡,戍兵屯田,是汉朝经略西北的军事重镇,后来又因诸多山脉的天然阻隔,成为中原名士躲避北方战火的栖息场所。

3、河西是甘肃西北部狭长堆积平原,位于祁连山以东,合黎山以西,乌鞘岭以北,甘肃新疆边界以南,长约10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二百公里,为南北走向的长条堆积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富足之地,兵家极其重视的地方,因位于黄河以西,为两山夹峙,故名。4、河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其辉煌从西汉开始一直延续到民国。

先秦时期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再到悠久的宗教融合,民族融合,尤其是佛教,西域高僧、大师云集,大小乘佛教是通过河西传入长安,古代四大译经家有三位与河西有着深厚渊源,足见河西在中国佛教的地位。民族民族有汉、蒙古、藏、裕固、哈萨克、回、满等。

以汉族为主,主要在绿洲区从事农业。藏族、裕固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则从事牧业。

著名景点: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是一座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一朵有1600余年历史的旷世奇葩。至今仍有保存完整的洞窟492个,里面珍藏着历史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多身,还有唐宋木结构建筑五座。

莫高窟的艺术是融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

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走廊的诗句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