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辛苦这两个字的古诗句吗(表达工作辛苦的诗句)

1.表达工作辛苦的诗句

1、《南柯子·山冥云阴重》

宋代:王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

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译文:戴着蓑笠的农民,天天清晨早出,他们的足迹踏遍了田间泥泞的沟渠和田埂。春耕、春种、秋收,是农民们一年中最辛苦的三个季节。农民们终年辛劳,犁透了田,灌足了水,盼望有一个丰收的年成!

2、《乡村四月》

宋代: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3、《浣溪沙·和无咎韵》

宋代:陆游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译文:懒得再去沙洲边饮酒,和你一起欣赏窗外风景。黄昏时分吹起的号角最能牵动情怀。忙碌的日子很苦,休闲的日子很少;新添的忧愁往往在旧愁中生出。他乡没有友人陪伴,害怕你去远行。

4、《塞鸿秋·功名万里忙如燕》

元代:薛昂夫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

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

译文:为了功名,像燕子一样千里奔忙。那

2.有关“辛苦”的诗句有哪些?

1.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 宋 · 文天祥《过零丁洋》

2.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唐 · 罗隐《蜂》

3.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 唐 · 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4.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 唐 · 高适《燕歌行》

5.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 清 · 蒋士铨《岁暮到家/岁末到家》

6. 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 —— 唐 · 韩愈《示儿》

7.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 —— 清 · 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8.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 · 刘禹锡《浪淘沙九首(第四首一作张籍诗)》

9. 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 宋 · 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10.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 唐 · 杜甫《垂老别》

11.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 唐 ·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2.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 明 · 于谦《咏煤炭》

13. 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 明 · 于谦《立春日感怀》

14. 兄生辛未我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 —— 清 · 顾贞观《金缕曲(二首)》

15.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 唐 · 杜甫《前出塞九首》

16. 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 宋 · 朱敦儒《卜算子·旅雁向南飞》

参考资料

诗词名句:/chaxun/shiju/first/%E8%BE%9B

诗句,辛苦,这两个字

3.有关辛苦的诗句

1、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陶渊明(魏晋)

释义: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2、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魏晋)

释义: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3、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雨过山村》王建(唐代)

释义:婆媳相唤,一起去选蚕种。只有那栀子花开,独自摇曳庭院中。

4、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魏晋)

释义: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

5、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积雨辋川庄作》王维(唐代)

释义:连日雨后,树木稀疏的村落里炊烟冉冉升起。烧好的粗茶淡饭是送给村东耕耘的人。

6、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归园田居·其五》陶渊明(魏晋)

释义:滤好家中新酿美酒,烹鸡一只款待邻里。

7、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归园田居·其四》陶渊明(魏晋)

释义:水井炉灶尚有遗迹,桑竹残存枯干朽株。

8、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移居二首》陶渊明(魏晋)

释义:穿的吃的需要自己亲自去经营,躬耕的生活永不会将我欺骗。

9、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渭川田家》王维(唐代)

释义: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相见欢声笑语恋恋依依。

10、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春中田园作》王维(唐代)

释义: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

4.形容辛苦的诗句

1、《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2、《蜂》

唐代: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译文: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那高山,哪里鲜花迎风盛开,哪里就有蜜蜂奔忙。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3、《咏煤炭》

明代: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译文:凿开混沌之地层,获得乌金是煤炭。蕴藏无尽之热力,心藏情义最深沉。 融融燃起之炬火,浩浩犹如是春风。熊熊洪炉之烈焰,照破沉灰色的天。

钟鼎彝器之制作,全赖生成是原力。铁石虽然已死去,仍然保留最忠心。 只是希望天下人,都是又饱又暖和。不辞辛劳不辞苦,走出荒僻山和林。

4、《悯农二首(其一)》

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5、《悯农二首(其二)》

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5.描写人民辛苦劳动的古诗

观刈麦 白居易

时为盩厔县尉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题意为观看农民收割麦子。诗歌描写民生疾苦,替老百姓疾呼痛苦之声,表现赋税的繁重,对弱者,受压迫者的同情,怜悯,关心,对剥削者压迫者的抨击。

6.体现农民辛劳的诗

白居易的《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桨。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题解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诗题原注云:“时为盩厔县尉。”盩厔,今陕西周至。这是三十六岁的诗人于元和二年(807)任盩厔县尉时所写,是诗人早期一首著名的讽喻诗。

句解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农户人家一年四季很少有闲暇的时候,特别是到了五月收麦子的季节,人们更是加倍地繁忙。夜里,一阵南风吹起,满地的小麦覆盖着田垄,到处一片金黄。诗一开头,即交代背景。“少”、“倍”二字,是诗眼所在,前者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劳,后者反映出麦收季节的格外忙碌。“垅”,田埂。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姑娘媳妇们肩挑着食盒,孩童们手提着壶浆,互相招呼着送饭到田里去,因为那些青年壮汉正在南冈收割小麦。前两句是互文,“荷箪食”、“携壶浆” 的主语是“妇姑”和“童稚”。“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壶浆”,用壶盛的汤水。“饷田”,给在田里劳作的人送饮食。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他们低头割麦,脚底下蒸腾着湿热的土气,脊背上照射着灼人的太阳。本来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但仍顾不上炎热,只想珍惜这初夏较长的天光,能够多干点活。写到此处,一幅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是一种反常心理。正因如此,才会使读者去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常。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还有一个贫穷的妇女,抱着小孩站在他们身旁。她的右手拿着一些撒落下来的麦穗,左胳臂挎着一只破旧的竹筐。篇章至此,视角突然转向拾麦者,描绘出令人心酸的场景。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听她望着大家说出的那番话,人人都不禁为之万分悲伤。为了给官家纳税,她早已把自家的田产卖光,如今拣拾这些麦穗,只不过是为了填一填饥饿的肚肠。割麦者和拾麦者,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今日的拾麦者,正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我又有什么功劳和德望?既不务农,也不采桑,可一年的俸禄竟有三百石,到年末,仓库里还存有余粮。默念着这些,私下里越发感到羞愧,乃至终日都不能把它遗忘。

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评解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他的叙事诗多能曲尽人情物态,将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蕴含着感情。在这首诗里,诗人的心灵显然是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震动了。他不仅生动真切地描绘出割麦者与拾麦者辛勤劳碌、悲惨痛苦的生活情景,而且在字里行间浸透着对他们的深切同情。难能可贵的是,诗人反躬自思,联想到自己。在那个时代,诗人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确实难得。这样的对比,新颖精警,发人深省,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③田夜绩麻④,

村庄儿女各当家⑤。

童孙⑥未解⑦供⑧耕织,

也傍⑨桑阴⑩学种瓜。

白天锄草夜间搓捻细麻,

农家男女没有片刻闲暇。

小孩子不懂得耕田织布,

也靠在桑阴下学着种瓜。

有辛苦这两个字的古诗句吗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