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伯伯种菜很辛苦的诗句(写农民伯伯辛苦劳作的古诗有哪些?)
1.写农民伯伯辛苦劳作的古诗有哪些?
写农民伯伯辛苦劳作的古诗有:《古风二首 》、《悯农二首》、《观刈麦》、《归园田居》之三、《卖炭翁》。
1、《古风二首 》 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赏析: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
“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
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
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
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2、《悯农二首》 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赏析:此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
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译文: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3、《观刈麦》 唐代: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赏析:《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
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诗人想到自己四体不勤却饱食禄米,内心十分惭愧。
于是直抒其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译文: 农民终年没有闲暇,到了五月加倍繁忙。
夜里吹来暖暖南风,地里小麦盖垄熟黄。 妇女用筐挑着食物,孩子提壶盛满水汤。
相伴到田里送饭食,男人劳作在南山冈。 脚被地面热气熏蒸,背烤着火辣的阳光。
精疲力竭不觉酷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但:只。
惜:盼望。 又见一位贫苦农妇,抱着孩子跟在人旁。
右手拿着捡的麦穗,左臂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回头述说家境,听的人都为她悲伤。
为了缴税家田卖尽,靠捡麦穗填充饥肠。 如今我有什么功德,从来没有种田采桑。
一年俸禄有三百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暗自惭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
4、《归园田居》之三 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赏析:在本诗中陶渊明却勇敢地反对了传统观念,冲破了陈旧的精神枷锁,毅然地告别官场,辞去了彭泽县令,不做劳心治人的“君子”;决然地返回家园,心甘情愿地扛起了锄头,辛勤地躬耕垄亩,偏要做个劳力的“小人”。这等无畏的精神,美好的人格,高尚的境界,赢得了后世多少人的称赞、钦佩乃至效仿。
译文: 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
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 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5、《卖炭翁》 唐代: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赏析:这首诗具有深刻的。
2.写农民伯伯辛苦劳作的古诗是什么
.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悯农》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关于农民伯伯辛苦的诗有哪些?
《悯农二首》 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二首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农父》 唐代:张碧 运锄耕劚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 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
《野老歌 》 唐代:张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悯农》 宋代:杨万里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4.请问高人描写农民辛勤种庄稼的一些古诗?
悯农
作者:【李绅】 年代:【唐】 体裁:【五古】 类别:【未知】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种一颗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田上
【年代】:唐
【作者】:崔道融
【题目】:田上
【内容】:
雨足高田白,
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
东方殊未明。
5.关于农民伯伯辛苦的诗有哪些
一、懒向沙头醉二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
客中无伴怕群行。
白话释义:懒懒地走向沙头去喝两瓶致醉,叫你来小窗同赏明月。夕阳吹角最关情。忙着日苦多空闲的日子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人中没有伴害怕群行
朝代:宋
作者:陆游
出处:浣溪沙
二、奔走朝行内,栖迟林墅间。多因病后退,少及健时还。斑白霜侵鬓,苍黄日下山。闲忙俱过日,忙校不如闲。
白话释义:奔跑朝行内,游息山林别墅之间。多因病后退,年轻和健康时返回。白发鬓霜侵,苍黄太阳下山。闲忙一起过日子,忙校不如闲。
朝代:唐
作者:白居易
出处:闲忙
三、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白话释义:白苎新袍入嫩凉。准备来年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第二年这一天青云离开,却笑人间举子忙
朝代:宋
作者:辛弃疾
出处:鹧鸪天·白苎新袍入嫩凉
四、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白话释义:阵阵西风,吹过平原,带来了禾黍的芳香;溅溅流泉,泻入沟渠,打谷场上一片繁忙。只有它经过了一年辛勤耕耘的老牛,闲适地躺在山坡上,嚼着草,沐浴着金色的夕阳。
朝代:宋代
作者:孔平仲
出处:禾熟
五、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白话释义:屋上有一只春鸠在鸣叫,村边开着大片的白色杏花。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
去年的燕子飞回来了,好像认识它的旧巢。屋里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年的日历。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出处:春中田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