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教子的古诗句(关于有尊师重教的诗句或者句子)
1.关于有尊师重教的诗句或者句子
一、诗句
1、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____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周文王将要前往渭水打猎,临行前卜了一卦,卜辞说:“田于渭阳,将大得焉,非龙非彲,非虎非罴,兆得公侯。天遣汝师以之佐昌”。
2、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____韩愈《听颖师弹琴》
听了你这琴声忽柔忽刚,振人起强人坐令人低昂。
3、为学莫重于尊师。____谭嗣同
学习最主要的是尊重老师。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____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蚕一直吐丝直到死,蜡烛一直烧到成灰才不会流蜡烛油。现在普遍表现的意思,歌颂老师等辛勤工作的人的辛苦工作、默默奉献的精神 。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二、句子
1、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俄〗斯大林
3、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4、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美〗布鲁纳
5、假定美德既知识,那么无可怀疑美德是由教育而来的。——〖古希腊〗苏格拉底
2.赞美父母之爱、师生之爱、邻里之爱的诗句.(一样要3句)要诗句!不
游子吟 孟郊 慈 母 手 中 线, 游 子 身 上 衣。
临 行 密 密 缝, 意 恐 迟 迟 归。 谁 言 寸 草 心, 报 得 三 春 晖。
【别老母】 搴帏拜母河梁去, 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 中华诗词-清-黄景仁 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 “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劝孝歌》 青天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
《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
《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
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
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
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
〖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
《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赞美老师诗一:★★ 四度春风化绸缪, 几番秋雨洗鸿沟。 黑发积霜织日月, 粉笔无言写春秋。
蚕丝吐尽春未老, 烛泪成灰秋更稠。 春播桃李三千圃, 秋来硕果满神州。
★★赞美老师诗一:★★ 四度春风化绸缪, 几番秋雨洗鸿沟。 黑发积霜织日月, 粉笔无言写春秋。
蚕丝吐尽春未老, 烛泪成灰秋更稠。 春播桃李三千圃, 秋来硕果满神州。
★★赞美老师诗二:★★ 我爱我师 老师就象红烛, 燃起了学生心中的火把, 却燃烧了自己, 直到红烛成灰。 老师就象园丁, 养育着我们这一株株花朵, 却辛苦了自己, 直到体力耗尽。
我们长大了一定要成为国家的栋梁, 啊!老师就是这么无私! 啊!老师我们爱您! ★★赞美老师诗三:★★ ——老师,辛苦了 是谁——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 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 是您!老师! 您用辛勤的汗水, 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 是谁——把调皮的我们 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 是您!老师! 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风 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是谁——把幼小的我们 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老师! 您的保护让我们健康成长。 在金秋时节结下硕果。
您辛苦了!老师! 在酷暑严寒中辛勤工作的人们。 您辛苦了!老师! 把青春无么奉献的人们。
我们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您辛苦了,老师! 我也只能帮到这里了老 师 老师——您如春天中的细雨, 滋润着花儿,灌溉着大地, 而我们再着吮吸着细雨茁长成长。 老师——您如秋天里的一丝风, 吹黄了大地,唤金了稻谷, 而我们得到了丰收的硕果。
老师——在我黑暗的人生道路上是您为我点燃了一盏最明亮的灯; 老师——再我迷蒙的人生道路上是您做我的了的引路人; 老师——在我跌跌碰碰的人生道路中是您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老师——是您给了我一双强有力的翅膀,让我在知识的世界里遨游! ★★赞美老师诗四:★★ 金风送欢笑,丹桂花香飘。 老师的节日,今天又来到。
老师为我们的成长,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劳。 老师对我们的抚爱,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老师,您好! 人们把老师比作红烛,照亮别人而把自己燃烧。 人们把老师比作园丁,培育桃李开遍天涯海角。
教师是太阳底下崇高的事业。 老师给了我们理想的阳光和智慧的阳光。
老师引导我们走上洒满阳光的人生之路。 老师期望我们成为新世纪的太阳。
老师的话儿像春雨滋润我的心。 老师用知识的雨露浇灌我们成长。
温柔的春雨,就是老师对我们的抚爱。 老师的言传身教,像春雨润物细无声。
老师甘当绿叶,把我们当红花托起。 老师是一片绿叶,乐于默默奉献。
绿叶的绿色象征着老师青春常在。 当我们像鲜花盛开时,永远忘不了绿叶的恩情。
老师像大树,头顶蓝天,脚踩大地,默默地为社会造福。 老师是大树,为世界带来一片春色。
老师播撒希望的种子,把我们培育成一片树林。 小树长成栋梁材,不忘园丁培育恩。
是啊,老师的热情像太阳,老师的教诲像春雨, 老师的风格像绿叶,老师的事业像大树,我们的老师就是好。 ★★赞美老师诗五:★★ 你献上一朵花。
3.关于家教的诗句
送莫甥兼诸昆弟从韩司马入西军(节选) 【唐】孟浩然 饰装辞故里,谋策赴边庭。
壮志吞鸿鹄,遥心伴。 所从文且武,不战自应宁。
<释义>孟浩然的外甥即将投笔从戎,看着外甥等人马上就要出发,诗人写下了这首诗以寄托自己的期望,教导他们胸怀大志,在战场上团结战友、英勇杀敌、不怕牺牲、为国效力,并祝愿他早传捷报,得胜归来。 五更读书示子(节选) 【宋】陆游 吾儿虽憨素业存,颇能伴翁饱菜根。
万钟一品不足论,时来出手苏元元。 <释义>陆游在这首诗作中,教育自己的儿子们,读书不是为了高官厚禄,而是为了解除百姓疾苦、为国为民效力。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节选) 【清】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释义>这首教子诗,是林则徐因禁烟而被革职,将要离家去新疆伊犁充军时所作。 教子惜时,勤奋读书 责子(节选) 【东晋】陶渊明 虽有五男儿,总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释义>诗人用通俗的语言、幽默的笔调对五个儿子进行批评,严肃而又慈爱地指出他们的缺点,希望他们勤奋学习,不要懒惰贪玩。 符读书城南(节选) 【唐】韩愈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释义>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在长安城南别墅读书的儿子韩符的。既指出读书之重要,又指出勤读之可贵。
4.家教、家风的诗
谦恭尚廉洁;礼仪勿疏狂,留钱做什么。
既守四戒;存心不正,出则和睦乡邻:养身莫善于寡欲。范仲淹,阴陟无益。
惟德惟贤,学则连业。处世行八德。
子孙若如我,逊让敦慕邻,慈悲无边境;兄弟不和。林则徐,敬神无益。
饮食先让长者,读书无益;二宜敬师,不可斜侧骄矜。勤读圣贤书,博爱惜生灵;二戒懒惰,聪明无益:兄弟者。
长上有问必答,衣则传服,服药无益。敬长舆怀幼,方其幼也,食则同案,行路当随后行;不惜元气孟子;时运不济,须保五毂恩;兄弟互相助;行止不端,忠勇表丹诚,处下思恭,布施无益:一宜勤读;四戒骄傲,虽有笃厚之人;淫恶肆意。
刘备;三宜爱众,以行德义,前襟后裾:孝道当竭力,交友无益。纪晓岚,勿以善小而不为;四宜慎食,游则共方,绝戒骄傲情;妄取人财。
字纸莫乱废;心高气傲,又须规以四宜?贤而多财则损其志:不孝父母;做事循天理:入则孝顺父母。及其壮也:勿以恶小而为之,尊师如尊亲,博学无益,修身奉主神,能服于人,留钱做什么;儿孙坚心守;倾己勤劳。
李世民,虽有悖乱之人,怜恤孤寡贫:奉先思孝,开口就要尊称,父母亲左提右挈,成家种善根:一戒是(晚)起。颜之推,不能不相爱也,各子其子。
不可虚言戏谑,在座定要抬身?愚而多财益增其过,风水无益,各妻其妻,分形连气之人也;三戒奢华。莫呼长上表号;做事乖张,不能不少衰也。
苏洵,妄救无益;子孙不如我。
5.寓意父母正确引导孩子的诗句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专利:集中,散逸:分散.这是颜之推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要教导媳妇最好在初入门,要教好儿子最好在孩提时. ●天下之本在家. 汉·荀悦《申鉴·政体》天下的根基在于家庭.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唐·韩愈《师说》如果爱护自己的孩子,那就要选择老师来教育他.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清·梁启超《论幼学》人生百年,建树立足在于幼年所受的教育. ●父善教子者,教于孩提. 宋·林逋《省心录》孩提:幼儿.善于教育儿女的人,必须从小做起. ●强国之基在养蒙,儿童智慧须开爽,方能凌驾于人上. 清·林纾《闽中新乐府》养蒙:教育、启蒙. ●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 《大戴礼记·保傅》年轻时养成的习性如天然生成的一样,一旦成为习惯就不易改变了.这里指出抓年轻时的教育对于后来的成长极为重要. ●人材之成,自儿童起. 清·陈宏谋《序》起:开始 ●居身务其俭朴,教子要有义方. 清·朱柏庐《治家格言》居身:对自身生活行为的操守.义方:道义和思想行为的一定标准. ●爱子教之以义方. 《左传·隐公三年》慈爱子女,要教育他们行事应遵守的规矩法度. ●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 明·方孝孺《行善戒》犹:仍然.意指疼爱儿女但不能忽视教育.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战国策·赵策》父母爱子女,就得替子女作长远的打算.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资治通鉴》道:道义,正道.适:正是.不从道义上爱护一个人,正是害了他. ●君子之于子,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导之以道而勿强. 《荀子·大略》君子对于自己的子女,喜爱他们而不表现在脸上,使唤他们而不优以辞色,用道理诱导他们而不强制压服. ●贤人智士之于子孙也,厉之以志,弗厉以诈;劝之以正,弗劝以诈;示之以俭,弗示以奢;贻之以言,弗贻以财. 汉·王符《潜夫论·遏利》贤明的人和有识之士教育子孙,总是勉励他们立志,而不是教以花言巧语;劝导他们正直,而不是从事奸诈;示范他们俭约,而不是示范以奢侈;赠送他们以训诫,而不是赠送以财产. ●童蒙无先入之杂,以正导之而无不顺受枣故养正当于蒙. 明·王延相《雅述·上篇》 蒙:无知.童蒙,指儿童无知的时期. ●今教童子枣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意志,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 明·王守仁《训蒙大意》讽:劝告. ●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明·王守仁《训蒙大意》不能已:不会停止. ●教子工夫,第一在齐家,第二在择师. 明·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卷十齐:整治. ●子弟童稚之年,父母师傅贤者,异日多贤;宽者,多至不肖. 清·张履祥《训子语》童稚:年幼时期.异日:日后. ●至乐无如读书,至安无如教子. 《史曲·愿体集》至:最. ●爱之必以其道.。
6.父母对孩子教育影响的诗句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专利:集中,散逸:分散.这是颜之推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要教导媳妇最好在初入门,要教好儿子最好在孩提时.
●天下之本在家.
汉·荀悦《申鉴·政体》天下的根基在于家庭.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唐·韩愈《师说》如果爱护自己的孩子,那就要选择老师来教育他.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清·梁启超《论幼学》人生百年,建树立足在于幼年所受的教育.
●父善教子者,教于孩提.
宋·林逋《省心录》孩提:幼儿.善于教育儿女的人,必须从小做起.
●强国之基在养蒙,儿童智慧须开爽,方能凌驾于人上.
清·林纾《闽中新乐府》养蒙:教育、启蒙.
●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
《大戴礼记·保傅》年轻时养成的习性如天然生成的一样,一旦成为习惯就不易改变了.这里指出抓年轻时的教育对于后来的成长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