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西古代名人的诗句(山西名人的诗句有那些)
1.山西名人的诗句有那些
古往今来,山西出过无数名人,不可一,一尽数。现择其二三位的诗句,来回答你的问题。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山西名人古诗有哪些?白居易
长恨歌(节选一)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长恨歌(节选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琵琶行》(节选一)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尽事。轻拢慢拈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琵琶行》(节选二)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琵琶行》(节选三)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花非花·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3.有没有赞美山西名人的诗词,像“自古山西猛士乡,史册不绝载良将
出塞 虞世南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上将三略远,元戎九命尊。
缅怀古人节,思酬明主恩。 山西多勇气,塞北有游魂。
扬桴上陇坂,勒骑下平原。 誓将绝沙漠,悠然去玉门。
轻赍不遑舍,惊策骛戎轩。 凛凛边风急,萧萧征马烦。
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 雾锋黯无色,霜旗冻不翻。
耿介倚长剑,日落风尘昏。 ---------------------------------------------- 磐蛭ء>?22_5 【杂诗二首 卢象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家居五原上,征战是平生。
独负山西勇,谁当塞下名。 死生辽海战,雨雪蓟门行。
诸将封侯尽,论功独不成。 君家御沟上,垂柳夹朱门。
列鼎会中贵,鸣珂朝至尊。 死生在片议,穷达由一言。
须识苦寒士,莫矜狐白温 ---------------------------------------------- 沁园春 刘过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玉带猩袍,遥望翠华,马去似龙。拥貂蝉争出,千宫鳞集,貔貅不断,万骑云从。
细柳营开,团花袍窄,人指汾阳郭令公。山西将,算韬钤有种,五世元戎。
旌旗蔽满寒空。鱼阵整、从容虎帐中。
想刀明似雪,纵横脱鞘,箭飞如雨,霹雳鸣弓。威憾边城,气吞胡虏,惨淡尘沙吹北风。
中兴事,看君王神武,驾驭英雄。 ------------------------------------------- 沁园春 刘过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
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阵势纵横。人在油幢,戎韬总制,羽扇从容裘带轻。
君知否,是山西将种,曾系诗盟。龙蛇纸上飞腾。
看落笔四筵风雨惊。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平生。
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归来晚,听随军鼓吹,已带边声。
--------------------------------------- 沁园春 何梦桂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衮衣绣裳,彤弓卢矢,山西将门。自雪岭蓬婆,夷成坦道,炎州蜓獠,剗去连营。
吴越儿童,江淮草木,七见元戎识姓名。争知道,这一隅斗大,尚借麾旌。
西风吹下天声。看万骑貔貅入井陉。
彼山棚魍魉,雷霆震击,海濒赤子,天日开明。事业方来,乾坤无尽,千古英雄不偶生。
从兹去,看云台翼轸,麟阁丹青 --------------------------------- ------------------------可以了吧。
4.山西有名的诗人及代表作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
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 王之涣(688-742)字季淩,今山西太原人。
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做过县主薄、县尉等小官,由于遭人诬陷,一度放弃当官,四处漫游。
他的诗与高适、岑参、王昌龄齐名,风格也相似,内容大多描写边塞风光,表现出热情进取的人生观。 王翰 生卒年不详,今山西太原人。
唐朝诗人。进士出身,唐玄宗时被招为秘书正字,后来被贬为道州司马。
生性豪迈,能文善诗,尤其以写边塞诗闻名。 王维(约701-761) 字摩诘,今山西永济人。
唐朝著名诗人。做过左拾遗、尚书右丞等官。
晚年参禅信佛,过着半官半隐的田园生活。他多才多艺,在诗歌、音乐、绘画、书法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
他的山水诗大多描写空寂、宁静的自然景色,刻画细致,生动传神,韵味十足,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柳宗元(773-819) 字子厚,今山西运城人。
二十五岁中进士。当时唐顺宗希望依靠翰林学士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
革新损害到宦官的利益,握有兵权的宦官迫使顺宗让位于宪宗,王叔文被杀。参与革新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先后贬至邵州、永州、柳州。
柳宗元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歌和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山水游记和寓言小品尤其有名。
他的诗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 卢纶(748-约799) 字允言,今山西永济人。
唐朝诗人。几次考进士都没有考中,后来做过几任小官。
他的诗多数写送别和酬答,也有一些优美的风景诗。最被后人称赞的,是他那几首反映边塞生活的绝句。
著有《卢纶诗集》 “宋之问(约656-712),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上元进士,武则天时官尚方监丞,中宗时入选为修文馆学士,因诌事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为士林所不齿,玄宗先天年间赐死。所作多粉饰现实,歌颂升平,价值不大,但律诗在初唐时有一定地位。
温庭筠(812-870?),本名岐,字飞卿,今山西祁县人。文思敏捷,精通音律。
每入试,押官韵,八*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仕途不得意,官止国子助教。
诗辞藻华丽,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
亦作词,是“花间派”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聂夷中(837年—884年?)字坦之,山西省永济县人。
871年进士,曾任华阴县尉。流传后世作品不多,但一首《咏田家》入木三分地表现了劳苦大众的艰难生活:“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
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白朴(122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
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郑光祖,生卒年不详,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所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
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齐名,后人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现存《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无塩破连环》、《伊尹扶汤》、《老君堂》、《三战吕布》等八种;其中,《倩女离魂》最著名,后三种被质疑并非郑光祖作品。
除杂剧外,郑光祖写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数二套流传。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诗《桃花》 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其故里有多种说法,山东东平罗庄、山西太原、清徐、祁县、福建建阳。目前尚无确切最终定论。
其墓地也有山西清徐、福建建阳等处,另有祠堂、纪念馆等。 傅青主(1607~1684)本名傅山,字青竹,后改字青主,阳曲(今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向阳镇西村)人,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青主,别号公它、。
5.中国古代山西籍诗人及其作品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从秦白起至白居易太祖白建时止,其祖辈世居于太原。白居易虽随曾祖父、父亲曾从韩城、长安迁居到华州下邽,但一直自称“太原人”。
《白敏中墓志铭》中“逮今为太原人也”一句可以印证。王之涣(688—742),字季陵,太原人。
“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的王之涣,尽管一生仅遗诗6首,却是代表盛唐诗风之作。尤其是描写山西风物的五绝《登鹳雀楼》,更是“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以致楼以诗名,诗因楼传。
王翰,山西太原人,唐睿宗李旦景云元年(710)进士。七绝《凉州词》为传世佳吟。
词语似云铺绮丽,霞叠瑰秀;诗音如仙笙瑶瑟,妙不可言。《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昌龄(690-756)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现存一百八十多首,而绝句占了一半,七绝犹为出色。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人,唐朝诗人,外号“诗佛”。唐开云九年(721)进士。
善七五绝。 柳宗元(775-819)字子厚,山西运城人,在散文和诗歌的创作方面,有极高的造诣。
温廷竺(812—866)本名歧,字飞卿。山西祁县人,晚唐著名诗人,词人。
风格清丽,大多书闺情。卢纶(748—800)山西永济人,唐代宗大历时,多次考进士未中,只做过一些小官。
边塞绝句人们尤为喜欢。《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
字子安。今山西万荣。
王勃与于龙以诗文齐名,并称“王于”,亦称“初唐二杰”。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
6.古代诗人李白在山西写了哪首古诗
李白在山西写的著名古诗——《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
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
不忍别,还相随。相随迢迢访仙城,三十六曲水回萦。
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银鞍金络到平地,汉东太守来相迎。
紫阳之真人,邀我吹玉笙。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鸣。
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东太守醉起舞。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
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分飞楚关山水遥。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渡渭桥。
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
行来北凉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此时行乐难再遇,西游因献《长杨赋》。
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渭桥南头一遇君,酂台之北又离群。
问余别恨今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言亦不可尽,情亦不可及。
呼儿长跪缄此辞,寄君千里遥相忆。
7.山西籍的诗人名人军事家政治家一两位和他们相关的诗句和事迹
山西的名将 前 秦:李 牧 汉 代:卫 青、霍去病、关 羽 北 朝:独孤信、斛律光、刘武周 唐 代:尉迟恭、薛仁贵、张 巡 宋 代:李 筠、王全斌、折从阮 呼延赞、杨家将、狄 青 慕容延钊 清 代:任 举、宋世杰 近 代:姚以价、张培梅、傅作义 卫青是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主要将领,霍去病的舅舅,二者并称“帝国双璧”。
西汉军事家卫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106年(西汉武帝元封五年)谥号“烈”.他是西汉时期能征惯战,为汉朝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将领,也是中国历史上为人熟知的常胜将军。
率军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但从不结党干预政事。他对士卒体恤较多,威信很高。
卫青开启了汉对匈战争的新篇章,七战七捷,无一败绩,为历代兵家所敬仰。 霍去病(公元前140—公元前117),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任大司马骠骑将军,汉族,杰出的军事家。好骑射。
善于长途奔袭。经典之战:决战漠北。
名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山西文人 荀 子、董 狐 法 显、慧 远、昙 鸾 王 通、薛道衡、司空图 王 勃、王 维、王之涣、王昌龄 王 翰、卢 纶、宋之问、温庭筠 柳宗元、白居易、元好问 白 朴、郑光祖、罗贯中 傅 山、阎若璩、李殿林、刘大鹏 赵树理、太原画家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座落于洛阳市郊。
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琵琶峰。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写下了不少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
白居易自家酿的酒,质高出众,他为自家的酒作诗道:“开坛泻罇中,玉液黄金脂;持玩已可悦,欢尝有余滋;一酌发好客,再酌开愁眉;连延四五酌,酣畅入四肢。”(《白居易卷》)。
白居易造酒的历史不但有记载,而且直到今天,还有“白居易造酒除夕赏乡邻”的故事在渭北一代流传。《放言五首》(其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太原人。
“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的王之涣,尽管一生仅遗诗6首,却是代表盛唐诗风之作。尤其是描写山西风物的五绝《登鹳雀楼》,更是“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以致楼以诗名,诗因楼传。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山西政治强人列表 前 秦:赵 衰、赵 盾、祁 奚 汉 代:郅 都、霍 光、王 允 常 惠、尔朱荣 唐 代:温彦博、温大雅、裴 炎 杨国忠、狄仁杰、裴 度 宋 代:毕士安、文彦博、司马光 明 清:王 琼、王家屏、栗毓美 陈廷敬、徐继畲、孙嘉淦、于成龙 近 代:高君宇、阎锡山 狄仁杰(630—700)字怀英,生肖虎,汉族,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南郊区)人;唐(武周)时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当政时期宰相。举明经。
历官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宁州、豫州刺史,武则天即位,任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为来俊臣诬害下狱,贬彭泽令,转魏州刺史,神功初复相,后入为内史,封燕国公。狄仁杰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庙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他在武则天统治时期曾担任国家最高司法职务,判决积案、疑案,纠正冤案、错案、假案;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到1.7万人,其中没有一人再上诉伸冤,其处事公正可见一斑,是我国历史上以廉洁勤政著称的清官。
司马光,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地区夏县)人,汉族。
字君实,号迂夫,晚年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司马光砸缸,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呈现给世人的是一个早慧的少年 。
虽然天资聪颖,却也惜时如金。一方警枕,警告的是分秒必争。
好学勤奋,为人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受人景仰。清廉仁厚,为政原则,不卑不亢,秉持道义,力荐才德兼备的兴国之臣——福建莆田人北宋会元传胪进士太常寺卿黄中庸擢为侍中兼枢密副使。
编修一部《资治通鉴》,历经十九载,一丝不苟,编撰300万字,这需要怎样的毅力和恒心可以完成的巨著啊。