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女性体态轻盈古诗句(形容女子身材曼妙的诗句有哪些?)
1.形容女子身材曼妙的诗句有哪些?
一、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出自:曹雪芹《赞林黛玉》
译文:她安静的时候就像娇花照水般迷人,行动时像弱柳随风摇曳,婀娜多姿。
二、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出自:张先《醉垂鞭》
译文:池东的酒宴上初次见到你,穿的是绣有双蝶的罗裙。娇美的脸上只涂着淡淡的白粉,恰如一朵野花,恬淡而优雅地沐浴着芳春。 细细端详,你真是尽善尽美,人人都夸赞你细柳般的腰身。你的到来,莫不是昨晚从巫山深处飘然而至?因为你来的时候,衣服上还像带着浮动的白云。
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出自:无名氏《关雎》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四、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出自:白居易《旧唐书·白居易传》
译文:美姬樊素的嘴小巧鲜艳,如同樱桃;小蛮的腰柔弱纤细如同杨柳。
五、芙蓉面,杨柳腰,无物比妖娆
出自:张可久 《【商调】梧叶儿_春日郊行长》
译文:姣好的面容、如同杨柳的小蛮腰,没有东西可以与之相比。
2.描写女性动作轻盈优雅的诗句和词语有哪些
三国时期文学名家曹植(曹子建)的浪漫主义名篇《洛神赋》。
《洛神赋》原名《感鄄赋》,一般认为是因曹植被封鄄城所作;亦作《感甄赋》,“甄”通“鄄”(juàn),但也有人认为其写作牵涉到曹植与魏文帝曹丕之妃甄氏之间的一段错综复杂的感情。 据《文昭甄皇后传》:甄氏乃中山无极人,上蔡令甄逸之女。
建安年间,她嫁给袁绍的儿子袁熙。东汉献帝七年,官渡之战,袁绍兵败病死。
曹操趁机出兵,甄氏成了曹军的俘虏,继而嫁曹丕为妻。 曹操的夫人刘氏生长子曹昂,早年殁(死)于宛城。
次夫人卞氏生四子:曹丕,笃厚恭谨;曹彰,勇而无谋;曹植,聪明机警,却嗜酒放纵;曹熊,身体病弱。 曹植天赋异禀,博闻强记,十岁左右便能撰写诗赋,颇得曹操及其幕僚的赞赏。
当时曹操正醉心于他的霸业,曹丕也援有官职,而曹植则因年纪尚小、又生性不喜争战,遂得以与甄妃朝夕相处,进而生出一段情意。曹操死后,曹丕于汉献帝二十六年(公元220年),登上帝位,定都洛阳,是为魏文帝。
魏国建立。甄氏被封为妃,因色衰失宠最后惨死,据说死时以糠塞口,以发遮面,十分凄惨。
甄后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阳朝见哥哥。甄后生的太子曹叡陪皇叔吃饭。
曹植看着侄子,想起甄后之死,心中酸楚无比。饭后,曹丕遂将甄后的遗物玉镂金带枕送给了曹植。
曹植睹物思人,在返回封地时,夜宿舟中,恍惚之间,遥见甄妃凌波御风而来,曹植一惊而醒,原来是南柯一梦。回到鄄城,曹植脑海里还在翻腾着与甄后洛水相遇的情景,于是文思激荡,写了一篇《感甄赋》。
四年后(公元234年),明帝曹叡继位,因觉原赋名字不雅,遂改为《洛神赋》。 宋人刘克庄却说,这是好事之人乃“造甄后之事以实之”。
明人王世贞又说:“令洛神见之,未免笑子建(曹植字)伧父耳。”清代又有何焯、朱乾、潘德舆、丁晏、张云等人,群起而鞭挞之。
把他们的论点综合起来,大概有如下几点: 第一,曹植爱上他的嫂嫂很不可能。他没有那么大的胆量写《感甄赋》。
丕与植兄弟之间因为政治的斗争,本来就很紧张,曹植写《感甄赋》,岂不是色胆包天,不怕掉脑袋了吗? 第二,图谋兄妻,这是“禽兽之恶行”,“其有污其兄之妻而其兄晏然,污其兄子(指明帝)之母而兄子晏然,况身为帝王者乎?” 第三,李善注引《记》所说的文帝曹丕向曹植展示甄后之枕,并把此枕赐给曹植,“里老所不为”,何况是帝王呢?极不合情理,纯属无稽之谈。 第四,《感甄赋》确有其文,但“甄”并不是甄后之“甄”,而是鄄城之“鄄”。
“鄄”与“甄”通,因此是“感甄”。曹植在写这篇赋前一年,任鄄城王。
第五,《洛神赋》一文,是“托词宓妃以寄心文帝”,“其亦屈子之志也”,“纯是爱君恋阙之词”,就是说赋中所说的“长寄心于君王”。后来的人否定感甄说不过是重复这些观点。
如果说有所增加,只是说,14岁的曹植不大可能向曹操求娶已经24岁的已婚女子为妻。 由于此赋的影响,加上人们感动于曹植与甄氏的恋爱悲剧,故老相传,就把甄后认定成洛神了。
原文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象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遝,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
3.描写女子神态轻盈飘渺的诗句
>中的>描述庄姜之美的时候,不惜笔墨的写道: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中描写杨贵妃的美: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中描写罗敷的美丽时这样写到: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看罗敷。 曹植的>中有: 美女妖且闲,采桑岐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皎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远。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里: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编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摘自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杨玉环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 嘴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 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
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轻风 西施咏 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久宁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子著罗衣.君宠亦娇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绣幕芙蓉一笑开, 斜偎宝鸭亲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出自《诗经 硕人》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庄子—逍遥游)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雪河清清水, 空谷幽幽人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
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
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
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阳,长寄心于君王。
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
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督。
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
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
瓠犀发皓齿,双蛾颦翠眉。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
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忆儿家。效颦莫笑东邻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讲西施的 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 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 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 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清平调词三首》 ——李白描写杨贵妃的美貌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农艳露凝香, ( 【禾农】一作红 )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沈香亭北倚栏干。
《卜算子》 王观 宋词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最是那低头一笑, 千种风情绕眉梢。 香腮冰洁,胭脂无染去粉饰; 云鬓浸漆,青丝如瀑落玉簪。
纤指若兰透骨香, 凝眸似水剪心愁。 暮云拈花倦霓裳, 无语别院倚西楼。
君不见, 六宫粉黛无颜色, 再唱黄昏美人吟! 一剪梅·陈紫函 风姿绰约小天仙。 美目流盼,灵秀天成。
红妆浅笑人未识。 孤芳自赏,对镜垂怜。
惊鸿一暼清流溪。 一抹华云,一曲清柔。
明媚娇艳众人怜。 芙蓉花。
4.形容女人年轻貌美,皮肤白皙,身材苗条的诗词有哪些
诗经里有首非常美的诗,叫《卫风·硕人》,是描写齐女庄姜出嫁卫庄公的壮盛和美貌的诗,形象地描绘了庄姜的美丽和高贵。
原诗如下: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诗的第一句,是从远处看过去的,美人给大家的感觉是身材很修长,她穿着锦衣罩着披风。硕人就是美人的意思,而颀是指身材修长。
接着第一段继续介绍身份高贵,第三、四段是描写出嫁的场面,都不是重点,可略过。
而第二段则是全诗最动人的,意思大概是说:
美人的手指柔软如白茅的芽,肌肤细滑如脂膏一般。她的脖子如蝤蛴一样雪白(蝤蛴是天牛的幼虫,色白身长),齿白如瓜子一样整齐,前额方正而眉毛细弯好看。她不小心轻轻一笑,嘴角的风情顿时让我们陶醉, 她朝我看过来了,两眼顾盼生辉,似秋波一样,让我们为之痴迷。
可以这么说,庄姜的美,简直是穿透了诗经,让两千多年后的我们都为之惊叹。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沉鱼落雁鸟惊喧,羞花闭月花愁颤。
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次女本应天上有,人间难得机会闻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5.求:古代形容女子瘦美的诗句
宋 周邦彦 《解语花》 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
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 宋 司马光 《西江月》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
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宋 李清照 《醉花阴》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汉 乐府民歌 《孔雀东南飞》 指若削葱根,口若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宋 姜 夔 《踏莎行》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
分明又向华胥见。 唐 杜 甫 《绝句漫兴》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宋 秦 观 《八六子》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宋 苏 轼 《洞仙歌》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
明 冯小青 《怨》 瘦影自怜清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五代 李煜 《长相思》 云一呙,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五代 冯延已 《蝶恋花》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