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棕榈的古诗句(形容棕树的诗句)

1.形容棕树的诗句

1、叶似新蒲绿,身如乱锦缠。

出自唐代诗人徐仲雅的《咏棕树》

原诗

《咏棕树》

叶似新蒲绿,身如乱锦缠。任君千度剥,意气自冲天。

译文

叶子像新蒲绿,身体像锦布胡乱缠绕。任你一次次剥开锦布,不改神情志气。

2、乌桕树高棕树低,空阶遗穗啄黄鸡

出自清代诗人姚燮的《静里二绝句 其二》

原诗

《静里二绝句 其二》

乌桕树高棕树低,空阶遗穗啄黄鸡。颇知客有还乡梦,迟到西墙日尽啼。

译文

乌桕树高高的棕树低一些,空阶遗穗黄鸡啄。知道客人有归乡梦,慢到西墙天啼叫。

3、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不见》

原诗

《独不见》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春蕙忽秋草,莎鸡鸣西池。

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

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译文

骑在白马上翩翩而驰的,那是谁家的少年,是在龙城边塞戍城立功的征戍之人。天山如今天寒地冻,积雪厚有三丈,这个时候怎么适合远行呢?春日的蕙兰忽而变得枯萎,变成了秋草,闺中的美人也已经到迟暮之年了。在这凄清落寞的深秋,曲池边传来阵阵吱吱呀呀梭子的声响。

那是风吹动寒梭发出的声响,月亮伴着清霜,更显出秋天深居闺中的女子的无限伤悲。还记得与丈夫离别的那年,门前种的桃树与她齐眉。如今桃树已经高百余尺了,花开花落几十年过去,很多枝条已经枯萎了。始终不见丈夫归来,只有凄伤的眼泪独自空流。

4、迥旷烟景豁,阴森棕楠稠。

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登嘉州凌云寺作》

原诗

《登嘉州凌云寺作》

寺出飞鸟外,青峰戴朱楼。

搏壁跻半空,喜得登上头。

殆知宇宙阔,下看三江流。

天晴见峨眉,如向波上浮。

迥旷烟景豁,阴森棕楠稠。

愿割区中缘,永从尘外游。

回风吹虎穴,片雨当龙湫。

僧房云蒙蒙,夏月寒飕飕。

回合俯近郭,寥落见行舟。

胜概无端倪,天宫可淹留。

一官讵足道,欲去令人愁。

译文

院高出飞鸟之外,青青峰顶戴着红楼。顺着峭壁来到半空,心中欢喜登上山头。只觉宇宙顿时开阔,俯看三江滔滔水流。天睛气朗远望蛾眉,好似在那波上浮游。烟气笼罩气象开阔,树木葱郁遍布四周。

我愿割断世间缘分,永远去那尘外漫游。旋风阵降吹过虎穴,阵雨时时飘下龙湫。寺院之间云气蒙蒙,夏日也觉凉风飕飕。俯视近处城池环绕,眺望远处三二渔舟。眼前胜景难以望尽,天宫之上尽可久留。身为一官本不足道,辞官离去又觉忧愁!

5、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四首·其四》

原诗

《绝句四首·其四》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译文

药草的枝叶长得郁郁青青,青青的颜色越过棕亭漫入草亭。“苗满空山”的美誉我愧不敢当,只怕它们的根在干裂的土中成不了形。

2.带酒带粽的诗句

带酒的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渭城曲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杜牧《江南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孟浩然《过故人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 黄庭坚《寄黄几复》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杜牧《清明》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杜牧《泊秦淮》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 白居易《问刘十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陶渊明《饮酒·其五》带“棕”字的诗句棕榈为拂登君席,青蝇掩乱飞四壁。《棕榈蝇拂歌》韦应物棕榈花满院,苔藓入闲房。

《题僧房》王昌龄棕拂且薄陋,岂知身效能。《棕拂子》杜甫松稍风触霓旌动,棕叶霜沾鹤翅垂。

《题邓真人遗址》王元。

棕榈,诗句

3.带酒带粽的诗句

一:

铜陵县端午日寄兄弟二首·寄季毅

作者:孔武仲

南北飘然各转蓬,佳辰无路笑言同。

铜壶县冷更微雨,白鹊楼高来远风。

粽剥雪肤明席上,酒倾玉骨映杯中。

区区羁旅无欢笑,遥想华堂屡一烘。

二:

和子渊除夜

作者:司马光

缇室重飞玉琯灰,物华全与斗杓回。

依依残腊无情别,历历新春满眼来。

强取酒卮池翠柏,懒开粽叶觅杨梅。

男儿努力平生志,肯使功名落草莱。

关于棕榈的古诗句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