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何满子的诗句(求古诗《何满子》)

1.求古诗《何满子》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这首《何满子》,是唐诗里非常著名的断肠之作。读此诗是我第一次听到何满子其人,当时还以为是仅仅是曲牌名呢。这么哀怨,何满子究竟为何人呢,能让人感叹至此!

白乐天有诗写道:“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自注云:“开元中,沧州歌者姓名,临刑进此曲,以赎死,上竟不免。”说她是沧州的歌者,因事获罪,临死前写曲,献给皇帝以求免罪,结果仍是死路一条。这个结局惨了点,白居易同志的好友的记载要比这个好一些。在他的记载中何满子,因歌艺超群,终于得到了皇帝的赦免,保得一命。元稹与白居易为好友,可是对此事的记载却有着很大的不同,也算是一件怪事了。

何满子从此开始成为哀伤的代名词,使她成为提成来能使人断肠却是自唐武帝时孟才人的典故。

传这位以灭佛闻名的皇帝有一位极得宠的孟才人。此女,因为擅长笙歌而受到了唐武帝的宠幸。武帝病重的时候看着她说:“我就要死了,你有什么打算呢?”这种问话出现在此时此刻,基本上就明着说:我死了,你是不是也打算跟我一起去啊?这可不是一道选择题,因为他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死。这时选择死,还能落一个风光大葬,如果说:你老死你的吧,我还要好好活着呢。那就是立刻赐死,还可能获罪家人。所以孟才人指着装笙的锦囊说:“就让我用它来自缢吧。”据说武帝听了这话很哀伤(鬼才信呢,他老大就是在等这句话呢)。孟才人说:“让我来为皇上演唱一曲,以排解您的忧思。”于是她唱了一曲《何满子》,曲毕人就气绝倒下。太医检查过说:“她的脉搏尚有余温,但是肝肠已经断碎了。”

这才是何满子成为断肠诗的开始。试想要何等的哀伤能让一个人活活的肠断而亡。其实就算武帝不让孟才人死,等待她的命运只怕也就是在冷宫中寂寞的等死。那种孤寂和折磨只怕比立刻就死了还要痛苦十倍百倍。寥落古行官,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白头宫女的痛苦可能不比孟才人少啊!!

据说写“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一诗的作者因此诗得罪了元稹),结果仕途不顺,只怕他也会: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2.张祜的《何满子》诗词大意是什么?

一、大意:

身在深宫,已有二十年了,故国离此三千里(虚指,喻极远),唱出一声《何满子》,思念家乡故国,不禁双目垂泪,落泪在君王面前。

二、附原文如下:

何满子

唐.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描述了宫人悲惨的一生,反映了宫人生活的痛苦与悲伤。这首诗有两个特点。一是:四句诗中,前三句都是没有谓语的名词句,使这首诗特别简括凝练、强烈有力。二是:四句诗中,以“三千里”表明距离,以“二十年”表明时间,以“一声”写歌唱,以“双泪”写泣下,句句都用数字,使诗句特别精炼。

诗总共只有二十个字。作者在前半首里,以举重若轻、驭繁如简的笔力,把一个宫人远离故乡、幽闭深宫的整个遭遇浓缩在短短十个字中。首句“故国三千里”,是从空间着眼,写去家之远;次句“深宫二十年”,是从时间下笔,写入宫之久。这两句诗,不仅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不仅把诗中女主角的千愁万恨一下子集中地显示了出来,而且是加一倍、进一层地表达了她的愁恨。一个少女不幸被选入宫,与家人分离,与外界隔绝,失去幸福,失去自由,本来已经够悲惨了,何况家乡又在三千里之外,岁月已有二十年之长,这就使读者感到其命运更加悲惨,其身世更可同情。与这两句诗相似的有柳宗元《别舍弟宗一》诗中“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一联,也是以距离的遥远、时间的久长来表明去国投荒的分外可悲。这都是以加一倍、进一层的写法来增加诗句的重量和深度。

后半首诗转入写怨情,以一声悲歌、双泪齐落的事实,直截了当地写出了诗中人埋藏极深、蓄积已久的怨情。这后两句诗也以强烈取胜,不以含蓄见长。过去一些诗论家有诗贵含蓄、忌直贵曲的说法,其实并不是绝对的。应当说,一首诗或曲或直,或含蓄或强烈,要服从它的内容。这首诗的前半首已经把诗中人的处境之悲惨写到了极点,为逼出怨情蓄足了力量,因而在下半首中就势必让诗中人的怨情喷薄而出、一泻为快了。这样才能使整首诗显得强烈有力,更能收到打动读者的艺术效果。这里,特别值得拈出的一点是:有些宫怨诗把宫人产生怨情的原因写成是由于见不到皇帝或失宠于皇帝,那是不可取的;这首诗反其道而行之,它所写的怨情是在“君前”、在诗中人的歌舞受到皇帝赏识的时候迸发出来的。这个怨情,联系前两句看,决不是由于不得进见或失宠,而是对被夺去了幸福和自由的抗议,正是刘皂在一首《长门怨》中所说,“不是思君是恨君”。

这首诗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四句诗中,前三句都是没有谓语的名词句。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曾指出,诗句中“实字多,则意简而句健”,而他所举的“皆用实字”的例句,就是名词句。这首诗之所以特别简括凝炼、强烈有力,与运用这种特殊的诗句结构有关。另一特点是:四句诗中,以“三千里”表明距离,以“二十年”表明时间,以“一声”写歌唱,以“双泪”写泣下,句句都用了数目字。而数字在诗歌中往往有其特殊作用,它能把一件事情、一个问题表达得更清晰,更准确,给读者以更深刻的印象,也使诗句特别精炼有力。这首诗的这两个艺术形式上的特点,与它的内容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诗句

3.张祜的 何满子 诗词大意是什么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出自唐代张祜的《宫词·故国三千里》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译文

故乡和亲人远在千里之外,我已被幽闭在这深宫里二十年了,听一声曲子《何满子》,忍不住掉下眼泪。

何满子:唐玄宗时著名歌手,据说她因故得罪了皇帝,被推出就刑。就刑前她张口高歌,曲调悲愤,使“苍天白日黯然失色”。结果皇帝闻之,终因惜其技艺难得而降旨缓刑。因为何满子出色的技艺,大诗人元稹、白居易、杜牧等都相继为之赋诗,其中以张祜的《何满子》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最为感人。

希望能帮助到你

4.《 敦煌曲·何满子四首 》,求诗的全文,出处,意思

“何满子”是传说中唐玄宗时代的一个歌者,中唐以后的诗人经常将这个歌者的故事写入诗中,在诗坛齐名的白居易与元稹都曾经用自己的诗歌来咏叹这个歌者的遭遇,但是这一对生时的好友,对于这个传说的内容,却各自都有自己的坚持。

白居易在诗中这么写道:“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并且在“何满子”后自注说:“开元中,沧州歌者姓名,临刑进此曲,以赎死,上竟不免。”在白乐天的诗中,这个何满子本是沧州的一个歌者,因为犯了死罪,在临刑前创作了“何满子”,希望以这一首曲子博得喜好音乐的唐玄宗的同情,但是最终却并没有被宽恕。倒是他(或者是她)的曲子,感动了宫中的宫女、歌妓,还有历代敏感的诗人。因为安史之乱流落民间的宫中歌妓,依然会悲伤的唱起《何满子》,感叹生命的无常。唐文宗甘露之变后,皇帝自知不免,便让宫人沈翘翘且歌且舞《何满子》,做为自己最后的挽歌。

若由此而看,《何满子》实是悲伤人的悲伤之歌。

但是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却相信另一个更美好的传说,他写道:“何满能歌能宛转,天宝年中世称罕。婴刑系在囹圄间,水调哀音歌愤懑。梨园弟子奏玄宗,一唱承恩羁网缓。便将何满为曲名,御谱亲题乐府纂……”

在元稹的笔下,这个叫何满子的歌者,不仅仅因此而获释,并且曲名被玄宗御笔钦定,用她的名字“何满子”来命名。不仅仅如此,在元稹的笔下,这个何满子,分明便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她因此进入了皇宫,受到皇帝的宠爱。诗人夸耀的写道:“鱼家入内本领绝,叶氏有年声气短。自外徒烦记得词,点拍才成已夸诞。我来湖外拜君侯,正值灰飞仲春琯。广宴江亭为我开,红妆逼坐花枝暖。此时有态蹋华筵,未吐芳词貌夷坦。翠蛾转盼摇雀钗,碧袖歌垂翻鹤卵。定面凝眸一声发,云停尘下何劳算。迢迢击磬远玲玲,一一贯珠匀款款……”在一首长达四十句的长诗中,元稹用力描写了这个叫何满子的女孩出色的音乐技能、美丽的容貌……这不再是一个哀伤的故事,因为它有了一个美好得有如童话的结局。

但是无论如何,与它的创作者的命运无关,《何满子》这个曲调,始终是一个充满哀伤的曲调。

唐代的薛逢写了一首《何满子》:“击马宫槐老,持怀店菊黄。故交今不见,流恨满川光。”敦煌词中,有这样几曲调子:

“平夜秋风凛凛高。长城侠客逞雄豪。手执钢刀利如雪,腰间恒垂可吹毛。”

“秋水澄澄深复深。喻如贱妾岁寒心。江头寂寞无音信,薄暮惟闻黄鸟吟。”

“城傍猎骑各翩翩。侧坐金鞍调马鞭。胡言汉语真难会,听取胡歌甚可怜。”

“金河一去路千千,欲到天边更有天。马上不知何处变,回来未半早经年。”

除了第一首尚有一些边客的侠气外,大抵皆是心伤之慨叹。从这些词来看,白乐天所说“一曲四词”,确是记实。所谓“歌八叠”,大约是有和声了,闭目瞑想反复唱着词的最后两句的情景,便不闻歌声,也有沧凉之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何满子》一词在形式上渐渐发生变化,或变为单调三十六字、三十七,到了宋代,干脆变成了双调七十四字。但是词的主题却依然没有变化。秦少游写道:“衰草寒烟无意思,向人只会凄凉。吟断炉香袅袅,望穷海月茫茫”;仇远则感叹:“闲指青衫旧泪,空连半股鸾钗”;便连苏子瞻也说:“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

可见无论形式如何变化,《何满子》始终宿命般的承载着人类的悲伤。文章开头提到的那首诗,便是《何满子》所承载的悲伤故事之一,这也是一个更加传奇的故事。

那是唐武宗的时候,唐武宗的嫔妃中有一个孟才人,她因为歌笙而获宠,在武宗临死前,便要求给武宗唱一曲《何满子》,歌声方断,人气已绝。武宗让太医抢救,太医诊视之后说:“肌尚温肠已断。”唐武宗听完之后,竟也随之驾崩。死后棺材沉重不动,人们纷纷议论,有人大胆的猜测:“这是要等孟才人呀。”果然,待孟才人的梓木一到,武宗的棺材立刻可以抬动了。

张祜为了纪念这个传奇,写了两首词。一首便是开头提到《何满子》,另一首就叫《孟才人叹》,词是这么写的:“偶因歌态咏娇颦,传唱宫中十二春。却为一声何满子,下泉须吊孟才人。”

关于何满子的诗句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