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的古诗句描写(推荐几首描写“乡情”的诗句)

1.推荐几首描写“乡情”的诗句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意思: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意思: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出处。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意思: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出处。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意思: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 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意思: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出处。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意思:你从故乡来,该知道故乡的事.请告诉我,你来时,我窗前的梅树,是否已经开花?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意思:看着门前明亮的月光, 真像地上打了一层霜, 抬头来看着天上的一轮明月, 不由得低下头来思念自己的故乡。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意思:那里是故乡啊?早已经淡忘了,除了醉的时候想得起来其他时候都早已。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意思: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意思: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尽情享受这团圆的天伦之乐,但这秋夜的愁思究竟会落到哪户人家呢? 古代关于乡情诗的常见意象总结 l、月:我国古代诗歌,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的代名词。

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夸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更突出对故乡的思念。王建《十五夜望寄拉郎中》:“夸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秩思落谁家。”

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她表现了诗人对故,舶友的深切思念。另外还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汪则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等诗句,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

2、柳:咏柳,在唐诗中常被用以赋别。罗隐的《柳》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送别情景的:“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苯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在赋别诗中,诗人一般以折柳相赠惜剐,折柳是汉代起就有的惜别时的风俗,因“柳”与“留”同音。

施肩吾的《折杨柳》:“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夸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最有名的是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敌国情!”3、萱草:也叫忘忧草,在我国一向有“母亲花”的美称,古时当游子要远行的时候,就会先在北堂种上萤草,希望母亲在照顾萱草之时能够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恼与忧愁。母亲住的屋子又叫萱堂,以萱草代替母爱,“北堂柱萱”也引中为母子之恃。

萱革就成了母亲的代称,萱草也就自然成了我国的母亲之花,国人称母亲为“萱堂”,“萱”代表母亲。另外一种植物“椿”代表父亲,所以我国人常称父母为“椿萱”。

4、莲革:莲草飞转无定,常用以比喻漂泊流浪的游子。如,魏曹植的《杂诗》:“转蓬离本根,飘摇随长风。”

隋朝江总的《遇长安使寄裴尚书》:“秋蓬失赴所,春草屡芳菲。”白居易的“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5、津、渡、亭:这些都是古人送别的地方,触目感怀,自然能引发对故人的无限思念。如,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王勃的《江亭夜月速别二首》:“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6、译、馆,争:这些都是游子远游时短暂抽居的地方,这更能让游子体昧剐自己只走一个匆匆的过客,孤馆青灯,极容易诱发游子的思乡怀人之情。

如戴叔伦的《除夜宿石头驿》:“旅馆谁相问?采灯独可亲。”/7、双鲤、尺素,家书:这恐怕是古人在远游时和家人保持联系最重要的通讯方式了,即便如此,也并非想寄就能寄得的。

李商隐的《寄争狐郎中》“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也许是最昂贵的家信了;尺素常用以指情书。

8.灯、樽,门、闾、窗:这是离人寄托相思的最常用的道具。孤灯青影·苦酒一樽,细细品味绵长的相思之情。

思之痛,苦涩如酒;恩之深,夜不能寐。如,扬素的“桂酒徒盈撑,故人不在席。”

鲁迅的《剐请弟》:“夜关倚床忆诸弟,残灯如豆月明时。”倚门凭窗,望艰欲穿。

如,张说的《岳州剐子均》:“他日将何见,愁来独恃门。”“窗”这十意象常用于爱情诗。

9.梦: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实际上暗示了“一日相亲十二时”,元时无刻不在相思。

如如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王善才的《长命西河水》:“孤灯燃客梦,寒杵捣乡愁。”

10中秋、重阳、冬至等节日、节气:佳节是要和家人在一起欢聚的,自然,“每逢佳节倍思亲”。如,张祜的。

关于乡情的古诗句,乡情乡愁的古诗句,描写山的古诗句

2.描写乡情的古诗词

【年代】:唐 【作者】:贺知章 【 题 】:回乡偶书 【内容】: 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年代】:唐 【作者】:贺知章 【 题 】:回乡偶书 【内容】: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年代】:唐 【作者】:王维 【 题 】:杂诗 【内容】: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年代】:唐 【作者】:宋之问 【 题 】:渡汉江 【内容】: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年代】:唐 【作者】:刘皂 【 题 】:旅次朔方 【内容】: 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又渡桑干水,却望并州似故乡。

参考资料:收集。

乡情,诗句,描写

3.关于乡情的古诗

诗中乡情1.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文《渡汉江》)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刘皂《旅次朔方》)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

4.描写乡情的诗句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5.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7.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9.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 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抒发乡情的诗句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6.表达乡愁乡情的诗句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7.表达乡情的古诗词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10.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于光中《乡愁》。

8.关于乡情乡愁的诗句有哪些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正如乡愁这首诗一样的含有情意。

邮票是一种意象,诗中的船票、邮票、坟墓等都是意象,都寄予了思乡情怀。 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

表现乡愁的诗: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乡情的古诗句描写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