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课古诗十翻译诗句(《韩非子•十过阅读答案附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1.《韩非子•十过阅读答案附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北京市丰台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奚谓过而不听于忠臣?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伯长,管仲佐之。
管仲老,不能用事,休居于家。桓公从而问之曰:“仲父家居有病,即不幸而不起此病,政安迁之?”管仲曰:“臣老矣,不可问也。
虽然,臣闻之,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君其试以心决之。”
君曰:“鲍叔牙何如?”管仲曰:“不可。鲍叔牙为人,刚愎而上悍。
刚则犯民以暴,愎则不得民心,悍则下不为用。其心不惧,非霸者之佐也。”
公曰:“然则竖刁何如?”管仲曰:“不可。夫人之情莫不爱其身,公妒而好内,竖刁自獖以为治内,其身不爱,又安能爱君?” 公曰:“然则卫公子开方何如?”管仲曰:“不可。
齐、卫之间不过十日之行, 开方为事君,欲适君之故,十五年不归见其父母,此非人情也。其父母之不亲也,又能亲君乎?”公曰:“然则易牙何如?”管仲曰:“不可。
夫易牙为君主味,君之所未尝食唯人肉耳,易牙蒸其子首而进之,君所知也。人之情莫不爱其子,今蒸其子以为膳于君,其子弗爱,又安能爱君乎?”公曰:“然则孰可?”管仲曰:“隰朋可。
其为人也,坚中而廉外,少欲而多信。夫坚中,则足以为表,廉外,则可以大任;少欲则能临其众,多信则能亲邻国。
此霸者之佐也,君其用之。” 君曰:“诺。”
居一年余,管仲死,君遂不用隰朋而与竖刁。刁莅事三年,桓公南游堂阜,竖刁率易牙、卫公子开方及大臣为乱。
桓公渴馁而死南门之寝、公守之室,身死三月不收,虫出于户。故桓公之兵横行天下,为五伯长,卒见弑于其臣,而灭高名,为天下笑者,何也?不用管仲之过也。
故曰:过而不听于忠臣,独行其意,则灭其高名,为人笑之始也。(取材于《韩非子•十过》)6。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适君之故 适:迎合B。
少欲则能临其众 临:面对 C。君遂不用隰朋而与竖刁 与:任用 D。
桓公渴馁而死南门之寝 馁:饥饿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君其试以心决之 君其用之 B。刚则犯民以暴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C。
夫易牙为君主味 为人笑之始也。 D。
多信则能亲邻国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即不幸而不起此病,政安迁之 假如不幸您一病不起,政事该移交给谁呢 B。 鲍叔牙为人,刚愎而上悍鲍叔牙的为人,刚愎自用而且对上级很凶悍C夫坚中,则足以为表,廉外,则可以大任 内心坚强,就足以为群臣做表率,行为廉洁,就可以担任大的职务 D。
卒见弑于其臣而灭高名,为天下笑者,何也?最终被他的臣子害死,丧失了威名,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 9。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齐国离卫国并不太远,卫公子开方却十五年没有回家看望父母,如此无情无义,管仲认为这不符合人之常情。 B。
易牙杀了自己的儿子并作为菜肴献给齐桓公。管仲提醒齐桓公,一个连自己儿子都不爱的人,又怎会爱别人呢?C。
管仲向齐桓公推荐隰朋,认为他内心坚强行为廉洁,淡泊寡欲诚实守信,是个贤臣。但齐桓公没有采用这个建议。
D。管仲死后仅三年,竖刁、易牙、卫公子开方三人就联合作乱,派人严守,把齐桓公活活饿死,三个月都没人去收尸。
[参考答案]6。 B [临:治理,管理。
] 7。 A [A项两个“其”都是语气词,“还是”。
B项前句“以”作介词,“用”;后句“以”作连词,译为“而”或省去。C项前句“为”作介词,“给、替”;后句“为”作介词,“被”。
D项两个“则”均为连词,前句“则”表承接,“就”;后句“则”表转折,“却”。 ] 8。
B [B项“上”通“尚”,崇尚。] 9。
D [D项 “派人严守”的意思原文中没有。][文言文参考译文]什么叫有过错而不听忠臣劝告?从前齐桓公九次会合诸侯,匡正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是管仲在辅佐他。
管仲老了,不能理事,在家闲居养病。桓公到他家去问候说:“仲父在家养病,假如不幸您一病不起,政事该移交给谁呢?”管仲说:“我老了,政事不可以问我了,虽然如此,我听说过,了解臣子没有谁比得上君主,了解儿子没有谁比得上父亲。
你还是试着按你的想法来决定吧。 ”齐桓公说:“鲍叔牙这个人怎么样?”管仲说:“不可以。
鲍叔牙的为人,强硬固执而且凶悍。刚硬就会粗暴的侵犯民众,固执就会不得民心,凶悍就会使下级不听他指挥。
他的心里什么都不害怕,不是辅佐霸王的人。”齐桓公说:“那么竖刁怎么样?”管仲说:“不可以。
所谓的人情就是人没有不爱惜自己身体的。您爱忌妒而且喜好女色,竖刁就阉割自己来为您治理内宫。
自己身体都不爱惜,又怎么能(真心)爱您呢?”齐桓公说:“那么公子开方怎么样?”管仲说:“不可以。齐国与卫国之间不过十天的路程,开方为了侍奉您,想要迎合您的缘故,十五年不回家看他的父母,这不是人之常情。
他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忠爱,又怎么能忠爱您呢?”齐桓公说:“那么易牙怎么样?”管仲说:“不可以。易牙为您管理伙食,您说您所没有品尝过的唯有人肉了,易牙把自己儿子的头蒸熟了进献给您品尝,这您是知道的。
人之常情是没有。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词中最为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作于丙辰(1076)年中秋节。
当时苏轼41岁,为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与其弟子由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不欢。 但作者并未因此幻想超脱尘世,而是热爱着人间的现实生活。
他认为,一个人一生很难十全十美,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过得很好,也就可以了。全词的基调是乐观的,但也反映了作者现实与理想、出世与入世的某些思想矛盾。
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
几时:什么时候。把酒:端起酒杯。
这里是化用李白《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两句诗意。 开头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的疑问。
这问月问年连发的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为什么向往月宫呢?他写这首词时正处在政治失意的时候,这首词正反映了他内心的激烈矛盾:冷漠的现实使他得不到安慰和满足,因此萌生了乘风归去、飘然高举的奇想。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
乘:驾。归去:这里是回到天上去。
琼楼玉宇:美玉造成的楼宇,这是想像中的仙宫。不胜:经不住,承担不了。
胜,能承担,经得起。“我欲乘风归去”,明白地说出了他的这种意念。
他幻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托,可是他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未能忘情于现实。这里,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与入世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矛盾之中。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
弄:玩弄,欣赏。 何似:哪像是,怎比得上。
月下起舞,清影随人,直令词人陶醉。这境遇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的温暖。
“何似在人间”,这是词人“起舞弄清影”的感受。这时作者的思想从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下阕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贴近雕花的窗户,照着离人不能成眠。
朱:朱红,正红色。阁:我国旧时一种楼房,可供游人休息、远眺、供佛、藏书之用。
绮户:雕花的窗户。绮,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
这三句写月光的转移。“转”“低”表示夜深。
“无眠”表示离情正浓。“朱阁”“绮户”与上阕“琼楼玉宇”对照,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
这就自然过渡到怀念子由的手足深情,引出下面“何事”一问。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它跟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总是在别离时又亮又圆? 不应:这里是不应该的意思。
何事:为什么。这是词人怅恨久别,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的发问。
“不应有恨”,而恨在其中。但词人很快领悟到离别是人生无法解决的永恒的遗憾,因而自解自叹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阴藏晴出,团圆残缺。
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全。 人月无常,自古皆然。
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既然如此,惟望各自珍重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
词人终于以理遣情,希望从共赏明月中互致慰藉,离别之憾可以从兄弟友爱中获得补偿,这样也就能做到“不应有恨”了。 全词以美好的境界结束。
结句与上阕“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样,是积极乐观的。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全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语文诗句的意思翻译,求解答!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清晨的雨打湿了渭城的灰尘, 客人住的旅舍映衬柳树的枝条显得格外新鲜。
2、担心匆匆写的家书不能把自己的思乡之情说完,在邮差临走之际又急忙打开书信查看。3、主要内容:诗人离开了故乡在洛阳城见到了秋风,引起了乡愁,想写一封家书。
害怕匆匆忙忙想要说的话又漏了,捎信的人要出发了,又打开家书看了几遍。表达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以及思乡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跪~~~~~~~~~(づ ̄ 3 ̄)づ-。-=。
=-。-=。
=-。-=。
=-。-=。
4.古诗10首,还要有解释
1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被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
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
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
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2
行路难 【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高十千, 玉盘里的佳肴则值万钱。 但是我放下杯子,放下筷子, 抽出宝剑,环顾四周,心中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 准备登太行山,但风雪又堆满了山。 闲时学太公在碧溪上钓鱼, 忽然又想起伊尹梦见乘船经过了太阳的旁边。 行路难呀,行路难!岔路多啊,(现在)我的路在何处? 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挂着风帆渡过茫茫大海,到达彼岸。[3]
3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早发白帝城》诗意画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晨才辞别了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一天时间就回到了千里之遥的江陵。只听见两岸山间猿啼的声音连续不停,轻快的小舟已经从重重叠叠的高山峻岭中的江面驶过了。
4
鹿柴 《鹿柴》诗意画
(1)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2) 返景入深林,(3) 复照青苔上。[2][3]
幽静的山谷里不见人影, 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余辉映入了深林, 返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4]
5
原文
孟浩然《春晓》
春晓①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②晓, 处处闻啼鸟③。 夜来④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 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 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 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6
画 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妍斗艳, 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7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故国沦亡,唯有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草木丛生。 感伤时局,见花难禁涕泪。怅恨别离,鸟鸣每每惊心。 愁看烽火,早有阳春三月。一信万金,家中音讯难得。 愁绪缠绕,白发愈搔愈短。头发稀少,几乎不能插簪。
8
登高⑴ 风急天高猿啸哀⑵,渚清沙白鸟飞回⑶。 无边落木萧萧下⑷,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⑸,百年多病独登台⑹。 艰难苦恨繁霜鬓⑺,潦倒新停浊酒杯⑻。[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穷困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3]
9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①,今上岳阳楼②。 吴楚东南坼③,乾坤日夜浮④。 亲朋无一字⑤,老病有孤舟⑥。 戎马关山北⑦,凭轩涕泗流⑧。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整个天空全映在湖面上。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封信,年老多病只有孤零零的一只船伴随自己。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2]
10
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诗意画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zhòng)锦官城。
这一场雨好像选好时候,正当春天万物生长之时就随即降临。细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雨夜中,田野间的小路黑茫茫,只有江中渔船上灯火独自明亮着。要是早晨起来看看,锦官城里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看看带有雨水的红花之地,就会看到在锦官城里的花因沾上雨水而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5.九上课后十首古诗
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卜算子·咏梅
陆游(南宋)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破阵子 ·燕子来时新社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宋)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山坡羊 骊山怀古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朝天子· 咏喇叭
[明]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