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雨苏的诗句(含雨,苏,平,江的诗句)
1.含雨,苏,平,江的诗句
1)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出处: 孟浩然《春晓》
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出处: 杜牧《清明》
3)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出处: 志南《绝句》
4)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出处: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5)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出处: 王维《山居秋暝》
6)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出处: 杜甫《春夜喜雨》
7) 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出处: 苏轼《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8) 斜点银釭,高擎莲炬,夜深不耐微风。 ——出处: 赵长卿《潇湘夜雨•灯词》
9) 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 ——出处: 姜夔《八归•湘中送胡德华》
10) 阶前短草泥不乱,院里长条风乍稀。 ——出处: 杜甫《雨不绝》
11) 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舒绿。 ——出处: 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
12)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 ——出处: 李商隐《茂陵》
13) 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 ——出处: 张炎《渡江云》
14) 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 ——出处: 高适《送魏八》
15) 唯有闲愁将不去,依旧住,伴人直到黄昏雨。 ——出处: 段克己《渔家傲•诗句一春浑漫与》
2.古诗描写雨
《洛阳清明日雨霁》李正封 晓日清明天,夜来嵩少雨。
千门尚烟火,九陌无尘土。 酒绿河桥春,漏闲宫殿午。
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形容雨大的诗句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槟《夏日题老将林亭》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唐·王维《山中》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
明•李攀龙《广阳山道中》 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清•查慎行《登宝婺楼》 风如拔山努,雨如决河倾。
宋•陆游《大风雨中作》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
唐•戴叔伦《宿灵岩寺》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宋·苏轼《有美堂暴雨》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找了一些关于雨的诗句,可能有些不是夏雨,希望对你有用哈! 。
4.关于雨的诗(古诗)急求要作者和诗名qqqqqq
1、清·洪升: 斑竹一枝千点泪,湘江烟雨不知春 2、元·卢挚: 春来南国花如绣,雨过西湖水似油。
3、宋·陈与义: 海裳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4、宁波天童寺联: 花繁柳密处能拨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可立定才是脚跟 5、唐·王勃: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6、宋·王安石: 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 7、伦道夫: 快乐的雨丝宛如清晨的日莹的露珠,把一颗颗珍珠滴入花的心田。
8、清·恽格: 连夜深山雨,春光应未多,晓看洲上草,绿到洞庭波。 9、清·屈大均: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10、宋·张来: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初春小雨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有约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听雨 方岳 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
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时节,也是十分需要雨水滋润的时节。
但春雨贵如油,春天下雨,岂不是“好雨”?!一个“好”字,把作者的见春飘然而下的喜悦心情表现得颇为充分。三、四句言春雨伴随着微风夜来,悄无声息地滋润万物,写春雨的作用,笔墨细腻。
末两句写清晨看锦城成都的花在春雨的滋润下,红润一片,花因饱含雨水而重、而浓,写的情深意切。 全诗通篇无一“喜”字,但喜悦之情却溢于言表。
韩愈《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诗人以饱满的激情盛赞小雨,于小中见大,于景中寓理寓情。的“小雨“比喻为酥酒之初熟,味甘滑、润泽,连小草也沾上了雨露,细雨中草色微绿,近看不觉而远视泛青。
最后归结为”一年春好处“,连帝王宫苑的景色也比不过了。初春的景色被描绘的细腻真切。
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久旱遇雨,欣喜若狂,连衣服、床铺湿了也顾不得,表达了诗人的喜雨之情和对民生的关注。 苏轼《有美堂暴雨》:“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全诗生动地写出了暴风骤雨来临前后的景象:雷声轰鸣,乌云密布,黑风从天外刮来,大海为之竖立,足见其凶猛;大雨随风飞腾,由浙东横过大江,足见其急骤。
湖海水涨,雷声铿锵,诗人的才思也在暴风雨的催促下迸发出来。 秦观《春日》:“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写轻雷响过,春雨淅沥而下。
雨后初晴,阳光好象在刚刚被雨洗过的碧瓦间浮动。春雨过后,芍药含泪,情意脉脉;蔷薇横卧,娇态可掬。
虽主要写雨后的景致,却透露出对春雨滋润之功的称颂。 除了专门写雨的诗文以外,古人的其它诗作中多有描写雨及雨中景物的句子: “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
”(晋•张协《杂诗十首》)形容雨如散落的丝线一般密集。 “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
(《南朝陈•张正见《后湖泛舟》》写夏日骤雨初停,断虹出现在天边,上涨的湖水从缺口流出,形成一股新的水流。 “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唐•僧志南《绝句》)杏花绽开时节的细雨,亲切地将要打湿衣服;扬着柳枝的微风拂面,令人感到暖和香甜,诗人即景寓情,给人以禅的意境。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杜枚《秋思》)微雨飘洒,笼罩在雨中的池塘意境横生;好风吹来,襟袖都生温馨之意。
“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唐•戴叔伦《宿灵岩寺》)描写了诗人在灵岩寺(坐落于济南市郊长清县方山之阳泰山西北麓)山道上所见的雨中山间景色。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唐•刘长卿《别严士元》)细雨湿衣,不显其形;闲花落地,不闻其声,可谓描写入微。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唯“细雨”,鱼方上浮,若大雨则伏而不出;唯“微风”,燕子方斜,若大风亦伏而不翔。
对微风细雨中的景物体察入微,描绘的情趣盎然。 “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
(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以飒飒的雨声比喻高松摇晃之声,使得景物饶有意趣。 “柳枝经雨重,松。
5.苏轼写的关于“下雨天”的诗有哪些
1、《有美堂暴雨》
宋 苏轼
游人脚底一声雷, 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 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2、《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宋 苏轼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3、《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雨后行菜圃》
宋 苏轼
梦回闻雨声,喜我菜甲长。平明江路湿,并岸飞两桨。
天公真富有,膏乳泻黄壤。霜根一蕃滋,风叶渐俯仰。
未任筐筥载,已作杯案想。艰难生理窄,一味敢专飨。
小摘饭山僧,清安寄真赏。芥蓝如菌蕈,脆美牙颊响。
白菘类羔豚,冒土出蹯掌。谁能视火候,小灶当自养。
5、《定风波》
宋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雨浸润了文人墨客多情的心,苏轼笔下的雨大多诉说了离愁别恨与心中义愤。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6.关于雨的诗句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风雨》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两汉乐府《上邪》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两汉乐府《迢迢牵牛星》
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南北朝·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南北朝·何逊【相送》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唐·白居易《长恨歌》
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唐·白居易《浪淘沙》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唐·白居易《南湖春早》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唐·白居易《杨柳枝》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唐·白居易《夜雨》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水蓼冷花红簌簌,江蓠湿叶碧凄凄。——唐·白居易《竹枝》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唐·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唐·白居易《秋雨夜眠》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收。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唐·岑参《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唐·常建《三日寻李九庄》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唐·崔颢《题潼关楼》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唐·崔颢《行经华阴》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唐·崔颢《雁门胡人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唐·戴叔伦《苏溪亭》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唐·杜甫《兵车行》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唐·杜甫《寄韩谏议注》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唐·杜甫《贫交行》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甫《江南春绝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7.描写雨的诗句有哪些
写雨的诗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时节,也是十分需要雨水滋润的时节。
但春雨贵如油,春天下雨,岂不是“好雨”?!一个“好”字,把作者的见春飘然而下的喜悦心情表现得颇为充分。三、四句言春雨伴随着微风夜来,悄无声息地滋润万物,写春雨的作用,笔墨细腻。
末两句写清晨看锦城成都的花在春雨的滋润下,红润一片,花因饱含雨水而重、而浓,写的情深意切。全诗通篇无一“喜”字,但喜悦之情却溢于言表。
韩愈《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诗人以饱满的激情盛赞小雨,于小中见大,于景中寓理寓情。的“小雨“比喻为酥酒之初熟,味甘滑、润泽,连小草也沾上了雨露,细雨中草色微绿,近看不觉而远视泛青。
最后归结为”一年春好处“,连帝王宫苑的景色也比不过了。初春的景色被描绘的细腻真切。
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久旱遇雨,欣喜若狂,连衣服、床铺湿了也顾不得,表达了诗人的喜雨之情和对民生的关注。 苏轼《有美堂暴雨》:“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全诗生动地写出了暴风骤雨来临前后的景象:雷声轰鸣,乌云密布,黑风从天外刮来,大海为之竖立,足见其凶猛;大雨随风飞腾,由浙东横过大江,足见其急骤。
湖海水涨,雷声铿锵,诗人的才思也在暴风雨的催促下迸发出来。 秦观《春日》:“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写轻雷响过,春雨淅沥而下。
雨后初晴,阳光好象在刚刚被雨洗过的碧瓦间浮动。春雨过后,芍药含泪,情意脉脉;蔷薇横卧,娇态可掬。
虽主要写雨后的景致,却透露出对春雨滋润之功的称颂。 除了专门写雨的诗文以外,古人的其它诗作中多有描写雨及雨中景物的句子: “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
(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