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楼兰吃方面的诗句(关于楼兰的古诗有哪些?)
1.关于楼兰的古诗有哪些?
《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陇头吟》翁绶陇水潺湲陇树黄,征人陇上尽思乡。
马嘶斜日朔风急,雁过寒云边思长。残月出林明剑戟,平沙隔水见牛羊。
横行俱是封侯者,谁斩楼兰献未央。《石州城》武元衡丈夫心爱横行,报国知嫌命轻。
楼兰径百战,更道戍龙城。锦字窦车骑,胡笳李少卿。
生离两不见,万古难为情。
2.王昌龄写的关于楼兰的诗是什么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汉朝与匈奴争夺楼兰之战的着名诗篇。
楼兰是古丝绸之路贸易的中转站。司马迁在《史记》里说:“楼兰,古邑有城郭,临盐泽。”
据记载,那时的楼兰古城与碧波荡漾的罗布泊相临,城中不河、有塔、有树,店铺相接,客商云集,一片繁荣景象。 可是现在楼兰已经消失了,只剩下茫茫沙海中的一片废墟,它旁边的罗布泊也已完全干涸。
往日的繁华与绿色一同消亡,如果肆虐的风沙暂时停息,那里就笼罩着一片死的寂静。 楼兰死了。
楼兰为什么死了?那默默的黄沙是无声的回答。 在楼兰和罗布泊旁边就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塔克拉玛干,维吾尔语是“进得去出不来”的意思,是“死亡之海”。其实塔克拉玛干在古代也并非今天这个样子。
1989年新疆考古研究人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发现了陶锅,炼渣、木器、箭头,说明在唐代之前这里还是绿洲,还有很多人生活。但一千多年以后,这里连飞鸟都绝迹了,剩下的只有漫漫的黄沙——楼兰和绿洲被沙漠吞噬了。
当土地表层生长着绿色食物时,它是不可能变成沙漠的。当地表的植被遭到了破坏,情况就不一样了。
一方面是土壤在直接的风吹日晒下,越来越干燥松散,成为细沙;一方面没有了树木和植物的阻挡,风不更肆无忌惮。它吹动着细沙移动,使沙漠不断扩大,淹没附近的土地和村庄,这就是土地沙漠化的过程。
土地沙漠化,这是人类面临的重要的生存环境问题。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受到沙漠化的威胁。
在中国的西部和北部这个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就连首都北京都感受到了这种威胁。每当春天出现扬沙天气,人们都有“风沙逼近北京城”之感。
沙漠在进攻、在扩大,这既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是人对植被的破坏加速了沙化的进程。 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各条河流的中下游,原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天然红柳和胡杨灌木林。
可是,由于生活在塔里木盆地的人们把红柳和胡杨当燃料,现在天然灌木林只剩下了一半。近年来,尽管有关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防止天然植被破坏,但是到沙漠边缘打柴的毛驴车和汽车有增无减。
据新疆墨玉瓦可乡一个林业管理站统计,每年那里要通过10万辆打柴的毛驴车。1983年,策勒县“巴扎”上一天柴车不超过500辆,现在竟高达1000辆。
照此下去,总有一天这里仅有的脆弱的生态植被被破坏殆尽,塔克拉玛大沙漠还会扩大。 楼兰已死,只留下一片废墟和王昌龄那首着名的诗篇,让后人发出无限的感叹,难道我们能听任这种悲剧重演吗?。
3.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全诗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698——757)唐代著名诗人。
出身贫寒,开元十五年中进士,曾游西北边塞。 从军行:乐府旧题《平调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生活。
青海:指青海湖一带,古称西海。雪山:甘肃的祁连山。
玉门关:汉武帝时的设置,甘肃敦煌市西北,是通西域的要道。 穿金甲:磨穿了的金甲。
孤城:指阳关,旧址在甘肃省敦煌西南部。楼兰:古代西域国名,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羌县、罗不泊一带,这里泛指西北边境少数民族政权。
这是一首抒发边关将士豪情壮志的边塞诗。前两句抒写驻守边关的将士们思念家乡的愁苦,后两句是直接抒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概括了边疆战事的频繁艰苦、敌军的强悍和戎边时间的漫长。 “不破楼兰终不还”是身经百战的将士们的豪言壮语,表现了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豪迈气概。
全诗意境开阔,风格壮美。 。
4.与楼兰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意思: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2、十五役边地,三四讨楼兰。——唐·王昌龄《代扶风主人答》
意思:扶风主人说他从十五岁就去边境当兵,曾经多次参加了讨伐异族的战争。
3、前年斩楼兰,去岁平月支。——唐·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
意思:前年攻破楼兰国,去年又夷平月支国。
4、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意思: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派使者星夜传诏将军,并赐予尚方宝剑令其即刻领兵奔赴前线杀敌;将军拜诏辞京,奔赴战场,将士用命,一鼓作气,很快就攻破了敌人的老巢。
5.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唐·李白《幽州胡马客歌》
意思:他与同伴们成双结对地挥鞭纵马,前往楼兰的边塞之地游猎。
6.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意思: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
7.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宋·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意思:要亲手杀死金的统治者用这把三尺的宝剑,莫使留下怨恨像王昭君弹出的琵琶怨语。
8.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唐·李白《出自蓟北门行》
意思:攻破敌国,弯弓射杀胡人的贤王。
9.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唐·岑参《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意思:胡笳之歌一曲尚未吹完,已令楼兰一带戍守的健儿愁绪满怀。
10.始返楼兰国,还向朔方城。——唐·陈子昂《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
意思:刚刚从楼兰之国归来,马上又奔向朔方边城。
11.男儿斩却楼兰首,闲品茶经拜羽仙。——宋·文天祥《太白楼》
意思:男子的志向就是要击破楼兰,闲下来却开始品茶拜羽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