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圆明园荷花的诗句(绝  唱①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可我到圆)

1.绝  唱①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可我到圆

1。

(1)示例:句中将“绿叶”比作“透明的翡翠”,将绿叶上“汪汪点点的水露”比喻成“珍珠”,(1分)生动传神地(1分)写出了绿叶的青翠、晶莹,水露的圆润、灵动。(1分)2。

①结构上,为下文描写残荷做铺垫。(2分)②内容上,衬托出残荷的美,表现出作者对残荷孤傲坚强的称赞。

(2分)3。①两者都经受摧残,外形都是残破的。

(1分)②精神都是不屈的。(1分)4。

这里只圆明园的残荷虽然饱受摧折,枯败残破,但依然自信、孤傲,表现的是一种绝美的精神。(4分,意思对或言之有理即可)5。

“留得残荷听雨声”听的重点是雨声,表现的是一种赏雨的情趣。(2分,意思接近即可)“风雨声中听残荷”突出的是残荷,表现出残荷在风雨中傲然挺立的精神和力量。

(2分,意思接近即可)试题分析:1。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

其中的第一句话从从修辞上讲,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这样能表现出绿叶的晶莹剔透,惹人喜爱。第二句话运用了“撕破”“卷作”“高擎”三个动词,准确的表达法了树叶被大风吹破的姿态,衬托出荷叶的倔强挺立。

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本文开始写荷叶的美。红花的美,是为下文做铺垫,同时也是为表现残荷的美做衬托。

这些都是为赞美残荷而写的。3。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在文章中多次写到圆明园的断墙残柱,它和残荷有极其相似之处,从外型上,经历了摧残、磨难,都是破败的,不完整的。

从精神层面上,它们都具备不屈的精神品质。 4。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题目的理解能力。本文题目“绝唱”,是指圆明园遭受破坏,成为一段历史,残荷经历摧残,应经枯败残破,但同样都有着不屈的精神,激励着后人,用“绝唱”做文章题目,是对这种精神的高度赞美。

5。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

两句话各有侧重点,其中的“留得残荷听雨声”重点是“听风雨”,指的是在残败中赏析风雨,是一种雅致情趣;“风雨声中听残荷”重点是“听残荷”,突出表现残荷在风雨中傲然挺立的精神。考点:赏析句子,文题的理解。

点评:答好此类题的关键是对文章的整体文意的把握、掌握赏析句子的方法。句子赏析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考虑。

掌握分析标题含义的方法。这主要是要结合整篇文章来看,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另外要分析标题的作用和手法,从各个方面,层次去理解。

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和表意重点。理解句子含义可以从句子中关键词语、句子的结构特点、句子的语气语调、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等入手考虑分析,结合句子在文中所处的位置,联系上下文,对句子本身的含义,或句子的语境意义,或句子的隐含意义,作出恰当的解释。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2.描写圆明园的诗句

《三月初八日幸圆明园》

诗人:乾隆 朝代:清

秉时御气暮春初,灵沼灵台艳裔舒。

似毯绿茵承步辇,含胎红杏倚玫除。

下空回雁无忧弋,画水文鳞底用渔。

满眼韶光如有待,东风着意为吹嘘。

《忆圆明园 》

积云滚滚天帐旋,心胸汤汤日沉渊。

瑟风盈袖思吹起,梦回清代百年前。

今昔水法残垣破,琉璃山水皆无缘。

彻夜烈火风助孽,两千魔鬼皇都潜。

再忆当年三世血,万代精髓共和建。

江南名水皆收尽,万方永和天夙愿。

牡丹亭中观奇景,蓬岛瑶台养天年。

瑰丽雄殿依山耸,方壶胜状赞万千。

离宫道尽世人梦,亦幻亦真仍留连。

一俱焚灰终归尽,震人惊醒断心弦。

今朝许诺报国恨,心挂壮志凌轩辕。

《圆明园》

(一)

夏宫的鎏金铜狮,啊

你为何不怒吼

驱走卑伪的敌人

难道你害怕枪炮

你可知火药,曾是

中国历代中

引以为荣的发明

拿破仑眼中的猛狮,啊

你为何睡着了

让狡诈的敌人,放肆

闯入圆明园

你可知它,曾是

皇家的禁苑

皇权的象征

舍卫城尊贵的神佛,啊

你不绝如缕的钟磐声

悠然响亮了一百多年

曾为大清国祈福

曾为臣民消灾

为何福没有降临

灾却接踵而至

文源阁神圣的绿色,啊

你寓有天一生水

地之成之意

崇尚自然的绿色

为了以水克火

为何火没有克

却让圆明园化为乌有

(二)

圆明园,啊

你为什么满腔愤怒

难道是因为——

尊贵的牡丹被践踏

奇花异草被砍伐

凝聚了无数能工巧匠

心血和智慧的建筑

被滚滚的黑烟覆盖

顷刻间毁于一旦

圆明园,啊

你为什么满目惆怅

难道是因为——

珍贵的手抄本《四库全书》

珍奇的书法字画

珍藏的古籍秘本

在火的焚烧中卷曲

吞吐火舌和浓烟

瞬间化为一缕缕的尘烟

圆明园,诗句

3.谁有关于圆明园的诗词歌句或文章

乾隆御制圆明园四十景诗 勤政亲贤:正大光明之东,为勤政殿。

日于此披省章奏,召对臣工,亭午始退。座后屏风书无逸以自勖。

又东为保合太和。秀石名葩,庭轩明敞,观阁相交,林径四达。

庭训昭云日,钦承切式刑。敕几宵岂暇,吁俊刻靡宁。

一念微蒙圣,群言辨渭径。乾乾终始志,无逸近书屏。

麴院风荷:西湖麴院,为宋时酒务地,荷花最多,是有麴院风荷之名。兹处红衣印波,长虹摇影,风景相似,故以其名名之。

香远风清谁解图,亭亭花底睡双凫。停桡堤畔饶真赏,那数余杭西子湖。

日天琳宇:紫微丹地,中立一化城。截断红尘,觉同此山光水色,一时尽演圆音矣。

修修释子,渺渺禅栖。踏著门庭,即此是普贤愿海。

天外标化城,不许红尘杂。云台宝网中,时有钟鱼答。

茹古涵今:长春仙馆之北,嘉树丛卉,生香蓊葧,缭以曲垣,缀以周廊,邃馆明窗,牙签万轴,漱芳润,撷菁华。不薄今人爱古人,少陵斯言,实获我心。

广夏全无薄暑凭,洒然心境玉壶冰。时温旧学宁无说,欲去陈言尚未能。

鸟语花香生静悟,松风水月得佳朋。今人不薄古人爱,我爱当年杜少陵。

山高水长:在园之西南隅,地势平衍,构重楼数楹。每一临瞰,远岫堆鬟,近郊错绣,旷如也。

为外藩朝正锡宴,陈龙角抵之所。平时宿卫士于此较射。

重构枕平川,湖山万景全。时观君子德,式命上宾筵。

湛露今推惠,彤弓古尚贤。更殷三接晋,内外一家连。

上下天光:垂虹驾湖,婉蜒百尺,修栏夹翼,中为广亭。镕纹倒影,滉漾楣槛间,淩空俯瞰,一碧万顷,不啻胸吞云梦。

上下水天一色,水天上下相连。河伯夙朝玉阙,浑忘望若昔年。

水木明瑟:调寄秋风清 用泰西水法,引入室中,以转风扇。泠泠瑟瑟,非丝非竹,天簌遥闻,林光逾生净绿。

郦道元云:竹柏之怀,与神心妙达;智仁之性,共山水效深。兹境有焉。

林瑟瑟,水泠泠,溪风群簌动,山鸟一声鸣。斯时斯景谁图得,非色非空吟不成。

四宜书屋:春宜花,夏宜风,秋宜月,冬宜雪,居处之适也。冬有突夏,夏室寒些,骚人所艳,允矣兹室,君子攸甯。

秀木千章绿阴锁,闲闲远峤青莲朵。三百六日过隙驹,弃日一篇无不可。

墨林义府足优游,不羡长杨与馺娑。风花雪月各殊宜,四时潇洒松竹我。

坦坦荡荡:凿池为鱼乐国。池周舍下,锦鳞数千头,喁唼拨剌於荇风藻雨间,回环泳游,悠然自得。

诗云:众维鱼矣,我知鱼乐,我蒿目乎斯民。凿池观鱼乐,坦坦复荡荡。

泳游同一适,奚必江湖想?却笑蒙庄痴,尔我辨是非。有问如何答?鱼乐鱼自知。

天然图画:庭前修篁万竿,与双桐相映。风枝露梢,绿满襟袖。

西为高楼,折而南,翼以重榭。远近胜概,历历奔赴,殆非荆关笔墨能到。

我闻大块有文章,岂必天然无图画?茅茨休矣古淳风,于乐灵沼葩经载。松栋连云俯碧澜,下有修篁戛幽籁。

双桐荟蔚矗烟梢,朝阳疑有灵禽哕。优游竹素夙有年,峻宇雕墙古所戒。

讵无乐地资胜赏,湖山矧可供清快。岿然西峰列屏障,眺吟底用劳行迈。

时掇芝兰念秀英,或抚松筠怀耿介。和风万物与同春,甘雨三农共望岁。

周阿苔篆绿蒙茸,压架花姿红琐碎。征歌命舞非吾事,案头书史闲披对。

以永朝夕怡心神,忘筌是处羲皇界。试问支公买山价,可曾悟得须弥芥?万方安和:水心架构,形作卍字。

略约相通。遥望彼岸,奇花缬若绮。

每高秋月夜,沆瀣澄空,圆灵在镜。此百尺地,宁非佛胸涌出宝光耶!作室轩而豁,当年志若何。

万方归覆冒,一意愿安和。触景怀承器,瞻题仰偃波。

九年遗泽在,四海尚讴歌。武陵春色:循溪流而北,复谷环抱。

山桃万株,参错林麓间。落英缤纷,浮出水面,或朝曦夕阳,光炫绮树,酣云烘霞,莫可名状。

复岫回环一水通,春深片片贴波红。钞锣溪不离繁囿,只在轻烟淡霭中。

西峰秀色:轩楹洞达,面临翠岳。西山爽气,在我襟袖。

后宇为含韵斋,周植玉兰十余本。方春花气袭人,宛入众香国里。

垲地高轩架木为,朱明飒爽如秋时。不雕不斫太古意,讵惟其丽惟其宜。

西窗正对西山启,遥接岚峰等尺咫。霜辰红叶诗思杜,雨夕绿螺画看米。

亦有童童盘盖松,重基特立孰与同?三冬百卉凋零尽,依然郁翠惟此翁。山腰兰若云遮半,一声清磬风吹断。

疑有苾刍单上参,不如诗客窗中玩。结构既久苍苔老,花棚药畴相萦抱。

凭栏送目无不佳,趺榻怡情良复好。春朝秋夜值几余,把卷时还读我书。

斋外水田凡数顷,较晴量雨谘农夫。清词丽句个中得,消几丁丁玉壶刻。

但忆趋庭十载前,徊徨无语予心恻。是地轩爽明敞,户对西山,皇考最爱居此。

杏花春馆:由山亭逦迤而入,矮屋疏篱。东西参错。

环植文杏,春深花发。烂然如霞。

前辟小圃,杂莳蔬蓏,识野田村落景象。霏香红雪韵空庭,俏让寒梅占胆瓶。

最爱花光传艺苑,每乘月令验农经。为梁谩说仙人馆,载酒偏宜小隐亭。

夜半一犁春雨足,朝来吟屐树边停。映水兰香:在澹泊宁静少西;屋傍松竹交阴,悠然远俗。

前有水田数棱,纵横绿荫之外,适凉风乍来,稻香徐引,八百鼻功德兹为第一。园居岂为事游观?早晚农功倚槛看。

数顷黄云黍雨润,千畦绿水稻风寒。心田喜色良胜玉,鼻观真香不数兰。

日在豳风图画里,敢忘周颂命田官?鱼跃鸢飞:榱桷翼翼,户牖。

4.绝唱 阅读答案 1 阅读全文后,联系历史知识,说一说:作者借赞美圆

1.联系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亭亭:这里指荷花直立而美好的样子。

2.第④段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了残荷的 ,第⑤⑥段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赞美了残荷的精神。(2分)

外在形态(形象) 议论、抒情

3.按照要求品读、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1)从修辞的角度: 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赏析:句中将“绿叶”比喻成“透明的翡翠”,将绿叶上“汪汪点点的水露”比喻成“珍珠”,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绿叶的青翠、晶莹,水露的圆润、灵动。

(2)从含义的角度: 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擎。

赏析:句中的“撕破”“卷作黑色的一团”体现了“秋风”摧残之重,“依然”“高擎”则突出了残荷(荷叶)不屈、孤傲的品格。

4.作者在写残荷时多次提到圆明园的断墙残柱,这两者有何相似之处?(2分)

两者都经受摧残,外形都是残破的,精神都是不屈的。

5.文段⑦中,“留得残荷听雨声”与“风雨声中听残荷”有何不同?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4分)

“留得残荷听雨声”听的重点是雨声,表现的是一种审美的情趣;“风雨声中听残荷”突出的是感受残荷所表现的一种精神和力量。

6.根据文章内容,分析本文题目“绝唱”的含义。(3分)

这里指圆明园的残荷虽然饱受摧折,枯败残破,但依然自信、孤傲,表现的是一种绝美的精神

★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在于它不迎合季节,既盛开于五六月间,也持续到十月残秋.

B.作者很善于细节描写,例如文中画线语句通过对碧荷上水露的描写,产生了集静态美与动态美于一体的效果.

C.第7段无疑而问,自然过渡,既水到渠成引出作者以为最美的荷花,又引发读者的阅读的兴趣.

D.作者引用李商隐的诗句"留得残荷听雨声",不仅富有文化意蕴,而且切合文章题意,深化了主题.

E.作者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看荷花,是因为这里的荷花有警醒人们时刻不能忘记民族历史耻辱的意义.

答:A(不一样在于它不迎合季节,是一池没有绿叶没有红花的枯梗残荷.)

E(是为表现两者的残缺美,越是摧毁越美丽)

★8.作者最爱十月的残荷,为什么要从春夏的荷花写起

答:写三四月间的出水绿叶和五六月间新绽红荷的色彩鲜艳之美为下文做铺垫,突出(或"衬托"")了十月残荷枯梗,败叶的独特之美。

★9.从第8段看,作者笔下的荷花的神奇世界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①背景,以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为独特背景;

②精神(情操),荷虽残,志不残,枯梗,败叶,黑莲蓬依然在空中高擎;

③图案,残荷组成的各种美丽,幽秘的图案。

★10.文章题目为"绝唱",请根据文意,理解"绝唱"的含义.

答:满塘残荷是一池碧绿,艳红的最高升华,是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高尚凄美;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是被摧毁的历史的见证,已成为无法摧毁的象征;现实的残荷与历史的残缺相互映照,构成了残缺,独特的美。

5.古诗词中赞美荷花的名句

1 “金条悬白窣”“ 2 “素房含绿玉冠鲜” 3 “白玉花开绿锦池” 4 “旧宅嘉莲照水红” 5 “惟有绿荷红菡萏(荷花别名)” 6 “江南莲花开,红光照碧水” 咏莲诗赋 青阳渡 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咏芙蓉 南朝·梁 沈 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采 莲 南朝·梁 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咏同心芙蓉 隋 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夏歌 南朝·梁 萧 衍 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咏荷诗 江 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

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

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采莲曲 隋 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

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

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秋池一株莲 隋 弘执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古风 (其二十六) 唐 李 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子夜吴歌(其二) 唐李 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采莲曲 南朝梁 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

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

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折荷有赠 唐 李 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赋得涉江采芙蓉 南朝·陈 祖孙登 浮照满川涨,芙蓉承落光。

人来间花影,衣渡得荷香。 桂舟轼不定,菱歌引更长。

采采嗟离别,无暇缉为裳。越 女 唐王昌龄 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咏江南可采莲 南朝梁刘 缓 春初北岸涸,夏月南湖通。

卷荷舒欲倚,芙蓉生即红。 楫小宜回径,船轻好入丛。

钗光逐影乱,衣香随逆风。 江南少许地,年年情不穷。

东林寺白莲 唐白居易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白日发光彩,清飚散芳馨。 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我惭尘垢眼,风此琼瑶英。 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

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 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

欲收一颗子,寄回长安城。 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

京兆府栽莲 唐 白居易 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 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

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 下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

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 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

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 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门前。

关于圆明园荷花的诗句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