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蚌埠诗句(赏诗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
1.赏诗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作者:【苏轼】 年代:【宋】 体裁:【未知】 类别:【未知】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湖上有水仙王庙。)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 ①潋滟----形容水波相连,荡漾闪光。 ②方好----正显得美好。
③空蒙----形容云雾迷茫,似有若无。 ④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姓施,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县)西,所以称为西施。
[解说]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很深。 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揭示深刻的哲理。
杭州西湖,又叫西子湖,因为它在杭州西面;叫西子湖,则是从这首小诗而来。 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
开始天气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 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
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这首小诗前两句是描写:写晴天的水、雨天的山,从两种地貌、两种天气表现西湖山水风光之美和晴雨多变的特征,写得具体、传神,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以致有人评论说,古来多少西湖诗全被这两句扫尽了。后两句是比喻:天地之间,人类最灵;人类之中,西子最美。
在前两句描写的基础上,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说它和西施一样同为天下灵与美的极至,何况又经过或淡妆或浓抹的精心打扮呢! 然而,极写西湖之美还不是这个比喻的全部奥妙。历史上有些女子,美名和西子不相上下,诗人何以偏偏要拿西子来和西湖相比呢?这是因为,西子除了她灵秀美丽,她和西湖还有两点独特的契合:一是西子家乡离西湖不远,同属古越之地;二是西子、西湖,头上都有“西”字,叫起来自然天成。
由于这种种原因,苏轼这个妙手偶得的比喻,博得了后人的称道,西湖也就被称作西子湖了。 。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后面习题(8分)葛溪驿 (宋? 爱问
【答案】【小题1】8分)(1)①身处病中,②思念故乡,③感慨时事,④漂泊天涯,⑤秋景凄凉(答出四点即可,一点一分) 【小题2】(2)①直接抒情,二、三两联直接抒发夜宿所感。
(2分)②借景抒情,首联描写葛溪驿的环境,营造氛围;尾联以黄叶、鸣蝉衬托自己的心情。 (2分)【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结合诗句可知首联写的是秋夜孤寂之景,颔联抒写羁旅行役的困顿和思乡的愁苦,写得很细腻。
只有细心人,才能感到“天街夜色凉如水”,倾泻在孤衾冷叠,卧病在床人的身上,确实是来得早。 尽管梦境虽嫌迷离,却有片时亲人相聚的欢乐。
羁旅逢秋,途中得病,早觉风露,岂无“断肠人在天涯”之痛乎?颈联抒写忧时忧国的情怀。综上种种怎不让人心乱呢。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表达技巧中的抒情方式。 诗歌中的抒情方式有两种:一、直接抒情 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
二、间接抒情 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叙事则因事抒情,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怀。
本题可从诗句中把握抒情方式,首联虽为景语,而景中宛然有诗人自己在,故颔联便直接叙写羁旅的困顿和抒发乡思之愁。出句写旅夜的悲苦境遇有三重不堪。
病中行役,体弱衣单,值此秋风萧瑟、玉露凋伤的凉夜,不仅肉体上有切肤透骨的寒意,而且连心灵也仿佛浸透在凄寒之中。 诗人以其超越常人的深情敏感去体察、品尝人间的苦果,自有一种超越常人的深悲极痛。
对句以恍惚的梦境写自己难以排遣的乡愁。大凡思家心切,总希望借梦境与家人团聚,但梦醒之后,往往更增怅惘空漠之感。
此句虽未明言梦醒后的难堪,但“最觉风露早”五字已透露梦醒的原因,“不知山水长”五字正是梦醒后的感叹,而将无限惆怅之意,则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了。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蚌埠古代有哪些诗人
名人不在少数,有大禹、启、桓温、年羹尧、汤,诗人暂时未发现。
[bèng bù]
蚌埠
蚌埠,简称蚌,别称珠城。是安徽省下辖市,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地级市(公元1947年元旦)下设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四个市辖区,管辖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三个县。民国时期曾是安徽军政府驻地和凤阳县政府驻地。
蚌埠,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总人口376万多,境内山水相连,四季分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史载蚌埠“古乃采珠之地”,故素有“珍珠城”的美誉。
蚌埠,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淮河中游,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交汇点,是安徽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同时也是京沪高铁、京福高铁、哈沪高铁、京台高铁的交汇点[2-3] 。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有皖北中心城市、淮畔明珠之称。
4.蚌埠初中语文古诗文言文重点篇目
一、七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背诵【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二)、课外古诗词背诵【龟虽寿】(曹操 东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浣溪沙】(晏殊"宋)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南宋)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如梦令】(李清照"南宋)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观书有感】(朱熹"南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二、七年级下册 (一).课内古代诗歌【木兰诗】(北朝民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二)、课外古诗词背诵【山中杂诗】(吴均"南朝)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竹里馆】(王维"唐)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峨眉山月歌】(李白 唐)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唐)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逢入京使】(岑参"唐)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滁州西涧】(韦应物"唐)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唐)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送灵澈上人】(刘长卿"唐)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约客】(赵师秀"南宋)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论诗】(赵翼"清)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三.八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望 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 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石 壕 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归园田居 (其三)】(陶渊明"东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使至塞上】(王维"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