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严厉意思的古诗句(写父母对子女很严厉的诗句有哪些啊?)

1.写父母对子女很严厉的诗句有哪些啊?

幼学·家教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礼记·大学》儒家主张的治国,齐家,是有密切关系的两件事,一个人的家教不好,而又能教人的,没有这回事。 ●怀子三月,出居别宫。

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妇女怀胎三月,出居别的地方,眼不看邪恶的东西,耳不听胡乱的东西,说话、饮食用礼义来节制。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专利:集中,散逸:分散。这是颜之推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要教导媳妇最好在初入门,要教好儿子最好在孩提时。

●天下之本在家。 汉·荀悦《申鉴·政体》天下的根基在于家庭。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唐·韩愈《师说》如果爱护自己的孩子,那就要选择老师来教育他。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清·梁启超《论幼学》人生百年,建树立足在于幼年所受的教育。

●父善教子者,教于孩提。 宋·林逋《省心录》孩提:幼儿。

善于教育儿女的人,必须从小做起。 ●强国之基在养蒙,儿童智慧须开爽,方能凌驾于人上。

清·林纾《闽中新乐府》养蒙:教育、启蒙。 ●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

《大戴礼记·保傅》年轻时养成的习性如天然生成的一样,一旦成为习惯就不易改变了。这里指出抓年轻时的教育对于后来的成长极为重要。

●人材之成,自儿童起。 清·陈宏谋《<养正遗规>序》起:开始 ●居身务其俭朴,教子要有义方. 清·朱柏庐《治家格言》居身:对自身生活行为的操守。

义方:道义和思想行为的一定标准。 ●爱子教之以义方。

《左传·隐公三年》慈爱子女,要教育他们行事应遵守的规矩法度。 ●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

明·方孝孺《行善戒》犹:仍然。意指疼爱儿女但不能忽视教育。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战国策·赵策》父母爱子女,就得替子女作长远的打算。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资治通鉴》道:道义,正道。

适:正是。不从道义上爱护一个人,正是害了他。

●君子之于子,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导之以道而勿强。 《荀子·大略》君子对于自己的子女,喜爱他们而不表现在脸上,使唤他们而不优以辞色,用道理诱导他们而不强制压服。

●贤人智士之于子孙也,厉之以志,弗厉以诈;劝之以正,弗劝以诈;示之以俭,弗示以奢;贻之以言,弗贻以财。 汉·王符《潜夫论·遏利》贤明的人和有识之士教育子孙,总是勉励他们立志,而不是教以花言巧语;劝导他们正直,而不是从事奸诈;示范他们俭约,而不是示范以奢侈;赠送他们以训诫,而不是赠送以财产。

●童蒙无先入之杂,以正导之而无不顺受枣故养正当于蒙。 明·王延相《雅述·上篇》 蒙:无知。

童蒙,指儿童无知的时期。 ●今教童子枣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意志,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

明·王守仁《训蒙大意》讽:劝告。 ●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明·王守仁《训蒙大意》不能已:不会停止。 ●教子工夫,第一在齐家,第二在择师。

明·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卷十齐:整治。 ●子弟童稚之年,父母师傅贤者,异日多贤;宽者,多至不肖。

清·张履祥《训子语》童稚:年幼时期。异日:日后。

●至乐无如读书,至安无如教子。 《史曲·愿体集》至:最。

●爱之必以其道。 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爱惜子女必须讲究方法。

●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成:成才。

要想成就功业,必须家里有好的父兄,外有严格的师友。 ●教子须是以身率先。

明·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卷十教导儿子必须自己带头去做。 ●人各欲善其子,而不知自修,惑矣! 清·张履祥《愿学记》人们都想教好子女,但不懂得从我做起,这真大惑不解了。

●子弟教不率从,必是教之不尽其道,为父兄师长者,但当反求诸已,未可全责子弟也。 清·张履祥《备忘一》率从:服从。

反求诸己:自己要反思。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韩非子·外储说》做母亲的欺骗儿子,做儿子的不相信自己的母亲,这样的家教还成什么样子。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威严:既有使人敬畏的气魄而又严格要求。慈:仁爱。

畏慎:敬畏而谨慎。 ●人以孝悌忠信是教,家惟礼义廉耻是尚。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3回为人应教以孝悌忠信的道理,治家应崇尚礼义廉耻的风气。 ●贤母使子贤也。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 贤良的母亲会教育孩子学好。 ●子孙若贤,不待多富;若其不贤,则多以征怨。

汉·王符《潜夫论·遏利》子孙如果是有才德的,不须财富多;如果他们没有才德,财富多了反而会招来怨恨。 ●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如果对子女偏颇宠爱,看来虽是优待他们,实际上是更危害他们。 ●无药可延卿相寿,有钱难买子孙贤。

元·〈冤家债主·梆子》延:延长。卿: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

2.形容严格的诗句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严于律己

以人之长,补己之短.

处事为人,信义为本.

马要快当,人要稳当.

不能正己,焉能正人.

宁可认错,不可说谎.

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有钱不乱花,有功不自夸.

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

满壶全不响,半壶响叮当.

山高泉水清,树高根须深.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

善说不如善做,善始不如善终.

好事一做到底,坏事一次莫为.

天上下雨地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

大海不讥笑水滴,高山不嘲讥小石.

跑马摇头要落后,英雄骄傲要跌跤.

虚心好学受人赞,自命不凡讨人嫌.

贤者不炫己之长,君子不夺人所好.

自命不凡讨人嫌,虚心才能添智慧.

谦逊者常思己过,骄傲者常说人短.

诗句,严厉

3.关于严厉的古诗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严于律己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处事为人,信义为本.马要快当,人要稳当.不能正己,焉能正人.宁可认错,不可说谎.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有钱不乱花,有功不自夸.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满壶全不响,半壶响叮当.山高泉水清,树高根须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善说不如善做,善始不如善终.好事一做到底,坏事一次莫为.天上下雨地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大海不讥笑水滴,高山不嘲讥小石.跑马摇头要落后,英雄骄傲要跌跤.虚心好学受人赞,自命不凡讨人嫌.贤者不炫己之长,君子不夺人所好.自命不凡讨人嫌,虚心才能添智慧.谦逊者常思己过,骄傲者常说人短。

4.形容人严厉的古诗名句

声色俱厉

【解释】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出处】《晋书·明帝纪》:“(王)敦素以帝神武明略,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日:‘皇太子何以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

恶言厉色

【解释】说话和脸色都很严厉。

【出处】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三八章:“洪珊老师虽然照样是恶言厉色的把书茵斥骂一顿,但态度已经和缓下来了。”

疾声厉色

【解释】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出处】《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夏日可畏

【解释】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出处】《左传·文公七年》:“鄷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5.形容人严厉的古诗名句

声色俱厉

【解释】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出处】《晋书·明帝纪》:“(王)敦素以帝神武明略,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日:‘皇太子何以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

恶言厉色

【解释】说话和脸色都很严厉。

【出处】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三八章:“洪珊老师虽然照样是恶言厉色的把书茵斥骂一顿,但态度已经和缓下来了。”

疾声厉色

【解释】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出处】《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夏日可畏

【解释】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出处】《左传·文公七年》:“鄷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具有严厉意思的古诗句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