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洛阳关林的诗句
1.关于洛阳的古诗词有哪些?
1、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译文: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2、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唐·刘克庄《莺梭》
译文:洛阳三月,百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犹如锦绣。费了多么大的工夫,才织成如此壮丽迷人的春色啊!
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译文: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4、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译文: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5、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唐代:李白《洛阳陌》
译文:那个面白如玉的是谁家的少年郎?他已回车过了天津桥。在城东的大道上看花,惊动得洛阳人都来看他。
6、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唐代:王维《洛阳女儿行》
译文:洛阳有一位女子住在我家对门,正当十五六的芳年容颜非常美丽。她的丈夫骑一匹青白相间的骏马,马具镶嵌着珍贵的美玉。她的婢女捧上黄金的盘子,里面盛着烹制精细的鲤鱼。
2.关于关羽“头枕洛阳,身困当阳,魂归故乡”此句从何而来?其事迹过
有关关羽的历史关羽,字云长,生于东汉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卒于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1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风云人物,是千古传颂的武圣、忠义的化身。
关羽的生平事迹,有着许多传说。据《三国演义》讲:关羽59岁时遭东吴暗算败走麦城,于湖北当阳为吴将俘杀。
吴主孙权怕刘备起兵报复,便差人将关羽首级献给当时在洛阳的魏主曹操,企图转嫁危机。曹操识破了这一阴谋,同时也是出于对关羽的敬重,反而以王侯之礼,用沉香木雕刻了关羽的身躯,和首级放在一起,隆重地安葬于洛阳城南—即今关林。
时至今日,民间所传的关羽“头枕洛阳,身困当阳,魂归故乡”之说,即由此而来。
3.写出关于洛阳的诗句
洛阳春日最繁花,红绿荫中十万家。
谁道群花如锦绣,人将锦绣学群花。
这是司马光《洛阳看花》一诗中的诗句。
关于洛阳牡丹牡丹曾有这样一个传说:牡丹花本来是长安多,有一年冬天,武则天写下诏令: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到次日凌晨,百花皆开,只有牡丹不放。武则天大怒,把它们贬植洛阳。谁知牡丹一到洛阳,居然竞相怒放。武则天下令用火来烧,结果火虽烧焦了枝干,花却更为夺目。
还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