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相关的古诗诗句谚语(关于元宵节的诗句,谚语,对联)

1.关于元宵节的诗句,谚语,对联

一、关于元宵的诗句

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翻译:去年元宵节的时候,花市被灯光照得如同白昼。与佳人相约在黄昏之后、月上柳梢头之时同叙衷肠。

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唐代·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翻译: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索也打开了。

3、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宋代·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翻译:豪华的马车在飘香的街道行过。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转向西边,一夜舞动鱼灯、龙灯不停歇,笑语喧哗。

二、元宵节谚语

1、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2、雨打上元灯,云罩中秋月。

3、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岁元宵雨打灯。

4、明月皎皎千门秀,华灯盏盏万户春。

5、溶溶月色连灯市,霭霭春色满夜城。

三、元宵节的对联

1、上联:明月一轮,天开清淑 下联:春灯万盏,人乐太平 横批:火树银花

2、上联:美好前景,春色美好 下联:火红年代,华灯火红 横批:心上春意

3、上联:灯火良宵,鱼龙百戏 下联:琉璃世界,锦绣三春 横批:树梢银花

扩展资料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有关元宵节的诗句古诗及谚语,关于元宵节的古诗名句谚语,元宵节有关诗句或谚语

2.关于元宵节的诗句,谚语,对联 成语 搜狗问问

1、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宋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明 王磐《古蟾宫·元宵》

3、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宋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4、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明 王守仁《元夕二首》

5、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金 元好问《京都元夕》

6、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明 王磐《古蟾宫·元宵》

7、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宋 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8、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宋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9、谚语:上灯圆子落灯面,上元无雨多春旱。

10、对联:玉京风月原无价;银阙楼台共此春。

谚语,古诗,诗句,元宵节

3.关于元宵节的诗句,谚语,对联

元宵节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下面对联

4.关于元宵的诗和谚语有哪些 ?

一、关于元宵的诗句

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翻译:去年元宵节的时候,花市被灯光照得如同白昼。与佳人相约在黄昏之后、月上柳梢头之时同叙衷肠。

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唐代·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翻译: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索也打开了。

3、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宋代·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翻译:豪华的马车在飘香的街道行过。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转向西边,一夜舞动鱼灯、龙灯不停歇,笑语喧哗。

二、元宵节谚语

1、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2、雨打上元灯,云罩中秋月。

3、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岁元宵雨打灯。

4、明月皎皎千门秀,华灯盏盏万户春。

5.关于元宵节的诗句,谚语,对联

元宵节《上元夜》(唐)崔液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诗曰(唐)李商隐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宋)姜白石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诗曰(宋)姜白石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下面对联。

6.关于元宵节的彦语,古诗,成语

俗语

偷挽葱,嫁好翁;偷挽菜,嫁好婿

一年一度元宵明

十五夜抱大猪

元宵节——正月十五闹红火

正月十六游了春,一年四季不害病

成语

和和美美、阖家团圆、团团圆圆、阖家欢乐、阖家美满、

灯火通明、张灯结彩、花团锦簇、瓜果飘香、皓月当空

对联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也不是。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千门挂红灯,灯火迎佳节;

万树绽银花,花团闹元宵。

不夜灯光,便是玲珑世界;

通宵月色,无非圆满乾坤。

火树银花,今夜元宵竟不夜;

碧桃春水,洞天此处别有天。

三五良宵,花灯吐艳映新春;

一年初望,明月生辉度佳节。

古诗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生查子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7.关于元宵节的诗句

一、关于元宵节的诗句

1、灯转华夏千年过,些小佳节继开来。香车宝马今何在?喜庆中原亿众安。《元宵有感》

2、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诗曰》作者:姜白石

3、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元夕无月》(清)丘逢甲

4、年到元宵灯火燃,龙腾狮舞夜难眠。满帘花影月三五,一碗汤圆情万千。《元宵夜思儿》

5、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夜》作者:苏味道

二、元宵节意义

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三、元宵节习俗

元宵节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8.元宵节的俗语,成语,对联,古诗

关于元宵节的谚语有:1、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意思是指元宵节是什么天气,中秋节就会是同样的天气,而在北方说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晚上如果是阴天(云遮月),来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就会下雪(雪落在元宵花灯上).2、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岁元宵雨打灯3、雨打上元灯,云罩中秋月对联蜃楼海市落星雨;火树银花不夜天。

碧树银台万种色;野花啼鸟一般春。 舞凤飞龙成夜市;踏歌击鼓助春声。

古诗《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元宵节相关的古诗诗句谚语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