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凤来仪的诗句(“有凤来仪”出自哪首诗.是什么意思?)
1.“有凤来仪”出自哪首诗.是什么意思?
词目 有凤来仪 发音yǒu fèng lái yí 释义 凤: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仪:仪容。古时吉祥的征兆。 出处《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示例 宝玉道:“这太板了。莫若‘~’四字。”(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 有凤来仪:句出《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箫韶为舜制的音乐。这里说箫韶之曲连续演奏,凤凰也随乐声翩翩起舞。仪,配合。凤凰为传说中的贵鸟,后多用以比后妃。 另一个解释是: 语出《尚书·益稷》,意思是有凤凰来到这里栖息。古代以龙凤为配偶,所以此题有歌颂元妃省亲之意。《尚书·益稷》记载:当演奏虞舜时期的韶乐时,由于音乐美妙动听,把凤凰也引来了。又传说凤凰以练实(竹实)为食(见《庄子·外物》)。这里题咏的地方有很多竹子(即后来的潇湘馆),古人又龙凤并称,以凤凰比喻后妃。所以宝玉在这里以凤凰归来比喻元春省亲,非常贴切得体。后来此地归黛玉居住,又有称赞黛玉为“人中之凤”的意味。故脂砚斋在这里批:“果然,妙在双关暗合。”
满意请采纳
2.求内容含“有凤来仪”的 诗词
苍涛阻绝胡汉川,
天壑暮远青驹霞。
不叹纷纭长安月,
灭泯恩仇照胡家。
有凤来仪青丝路,
情牵梦萦动河山。
此所谓
人间真爱是沧桑。
或者
有凤来仪立城前
靠定椅山定万年
镜中风云流水过
光明大康双翼连
东南西北看形胜
繁荣一脉归理念
苇草尽得力后风
借得东风向怀抱
再或者
庭内有径,径欲曲。径边有竹,竹欲幽。竹尽有亭,亭欲朴。亭下有泉,泉欲瀑。泉去有室,室欲雅。室侧有松,松欲古。松顶有凤,凤欲舞。有凤来仪,客欲贵。贵至有福,福欲悠。
只找到这么多。
3.求内容含“有凤来仪”的 诗词
映窗摇曳一灯残,坐破苔衣泪烛干。
脉脉荆门涨夜雨,宵宵春雁渡寒烟。 帘影染笛笛声去,来仪有凤凤归仙。
骚客痛思凭大手,哀诗调寄琴中弦。庭内有径,径欲曲。
径边有竹,竹欲幽。竹尽有亭,亭欲朴。
亭下有泉,泉欲瀑。泉去有室,室欲雅。
室侧有松,松欲古。松顶有凤,凤欲舞。
有凤来仪,客欲贵。贵至有福,福欲悠。
清平乐有凤来仪 窈窕一淑女 才学可比苏小妹 吟诗才女羞避 稳重成熟矜持高风亮节无比 今生不能比翼 三生石上等你和逍遥神仙有凤称来仪, 可比林黛玉多愁又善感诗人桌前聚婷婷一淑娴竟有此魅力哪位有福男娶她当佳丽。
4.有首诗里面有句是"有凤来仪"的话
【出 处】
《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典 故】
《红楼梦》中匾额。宝玉提。后元春赐名“潇湘馆”。为林黛玉大观园居住地。有凤来仪,典出《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箫韶为舜制的音乐。这里说箫韶之曲连续演奏,凤凰也随乐声翩翩起舞。仪,配合。凤凰,传说中的鸟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通称为“凤”或“凤凰”。其形据《尔雅·释鸟》:“鶠,凤。其雌皇。”郭璞注:“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后多用以比后妃。
因此,说有凤凰来到这里栖息,所以此题有歌颂元妃省亲之意。《尚书·益稷》上说:当演奏虞舜时期的箫韶乐时,由于音乐美妙动听,把凤凰也引来了。箫韶,尚书中指虞舜乐;九成,九奏也,简单说,就是《箫韶》乐章,分九章,尽演可奏九遍,所以《箫韶》又称《九韶》。先秦时期,各方面都盛推九韶为最美好的音乐。《论语·述而》云:“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箫韶九成,亦言“圣主”之盛德至极,故生“瑞应”。“瑞应”就是“凤凰来仪”。所以也是颂圣语。宝玉说:“这是第一处行幸之所,必须颂圣方可。”即指此。
又传说凤凰以练实(竹实)为食(见《庄子·外物》)。这里题咏的地方有很多竹子(即后来的潇湘馆)。这里是整部《红楼梦》中唯一有竹子的地方。竹之风骨也用来暗喻黛玉。后来此地归黛玉居住,又有称赞黛玉为“人中之凤”的意味。故脂砚斋在这里批:“果然,妙在双关暗合。”
宝玉为其作的对联是:“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宝鼎,这里指煮茶用的炊具。作者紧扣了翠竹的特点,不着一“竹”字而把竹写得神态毕现。上联言宝鼎不煮茶了,屋里还飘散着绿色的蒸汽;下联称幽静的窗下棋已停下了,手指还觉得有凉意。这绿色的蒸汽,显然是翠竹的遮映所致;这凉意,也是因浓荫生凉之故。可谓视角形象与触觉感知二者俱兼。联中的“茶闲”“棋罢”用得绝妙,吟诵此联,由景及情,由物及人,在贵族家庭中生活的公子哥儿、小姐们那种闲情逸致之情态,似映入眼帘。这对联影射黛玉,赞其幽美清丽。“指犹凉”也暗示出黛玉最终的悲剧结局。
元春赐名“潇湘馆”,潇湘,即指竹。按,“潇湘”原为湘江别称,在今湖南省。《山海经·中山经》:“交潇湘之渊。”郦道元《水经注·湘水》:“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潇湘者,水清深也。”又传说尧有二女,长曰娥皇,次曰女英,姐妹同嫁舜为妻。舜父顽,母嚣,弟劣,曾多次欲置舜城死地,终因娥皇女英之助而脱险。舜继尧位,娥皇女英为其妃,后舜至南方巡视,死于苍梧。二妃往寻,泪染青竹,竹上生斑,因称“潇湘竹”或“湘妃竹”。二妃也死于江湘之间。故后世以潇湘指斑竹,泛指竹。
三十七回探春开黛玉玩笑时说:“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作‘潇湘妃子’就完了。”似亦暗示黛玉最终之“泪尽而逝”。
后元春要求作诗。宝玉作的《有凤来仪》云:“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迸砌防阶水,穿帘碍鼎香。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六七句最为别致。意思是:竹林太密,可以挡住溅落台阶的泉水;竹叶太密,甚至阻碍了鼎内香气穿帘飘扬出外。庚辰本脂批道:“妙句!古云:‘竹密何妨水过?’,今偏翻案。”此评极恰。“竹密不妨流水过”出自唐朝天复年间禅师善静与中南乐普禅师的对白,原表达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这里反其义而用之,也表现出宝玉的聪慧。“凉”字在《红楼梦》诗词中本不多见,且黛玉之“凉”与宝钗之“冷”不同。今于对联、诗两处见‘凉’,且皆为省亲颂圣等热闹处,既有对黛玉“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暗赞,亦有对其终归“离恨天”之哀挽。
曹操和貂蝉在风来亭 有凤来仪
综上所述,有凤来仪的意思即①古时吉祥的征兆。② 箫韶之曲连续演奏,凤凰也随乐声翩翩起舞。多用以比后妃。③有凤凰来到这里栖息。
5.带凤来仪的诗词
《六州》
年代: 宋 作者: 和岘
严夜警,铜莲漏迟迟。清禁肃,森陛戟,羽卫俨皇闱。角声励,钲鼓攸宜。金管成雅奏,逐吹逶迤。荐苍璧,郊祀神祗。属景运纯禧。京坻丰衍,群材乐育,诸侯述职,盛德服蛮夷。殊祥萃,九苞丹凤来仪。膏露降,和气洽,三秀焕灵芝。鸿猷播,史册相辉。张四维。卜世永固丕基。敷玄化,荡荡无为。合尧舜文思。混并寰宇,休牛归马,销金偃革,蹈咏庆昌期。
《三代门成王》
年代: 唐 作者: 周昙
成王有过伯禽笞,圣惠能新日自奇。
王道既成何所感,越裳呈瑞凤来仪。
《送张安道赴南都留台》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我公古仙伯,超然羡门姿。偶怀济物志,遂为世所縻。
黄龙游帝郊,箫韶凤来仪。终然反溟极,岂复安笼池。
出入四十年,忧患未尝辞。一言有归意,阖府谏莫移。
吾君信英睿,搜士及茅茨。无人长者侧,何以安子思。
归来扫一室,虚白以自怡。游于物之初,世俗安得知。
我亦世味薄,因循鬓生丝。出处良细事,従公当有时。
《我有绿绮琴》
年代: 宋 作者: 黎廷瑞
我有绿绮琴,宝匣生蛛丝。
拂拭聊一鼓,意淡音愈微。
隐几忽自笑,持兹将付谁。
所以绝弦者,痛惜无钟期。
吾人天与游,岂在知音知。
惆怅箫韶远,不见凤来仪。
后夔不并世,已矣奚所悲。
《再和都官见答》
年代: 宋 作者: 强至
离幽便欲趁芳时,越分非能守一枝。
多语羞随禽反舌,逢辰强学凤来仪。
故林有约依前去,落絮无踪逐处随。
若得东风聊借力,免教燕燕竞差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