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版画的文章和诗句(描写徽州版画韵味的诗句越多越好)
1.描写徽州版画韵味的诗句越多越好
1、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杜甫《阁夜》 2、前村深雪里,昨夜一bai枝开。——齐己《早梅》 3、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孟郊《洛桥晚望》 4、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欧阳修《戏答元珍》 5、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du——杜甫《对雪》 6、残雪楼台,迟日园林。——韩疁《高阳台·除夜》 7、问弄雪飘枝,无双亭上,何zhi日重游。
——郑觉齐《扬州慢·琼花》 8、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
——向子諲《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9、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10、雪消dao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1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12、纷纷暮雪下辕门,专风掣红旗冻不翻。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3、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属去、数枝雪。——范成大《霜天晓角·梅》 14、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李益《从军北征》。
2.梵高与星月夜谁有关于描写星月夜这幅画的文章啊,急
1853-1890,荷兰画家,后印象派的凭借。
因患精神病自杀。荷兰画家梵高,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是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
他热爱生活,但在生活中屡遭挫折,艰辛备尝。他献身艺术,大胆创新,在广泛学习前辈画家伦勃朗等人的基础上,吸收印象派画家在色彩方面的经验,并受到东方艺术,特别是日本版画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许多洋溢着生活激情、富于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表现了他心中的苦闷、哀伤、同情和希望,至今饮誉世界。
荷兰人,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梵高出生在荷兰一个乡村牧师家庭。
他是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
3.版画用什么材料制成
中国版画史版画艺术版画,也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
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版画起源中国版画的起源,有汉朝说、东晋说、六朝以至隋朝说。 现存我国最早的版画,有款刻年月的,是举世闻名的“咸通”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首图,根据题记,作于公元868年。
四川成都唐墓出土的“至德”本版画,据估计比“咸通”本早约百年。 唐、五代时期的版画,在我国西北和吴越等地都有发现的作品。
作品大多古朴俊秀,奏刀有神。 内容题材以宗教经卷为主。
宋元时期的佛教版画,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刻本章法完善,体韵遒劲。
同时,在经卷中也开始出现山水景物图形。其他题材的版画,如科技知识与文艺门类的书籍、图册等也有大量的雕印作品。
北宋的汴京,南宋临安、绍兴、湖州、婺州、苏州、福建建安、四川眉山、成都等,成为各具特色的版刻中心。同一时期的辽代套色漏印彩色版《南无释迦牟尼佛像》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彩色套印版画,在世界文化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由于实用的要求,在宋代也出现了铜版印刷,主要用于印制纸币和广告。 元代的“平话” 刻本是我国连环版画的前身。
明清两朝是我国版画的高峰时期,在许许多多文人、书商、刻工的共同努力下,版刻出现了各种流派,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不仅宗教版画在明代达到顶点,欣赏性的版画也在明代大大兴起。
画谱、小说、戏曲、传记、诗词等,一时佳作如雪,不胜枚举。尤其是文学名著的刻本插图,版本众多,流行广泛,影响深远。
这一时期也是版画各个艺术流派的兴盛期。以福建建阳为中心的建安派,作品多出于民间工匠,镌刻质朴。
以南京为中心的金陵派,作品以戏曲小说为主。或粗犷豪放,或工雅秀丽,风采迥异。
以杭州为中心的武陵派,题材开阔,刻制精美。以安徽徽州为中心的徽派在中国文化史上更具有源远流长的影响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版画的发展始终与刻书业密切相关,宋元时代的中心在福建的建安和浙江的杭州,在明代的时候则转移到南京和北京。 但是真正使得版画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是徽派版画的兴起。
自15世纪以来,徽派版画即以刻制闻名于时,高手如林,尤其以黄、汪两个家族最为突出。明清两代新安黄氏一族所刻书达200余部,能图者有100多人,成为一支阵容庞大的队伍。
代表作品有《养正图解》、《古列女传》等。 在徽派版画以典雅、精巧的风格畅行于世的时候,金陵(南京)、武林(杭州)、苏州等地的版画插图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明代版画不仅用作书籍插图,而且也用于画家传授画法的“画谱”、文人雅士的“笺纸”、制墨名家的“墨谱”,以及民间娱乐用的“酒牌”。 画谱中的较早者是1603年杭州双桂堂所刊的《顾氏画谱》;墨谱的代表则为万历年间出版的丁云鹏参与绘制的《程氏墨苑》;热心酒牌版画创作的是著名画家陈洪绶,他和徽州黄氏高手合作的《水浒叶子》、《博古叶子》等成为传世名作。
古代套色版画的出现,已知最早的是明刻的《萝轩变古笺谱》,但影响最大的却是刊刻于1633年的《十竹斋画谱》和刊刻于1644年的《十竹斋笺谱》,它们的作者是明代的出版家、书画家胡正言。 清代版画除了徽派以外,北京的殿版也很有名。
代表作品有1696年北京刻手朱圭所刊焦秉贞的《耕织图》、1717年所刻冷枚画的《万寿盛典图》等。而1679年运用分色水印木刻法所印制的《芥子园画传》初集,是由金陵画家根据李流芳的稿本缯辑而成的,其后又出版了二、三、四集,广为流传,成为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一部绘画教科书。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版画在历史长河中有它自己的发展轨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郑振铎先生曾说:“梨枣图画,为推动文化,功高不可胜言”。
这是对版画艺术地位的恰当评价。以上是百度来的,希望能帮到你!另外版画有国内和国外的区别;也不应该说“什么材料制成”,而应该是“有哪些分类”,比如:纸版、铜版、石版……。
4.席慕容铜版画的赏析~急在线等
抓住刹那成为永恒 〈铜版画〉之赏析:
〈铜版画〉仍选自《七里香》,显现了席慕蓉情诗的另一特色,想抓住时间,把生命中所有美好的事镂刻於脑海与心中的渴望。她曾说:「……如果年华能倒流,如果一切能再来一次,我一定把每件事都记得,而不要忘记……」、「我仍然记得十九岁那年,站在北投家中的院子里,背后是高大的大屯山,脚下是新长出来的小绿草,我心里疼惜得不得了,我几乎要叫出来:『不要忘记!不要忘记!』我是在跟谁说话?我知道我是跟日后的『我』说话,我要日后的我不要忘记这一刹!」诗人渴望记住每一刹那之美的朴心与诗心,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她的真与情,而所谓的情不单指爱情,而是对所有存有万物,不管是有生命或无生命都待以真情。而这首〈铜版画〉便是在这样的基调下创作出来,诗中的你未必实指其人,是诗人藉以代表所有曾发生过的美好经历,希望自己能把它们存於心中,永不褪色。以下就诗之内容分段赏析之:
这首诗分为三段,首段一开始的「若夏日能重回山间/若上苍容许我们再一次的相见」,便连用了两个「若」字,以假设的情况来代表心中的渴望,而下面诗句便带出「让羊齿的叶子再绿」「让溪水奔流」「年华再玉」的愿望,这之间包含了可能发生和不可能发生的渴望。「夏日重回山间」、「羊齿的叶子再绿」、「溪水奔流」是大自然的永恒象徵,它们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然而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流年逝水,一旦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这让诗人非常地感慨,因而她假想如果时间能倒流,回到「什 都还不曾发生」「都还没有徵兆」 ,回到你我初相遇,「你从灰蒙拥挤的人群出现/投我以羞怯的微笑」的时刻。到这里,诗人点出了她想要「年华再玉」的渴望,实因想回到两人初相遇的时候。「你从灰蒙拥挤的人群出现/投我以羞怯的微笑」不但运用了《诗经》的句式,还化用了「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下」的诗句。千万人之中,就只有他是我所关心、在乎的,因而在灰蒙蒙、黑压压的人群当中,我只看到他走了出来,因为我的目光全集中在他的身上。然而诗人所说的你,未必只局限於情人,也可能包含了存有的万物,所有能令她感动的时刻、事物。如文评家曾昭旭所说:「她只是借形相上的一点茫然,铸成境界上的千年好梦 使人在光彩寂灭处,犹见满山的月色,如酒的青春。」而「遥远的清晨是一张著墨不多的素描」更以视觉的效果造出了时光倒流,不曾发生、没有徵兆的迷蒙意境。末段点出了急於抓住美丽时刻的诗旨,「若我早知道就此无法把你忘记/我将不再大意 我要尽力镂刻/那个初识的古老夏日/深沉而缓慢 刻出一张/繁复精致的铜版/每一划刻痕我都将珍惜/若我早知就此终生都无法忘记」。「初识的古老夏日」,说明了首段何以诗人希望夏日重回山间,原来那是两人初相遇的季节。而铜版画是诗人作画的倾向风格,古典、柔挺,却根根清晰分明,她藉铜版化的风格特色,希望自己能够清晰分明地将那美好时刻镂刻在心中,因而整首诗呈现了诗人想抓住刹那以取得永恒的真切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