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上网诗句古诗(关于安全的古诗,五言绝句的诗有哪些?)
1.关于安全的古诗,五言绝句的诗有哪些?
关于“安全”的古诗,五言绝句的诗有:
1.《闲中打睡》
年代:宋 作者: 郭印
永日无一事,何妨白昼眠。
是中有佳处,心形每自便。
六用不能行,根尘都弃捐。
非醉亦非迷,神守得安全。
古人曷诃责,盖欲绳其愆。
粪墙斥宰予,便腹嘲孝先。
我则异於是,一息养绵绵。
魂梦既已无,中扃绝万缘。
不游华胥国,真乐侔乎天。
要学希夷子,且作地行仙。
2.《送董守》
年代:宋 作者: 郭印
房相风流远,寥寥四百年。
西湖有陈迹,水竹尚苍然。
公来刺是邦,鱼鸟亦安全。
官闲得放旷,乐事踵前贤。
亭台一增饰,草木发夭妍。
瓜期秋风来,岁月惊翩翩。
长桥淡孤月,老树含愁烟。
赖有庞眉叟,送行赍百钱。
3.《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
年代:宋 作者: 苏辙
内治隆三世,尊临极九年。
神孙克负荷,大业付安全。
有道华夷靖,无心怨恶悛。
和熹盛东汉,从此不称贤。
4.《次韵竹米》
年代:宋 作者: 汪炎昶
天灾集午未,岂意非虚傅。
忽从坦夷中,如隋崔嵬巅。
年年稻增入,间日民一飦。
性命豪毛轻,骨肉草芥捐。
惟类偶遗脱,此君所安全。
春花簇隋露,夏实攒荒烟。
陟危虎豹怒,缒峻萝曷缠。
采采簸地净,蒸曝春粒坚。
捉筐儿赢股,力杵妇从肩。
功与稻梁来,状如矣麦然。
俚语漫纪实,敢希辑为编。
5.《和赵尚书无辩诗》
年代:宋 作者: 吴泳
猘犬吠汉月,黄云塞江天。
江淮我家门,守地何择焉。
妇尝劝减灶,苦口为母言。
早使言得行,家门更安全。
6.《与宋景文公唱酬牡丹诗》
年代:宋 作者: 朱公绰
仁帅安全蜀,祥葩育至和。
地寒开既晚,春曙力终多。
翠幕遮蜂蝶,朱阑隔绮罗。
殷勤凭驿使,光景易蹉跎。
7.《赠江西吴定夫》
年代:宋 作者: 刘宰
定夫江海士,瘦骨如臞仙。
翩然及吾门,不假左右先。
我方厌尘埃,一笑喜相延。
肩县两破囊,既见始解缠。
我欲具杯酒,割鸡烹小鲜。
自言乃长斋,不受世荤膻。
少休入西山,幽寻遍崖颠。
山空四无人,白眼问青天。
洞口得老翁,守死易一编。
高谈慰寂寞,其然岂其然。
去去不忍别,解衣示勤拳。
及归已弥旬,为我少留连。
道逢一病媪,背偻两足挛。
津头见羁旅,数口依败船。
料理穷晨昏,奔走环市廛。
足挛不良行,结庐倚墙垣。
船败不可航,卖舟捐万钱。
为虑极靡密,要使终安全。
诘旦拟东还,既夕重周旋。
嗟子尘外客,而结区中缘。
吾衰不能尔,愧汗与涕涟。
或疑破囊中,探用若流泉。
子岂费长房,一壶挂檐前。
或疑瞿晕老,济世法无边。
勤君为此来,昏顽警沈绵。
君师鲁东家,二说当舍旃。
理一而分殊,先儒有遗言。
君归更商略,书来慰残年。
2.古诗山行?问题类型:系统辅助,上网软件
山行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深秋时节,山上蜿蜒的小路曲径通幽。
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车来,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简析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
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 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缥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深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
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项斯·山行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赏析项斯除做过小官丹徒县尉外,长期身居草野,很熟悉山野风光。这首《山行》,便是写山村野景。
由于诗人观察入微,体验深刻,诗写得清新,细腻,贴切,逼真。读来如闻如见,引人入胜。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起笔展示山间佳境──有景,有人,有村落。
“亦”、“分”二字下得活脱。“亦”字表明此处枥木虽已蔚成深林,但并非杳无人烟,而是“亦有人”。
有人必有村,可诗人并不正面说“亦有村”,却说一条溪水被几户人家分享着,这就显得出语不凡。这里一片枥林,一条溪水,几户人家,一幅恬美的山村图都从十四字绘出。
次联写景更细。诗人用“点染法”,选取“山当日午”、“草带泥痕”两种寻常事物,写出极不寻常的诗境来。
乍看“山当日午”,似乎平淡无奇,可一经“回峰影”渲染,那一渠流水,奇峰倒影,婆娑荡漾的美姿,立刻呈现目前。同样,“草带泥痕”,也是平常得很,可一经“过鹿群”渲染,那群鹿竞奔、蹄落草掩的喜人景象,立刻如映眼帘。
“点染”本为中国画的技法,一点一染,淡浓、远近、深浅不同,景象更活现纸上。诗中“点染法”的妙用,效果亦然。
它在平凡中见奇特,奇特又出于平凡,两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试想,单说“山当日午”、“草带泥痕”当然是索然无味,即使单说“回峰影”、“过鹿群”也未免平淡少兴。
只有前用四字先“点”,而后用三字加“染”,于是这一联的两幅画面顿时为读者展示出富有动态的美的境界。 在第三联里,诗人准确地捕捉暮春山村最具特色的物事──烘茶与抽茧来开拓诗的意境。
巧妙的是,诗人并未直说山村农民如何忙碌于捡茶、分茶、炒茶和煮茧、退蛹、抽丝,而只是说从茅舍升出袅袅炊烟中闻到了蒸茗的香味;隔着竹篱听到了缲丝声音,从而使读者自己去领略农事丰收的盛景。 这里,诗人创造的意境因借助于通感作用,使读者倍感亲切。
按照诗意发展,尾联似应写诗人走进山村了。但是不然,“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当诗人走着走着,邂逅卖药材回来的老者,便随同这位年老的药农一道进入那烟霭茫茫的深山岛云中去。 这一收笔,意味深长,是诗旨所在。
诗人为什么不投身热气腾腾的制茶抽丝的山村,而遁迹空寂的云山?“不惜”二字隐隐透露了他的苦衷。项斯生当唐末乱世,自觉怀才不遇,壮志莫酬,他在另一首诗里写道:“献赋才何拙,经时不耻归”(《归家山行》),这里说的“不耻归”,同样表现了诗人不惜谢绝仕途而甘隐山林的心情。
“不惜相随入岛云”,作为末句似收而未收,余韵绕梁。 这首诗的特点是构思奇巧,移步换形,环绕山中之行,层次分明地写出作者在村里村外的见闻。
写景,景物明丽;抒情,情味隽永;造境,境界深邃,委实是一首佳作。山行·叶茵(南宋诗人)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译文青山不知道我是谁,我也不知道青山叫啥名。
飞过来的白鸟似曾相识,对着我和山鸣叫几声。赏析作者并没有给我们展示山中一幅幅绚丽景色,而是只谈了自己的一点感受,是到一座从未到过的山时所产生的特有感受:一人独行山中,左顾右盼中似觉孤凄;而空寥中突然传来几声鸟鸣,于是顿有“似曾相识”之感。
从自己的感受写,避免了这类作品的“共性”,显得不落窠臼,机心独运。 二是先叙山行一阵以后的感叹:“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一脸懊恼,一路沮丧,这是“面”上之景。几只白鸟远远飞来,对山鸣叫,对人欢歌--是在宣泄深山空谷无拘无束的痛快酣畅,还是向跋涉而至的诗人表达由衷的欢迎?有了这一“点”,整首诗顿时境界全活;鸟有灵气,山有了灵性,人自然也产生了灵感。
三是似无意“着色”,但青山、白鸟的如实绘出,倒也给人独特的色调,显得素净、淡雅。特别是在绘声上颇费揣摩,作者借那婉转、悠扬、美妙动听的鸟声,给整首诗注入了“活力”,也给读者创造了咀嚼回味的空间。
山行 姚范(清朝诗人)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3.关于安全的古诗
关于安全的古诗:
1·《泾溪》
唐代:杜荀鹤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译文:
泾溪里面礁石很险浪很急,人们路过的时候都非常小心,所以终年都不会听到有人不小心掉到里面淹死的消息。
恰恰是在水流缓慢没有礁石的地方,却常常听到有人被淹死的消息。
2·《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宋代:晁冲之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裘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译文:
回忆当年在西池池上宴饮,每天该有多少的快乐和幸福。可自从分手之后,相互间也不再寄信捎书。即使像往常那样相见,相互间也冷冷淡淡,不可能再像当初。安好枕头,铺好锦被,今夜要在梦中趁着月明而渡江过湖,去与那些隔绝的好友会晤。尽管相互相思也不要问近况何如,因为明明知道春天已经过去,哪里还顾得上花落叶枯。
3·《将进酒·城下路》
宋代:贺铸
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头沙,带蒹葭,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马无草。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
六国扰,三秦扫,初谓商山遗四老。驰单车,致缄书,裂荷焚芰接武曳长裾。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生忘形,死忘名。谁论二豪初不数刘伶?
译文:
城下的道路,凄冷的风露,今人的耕田原是古人的坟墓。岸边滩头的白沙,连接着成片的蒙葭。昔日漫漫江河流水如今已成陆地,住满了人家。通往长安韵大道,黄尘滚滚,烈日炎炎,疲倦的过客人无水饮马不料草。天下太平又变乱,函谷打开又闭关。
千百年来怎见不到一人有空闲?秦末时群雄纷争国家大扰,汉高祖刘邦把天下横扫。本以为世风转好,出了不慕荣华的商山四皓。谁知派一介使臣,送一封邀请书,他们就撕下伪装忙不迭地到侯门居住。只有高人名士才能真正领会酒的情趣,沉入醉乡睡到安稳宁静之处。活着放浪忘形,死后无需留名。谁说公子、处士胜过萧洒爱酒的刘伶。
4·《逢入京使》
唐代: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5·《穷边词二首》
唐代:姚合
将军作镇古汧州,水腻山春节气柔。
清夜满城丝管散,行人不信是边头。
箭利弓调四镇兵,蕃人不敢近东行。
沿边千里浑无事,唯见平安火入城。
译文:
将军镇守着边远的古城汧州,水流清爽山色青葱春光柔柔。夜气清和满城的歌舞刚散去,过路人不信这里是边镇尽头。西域四镇的战士调弓试箭,蕃人不敢靠近东边来侵犯。千里边防线上都平安无事,平安烽火一站站传入京城。
6·《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宋代:向子諲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译文:
江南江北漫天飞雪,遥知那北地正是地冻天寒。远望阴云密布的边境三关,山外有山令人忧愤肠断。
即便是天能老去海能掀翻,要消除这亡国的愤恨千难万难。不断听说朝中派人去问候被囚的君王,若不发兵抗金君王何时才能起驾回还?
4.关于安全的古诗,只需要安全的古诗
宁走十步远,不走一步险。
安全靠自己,行为要规范。安全出效益;安全出速度。
安全出美满,安全出甜密。效益是大厦,安全是基石。
忧患非忧天、预防保安全。要想效益好,安全不可少。
安全心中想,工作守规章。小小安全帽,生命保护罩。
全矿齐动员,一起抓安全。隐患不放过,年终当能手。
效益要提高,安全最重要。企业增效益,安全是前提。
上班不喝酒,工作精神抖。醉意带进矿,祸害带回家。
安全记心问,事故难沾边。小心无大错,粗心酿大祸。
安全人人抓,幸福千万家。隐患要查出,苗头不能放。
教训要记取,安全意识强。安全在心间,美满在明天。
规程要学会,守规不能忘。思想要集中,杂念要除掉。
年年保安全,家家皆欢笑。杆下不停留,小心器材掉。
监护要认真,责任要尽到。外线作业时,要戴安全帽。
绑好安全带,防坠更可靠。工作不在乎,拿命开玩笑。
停电必验电,地线要挂好。措施要齐全,考虑要周到。
马虎是大敌,“凑合”切不要。与电打交道,安全是首要。
要干电气活,先开工作票。隐患不处理,害人又害已。
幸福是棵树,安全是根基。上班前喝酒,事故随时有。
防患于未然,才能保安全。警钟常鸣响,安全天天讲。
疏忽一瞬间,事故把空钻。井下有隐患,怕在无防范。
狼咬离群羊,祸找违章人。班前讲安全,脑中添根弦。
班中查安全,操作少危险。班后比安全,警钟常回旋。
蛮干出事故,后悔已迟晚。工作干条线,安全一针穿。
真经验救命,假经验流血。庄稼怕天旱,工作怕蛮干。
安全在心中,时刻敲警钟。经验有优劣,规程作鉴别。
家有贤内助,上班少事故。纪律松了绑,事故逞凶狂。
气泄于针孔,祸始于违章。技术不过夜,安全难保证。
生产大合唱,安全第一章。安全人人抓;幸福千万家。
幸福是棵树,安全是沃土。班前讲安全,思想添根弦。
班中讲安全,操作保平安。班后讲安全,警钟鸣不断。
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保安全。
安全你、我、他,情系干万家。
5.有关于安全的古诗有哪些
1、《忆江南·衔泥燕》
唐代:牛峤
衔泥燕,飞到画堂前。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唯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
译文
衔着泥土的燕子,飞到装饰华丽的大堂前,占据着梁间安稳的地方,体态轻盈只有主人伶爱,好烟缘可堪羡慕。
2、《将进酒·城下路》
宋代:贺铸
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头沙,带蒹葭,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马无草。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
六国扰,三秦扫,初谓商山遗四老。驰单车,致缄书,裂荷焚芰接武曳长裾。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生忘形,死忘名。谁论二豪初不数刘伶?
译文
城下的道路,凄冷的风露,今人的耕田原是古人的坟墓。岸边滩头的白沙,连接着成片的蒙葭。昔日漫漫江河流水如今已成陆地,住满了人家。通往长安韵大道,黄尘滚滚,烈日炎炎,疲倦的过客人无水饮马不料草。天下太平又变乱,函谷打开又闭关。
千百年来怎见不到一人有空闲?秦末时群雄纷争国家大扰,汉高祖刘邦把天下横扫。本以为世风转好,出了不慕荣华的商山四皓。谁知派一介使臣,送一封邀请书,他们就撕下伪装忙不迭地到侯门居住。只有高人名士才能真正领会酒的情趣,沉入醉乡睡到安稳宁静之处。活着放浪忘形,死后无需留名。谁说公子、处士胜过萧洒爱酒的刘伶。
3、《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宋代:晁冲之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裘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译文
回忆当年在西池池上宴饮,每天该有多少的快乐和幸福。可自从分手之后,相互间也不再寄信捎书。即使像往常那样相见,相互间也冷冷淡淡,不可能再像当初。安好枕头,铺好锦被,今夜要在梦中趁着月明而渡江过湖,去与那些隔绝的好友会晤。尽管相互相思也不要问近况何如,因为明明知道春天已经过去,哪里还顾得上花落叶枯。
4、《穷边词二首》
唐代:姚合
将军作镇古汧州,水腻山春节气柔。
清夜满城丝管散,行人不信是边头。
箭利弓调四镇兵,蕃人不敢近东行。
沿边千里浑无事,唯见平安火入城。
译文
将军镇守着边远的古城汧州,水流清爽山色青葱春光柔柔。夜气清和满城的歌舞刚散去,过路人不信这里是边镇尽头。西域四镇的战士调弓试箭,蕃人不敢靠近东边来侵犯。千里边防线上都平安无事,平安烽火一站站传入京城。
5、《喜迁莺·霜天秋晓》
宋代:蔡挺
霜天秋晓,正紫塞故垒,黄云衰草。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须报。塞垣乐,尽櫜鞬锦领,山西年少。
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
译文
边塞秋晓,霜天无际,冷气袭人,步出帐外,只见晓色中隐约可见的故垒和低压的黄云下那随风摇曳的枯草。战马在风中嘶叫,边鸿在月下呜叫,陇山上戍卒身穿铠甲,在早寒中戍守。将士们唱着悲壮的军歌,都说皇恩应报。衣甲鲜明的少年将士,深觉从军守边之乐。我们在从容镇定之间就把边事平定了。夜间不必击刁斗以警戒,每夜放炳一炬,经常送出平安的信息。
朝廷采取守边的策略,对化外之民,也想用仁义去感化他们,而不用武力去镇压,等待他们自己来归附。但在太平时期,我却叹息岁晚难归、年华空逝。边境平静了,暂且尽情欢乐,不要吝惜金樽里的美酒,频频畅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