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沙鸥的诗句古诗

1.羁旅行役诗中有沙鸥意象的诗歌有什么

《渡江》 (明)张弼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原文译文徘徊在长江岸边,几番求渡却不得;江上风雨烟波一如旧时模样,而我这渡客却又添了新的愁绪。

夕阳易逝,岁月催人老,两岸的巍巍青山冷眼看着我一路向北,它自岿然不动也无所谓人世的岁月无情。一个人在漫漫旅途中,难以承受对故乡的思念,我那经历了一路颠沛而破旧不堪的裘衣,似乎还沾染着京都的风尘。

旧日里一起游学论道的相投之人如今四散分离,都不止漂泊何处了,只剩我孤身一人对着沙鸥吟诗发愣,伤感着离别与孤寂。 品读鉴赏这是一首写游子思乡之愁的诗歌。

诗歌第一联就紧扣诗题“渡江”,说明作者创作此诗的灵感产生于扬子江。作者长久漂泊在外,现在打算回归家乡,可是,到渡口打听才知道,江水高涨客船不敢出行,这样的情景,当然让归心似箭的作者心烦意乱,所以说“客愁新”。

第二联,作者转过话锋,写到了太阳与青山,但这里绝不只是为了景物描写,上一句说“白日忙于我“,其实是反语,意在说明自己在外奔波忙碌,下句说青山对着自己冷冷发笑。青山笑作者什么?从全诗看,作者之所以离乡背井,也只是为了追逐功名,显然作者在说青山冷笑他这样做,实则是作者自己在反思。

第三联就更直接地说明作者自己在思念家乡了,后一句再直白地说明自己来到京都本希望获得功能名,却落得破裘满风尘的下场。最后一联,进一步写自己在京都的生活境况,说自己并没有结识多少朋友,而且还四散飘零,自己就象一只沙鸥一样归无定所。

全诗抒发的思乡之愁是浓郁而哀伤的,在抒情手法上既有直接表达,又有借用景物衬托,显得比较灵活。 情感表达对故乡、亲友的思念之情,抒发离别的感慨和愁绪。

2.古诗词中有关沙鸥的意象,要解析

清平乐令

帘卷曲阑独倚,山展暮天无际。

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

数点雪花乱委,扑鹿沙鸥惊起。

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

这首词又名《江亭怨》,原题于荆州江亭之柱上,故由此得名。作者并不可考,《冷斋夜话》、《异闻录》等著作言其是吴城小龙女之作,使这首增添一种神秘的色彩。

以词意来看是一个流落异乡的少女感物伤怀思乡想家之作。但由其艺术手法来看,其内容之深刻,画面之丰富,手法之巧妙,给人感受之丰富不似一个初出笔坛的少女之作。

词的上片描写流落异乡,客居他所的少女思乡远望的画面。“帘卷曲阑独倚,山展暮天之际。”怀着难言的哀愁,少女寂寞孤独地倚在栏杆上,面对暮色笼罩下的群山,泪眼朦胧,遥望故乡。“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吴头楚尾”源自宋朝洪刍《耿方乘》,其中曰:“豫章之地,为吴头楚尾。”这里豫章代指江西,缘由其在吴地之上游,楚地之下游,因此得名。这句话意思是说少女泪眼朦胧地望着她家乡江西的方向。上片短短四句,却把少女那种满腔哀怨的感情,满目思乡之泪,形象与情感、人与物、景与情深然一体。

词的下片,写思乡望远的少女内心丰富丽情感。受惊的沙鸥任意飞翔,而自己却流落异乡,有家难归一股难言的伤感顿上心头。“数点雪花乱委,扑鹿沙鸥惊起。”雪花喻浪花。扑鹿,象声词,指沙鸥拍翅的声音。此句用意巧妙,不言少女伤怀,却言沙鸥不受羁绊,实际上把少女离乡后的不自由与沙鸥自由翱翔作了对比,通过移情联想,她的无限伤感流露纸端。“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少女多想抓住眼前这引人深思的景象作诗,然而却在转瞬之间那惊起的沙鸥却消失在苍烟水草丛中了。多么形象,又是多么生动,一幅少女思乡感伤展现在我们面前,给人以美的愉悦。

这首词妙语横生,妙意满目。语句不多但词意深远,给人留下广阔的联想,使人余味不绝。古人云“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可几风骚”(《词人玉屑》),本词的境界几近于此。

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读杜甫的《旅夜书怀》让人在禁不住感喟万千:“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真可谓此景中无我,我的心境却尽在其中,或许这便是人们称其为诗圣的缘由吧,文采自是飞流,思想更是动人。“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要有博大胸怀的人才能写出来,而这与是否为文人无关,更多是作为思想家对千古人间的深深的思索,让我无比动容。

细草随江风摇摆,孤舟在大江停泊,那漫天的星星点点好象也疲倦了,低垂着的目光轻轻抚摩着阔迈大地,那水中的月亮与波涛一起荡漾。在这种随人心境而给人或静美、或壮怀感受的旅夜里,诗人各种人生经历纷纷涌入脑海,回首前程往事,细看人间变幻,人生究竟因什么而显得有意义,让敏感的人荡起一阵感喟。

人世声名不过过眼,官爵之美也因光阴落幕。最后一句写得伤感而有贴切“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直道出了人生真相,真正的书写者一生都在漂泊着,人间没有理想的天堂,而天堂不过是人对美满的向往,漂泊人生正如同天地间独自翱翔的沙鸥,孤独并且渴望着自由。

人生对自由的热望,正在于自由很难实现,你可以说以心灵自由为目标很渺小与怯懦,但心灵的自由正是行动自由的先导,如果一个人不能自由地思考与书写,那么仅仅追求行动和权利上的自由,就很容易滑落进一种基于情绪的狂躁,在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上,人们以自由之名流淌了让人毛骨悚然的鲜血。

虽然历史陈迹渐渐不能激荡出我们内心的恐惧,但对自由的追求过程中容易犯下的狂热病却如幽灵一样在恰当的社会反射之下复活。人生是孤独的,并不因为获得人生的自由而有半点改变,我们对自由的热爱,正在于我们深味这孤独的美与忧,并且努力寻求多姿人生的可能,而这可能也许是人类所能获取的最好的礼物。

关于沙鸥的诗句古诗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